民間故事:臘月二十四他氣呼呼地棺材裡爬出,到城皇廟大喊要告狀

2021-01-12 想喝一杯

  相傳很早以前,沭陽城城東城西各有一個張三,城東張三富得流油,天天過著神仙一樣的日子,城西的張三卻少吃無穿,老婆孩子靠他乞討生活。

  這不,那天刮著西北風,城西的張三凍得哆哆嗦嗦沒有要到飯,不忍心去家聽老婆孩子的哭鬧聲,就在城皇廟過夜,飢餓難受加之天冷睡不著,心裡不住嘆息世間不公,咀裡就胡嚼亂罵。無意間,突然發現城皇老爺臉上不斷冒汗,張三一驚,難道城皇老爺被我罵顯身了?好,你顯身我也不怕你,我還要告你。想到這張三一翻身爬起跪到城皇老爺像前,邊磕頭邊說:「城皇老爺在上,小民有狀要告。」他這話一落音,果真見城皇老爺回他話說:「張三,你要告誰?」張三一聽城皇老爺回話,心裡雖然怕卻還是大著膽子說:「我就告你城皇老爺。」

  城皇老爺一聽說告他,大奇說:「我也沒有得罪你張三,告我什麼啊?」張三說:「你是一個地方的當家人,為什麼處事不公?」城皇老爺說:「你怎麼知道我處事不公的?」張三說:「我叫張三,城東也有一位張三,為什麼他就享受榮華寶貴,而我卻過著乞討生活?」

  城皇老爺一聽,拿過薄子翻了翻說:「張三,這你就不能怪我,那是你的命,不過,你現在雖然受點苦,可挨過一段時間,你日子就會好過了,而且壽命也長。而那位張三別看他天天過著花天酒地的日子,可他無兒無女,還是早喪。」

  張三聽了,不以為然地說:「老爺,人活著就是要活個快活,象我現在這處境,就是讓我再活一百年又有什麼意思?如果讓我選的話,我寧願像城東張三那樣,快快活活地過日子,就是少過幾十年也樂意啊。」城皇老爺一聽,啊?還有這樣要錢不要命的人?心中一動就說:「好,我成全你,用你的年限換成錢,讓你快快活活過一生,把你的30年陽壽給那個張三,將他那財富給你。」張三一聽,非常高興地答應了。城皇老爺就將薄子勾勾畫畫,然後說:「張三,有人請你吃飯,吃飽了去家,明天你就會有錢了,不過你到四十四歲那年臘月二十三日祭灶那天中午去世。」張三一算,還有十五年壽限,就高高興興地磕了個頭,往起爬,誰知道跌了一跌,眼一睜原來是一個夢。

  他一笑,剛想再睡,見外邊進來一個人,到神臺前坐下,放開手中包袱,拿出幾樣小菜和一瓶酒。見張三睡在一邊就說:「仁兄怎麼睡在這兒?咱倆在這兒相會,也是有緣,何不來喝一杯?」早就餓得難受的張三一聽,趕緊爬進來說了聲多謝就與他喝了起來,幾杯酒下肚,兩人結成兄弟。那人說不如到張三家去好好喝。張三把自窮困的境況說了出來。那人說:「大哥可以放心,我有的是錢。」邊說邊掏出幾兩銀子給張三,張三接過錢買點酒菜,與那人一起來到家。喊起媳婦趕緊弄飯。那人見張三燒鍋媳婦炒菜,就說自己與兩個小侄一起睡睡,弄好再喊他起來。

  不多一會菜炒好,媳婦就叫張三喊客人起來吃飯。張三來到屋裡連喊幾聲,也沒聽到動靜,就到床前拉起被單一看,愣住了,見那人與自己的兩個小孩都變成白森森的人,一試,我的媽呀,是貨真價實的銀人!張三心中有數,看來自己剛才做的夢成真的了,自己真的要發財了。可看到活蹦亂跳的兩個孩子也成了銀人,心中未免發酸,他揉揉眼,又把被子蓋好,回到外邊對妻子說,他已經睡著了,我倆吃吧。妻子又要喊小孩子起來吃,也被張三攔住說怕驚動了客人。夫妻倆草草吃了點飯,來到房裡要睡覺。張三妻子拿著兩塊餅想偷偷給孩子吃。可一揭被子愣住了,床上睡著一大兩小三個銀人。妻子半天回過量來,哭泣著問張三是怎麼回事?張三隻好將自己在城皇廟做的夢簡略地說了一遍。並告訴媳婦,自己從現在起就是一個光有錢的又短壽的土財主了。不顧媳婦反對,寫了張休書,和兩個小銀人交給了她。媳婦哭著帶著兩個銀人回娘家去了,自己將那大銀人弄個密室藏了起來。

