鬥蟋技藝評價

2021-02-17 蟋都微訊

秋戰技藝研究是伴隨玩家一生的樂事,不同的人生有著各自的玩法。「雕蟲小技博大精深」此言不虛。

真實理解蟲藝三味,須經過數年的磨練法能進入高層次。玩蟲路上沒有神人。處入門者初始謙虛,求知慾強。若於秋戰中稍有戰績多很自信張揚。隨著選、養、鬥的實踐,中間又會出現諸多困惑,逐漸認識到了自己的知識的欠缺。再學習,求索,實踐中有了新的認知,於是又上了一層臺階。智者有較高的悟性,進步也快。傲者則會在攀登階梯的平臺上滯留許久。玩蟲群體的慧眼如多盞明燈,要獲得群體的認可,必須下大功夫。應明白單靠個人的奮鬥,亦難有大成,「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資深玩家多是「善聽」的人。
如何理性評價自身的蟲藝,應藉助公認知識的鏡子對照一番,定會獲得新的啟迪。

一、基礎知識階段    

1、對秋戰系統工程全面了解,對鬥蟋文化史大體通曉,能解讀古今經譜的精要部分,理論與實踐有機結合,求真務實,不斷總結經驗,逐年上新臺階。

2、選蟲基本上能辨識鬥蟋生相的優劣,少失察,識蟲性,會調養。

3、鬥蟋技藝不是孤立的知識,求知面要廣,對鬥蟋的泛變周期,產區的大環境和產地的小環境均應有所了解。對土質與墒情,產區蟲品差異亦應研究。對人育蟲亦應知曉大概。
二、技藝初成階段

1、能較準確的辨識鬥蟋骨骼。形相,色品,神態的品級,須看懂生相匹配,能解讀鬥蟋的肢體語言,識鬥限,會用兵布陣。

2、施法發掘蟲的鬥品潛力,盆中蟋蟀鬥性長存。會分段調養,明確「壯育」與「壯力」的分段側重。熟悉鬥前準備,鬥場會看格局,鬥後會適蟲調養。

3、分類定名無誤,了解鬥蟋個體差異,對間色蟲。異蟲看懂品級,經綜合觀察判斷蟲品少失誤,戰績逐年升級。
三、技藝成熟階段

1、鬥場經驗豐富。遊鬥於城際間,見多識廣,玩蟲有所突破,技藝有新成就。面對當前蟲壇局勢應變能力強,處變不驚。

2、盆中出將率35%以上,獲蟲壇朋友認可,年年有將軍,鬥場勝率高。

3、尚蟲品亦尚人品,重口碑,輕物求,玩的大氣高雅,鬥蟋人生愉悅。對弘揚鬥蟋文化做出可圈可點的貢獻。

當今蟲壇新事頗多,除歪門邪道(如藥水),還有許多新知識要研究,如人育蟲的成勢,新產區的發現,飼料調配中的科學強化給食,不同鬥場的新規。學習中應識別立論的真偽。鬥蟋本為雅趣,應尚君子風,同時不能因負面東西的存在而影響玩蟲信念。秋戰技藝的求索是一門科學,求真是第一位的。希朋友們客觀評價已掌握技藝的層面,力求精進,路還長。      

作者:柏良(濟南市蟋蟀協會名譽會長)          

2016年5月於濟南 

每日更新蟋蟀打鬥視頻,蟋蟀趣聞,蟋蟀捕選養鬥秘笈,歡迎關注!

