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言終結者】這些年來,斯諾克球檯的袋口到底有沒有變大?

2020-12-28 騰訊網

近年來,關於世界斯諾克巡迴賽(WST)球檯袋口是否變大的問題被頻頻討論。為了終結這一流言,WST 的多位重磅人物現身說法,從歷史變遷、袋口模具、袋口的製作流程、臺尼和溼度的影響,等多個方面做出解析,細節極度豐富,千萬不要錯過。

WST 總裁巴裡·赫恩率先給出明確答案,「在過去,一些斯諾克球檯以袋口緊著稱,而另一些則比較『慷慨』,但這種情況已經不復存在了。從1990年開始,就有一個統一形制的官方模具,用於切割每張專業球檯的每個袋口。任何人都可以用模具來檢查。"

近年來,有關世界斯諾克巡迴賽(WST)球檯袋口大小的問題被頻頻討論。2016年世錦賽期間,史蒂夫·戴維斯在 BBC 上表示,"職業球員普遍認為袋口尺寸變大了一點點"。兩年後,這個話題再次被提起,馬克·艾倫在推特上說,任何聲稱下球變得更容易的人都是 "無知 "的。但就在2020年6月,尼爾·羅伯遜聲稱,冠軍聯賽的袋口 "設置得像一張展覽桌......是我打過最大的。"

沒有人比皮特·戈德溫更有資格否定這些傳言,他是世界斯諾克服務公司(WSS)的老闆,該公司為所有職業賽事提供和安裝球檯。戈德溫親自為每一張專業球檯切割所有六個袋口。「在我們的球檯上,球必須在正好的角度內才能落袋。我們有嚴格的政策,每場比賽都要使用這些模具。我們有44張球檯,整個賽季都在使用。為了保持一致性,每一張的袋口都由我親自切割。"戈德溫說道。

有四個模具用於切割袋口。兩個用於底袋和頂袋,兩個用於中袋。第一塊模具用於確定袋口的大小,也就是切去多少膠邊,形成進球空間。第二塊模具控制袋口的深度,石板需要切開多遠,球才能落進去

"第二塊模具真的很重要。" WPBSA 主席傑森·弗格森說道,「在很多球檯上,石板被切下去不少,所以球不一定要完全進入袋角就能下球。在我們的球檯上,球必須進入袋角內才能落袋。我們有一個嚴格的政策,任何 WST 的賽事都要使用這些模具。他們會被檢查、雙重檢查和三重檢查。對了,檢測他們的賽事總監是前斯諾克 TOP16 選手。

不過,雖然每位參與者都努力保持袋口的大小一致到極致,但這並不意味著袋口在不同的日子裡有著完全相同的性能 —— 斯諾克球桌的很多部件都是由天然材料製成的,所以不免會有自然的變化。

"臺尼是由羊毛製成的,"弗格森說。"如果臺尼吸收了水分,球就會開始很不一樣的移動。它會影響臺面的速度,球的移動方式,速度和加塞後的變化,也會影響袋口。當袋口附近溼度增大時,只要偏差幾分之一微米,球就會彈出去。」

這也就解釋了為什麼在亞洲比賽時,袋口看起來更緊一些,因為亞洲的溼度水平可能會比被認為是最佳的35-40%高得多。"當我們去中國的時候,一兩天後下球就會變得非常困難,球桌變得更重,似乎打得有點累。這都是經驗的問題,因為我現在出場的時候就預料到了,事實就是這樣。"馬克·塞爾比說道,這或許可以解釋為什麼塞爾比最近11個排名賽冠軍中有5個是在中國獲得的。

在英錦賽等重大賽事期間,戈德溫大約每隔四天就會被要求為球檯更換新的臺尼新臺尼剛剛被換上的時候,就會讓人產生袋口變大的錯覺。"在我看來,我們這樣做(更換臺尼)太頻繁了。在上世紀80年代,我們曾經在每年夏天做69天的資格賽,我們會更換一次臺尼。現在我們每四天就做一次。有了新的臺尼,他們可以打得更輕鬆。鑑於這種情況經常發生,我可以發現為什麼口袋可能看起來更大的規律。"戈德溫解釋道。

弗格森同意新臺尼的光澤度會帶來不同的效果,"它很漂亮,就像絲綢一樣"。但他確信,心理狀態會影響球員對袋口的看法。"這就是斯諾克的奇怪之處,比如你會聽到羅尼·奧沙利文說,『那個口袋看起來很大』,而另一個球員說,他們感覺很難下球。這只是斯諾克球員表達他們對自己狀態的感覺的方式。"

改變袋口尺寸的任何好處都會被對比賽聲譽造成的損壞所抵消。"聽到抱怨確實會讓我們感到沮喪,因為我們為了一致性竭盡全力,為了使比賽有公信力,保持這些東西的控制是至關重要的。當有人打出147桿或者贏得比賽時,必須要算數。沒有球員願意在取得一些特殊成就時,被認為'哦,好吧,我們只是在俱樂部的球檯上打出的'。"