  自從媳婦走後,張三真的發了,家中到處都成了金銀財寶聚積的地方。吃喝玩樂過了一陣子突然想起,聽人說上有天堂,下有蘇杭,自己還有幾年壽限,何不到蘇州去玩玩?說去就去。張三兌換了一大筆銀票就向蘇州而來。

  這天,他騎著小毛驢上了一座小橋,毛驢突然不走。他一注意,見橋梁上少了一塊板。他跳下驢,看了看,自己可以跳過去,驢可不敢過,他有心想找人修修,可這前不巴村,後不巴店的地方上哪找人修啊?正在犯難為,見後邊有一位身穿孝服的女子急匆匆趕來。他就請那女子幫自己趕一下驢,他在前邊拽,那女子在後邊趕,那驢才跳過斷橋。可那女子怎麼過?背她跳過去自己沒那力氣,而且男男女女授授不清。張三一拍頭腦,對那女子說:「姑娘,這樣吧,我伏在這梁上,你踏著我身子過去吧。」邊說邊往橋梁上一伏,那女子急攔說不行,可見張三已經伏抱到橋梁上,就只好從他背上踩跳過去。張三起來後,問姑娘急匆匆地是什麼事,那女子說娘家母親去世,趕去奔喪。張三一聽,就說能不能請她幫個忙,找個木匠將這橋修修,那女子說行,她娘家離這兒不遠,莊上有不少木匠。張三就掏出幾兩銀子和小毛驢一起交給那女子,讓她快點找人來修。

  張三處理好斷橋後,不一日來到蘇州,一看,果真眼界大開,他在街上轉了起來,心想自己到哪裡住宿呢?看看哪麼多的豪華旅店,他想,自己本來是一個窮人,現在有錢到死也花不了,何不去找個要倒閉的客店住,幫幫他們,讓他們也過幾年好日子?想到這,他在集市上找了半天,才在一個不起眼的地方看到一家掛著破舊招牌的小旅館。進去一問,果真是一對老夫妻開的旅館,早就沒有人光顧了。一聽說張三來住宿很是高興,忙打掃打掃讓張三住下。張三第二天就對老夫妻說這個店他長期包下了,邊說邊掏出一大把銀子給那老頭,讓他請人將店鋪重新裝飾一下,對外開張。

  張三說是客人,卻經常幫老人打理店務,使不知道內情的人都說他是老夫妻的兒子,平時看到有乞丐,他就將帶到這店裡供吃供住,店錢一分不少都由自己墊交給老夫妻。很快這裡成了一個乞丐收容所。

  一晃好幾年,老夫妻兩相繼去世,張三為他們披麻帶孝殯送下地。這天他突然想起自己離死期不遠,就將店交給一個能幹的乞丐繼續經營自己回到家鄉。

  張三到家已經是臘月十八,他就叫人打口大棺材,又請人找好墓地,並通知親戚朋友於臘月二十三這天來燒紙弔唁。事情安排好後,他看看家中還有餘錢,就叫人貼告示,凡是乞丐都可以到他家領到二畝田產和十兩安家費用,在他家的莊園安家落戶。很快他家的田產全部被人分掉,家中的銀錢也基本散清。

  臘月二十三這天,雖然是祭灶日子,親友們還是前來弔唁。可到他家一看,張三還好好地在家中,就問怎麼回事?張三說自己的壽限今天已到,特請大家來為自己送行,接著交待一下自己的後事後,當著大家的面爬進了棺材,只等自己咽氣後,就舉行葬禮。

