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新社報導,面向全球招募志願者移民火星的「火星一號」計劃日前公布了男女各半的一百位候選人名單,最終他們中的24人將踏上去火星的單程旅途,永遠不再返回地球。這份名單中包括四名華人,其中兩人來自中國,一人來自美國,一人來自英國。「火星一號」是由荷蘭一家私人公司主導的火星探索移民計劃,目的是在火星建立永久的殖民地。
首批火星太空人預計今年底誕生
火星,是科學家的研究中人類最有可能移居的一個星球。2013年,荷蘭一家名為「火星一號」的非營利組織宣布啟動火星太空人的選拔。
今年2月16日,「火星一號」從最初的202586名申請者中,選出共計男女各半的100人進入第三輪火星太空人選拔,預計年底會從現階段人選中甄選24人分6組接受訓練,初步計劃在2024年運送首批4人前往火星,以後每2年一次送新的人員定居「紅色星球」。
這份名單中的100名候選人來自世界各地,其中39人來自美洲,31人來自歐洲,16人來自亞洲,7人來自非洲,7人來自大洋洲。候選者中包括科學家和學者,以及那些愛好天文、追求極致和勇於冒險者。有4名華人入圍100人候選名單,分別是來自中國的李大鵬和林曉霞(Xiaoxia Lin音譯),美國華裔女子邊思恩和英國華裔女性麥琪·劉(Maggie Lieu)。
與傳統上對太空人的要求不同,「火星一號」太空人的申請者不需要是軍人,不需要是飛行員,不需要有自然科學的學位,也不存在地域限制。在公布的選拔標準中,「火星一號」強調的最重要的標準是:智慧、心理和生理健康,並願意將八年的時間投入到出發之前的訓練中。
李大鵬:如家人反對會選擇退出
按照「火星一號」計劃的說法,這是一次「單程旅行」,因為當下的技術,還沒有達到支持載人飛行器從火星起飛返回地球的條件。既然有去無回,為何還會有20多萬的候選人執意爭取這張去往火星的「單程車票」?候選人之一,80後邯鄲小夥李大鵬認為,人類以後是一定要移民太空的,只有在火星真正實踐生存過才能適應太空,實現星際移民。
李大鵬出生於1982年4月,畢業於中國農業大學,現在邯鄲市林業局林業技術推廣站工作。曾做過北京奧運志願者的李大鵬,從小就是一位狂熱的天文愛好者。但普通人能真的成為航天員飛上天空,概率幾乎為零,直到2013年他看到荷蘭這家自稱非營利性機構發起的「火星一號」探索移民計劃。
李大鵬一個名為「火星一號李大鵬」的微博帳號,發布了1213篇微博,大部分都與天文有關,其中一篇「火星一號殖民計劃?如果我死在了火星上」的微博曾被他長期置頂,其中多個志願者講述了自己對這場「有去無回」的旅行的看法。李大鵬說,雖然從感覺上難以接受,但是去了火星不回來,從經濟上、從風險上成本都是最小的一個方案,但他的家人目前對這個單程項目表示反對,「我現在能給他們的解釋就是,去火星的可能性很小的。」
入圍百人名單後,李大鵬昨晚在接受央視採訪時表示,聽到入選名單後很激動,但如果最後家人還是反對的話,會選擇退出。
「火星一號」曾被質疑是場騙局
雖然「火星一號」網站稱,移民者將在訓練中學習掌握如何修理火星棲息地的設備,如何在封閉的空間種植蔬菜,以及如何應對牙科疾病、肌肉撕裂、骨折等醫療問題。但還是有不少人都提出,用「有去無回」的旅程,送一幫人上火星任其自生自滅,是違反人倫的;甚至有人質疑,這是一場讓活人參與的「死亡實驗」。
事實上,「火星一號」在計劃問世不久,就曾被質疑說是「一場為了報名費而製造的荒唐騙局」。去年,曾有媒體爆出「火星一號」其實是個大騙局,主導這個計劃的公司辦公地點竟然在荷蘭一所出租屋內,公司算上總裁在內一共兩個人,卻向全球20多萬報名者每人徵收11美元的報名費,並且「不予退還」。雖然該公司總裁巴斯·蘭斯多普曾公開否認斂財,但他並不否認無法按時完成計劃的可能。同樣是在去年,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的科學家公布研究報告稱,火星上的環境可能讓人類在68天內就死亡。文/本報記者 董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