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星雲集錄

2021-01-10 矽谷動力

2013年2月,荷蘭MarsOne宣布了一項驚為天人的「火星一號計劃」,欲將地球人移民火星。


主辦方日前公布了從全球招募的20萬報名者中的第三輪選出的百人候選名單,候選者中包括科學家、學者、天文愛好者、追求極致和勇於冒險者。有4名華人入圍100人候選名單,他們是中國的李大鵬和林曉霞,美國華裔女子邊思恩和英國華裔女性麥琪·劉。最終將海選出24名地球人進行培訓,預計在2023年優選出兩男兩女搭乘載人宇宙飛船前往火星開始「單程之旅」。


火星是從地球向外的第一顆行星,向我們展示的是我們如何表達自我,如何達到目的和採取行動。在傳統佔星學裡,火星被認為是一顆兇星,因為它會盲目的驅使我們行動而不經過考慮。去年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的科學家公布研究報告,火星上的環境可能讓人類在68天內就死亡,儘管如此,仍有多達20萬人躍躍欲試,申請做第一批火星人類居民。這就火星的魔力,一種義無反顧的衝動。不敢想像,如果我們傾盡所有了解到最有希望的火星最終還是無疾而終,那時的我們是否會帶著絕望繼續消耗著有限的地球,最後進入生命倒數的煎熬?


康乃爾大學教授史蒂夫-斯奎爾斯說:「幾乎每一個人都想知道是否火星曾孕育過生命!」 現在他們將自願代替我們實現全人類的夢想。


人們的飛天旅行起初覬覦月球卻失望而歸


浩瀚星空,似萬丈深淵,仰天時總會莫名的恐懼,自己在宇宙中還算不上一粒微塵。我們無法像愛因斯坦一樣認為我們生活在一個四維空間的連續體中,所以「同望一片天」就是全球各族人民最大的共性。開始我們只能看見月亮,所以人們堅信那上面有我們的希望。從1609年伽利略用望遠鏡第一次看到了月球上的環形山,到1969年尼爾·阿姆斯特朗和埃德溫·奧爾德林首次踏上月球實現人類登月夢。然後我們失落的發現,廣寒仙子嫦娥她是騙人的。


依據時間的推移也有很多曾經被美國宇航局隱瞞的消息浮出水面,當年在令全世界沸騰的電視直播中,人們突然聽到太空人阿姆斯特朗說了一句:「難以置信,這裡有其他宇宙飛船,他們正注視著我們!」此後信號突然中斷,不久之後美國政府宣布終止一切登月計劃,至今仍是人類航天史上的終極秘密。有報導稱在登月40年後阿姆斯特朗開尊口說確實看到了外星人的基地和飛碟,但當時被勒令所有太空人保持沉默,不過隨著登月第一人的離世這些真假難辨的疑問還是石沉大海,不過有一件事得到了肯定:月球不具備人類生存的條件。


痛定思痛我們把觸角,伸向了太陽系八大行星中的火星。


一個來自紅色星球的夢魘


因為火星顏色是焦灼紅,遠沒有月光白那麼傾心,所以人所有美好的遐想都凝集成了恐懼,《星戰毀滅者》、《火星幽靈》、《紅色星球》等電影很好地詮釋了人們對火星的望而卻步。在西方這顆紅色的星球只讓人想到戰爭和死亡,於是人們稱之為「戰神瑪爾斯」。而在東方中國因其「熒熒似火,捉摸不定」,故將其稱作「熒惑」。


自從1960年代以來,全球各國已經累計執行了近50次火星探測任務,到1991年解體為止,蘇聯一共向火星發射了17個探測器,但這些探測器幾乎全部失敗了,只有3個取得了部分成功,但早已停工,美國也是遭遇屢次發射失敗、升空後失聯、慘遭下落不明的結局。美蘇兩大航天國在金星和月球攻勢凌厲的同時對這個紅色星球確實默契的得到了極高的失敗率。