  午時後,張三沒有死!家人要將他拉出來,他不允許,說也許是那邊記錯日子了等等再說。到第二天中午張三還活著,他氣呼呼地從棺材裡爬出,一直來到城皇廟,跪拜在城皇老爺面前大喊冤枉要告狀。城皇老爺一驚問:「你是何人?狀告誰?」張三說:「老爺您不認識我了?我就是城西的張三呀,你說我臘月二十三中午應當過世,可我現在怎麼還活著呀?我可不想做言而無信之人啊。」城皇老爺翻翻面前本子說:「哦,你就是那個要錢不要命的城西張三?我是新任的城皇,那個城皇,因為私自改動你和那個張三的命運,使那個張三沒活到預定年齡就死了,被上級查辦了。不過因為你有了錢後,不去風花雪月,揮霍浪費,而是廣做善事,上邊不但原諒了他,讓他官復原職,你的壽限也還給了你。」張三一聽大喜,忙問那城皇到哪裡任職,自己好去拜謝他。城皇老爺一笑說:「這個不能告訴你,不過,他現在正在幫你做一件事情去了,你趕快去家。」

  張三剛趕到家,就聽有人來報,說他妻子帶著兩個兒子求見。他急忙出來一看,見媳婦帶著兩個壯小夥子站在面前。原來,她媳婦當年哭抱著兩個小銀人,在回娘家路上想請死,被城皇老爺追上來,又施法力,讓兩個孩子活過來,條件是不要和張三見面。媳婦就帶著兩個孩子流落他鄉,現在城皇才去將他們接回來交給張三。

  張三非常高興,張羅擺酒弄菜,請親戚朋友一起喝酒慶賀。散席後,大家才想起二十三祭灶已經過去了。張三說:「這天是二十四,每人領五兩銀子去家補祭一下吧。」

  送走親朋好友後,張三想起自己藏起來的大銀人,現在不知道怎麼樣?他趕緊打開密室一看,愣住了,見大銀人變成了城皇老爺。張三剛要下拜,那城皇老爺一擺手,嘴裡吟著:「祭灶兩天是吉日,婚喪嫁娶皆可合;世間多少疑難事,等到這天得解脫。」飄然而去。

