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復工潮的到來,醫院也面臨著新的挑戰。在諸暨人的朋友圈流行著一個二維碼,這幾天一度被它刷屏。經了解,這個二維碼是一個數位化的流行病史調查表,凡是進醫院就診的患者和家屬,都需要如實填寫。
近日,諸暨市人民醫院合理調整就診流程和門診科室布局,同時建立嚴格報告檢測制度,要求患者和陪同者進入醫院均須佩戴口罩、測體溫、出示紹興健康碼、填寫《流行病學調查表》,但就是這麼一個簡單的入院前流行病學調查,醫院在實際操作過程發現了問題。
「一方面是印刷調查表需要耗費大量的紙張,同時需要大量的工作人員進行現場指導和紙筆分發;還有一方面就是前來就診的人員不可能很快完成調查表的填寫,這就會造成大量的人員聚集,增加感染風險,所以我們考慮是不是可以採用數位化手段,進行無紙化調查。」諸暨市人民醫院院長朱鐵明說。
這一任務落在了醫院計算機中心主任袁鑠慧的肩上,從白天持續到凌晨1點多,終於一張包含《流行病學調查表》所有內容的二維碼誕生了。
袁鑠慧介紹:「有就診需求的人員都可以通過掃描二維碼進行調查表的填報,填報完成後系統就自動會生成一張包含填表人健康信息的個人二維碼,來醫院就診時醫院工作人員直接掃描個人二維碼就可以得到就診人所有流行病學信息。」
為了保護就診人的個人信息安全,該個人二維碼有效時間為24小時,這就意味著超過24小時,如果填報人需再次就診就必須重領二維碼。
若就診人的流行病學信息沒有改變,那麼只要點擊重新獲取二維碼的按鈕,之前填寫的內容就會自動導入,避免重複填寫表格的繁瑣環節;若信息有改變,就需要重新填寫了。
《流行病學調查表》二維碼的使用將紙質化辦公再次轉化成數位化辦公,同時讓患者在家中或來院就診途中就填寫完自己的信息,節省醫院排隊時間、減少人員聚集,當然也避免了各項資源的浪費,據悉該數位化流程還將進行全市醫療系統推廣,解決目前院前流行病學調查的難題。
這一方式已經運用到醫院流行病學調查的其他方面:如住院、陪護、家屬、醫院職工的健康信息收集調查。拿出手機掃一掃,就能完成信息填報,既快捷又安全,是所有使用過二維碼群眾共同的感受。
此外,諸暨市人民醫院繼續推行「網際網路+醫院」,使線上線下醫院緊密結合,只要是醫院複診病人就能在網際網路醫院平臺上進行就診。
為保證網上就診質量,醫院嚴格把控每一位醫護人員準入資質,目前醫院已有百餘名醫生、護士和藥劑師入駐平臺。
據介紹,目前,醫院全號源網上實名預約,避免就診前患者在掛號處聚集,還有遠程診療、雲端醫療共享中心、檢查檢驗結果電子化等措施都能在保證看診質量和效率的同時減少患者來院次數,從而降低感染風險。
諸暨市人民醫院從每個環節每個流程入手,運用數位化手段滿足各類患者的診療需求,也在最大程度上降低風險,真正實現防控複診兩手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