在這個由精確性定義的運動項目中,做任何事情都要精確,這對管理者和選手來說同樣至關重要。

相關焦點

  • 讓無數人愛上科學的《流言終結者》終結了 這不是流言
    終結者流言認證LOGO主持人是傑米·海納曼和亞當·薩維奇。在《流言終結者》進行這些測試前,卡梅隆相信,傑克必死無疑。測試結束後,他不得不解釋說,傑克的死完全是劇情的需要。「你們這幫傢伙弄錯重點了!也許我們沒弄對,那塊木板應該再小一點點。但是,那個小夥必!須!死!」
  • 《流言終結者》前主持格蘭特·今原因病逝世 年僅49歲
    《流言終結者》前主持格蘭特·今原因病逝世 年僅49歲 美國科普電視節目《流言終結者
  • 《流言終結者》前主持人格蘭特·今原去世
    《流言終結者》前主持人格蘭特·今原去世 澎湃訊 2020-07-14 15:50 來源:澎湃新聞
  • 來吧冠軍第二季 第十一期:斯諾克特輯
    世界冠軍的丁俊暉攜手「逆轉王」馬克·塞爾比共同來襲,對抗賈乃亮、宋茜、吳尊、張碧晨組成的終結者隊。雙方對抗賽一觸即發,隊員們更是盡情展現出斯諾克的優雅、紳士及歡樂。節目嘉賓:冠軍隊:丁俊暉、馬克·塞爾比丁俊暉,中國男子撞球隊運動員,斯諾克球手。
  • 最真實的流言:拜拜啦,《流言終結者》!
    生活中,你聽到這樣的流言也許會相信,也許會置之不理。但《流言終結者》卻和這些流言較起了真。為了尋找真相,他們把許多東西炸毀、打爆或扔到水裡。不過,《流言終結者》不是專門搞破壞的——這是他們的工作需要。在《流言終結者》進行這些測試前,卡梅隆相信,傑克必死無疑。測試結束後,卡梅隆不得不解釋說,傑克的死完全是劇情的需要。老爺子說:「你們這幫傢伙弄錯重點了!也許我們沒弄對,那塊木板應該再小一點點。但是,那個小夥必!須!死!」
  • 《流言終結者》日裔主持人格蘭特·今原突然離世,享年49歲
    《好萊塢記者》消息,美籍日裔電子和遙控專家、《流言終結者》等節目主持人格蘭特·今原(Grant Masaru Imahara,日語:今原真申)當地時間周一(13日)因腦動脈瘤突然去世,享年49歲。《流言終結者》所播出的Discovery頻道的代表在周一的一份聲明中說:「聽到有關格蘭特的不幸消息,我們傷心欲絕。他是我們Discovery家族的重要組成部分,而且是一個非常出色的人。我們向其家人寄以哀思和祈禱。」圖片來源:Getty Images今原畢業於美國南加州大學,擁有電子工程學士學位。
  • 為什麼你一定要看《流言終結者》?
    這一集很簡單:三人組回歸,與傑米亞當一起回憶14年來的點點滴滴。 ,從他們如何進入《流言終結者》劇組,到許多不為人知的往事。在《重聚》中,傑米還讀了一封非常感人的讀者來信:親愛的流言終結者們: 當我聽說你們的節目要結束時,我想寫信來從心底感謝你們五個人,因為你們改變了我的人生。 當我還在讀書的時候,我非常迷茫,不知道未來何去何從,直到我發現了《流言終結者》。在節目的啟發下,年少的我開始關注科學和工程學。
  • 流言終結者:女角色的隱藏屬性
    詳細說明:自帶AC,增加攻擊力,受彈面積小,跳得高,跑得快,這些都是常見的說法,這說法從哪來的?首先自帶AC和攻擊力這種言論真是沒什麼好多說的,大寫的荒謬。受彈面積小前段時間掌上火線也剛剛出來評測,其實女角色的實際大小和男的幾乎一樣。原因就是貼圖不等於實際模型,女角色的貼圖要小於實際模型,所以你往身體輪廓外打也經常會掉血。
  • 揭秘CF惡魔劍客到底是怎麼來的?別再說惡魔終結者是他變的了
    好的,今天開始,我們來推進惡魔劍客的劇情了,本來,這個在講裝甲終結者時,就要說的了,可沒想到有些人說惡魔劍客死後變成了惡魔終結者,結果,這一下難住我了,因為此前講惡魔終結者時,沒有注意到,於是,我就去查閱了很多的資料,發現並不是這樣的,所以,今天我們來說一下這傢伙的劇情。
  • 這檔吊打《走近科學》的科普節目,用最爆炸的方式終結流言
    看完這些解密,我只想關掉電視閉上眼睛,默默悼念剛剛逝去的20分鐘,我TM到底看了什麼?以至於播出的二十年後,《走近科學》已經變成了「走進段子」,成為網友們時不時拿出來調侃的素材。有粉絲總結為什麼流言終結者好看:第一是主持人有專業知識,第二是他們什麼流言都敢碰,第三是爆破、撞車、操作槍械的大場面,看得太爽了。