  從那以後,臘月二十三、二十四都有人祭灶,也成為婚喪嫁娶的好日了。

相關焦點

  • 民間故事丨臘月二十四灶王爺上天的故事
    今天是臘月初一。我就說個臘月二十四祭灶的故事。從前,在沂蒙山區裡的一個村莊裡,有這麼一家子,老兩口辛辛苦苦把兩個兒子養大,都給說上媳婦,分了家,各自過日子。很快十幾年過去了,老兩口老了,生活不能自理,要兩個兒媳婦輪流過來侍候,燒火做飯,洗衣服。大兒媳婦開始過來侍候公婆,幹了一段時間,就有怨言牢騷,使臉子給公婆看,指桑罵槐的說給公婆聽。燒火做飯的時候,坐在鍋灶前,一邊燒著火,一邊手裡拿著燒火棍,在灶王爺的臉上戳來戳去,一下就把灶王爺的眼睛戳瞎了。她嘴裡還發著牢騷:老不死的公母,不能動了,還活著幹嗎,早死早利索。
  • 俗語:「臘月二十四、七掃金,八掃銀」,你家有這個講究嗎?
    今天就是臘月二十四了,距離過年是越來越近,年味也越來越重,昨天就是臘月二十三,在北方這一天是小年,而在南方到臘月二十四才是小年,民間有諺語「官三民四疍五」,疍指疍民,是靠海而生的水上居民。所以到了臘月二十四這一天家家戶戶都要進行大掃除,很多人會覺得奇怪,為什麼要選在臘月二十四進行呢?這是因為,在民間傳說中,臘月二十三祭灶之後,百神升天,所以在後一天打掃衛生,掃塵時移物件,進行打掃百無禁忌,不用擔心衝撞家中神明。「塵」與「陳」諧音,所以在民間有老話曰「越撣越發」,也叫「撣陳」,寓意撣除「晦氣」。
  • 掃塵日(臘月二十四)習俗
    掃塵日,即臘月二十四,所謂「掃塵」就是年終大掃除,家家戶戶清掃蛛網揚塵、清洗。雖說「二十四,掃塵日」,實際上從祭灶前後到年終,均為掃塵時間。中國一些地方,每年從農曆臘月二十三起至除夕止,把這段時間都叫做「掃塵日」,也叫「迎春日」。
  • 二十四掃房子是什麼意思 臘月除塵習俗的來歷寓意及講究
    「臘月二十四,撣塵掃房子」,告別「小年」,就該做迎接過年的準備了。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掃塵」,即年終大掃除,也叫「掃房子」。[臘月二十五磨豆腐由來傳說故事]二十四掃房子是什麼意思  掃塵日,即臘月二十四,所謂「掃塵」就是年終大掃除,家家戶戶清掃蛛網揚塵、清洗。雖說「二十四,掃塵日」,實際上從祭灶前後到年終,均為掃塵時間。
  • 靈異故事:棺材裡爬出一條蛇,男子死而復生
    「沒問題,就看你敢不敢為了他放棄性命」老人說道,「我願意,快告訴我怎麼做」梨雪哭著問道。「那好,接下來我說的每一句話你都要好好記住,切不可忘記」。「快說,快說」。「首先你得與去世的張峰結成夫妻,這樣你才有資格去為他做這件事」老人說道。「可是我,就是我願意,他娘也不願意」梨雪哭出了聲。
  • 臘月二十四,送你18張姓氏頭像,年味十足
    今天是農曆臘月二十四,春節的腳步已經臨近,在此提前給大家拜個早年。踩著快樂的節拍,帶著好運的精彩,在爆竹聲中把健康平安送來。新年總要有新氣象,如果你還在發愁沒有好看的頭像,那麼屬於你的福利馬上到來。民諺稱「二十四,掃房子」。 掃塵就是年終大掃除,北方稱「掃房」,南方叫「撣塵」。 家家戶戶都要打掃環境,清洗各種器具,拆洗被褥窗簾,灑掃六閭庭院,撣拂塵垢蛛網,疏浚明渠暗溝。中國各地小年夜日期是不一樣的。在歷史上,年前有四個比較有重要意義的日子。冬至、拜灶神(十二月廿四日)、小年夜(除夕前一天)、大年夜(除夕)。
  • 臘月二十四,一起掃房子!
    昨天是小年今天就是臘月二十四啦~臘月二十四有一件重要的事那就是掃塵所謂「掃塵」就是年終大掃除家家戶戶清掃蛛網揚塵三屍神得了這個聖旨喜不自禁,為了邀功請賞他經常在玉帝面前誣告百姓。心底善良的灶神知道了三屍神的行徑,為搭救百姓他告訴人們在年三十以前把房子裡外打掃乾淨,於是人們就選在臘月二十四這一天做掃除以免遭害。後來民間逐漸形成臘月二十四掃房子的習俗,這,就是「二十四掃房子」的傳說!
  • 民間故事:棺材仔
    石棺底部赫然出現一個嬰兒拳頭大小的眼洞,一股清冽的酒水正不斷上湧,撲面的酒香誘得他蠢蠢欲動。不一會兒,酒位上升到石棺容量的八成左右,泉眼漸漸消失。    棺材仔喜不自勝,大喊一聲:「好酒!」隨即轉身抱起空酒罈,從石棺內打起滿滿一壇酒,接著,他取來兩個酒碗,和老人相對而坐。
  • 聽過「臘月二十四,撣塵掃房子」的說法,但背後的傳說你知道嗎?
    小年過後,臘月裡最重要的日子是除夕。除夕是一年中最後一天,過好這一天,意味著這一年有一個圓滿的收尾,過去365天有什麼糟糕的事情,糟糕的心情,都該放下,把目光望向即將到來的新一年。為了過好這一天,家家戶戶都得提前做各種準備,從小年到除夕之間的每一天,幾乎都不能閒著。
  • 民間故事:樹先生「三哥」,徒手抓蛇,吃棺材飯,為何忽然失蹤了