夢魘終於還是醒來。2004年1月美國宇航局的「勇氣號」和「機遇號」探測器終於成功接觸到了紅色星球的土壤,在全世界的注目下發回了有史以來第一批彩色火星全景圖。「勇氣號」火星車於2011年失聯,「機遇號」則奇蹟般的至今存活,在紅色星球於今年年初度過了11歲的生日。兩部火星車的耐久性已達到機器人技術所能達到的顛峰,在雙胞胎火星車成功登陸火星短短4小時內就傳回第一批照片,讓美國太空總署人員大感振奮。他們首次在火星發現了隕石,拍到了火星上的日出,在塹壕中發現了鹽水的痕跡,研究了土壤和巖石樣本,給人類帶來的反饋無疑是激動人心。


神秘莫測,何解火星未解之謎


2012年8月,一個體積相當於一輛SUV並且裝滿了最先進的儀器的「好奇號」抵達了火星,具有前所未有精度,它的任務是尋找火星上生命的存在。它在2012年8月抵達火星後,將用一個火星年(687個地球日)的時間尋找生命之源,我們都知道何其偉大的生命適應得了各種環境卻唯獨缺不了水。


「好奇號」在火星的兩年中有一系列的重大發現。美國航天局2013年12月9日公布的「好奇號」發現火星湖泊遺蹟。分析顯示,這處火星湖存在於36億年前,續存時間長達數萬年甚至更久。2014年12月17日美國公布「好奇號」探測到了波動的甲烷痕跡,而甲烷通常被認為是生命存在的一種跡象。科學家普遍認為,在遠古時期,火星的氣候是溫暖潮溼的,可是它經歷了什麼變得寒冷乾燥?火星南北半球差異巨大,為何南半球崎嶇不平而北半球幾乎平滑如鏡?火星類似於地球也有兩個衛星,可是火衛一、火衛二的形象為什麼與傳統意義上的衛星相差甚遠,如同土豆一樣凹凸不平形狀迥異?甚至為何它們運行的軌道也與火星引力理論相悖?在南極洲發現的來自火星的隕石裡含有類似於地球微生物產生的結構,難道地球上生命的起源關乎於火星?


火星的秘密最終還是像紅色星球上含甲烷的風一樣撲朔迷離,「好奇號」承載著人類的好奇卻還是陷入解不開的謎團。人們決定身體力行,還是要實現「攜雷馭電破重霄」的夢想。


明天你在哪裡?我們無時無刻不在尋覓你的笑顏


截止到2014年底全球最遠的航線是澳航巨無霸空客A380從達拉斯到雪梨航線,全線需要17個小時。而從地球到火星我們要多久呢?最揪心的「單程票」為何不能讓我看到你的歸期?


地球到火星的最近距離是5500萬千米,最遠距離要超過4億千米。美國的旅行者1號探測器飛行速度約為6.2萬千米/小時,約合17.2千米/秒,略大於第三宇宙速度。按照地球與火星最近距離計算,要到達火星需要917小時,合38天,算上環繞地球和脫離地球逐漸加速、靠近火星逐漸減速的時間,應在45到50天。換言之最多百八十天人類就可以從地球到達火星了。但是並不能這樣簡單計算。飛船加上運載火箭,能夠攜帶的燃料總是有限的,如果要回來就還需要一倍的燃料和能源。很遺憾,以人類目前的科技水平望塵莫及。至此從地球飛到火星只能一張單程票,一張為了探索科學而視死如歸的單程票。


火星曾經是一個溫暖溼潤的星球,它的地表有過河流、池塘和海洋。它與地球的相似點很多,它們都有衛星都有沙丘,南北兩極都有白皚皚的冰冠,都有明顯的四季變化,還可明顯地區分出「五帶」,火星每24小時37分自轉一周,它的自轉軸傾角是25度與地球相差無幾,可是即便這樣,面對距離和未知人類還是沉默不語。


