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跟大家講個親身經歷的故事。
你們知道短暫失憶嗎?你們有體驗過短暫性失憶嗎?
最近我因為睡覺姿勢不對,不僅嚴重落枕,而且時好時壞延續了快兩周,痛苦不堪。
正好今天又看到一個喜歡的B站影評人在解說電影《記憶碎片》,不禁想起自己曾經也有一次短暫性失憶的經歷。
一些人在情緒十分激動或壓力太大的情況下,如劇烈疼痛、強光照射、過度驚嚇時,會發生暫時性失憶。
長達數小時,患者看來清醒但困惑,無法記住新的東西,所以會重複問問題)。
恢復後不記得在此段時間發生之事,我當時得的應該就是這種失憶症。
而且神奇的是,時隔4年以後,我依然能夠清楚地記得當時的感受。
那麼今天我就分別以當事人和旁觀者兩個視角分別描述一下當時究竟發生了什麼。
記得應該是在大三下半年,當時正處於索邦L3下半學期,我們住在巴黎12區的crous學生公寓裡面。
一個陽光明媚的周六午後,我在3點半左右才吃完午飯,之後在床上玩了一會兒手機,半小時後就感覺困意上來了。
這種睡姿應該有小夥伴也這樣做過,體驗過的小夥伴歡迎在文末給我們留言。
雖然身體和牆之間墊了枕頭和被子,但整體上頭和身體是呈幾乎100度入睡的,這大概就是短暫性失憶的起因。
具體姿勢大概就是這樣的,藍色是床,灰色是我,黃色是枕頭。
其實當時記憶就像做夢一樣,只有一個個的情景和人物轉變,但每個情景之間是怎麼串聯起來的已經記不清了。
第一個鏡頭,我醒了,窗外還是陽光明媚。
我坐在床頭,清醒地意識到我好像得了短暫性失憶。
我先去谷歌上查了一下短暫性失憶,接著就在微信上問醫生老媽應該怎麼處理。
然後我在微信裡面大概和我媽重複了好幾次,說我因為睡姿問題,好像得了短暫性失憶,怎麼解決云云。
我媽給我的回答是:沒事沒事,這是夢魘,我年輕的時候也經歷過。
這句話出自一個受到過系統現代醫學教育和多年臨床經驗的老醫生口中,你敢信?
大概是在某個記憶段的我,覺得這回答特不靠譜,於是迅速聯繫了一個同班的一個中國大姐姐。
接著就是上面類似我和我媽的對話的重複,只不過大姐姐的回覆變成了:「你真的沒事吧」,「你嚇到我了」,「你趕緊去找一下同學」
第二個鏡頭,我在住我樓下的同學(男,以下叫他Louis)房間裡。
這個情景裡面,不僅有我樓下的同學,還有另外一個玩得好的男同學(以下叫他Alex)。
當時天已經黑了,我們三個人集中在Louis的房間裡,聊怎麼解決我這個問題。
這部分的記憶非常的碎片化,我就記得我好像打開了幾次Louis房間的窗戶,說了句「天都黑了啊,我開窗通風可能(我)能好一些」。
最後一段,就是我終於回到自己的房間,躺上了自己的床。
睡的時候非常難受,頭一直處於眩暈狀態,就像喝得酩酊大醉後睡覺的感覺一樣。
第二天早上醒來後,因為對昨天發生的事有大概的碎片記憶,我第一件事便是打開手機,然後看到了讓我震驚和恐懼的景象.
印象裡我大概在微信裡面與我媽和大姐姐就重複了幾次對話而已,但實際上,比這恐怖的多,大概如下:
沒事的,這是夢魘,你再接著睡一覺或者休息一下就好了
我現在都還記得,我在翻聊天記錄的時候說的第一句話是,「我TM昨天到底幹了什麼.」
和大姐姐的聊天記錄短一些,大概重複了二十幾遍的樣子。
大約在下午5點,我醒了。意識清醒但是因為腦後淤血壓迫神經,加上睡覺的時候有點腦缺氧,患了短暫性失憶。
在迅速意識到自己得了這個失憶以後,我微信聯繫了我媽,並在某一次記憶連續時間較長的時候,意識到我媽的方案不靠譜,又聯繫了大姐姐。
(其實,我到現在都想不明白,第一次是怎麼意識到自己得了短暫性失憶,並將這個概念一直留在腦子裡面不被遺忘的...)
這個過程持續了大約1個小時,被我聊慌的大姐姐聯繫了我住我樓下的Louis。
於是Louis叫來了附近的Alex,然後不知道用了什麼方法,把我弄到了他的房間裡。
在Louis的房間裡,我先是和他們重複聊天,接著開關窗大概十幾次,而且每次都重複同樣一句話。
之後,可能是因為缺氧和淤血的副作用出來了,我在Louis的廁所裡乾嘔了一段時間。
吐完了以後,我又在Louis房間複讀機了一會兒,最後Louis他們實在受不了了,把我又弄回了房間睡下,結束了這半天的鬧劇。
這是第一次,我的身體讓我的意識感到驚恐,原來失憶離我僅有半個小時的睡眠之遙,而且這個失憶不受我控制。
很難想像,如果當時我第一時間沒意識到自己得了短暫性失憶,而是稀裡糊塗出了門,會發生什麼更可怕的事。
指不定在過馬路的時候,走到馬路中間突然失憶,然後折迴路邊再次失憶,再折回馬路中間.
所幸,當時身邊有一群靠譜的同學們,及時發現問題,並把我控制在安全區內。
這裡要特別感謝一下大姐姐,Louis和Alex。
最後,告誡大家,正確的睡覺姿勢很重要,失憶離你們可能並不遙遠。
筆芯!
RUC-IFC 13&15
Armand & Charlotte
Share our sto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