    最初的火葬根本沒有骨灰盒,都是直接用一個袋子裝著骨灰,回來之後直接倒在棺材裡,而吃棺材飯的就是倒骨灰的那個人。我印象中最早吃棺材飯的人是鄰村的一個老頭,五保戶,平時專吃這碗飯,十裡八鄉的哪裡有喪事,哪裡就能見到他,要想知道他重要到什麼程度,我給您舉個例子,你就清楚了。
  • 臘月二十四?從哪天過小年最正宗說起
    所以,其實臘月二十四才是小年最傳統的節令日期,至於是什麼原因,讓這麼重要的傳統節令的日期發生了變化,還有待考證。雖說不夠傳統,但臘月二十三過小年,在乾隆的時候已經成為宮廷非常重要的典儀了。皇上不僅要在這一天以國禮祭祀東廚灶君,整個宮廷也在這一天開始張燈結彩,去年故宮博物院恢復的萬壽燈,當初就要在臘月二十三點亮。
  • 臘月二十四掃房子有什麼含義?二十四掃塵由來哪些講究
    「臘月二十四,撣塵掃房子」的風俗從古至今都有,這一習俗寄託著人們破舊立新的願望和辭舊迎新的祈求。人們認為「塵」與「陳」諧音,新春掃塵有「除陳布新」的涵義,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窮運」、「晦氣」 統統掃出門。
  • 臘月二十四過小年 灶君上天 範成大為此寫下一首祭灶詞 生動有趣
    一指流年,歲月清淺……北方已是白雪皚皚,而南方暖暖的,似乎有一絲絲春意……光陰一寸又一寸,歲月增了又增,生命去了又來……在都市的人海裡穿梭,感嘆著,一年,又一年……轉眼之間,小年,又到了……農曆十二月二十三和二十四,是中國民間傳統的祭灶日
  • 小年到底是農曆臘月二十三還是二十四?又有哪些風俗?
    小年是民間祭灶的日子,關於祭灶,還有一個傳說有關,由於每家每戶都有一個爐灶,玉皇大帝在每家都派駐一位灶神來監督考察這一年的所作所為,到了小年這一天,灶王爺都要上天向玉皇大帝報告這一年的善惡,讓玉皇大帝賞罰,所以每家每戶祭灶時要把關東糖用火融化,塗在灶王爺的嘴上,這樣他就不能在玉帝面前說壞話了。祭灶節這一天,實際是各家歡送灶神上天的節日。有歡送灶神上天,就有接灶王下天的儀式。
  • 民間故事:路遇陌生人求救,為此他掏空腰包,卻因禍得福
    歡迎來到槐柳樹下,本故事為《民間故事》系列之第142期《路遇陌生人求救,為此他掏空腰包,卻因禍得福》。用故事說明道理,用故事教育人,用故事闡述生活百態,希望我的故事給您啟迪。如果喜歡我的民間故事,用您那給力、發財、溫柔的小手點個關注,多謝!有人說幫助他人要力所能及,我們有一杯水,當然只能給別人一口水了,我們有一桶水,就可以給別人一杯水了。
  • 「到了臘月就是年」,春節裡的這些習俗原來都跟道教有關
    俗話說「到了臘月就是年」,隨著時間的推進,距離春節越來越近了,作為中華民族最為隆重的一個節日,春節也是數千年文化的一種傳承。人們在這段時間裡祈福團聚,敬天法祖。舉行各種活動慶祝。道教作為本土宗教一千八百多年以來也是與傳統的文化相互依存,春節裡的很多習俗原來都跟道教息息相關,本期就為大家介紹一下春節的習俗跟道教的聯繫。拜灶神: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宋朝詩人範成大《祭灶詞》 詩曰:「古傅臘月二十四,灶君朝天欲言事。雲車風馬小留連,家有杯盤豐典祀。」
  • 臘月二十四掃房子!這30大竅門、禁忌事項要記牢
    臘月二十四,小夥伴們衛生都打掃好了嗎?一個清新、乾淨的家庭環境無疑會讓全家人新年過得更舒心哦!每到新年,各地的家庭都會開始掃房,這個習俗就是掃舍,從唐代開始就有這個習俗。一般是先掃去房頂灰塵和家中死角的塵土,之後用鹽調和清水擦洗地面和器物,為了掃除家中晦氣。
  • 臘月二十四,家家戶戶掃塵忙,農村有了這些老「禮數」才更有年味
    90後旅行,只為遇見:臘月二十四,家家戶戶掃塵忙,農村有了這些老「禮數」才更有年味過完了小年,中國一年一度的春節就正式地拉開帷幕了,所有的人們都在為準備過春節而忙碌著,在外漂泊了一年的遊子們,也紛紛趕回故鄉,守在年邁的父母身邊
  • 二十四要掃房子,今年你掃了沒?
    掃塵日,即臘月二十四,所謂「掃塵」就是年終大掃除,家家戶戶清掃蛛網揚塵、清洗。雖說「二十四,掃塵日」,實際上從祭灶前後到年終,均為掃塵時間。中國一些地方,每年從農曆臘月二十三起至除夕止,把這段時間都叫做「掃塵日」,也叫「迎春日」。
  • 「網絡大拜年」:臘月二十四 搜狐帶你找年味兒
    由八家網站聯合主辦的「風景這邊獨好——網絡大拜年」活動專題已於2010年2月6日零時(即農曆臘月二十三)統一上線。而由搜狐網擔當製作的「風景這邊獨好——搜狐帶你找年味兒」專題將在2月7日隆重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