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推薦:
一生只愛一個人 一世只懷一種愁
鍾曉陽十八歲成名作,四十年華語文學經典
2019版新增張愛玲寫給鍾曉陽的信手稿復刻
及鍾曉陽說明文字《來自洛杉磯的信》
張愛玲、朱天心、詹宏志、王德威、黃磊 等一致推薦
【張愛玲】動人的愛情故事實在少,難怪《停車暫借問》這樣轟動。
【朱天心】才情之高和出手之大氣魄,真叫人驚心和佩服。
【詹宏志】鍾曉陽像天上掉下來妙年英才,十八歲就寫出了不可輕狎的世故和把握。
【王德威】鍾曉陽是「今之古人」,能用現代小說的形式包裝中國古典詩詞歌曲的情思,其中尤其擅長描繪流離的哀傷。相較於決定臺灣文學史發展的張愛玲的精警敘事觀點,鍾曉陽的敘事手法明白突顯感傷的情愫;張愛玲所寫的人物都是庸俗的人物,只為得「以庸俗反當代」,然而鍾曉陽卻是落實描寫普通人物在普通生活中的悸動。
內容簡介:
單單他們兩人的時候,他是她的,
至少她是他的;
他一入世,就變得遠不可及。
傳閱近四十年的華語文學經典,感動萬千人的傳奇之戀
《停車暫借問》以東北瀋陽為主要背景,從四十年代寫到六十年代,從東北寫到香港,以「妾住長城外」「停車暫借問」「卻遺枕函淚」三部曲敘述了趙寧靜一生的浪漫愛情傳奇。
「一生只愛一個人, 一世只懷一種愁。」表哥林爽然從上海搬到東北,到趙家拜訪,與寧靜一見傾心。就像所有陷入愛情的小兒女,他們眼裡只剩下彼此,驚鴻一瞥仿佛就是一生一世。命運卻是陰差陽錯,多年後再見面,爽然仍孑然一身,寧靜卻已嫁作他人婦。情仍在,緣已斷,只留下無限感慨。
作者簡介:
鍾曉陽,1962年出生於廣州,後隨父母移居香港。畢業於美國安雅堡(Ann Arbor)密西根大學,主修電影與電視欣賞。
十五歲開始寫作,以小說《病》獲香港第五屆青年文學獎小說初級組推薦獎。十七歲隨母親回瀋陽老家探親,親見東北大地風物人情,開始動筆寫「趙寧靜的傳奇」首部《妾住長城外》,後陸續寫出《停車暫借問》《卻遺枕函淚》,1982年結集為《停車暫借問》出版,引起轟動,名盛文壇。
另著有短篇小說集《流年》(1983)、《愛妻》(1986)、《哀歌》(1986)、《燃燒之後》(1992),散文與新詩合集《細說》(1983),長篇小說《遺恨傳奇》(1996),詩集《槁木死灰集》(1997)。停筆十年後,2007年開始在香港《明報》發表散文。2014年,續寫24歲時的中篇小說《哀歌》,成為新小說《哀傷紀》。2018年,將長篇小說《遺恨傳奇》全部推倒重寫,更名為《遺恨》出版,被評為《亞洲周刊》年度十大小說。
此外,還參與過王家衛、潘源良、林嶺東等導演的電影文字創作,為《花樣年華》《2046》撰寫故事對白,為《阿飛正傳》寫片尾曲《是這樣的》。與林夕、周耀輝等同被列為香港第五代詞人。
注意事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