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王耳朵先生(ID:huangezishiba)
0 1
一開始,所有人都說這個22歲的90後大男孩是「活活餓死」的。
他叫「墨茶Official」,是B站up主。關注人數不過一百,是非常非常小的主播,跟塵屑一樣,無人在乎。
直到被曝光去世,墨茶生前悲痛交加但樂觀勇敢的生活,才逐漸攻破千萬網友的淚腺。
在最初的故事裡,與墨茶有過接觸的網友描述了他的境遇。
他生於四川大涼山,父母躲債跑路,墨茶一人被留在老家自生自滅。職高輟學後去過多地打工餬口,一個人租住在這鬼屋一般的破舊老樓房裡。
事業不順,遇到黑心公司;身體不佳,鼻子上長了腫瘤。
但他還是積極樂觀,絮絮叨叨地記錄自己的狀況,在網友的資助下通過遊戲直播謀生,隔空和網友嘮嘮家常。
墨茶一年的生活費只有2500,在確診鼻部腫瘤後,仍舊只能用二十幾塊錢的鍋子煮泡麵餬口。
最後好不容易等到了住院手術的機會,可在切除腫瘤的時候墨茶發現自己罹患糖尿病。
那時,他已無積蓄治療。
連1塊8毛錢的治療藥物,都只能一片一片地買,甚至為了省錢拒絕了麻藥後的止疼藥,還倒欠醫院兩千多塊錢。
最後因為糖尿病的嚴重併發症酮症酸中毒(誘因是長期飢餓)逝世,死在了自己的出租屋裡。
十天後,才被家人發現。
一片悲鳴之中,@界面新聞 對墨茶身邊的人進行了採訪。
我們才發現,墨茶死亡的真相,比網友所述的更加揪心。
「3歲時父母離婚,母親後來改嫁,墨茶撫養權被判給母親,因此隨母姓。
其母親離異後再婚,比較能幹,但對墨茶關心較少,導致其性格孤僻。墨茶在母親家的生活並不幸福。
在外打工期間,墨茶因參與違法犯罪行為,多次被公安機關打擊處理。」
墨茶的母親說家裡並不窮,她自己有輛轎車,還和人合夥開了一家足浴店,在西昌市分別購買了18.52平方的商業用房和43.11平方的辦公用房。
可在高中肄業的墨茶打黑工,一年只有2500生活費的時候,她強硬地告訴墨茶去「自食其力」。
墨茶的父親也曾回家,不過是為了和兒子搶奪等待拆遷的房子。
墨茶朋友爆料
可記者採訪的全程,這對父母都沒有提到自己為兒子支付醫藥費和讓墨茶住院的意願。他們有足夠的能力為墨茶提供經濟幫助,但都沒有伸出那雙手。
22歲的墨茶,只有七十斤重。
在他最無助最悽苦的時候,是網絡上的朋友幫他募捐了部分醫治費用。
他申請過水滴籌,但沒錢做檢測,機構不允許通過;
他申請過低保,但父母健在他有手有腳,沒申請下來;
他從來不知道冬至還有吃餃子的習俗,病重時連最想吃的草莓都買不起,就那麼孤零零地躺在床板上,告別了這個世界。
解釋自己家境尚可,卻放任孩子在外餓死
我不知道這對父母是有多狠的心,才會放任剛做完鼻部腫瘤手術,又身患高血壓、糖尿病、肝功能受損的孩子獨自一人生活。
我也想像不到為何在親生骨肉沒了以後,他們能找到記者為家境不貧窮而辯解,還倒打一耙說墨茶是網癮少年,把他塑造成壞孩子,卻不能在兒子生前多關心他一點。
這個98年的男孩子,承受著我們絕大多數人無法想像的貧窮和苦難。
他有父母,活得卻像個孤兒。
0 2
有句話叫,凡是有關係的地方,就會有傷害。
這一點,尤其體現在家庭關係上。
想起前段時間隱婚、代孕又棄子的鄭爽。
那一副將公眾底線踩在腳底,踐踏人倫關係,視人命為草芥的模樣。
背後的直接原因,是她的父母,一直像瘋子一樣培養她。
@穀雨實驗室-騰訊新聞 曾在2017年,專門寫過一篇關於鄭爽家庭的文章。
鄭爽的母親劉豔,自己有個未圓的明星夢。
她想當歌星,曾找過夜總會唱歌的工作,一年時間沒唱出個名堂。生了女兒後,她豁然開朗,把明星夢移植到了鄭爽身上。
鄭爽母親:劉豔
從一歲半開始,鄭爽就被母親控制著飲食,以防止變胖。
到了會講話的年紀,劉豔就開始了「明星夢寄生」計劃,從母女演練對話開始。
「大殼,將來長大了當什麼?」「當演員。」
「考哪兒?」「考北電。」
「在哪兒上學?」「在北京。」
鄭爽五歲後,劉豔的「十年計劃」正式實施。
「先學舞蹈,培養氣質,再學鋼琴、長笛、聲樂、表演、自行車、騎馬、遊泳、英語,還要獨立完成一切家務。」
劉豔全方位地操控著鄭爽,同時極少給予肯定。
對鄭爽而言,忤逆母親就是一種罪惡。
鄭爽12歲那年,劉豔把她一個人扔到了成都上學。
這一年,成了鄭爽人生的重要轉折點。她孤身在外受到的孤立、霸凌和歧視,直接在性格裡轉化成孤僻、自卑和敏感。
圖片來源@穀雨實驗室-騰訊新聞
鄭爽如劉豔的願考入了北電,而後主演《一起來看流星雨》一炮而紅。而這時候,劉豔又開始憤怒了。
鄭爽架不起「明星」背後的無數個鏡頭,無數張嘴,大眾和輿論總是把她的負面消息送上熱搜。