相關焦點

  • 《鬥蟋小史》致敬「老玩家」王世襄
    近日,王世襄的忘年小友白峰撰著的《鬥蟋小史》由廣西師大出版社出版,新書分享會於北京商務印書館涵芬樓舉行。該書爬梳出古人養蟋鬥蟲的歷史脈絡,從中透視社會變革、文化風情。    一部微觀的農業文明博物志    白峰,濟南人,曾任《山東文學》小說編輯,後主持三聯書店濟南分銷店。如今以鬥蟋為志業,任濟南市蟋蟀協會副會長、秘書長,杭州市蟋蟀協會顧問等。
  • 鬥蟋史上規模最高的比賽,搶票開始
    購票後賽事直播觀看方式: 《鬥蟋公眾平臺》界面傳承和弘揚鬥蟋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並加以創新發展  ———— / 蟋奧會 / ————  這是鬥蟋史上規模最高的比賽  比賽精彩絕倫難分伯仲究竟花落誰家我們拭目以待賽時定於2O2O年9月25日至10月3日每晚8時(中間休息順延)在杭州電視臺演播大廳準時舉行並直播   ———— / 杭州電視臺 / ————我們新一代杭州蟋蟀愛好者要高舉南宋鬥蟋文化保護大旗
  • 首屆中國寧津蟋蟀文博會暨鬥蟋大賽拉開帷幕 22支隊伍精彩角逐
    9月20號,首屆中國(寧津)蟋蟀文化產業博覽會暨第七屆鬥蟋大賽在寧津縣拉開帷幕,來自全國各地的22支代表隊將進行為期三天的決賽,最後決出鬥蟋比賽「蟲王」代表隊以及冠軍、亞軍、季軍代表隊。寧津縣享有「中華蟋蟀第一縣」的美譽,寧津產的蟋蟀兼具南北蟲的優點,不僅體魄強壯、力量超群,品質最佳,天下知名,在國際國內大賽中獨佔鰲頭,屢屢奪魁,而且其勇猛善鬥,不屈不撓的精神為世人稱讚。為了打造寧津蟋蟀的文化名牌,今年寧津縣舉辦了首屆中國(寧津)蟋蟀文化博覽會,包括第七屆鬥蟋邀請賽,第六屆寧津蟋蟀文化研討會,中國蟋蟀陶藝展銷會,第二屆寧津蟋蟀情緣文學作品徵集評選等系列活動。
  • 45秒|首屆中國寧津蟋蟀文博會高手雲集 來看專業鬥蟋大賽
    齊魯網德州9月20日訊9月20號,首屆中國寧津蟋蟀文博會暨鬥蟋大賽在拉開帷幕,來自北京、上海、天津、山東等地22支代表隊將進行為期三天的比賽。比賽將決出「蟲王」代表隊以及冠軍、亞軍、季軍代表隊。寧津蟋蟀市場的繁榮,也為當地捕蟋群眾帶來了豐厚的回報。當地群眾把蟋蟀看作是增收的「金蟲」,一隻品質好的蟋蟀最高可賣到萬元以上。小小的蟋蟀可使每個農戶增加收入近5000元,在柴胡店鎮就流傳著「倆月富萬戶,一釐值千金」、「寧津蟋蟀貴如牛」的佳話。閃電新聞記者 周樹茂 鄭秀程 德州報導
  • 物以「蟋」為貴 特色「蟀」發展!2018中華寧陽蟋蟀文化節啟動
    齊魯網泰安寧陽8月16日訊8月16日晚上七點半,由中共寧陽縣委宣傳部、山東廣播電視臺融媒體資訊中心主辦,寧陽縣文廣新局、寧陽縣廣播電視臺、寧陽縣旅遊局、中共泗店鎮委、泗店鎮人民政府、寧陽縣文化館、寧陽縣蟋蟀文化協會承辦的「蟋都唱響中國夢」2018年中華寧陽蟋蟀文化節開幕式文藝演出正式上演。
  • 鬥趲織,城市的「秋興」之三:鬥
    (黃霆:《松江竹枝詞》)北市橋在楓涇,清中葉時,盛行在此鬥趲織。圖說:「郎從北市橋邊過,試買新雕蟋蟀籠。」又有王丕曾《留溪竹枝詞》:「濛濛細雨灑紗窗,蟋蟀瓷盆裝飾華。仰止軒高場面闊,輸贏各各向人誇。」鬥蟋的喜愛延續至今,近年看過兩場。一場在七寶的「草堂秋聲——蟋蟀文化月」,策劃人是蟋蟀草堂的堂主池強,作為市民文化節一個活動。鬥趲織是現場直播,投影到會場。圖說:大屏幕看鬥趲織,一清二楚。另一場是上海白領組織的、已舉辦多年「秋趣杯」,他們多是世界500強的僱員。近百隻賽蟲分組競鬥。
  • 還記得《太吾繪卷》的鬥蛐蛐嗎?這「國粹」竟然還有全國電視大賽
    這讓我想起兩年前《太吾繪卷》剛發售時的盛景,當時有多少人沉迷於其中的促織小遊戲,把遊戲完成了「鬥蛐蛐模擬器」。蟋蟀,又叫蛐蛐、促織、夜鳴蟲等等。鬥蛐蛐這種民間活動,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也算是「國粹」了。夏末秋初,隨著第一場秋雨飄落,在地裡吃飽喝足的雄性蟋蟀們便會振動翅膀,發出金屬般的鳴叫,期待與雌性進行一番琴瑟和弦。
  • 怪物獵人世界鬥技大會怎麼打 鬥技大會單人全任務A評價攻略
    《怪物獵人世界》有著比較短的劇情流程,玩家在解禁之後就是漫長的狩獵之旅了,其中鬥技大會為本作增添了額外的玩法,在這裡,怪物的血量等屬性都經過特殊調整,想要得到A評價絕對不是容易的事情。下面就為大家帶來由「YYGGBOND」分享的《怪物獵人世界》鬥技大會單人全任務A評價打法合集,希望大家都能拿到最高的評價。
  • 【茶話】古人鬥香,「鬥」的是什麼?
    除去祭祀作用,而在上流社會,文人雅士中,有一種更文藝的品香方式,鬥香也由此開始。 唐宋時期在文人雅士聚會上,鬥香尤為盛行,在香會上品香、玩香、切磋和香、品香技藝。 為了想鬥香時拔得頭籌,鬥香家們總是想方設法去獲得一些奇珍異料,或是採用特殊的合香方式。
  • 影視人生《濟公鬥蟋蟀》之吹仙氣
    今天我們就一部我們小時候的經典動畫片來共同探討——《濟公鬥蟋蟀》。    故事梗概:南宋時,在羅丞相府內做木匠的張煜 ,得知羅公子鬥蟋蟀贏了許多銀子,好奇地去偷看羅公子的那隻蟋蟀。不 料剛揭開盆蓋,蟋蟀就逃掉了。羅公子大怒,打了張煜一頓,還要他三天之內賠償蟋蟀,否則就要他的命。張 煜走投無路,被迫投河自殺,恰巧被 濟公救起。
  • 鬥水怎麼鬥?5分鐘WOW一次的絕活開啟神話新說
    今年春天,中英荷合作形體特技故事劇場《開天闢地之鬥水》就要與上海的家庭見面啦~~~之前在北京天橋藝術中心的第一輪演出該劇雜技的起源地——北京天橋開始首站演出讓傳統技藝擁有全新國際化的藝術語言以孩子的眼光來體驗上古傳說品味人間五味雜陳和世界共讀中國神話3月上海全面開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