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戰技藝研究是伴隨玩家一生的樂事,不同的人生有著各自的玩法。「雕蟲小技博大精深」此言不虛。
真實理解蟲藝三味,須經過數年的磨練法能進入高層次。玩蟲路上沒有神人。處入門者初始謙虛,求知慾強。若於秋戰中稍有戰績多很自信張揚。隨著選、養、鬥的實踐,中間又會出現諸多困惑,逐漸認識到了自己的知識的欠缺。再學習,求索,實踐中有了新的認知,於是又上了一層臺階。智者有較高的悟性,進步也快。傲者則會在攀登階梯的平臺上滯留許久。玩蟲群體的慧眼如多盞明燈,要獲得群體的認可,必須下大功夫。應明白單靠個人的奮鬥,亦難有大成,「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資深玩家多是「善聽」的人。
如何理性評價自身的蟲藝,應藉助公認知識的鏡子對照一番,定會獲得新的啟迪。
一、基礎知識階段
1、對秋戰系統工程全面了解,對鬥蟋文化史大體通曉,能解讀古今經譜的精要部分,理論與實踐有機結合,求真務實,不斷總結經驗,逐年上新臺階。
2、選蟲基本上能辨識鬥蟋生相的優劣,少失察,識蟲性,會調養。
3、鬥蟋技藝不是孤立的知識,求知面要廣,對鬥蟋的泛變周期,產區的大環境和產地的小環境均應有所了解。對土質與墒情,產區蟲品差異亦應研究。對人育蟲亦應知曉大概。
二、技藝初成階段
1、能較準確的辨識鬥蟋骨骼。形相,色品,神態的品級,須看懂生相匹配,能解讀鬥蟋的肢體語言,識鬥限,會用兵布陣。
2、施法發掘蟲的鬥品潛力,盆中蟋蟀鬥性長存。會分段調養,明確「壯育」與「壯力」的分段側重。熟悉鬥前準備,鬥場會看格局,鬥後會適蟲調養。
3、分類定名無誤,了解鬥蟋個體差異,對間色蟲。異蟲看懂品級,經綜合觀察判斷蟲品少失誤,戰績逐年升級。
三、技藝成熟階段
1、鬥場經驗豐富。遊鬥於城際間,見多識廣,玩蟲有所突破,技藝有新成就。面對當前蟲壇局勢應變能力強,處變不驚。
2、盆中出將率35%以上,獲蟲壇朋友認可,年年有將軍,鬥場勝率高。
3、尚蟲品亦尚人品,重口碑,輕物求,玩的大氣高雅,鬥蟋人生愉悅。對弘揚鬥蟋文化做出可圈可點的貢獻。
當今蟲壇新事頗多,除歪門邪道(如藥水),還有許多新知識要研究,如人育蟲的成勢,新產區的發現,飼料調配中的科學強化給食,不同鬥場的新規。學習中應識別立論的真偽。鬥蟋本為雅趣,應尚君子風,同時不能因負面東西的存在而影響玩蟲信念。秋戰技藝的求索是一門科學,求真是第一位的。希朋友們客觀評價已掌握技藝的層面,力求精進,路還長。
作者:柏良(濟南市蟋蟀協會名譽會長)
2016年5月於濟南
每日更新蟋蟀打鬥視頻,蟋蟀趣聞,蟋蟀捕選養鬥秘笈,歡迎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