劉豔恨,她恨不得扒開鄭爽的皮囊,鑽進去,代替她,成為她,享受她。
「我人生的最大願望就是和鄭爽交換人生,哪怕一年也好。
老天爺也是瞎了眼,不愛幹的人給她整到那個位置。愛幹的人就沒有幹成,羨慕嫉妒恨。」
鄭爽父母打扮得比女兒更在乎機場街拍
鄭爽的父親鄭成華更是昏招百出,借著女兒的名氣成立了工作室,為自己爭取在娛樂圈露面的機會。
他參加女兒的綜藝,穿名牌站臺電影的開機發布會,開了一家打著鄭爽招牌的小吃店撈金,被曝光是無證經營。
被母親剝奪童年,被父親視為工具。鄭爽的人生,其實從一出生就定了局。
現在想來,鄭爽留在美國的兩個孩子,其實和她的出生一樣:
從來沒有得到過父母真正的愛,只是成年人實現自己欲望、填補自己遺憾的工具而已。
0 3
墨茶和鄭爽,在這一點上很相似。
父母,本應是救他們於水深火熱之中的最親近的兩個人,卻間接葬送了他們的一生。
原生家庭之殤,一個帶來生理性死亡,一個帶來社會性死亡。
當初看《三十而已》時,我印象最深的不是劇裡的愛恨情仇,而是那對早餐攤夫妻的生活。
一個送快遞的男人,和一個賣蔥油餅的女人,不富裕也不浪漫,在市井生活裡匆忙地活著,掙一家三口的夥食。
「當燈火闌珊時,歸去的路上,丈夫的心安靜,妻子的臉歡喜,孩子的手攥著光。」
無關金錢,無關利益,不作不鬧不浮躁,平凡且真誠的煙火氣,這才是一個家庭最美好的樣子。
可很多人,依舊被離他最近的兩個人羈絆住。
雖不及墨茶那般極端,卻也在精神上被活生生撕成兩半。
@一個趕路的:
「就是你讀了九年義務教育,念了四年大學,上了班,把自己修煉的溫和、謙遜、有能力,在學校和公司都是令人豔羨的人。
可是回到家,待一段時間,你會發現自己,仿佛回到了曾經最想擺脫的樣子,仿佛這麼多年的努力全白費。」
家庭成為了以愛為名的牢籠,門上無鎖,你卻無法推門而出。
只能痛苦地接受一切愛的安排,直到最後溺亡其中,或是被時間所離散。
@簡單心理:
「五歲的時候,我就學會了洗衣做飯,打掃房間。媽媽對我期望很大,希望我能代替她完成年輕時跳芭蕾的夢想。
她就像一個挑剔的、年長的朋友,一味的要我關心她,在意她的感受,滿足她的期待,不然的話她就會表現得很受傷,那時會感覺自己很不孝順。」
就好比高速公路上連環追尾的汽車,沒有一個人能逃出這場車禍。
@日落的時候:
「父親家暴,只有母親愛我。可是在這種家庭裡長大,被爸爸指責,謾罵,還大聲對我吼叫我越來越渴望離開這個家,我性格變得越來越扭曲不愛說話。
就好像所有不美好的事情都發生在了我身上,上大學我才發現潛移默化中我已經有了這麼多的壞情緒。」
本應和煦的生活,被釀成一場風暴。
本應教會我們大愛和親情,寬容和理解,憐憫和同情,誠實和謙遜,堅強和不屈,人生和處世,學習和生活,夢想和致遠的父母,在有些人的童年裡,這些卻和灰塵一樣,被掃進垃圾桶。
長大後的自卑、極度不自信、懦弱、自私、強勢、沒有毅力、抗壓能力弱、恐婚、焦慮……來得猝不及防,刻在骨子裡觸目驚心。
是不是,從出生開始,我們的人生就已然註定?
0 4
真的走不出來了麼?我覺得這事沒有絕對性。
也許不是每個人都能在出生後得到善待,但好在,你無法重寫經歷過的糟糕童年,卻可以去改善你的青年、成年和老年。
你可以走出去,通過另一個環境,重塑自己的人生。
原生家庭的錯,是源於父母。但有一點,是父母也受困於他們的原生家庭。
底色沒有渲染好,成片自然不盡如人意。
儘管被父母畫出了輪廓,但最終塗抹上色的那隻筆,還握在我們手中。
問題不在於重置已經發生的,而在於如何改變還未到來的。
我們相比父母那一代,無論知識還是觀念,能力或者意識都進步不少。
我們更有能力去幫助自己走出困境,以及去嘗試,不讓子女走入我們曾經的困境。
雖然改變很難,但想走出去,你必須要有擔當和勇氣。
或者換個思路去想:
我們無法去選擇自己的出生, 但是孩子的出生我們還來得及選。
你,你就是你孩子的原生家庭。
現在你的行為,就已經會影響孩子的一輩子。
你在重新創造一個人。
文末點個【贊】和【在看】,請記得:童年讓你飽受傷害的事情,不要再次帶給你的孩子;過去讓你受益匪淺的事情,就再一次傳承下去。
因為,只有弱者才會一直活在過去的枷鎖裡,而強者會朝前看。
素材來源:
界面新聞:「餓死的B站UP主「人生另一面:家境尚可,因違法多次被拘留
穀雨實驗室-騰訊新聞:鄭爽與母親漫長的戰爭
大家好,我是王耳朵,上不知天文,下不知地理,中間略懂點人生歪理。關注【王耳朵先生】(ID:huangezishiba),一個路見不平,就忍不住一聲吼的中年bo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