  • 澳洲真實街訪《流言終結者》第二彈 | 「澳洲會因為新冠疫情歧視...
    《流言終結者》第二彈Q澳洲會因為新冠疫情歧視中國留學生嗎?澳洲真實街訪在上周,我們推出了澳洲真實街訪《流言終結者》系列之第一彈終結山火流言篇,回顧傳送門: 而在第二彈,我們要終結的是關於「歧視」的流言。
  • 做一個聰明的「流言終結者」
    有人的地方,就有矛盾;有矛盾的地方,就避不開流言。
  • 【暗黑3資訊】暗黑3流言終結者:沒有太古牧牛杖!
    的養老遊戲(圈地自萌的小眾遊戲啥的不認可不贊同不同意),能堅持玩到今天的,我想這大概是因為愛吧  有的時候看到有時候論壇裡面的一些以訛傳訛的流言,不厭其煩的解釋之餘總免不得打些口水仗,也難免有遺漏的提醒不到讓萌新們在"斜路"上彳亍摸索  有鑑於此,發此一貼,我預感到樓下會有洶湧的撥亂反正潮,也自感個人實力有限年歲已高或確實有錯漏之處,歡迎有同好們能不吝指正
  • 《流言終結者》前主持格蘭特·今原因病逝世 | 每日D.ROCK
    「《絕地求生》累計銷量破7千萬份」文 | D.ROCK駐火星聯絡部文章圖文視頻來源網絡美國科普電視節目《流言終結者》前主持人 格蘭特·今原 因患腦動脈瘤逝世,年僅49歲格蘭特·今原 從2005年《流言終結者》第3季開始參與主持這檔節目,一直到2014年,之後還主持過網飛的《白兔計劃》。
  • 《流言終結者》機器人天才格蘭·今原去世:終其一生,只為讓孩子愛...
    小的時候誰都有過這樣或那樣的榜樣,但最親切的榜樣或許還是鄰居的大哥哥。 我的腦海中就浮現出一個鄰家大哥哥,你找他幫忙他總是會幫,找他玩耍他不會嫌棄你的幼稚。 他可以為你解答任何數學難題,你的玩具都可以給他修,聽媽媽講他成績很好,在哪家中學讀書等等。
  • 2020年的這些食品與健康流言,你中招了嗎?
    2020年已然過去,這一年,與民眾生活密切相關的食品安全與健康流言有哪些?1月8日,在「2020年食品安全與健康熱點科學解讀媒體溝通會」上,中國科協科學闢謠平臺與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共同發布「2020年食品安全與健康流言榜」,以澄清事實,還原真相,終結謠言,用科學的聲音營造清朗的網絡空間。且看這十大流言,你聽說過幾個?
  • 《流言終結者》的主持人格蘭逝世了
    今天下午的消息,《流言終結者》的主持人,日裔美國人格蘭·今原突發疾病病去世,年僅49歲。《流言終結者》有五位常規主持人,格蘭在第三季中間加入,登場最晚,給人的印象卻非常深刻。他是團隊的智多星。第一次出場,他就錘碎無數個動物骨頭,來研究最能模擬出人骨頭強度的配方。他還製作了一個巨大的八足蜘蛛機器人,能馱著一個成年人行動。
  • 《流言終結者》機器人天才格蘭·今原去世:終其一生,只為讓孩子愛上科學
    除開這些荒誕不經的實驗,每一集都驗證三到四個流言的他們,為我們提供了無數「世紀難題」的答案:開著窗開車省油還是開空調省油?下雨沒帶傘,跑去躲雨還是走去躲雨淋得更溼?鐵達尼號裡傑克真的沒有生存機會嗎?當正經地解讀起歷史疑雲來,他們也是槓槓的。他們通過實驗一一探明過,萬戶把火箭綁在椅子上能飛多高?二戰時德國的興登堡號客運飛艇為何在起火後瞬間毀滅?
  • 《終結者6:黑暗命運》三部曲劇情梳理,第三臺終結者不應該出現
    2.2029年人類抵抗組織成功的在約翰·康納的帶領下摧毀了天網系統的防衛網絡,但是天網也啟動了終結者計劃,這場人類與機械之間的決戰並沒有發生在未來,而是發生在過去。請注意這個時間點上天網已經徹底戰敗,人類獲得了最終的勝利。3.
  • 華晨宇這些年的經歷 告訴你流言可以多惡毒
    而對於不了解華晨宇的人,這些似乎和道聽途說來的印象有些不符,在更多的「坊間傳聞」中,華晨宇更近似是一個充滿黑點和備受質疑的人。而深究起這些傳聞,讓人不禁感嘆捕風捉影的流言到底可以有多惡毒。流言一:無唱功,冠軍靠內定在2013年《快樂男聲》的海選中,華晨宇演唱了一首表達壓抑掙扎情緒的無字歌,聽不進那首歌的一些人在面對華晨宇最終奪冠的結局時,表現了相當大的詫異,而在得知華晨宇是富二代的出身時,便得出了「有錢能使鬼推磨」的冠軍內定結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