在月亮上,我們看不見滿天星鬥。這個神奇的現象歸結為月球上沒有大氣層的散射,所以即使在太陽周圍的天空也是黑色的,拿著天文望遠鏡都看不到銀河系以外的世界。沿波討源發現我們所謂的整個太陽系看上去像是假的,像是被捏造出來的。但是我們可以這樣理解,宇宙造出太陽系的目的就是給地球上的生命,給我們一個「保護傘」,來監護、看護、愛護我們。阿姆斯特朗回歸地球之後突然開始入教信仰上帝,這是否也在暗示我們一直所追求的東西只是一個虛幻的夢,而對於明天,便是專屬於勇敢者的笑顏。


願火星上有個來自星星的你


其實人類能否前往火星,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我們人類自己是否相信我們能到達那裡。僅一個世紀我們就飛躍億萬公裡,「相信」就是一種最好的結局。


有人說「火星一號計劃」只是痴人說夢,但如果連自己都沒有信念才是最大的荒誕。希望十載之後,遠處粉紅的天空下真的有一個來自星星的你,那就是這些願意義無反顧去火星移民的地球人,帶著人類的夢想在那裡好好地生活下去。


如果你問我在哪?我想告訴你,在網際網路隱喻的天際,我們在一起,我和你。

相關焦點

  • 《火星生活》火星的火星生活
    看完監獄生活緊接著就安排上了火星生活 ,與越看越開心的監獄生活相比 ,火星就是越看越心塞~最後結局也就像是一場夢醒來很久還是很感動。 我們每個人其實多多少少都有一個屬於自己的火星那裡有著現實世界沒有的感動和快樂,作為我們避風港。雖然男主的縱身一跳有點可惜,會有點空落落甚至覺得不可思議 ,但是仔細想一想換作我是男主, 我肯定也會選擇留在火星。
  • 電影版火星PK現實版火星
    貧瘠的火星上到處是紅色的塵土,混沌一片,火星變異體居民因而面臨窒息的危險。當然這是火星,上面完全不缺乏各種令人匪夷所思的角色。  《火星攻擊》(Mars Attacks)如果火星上真有生命,那麼讓我們祈禱他們千萬不要像該影片中的火星人一般,將攻擊對象瞄準地球。在美國著名導演蒂姆 伯頓的科幻驚悚片《火星攻擊》中,火星人大規模入侵地球,人類身陷險境。
  • 盤點與火星有關的科幻電影|火星|火星救援|布萊恩·考克斯|bbc|...
    火星探測任務名稱成為了今天的熱門新聞,這個發現再加上前幾年發現的火星曾經存在過水的證據,或許火星上真的存在或是曾經存在過生命也不一定呢。結合這一次的名稱發布現,以後關於火星的影視作品可能會有更大的突破。今天呢,我們就跟大家分享一下幾部與火星相關的影視作品,這次的推薦比較雜,包括了電影、電視劇以及紀錄片,感興趣的朋友可以去找相關作品看一下。
  • 那些與《火星救援》一樣,鍾情於火星的電影
    下面就給大家介紹一下那些一個世紀以來的火星電影~1. 《火星之旅》 (1918)人類向火星發射了一些能融化極冰,生產藻類植物的系統,希望能在火星上建立植被,用幾十年時間逐步改造火星的大氣。這是一部真實系的宇航歷險電影,令人激動的是其中「改造火星」的理想。當隊員們攜帶的氧氣耗盡,窮途末路之下欲摘掉面罩,卻發現——火星上早已充滿了氧氣。為人類改造計劃的成功而歡呼之時,沒想到,這種改造,也正是他們接下來要面對的危機之源。10. 《火星幽靈》 (2001)
  • 《火星救援》:他竟然在火星上種出了土豆!令火星顫抖的植物學家
    如果你發現自己穿著太空衣從火星醒來,周圍空無一人,整個星球甚至整個太空都無人回應你會怎樣?有個植物學家的做法是,那就在火星上種土豆吧,於是火星被他殖民統治了。因為一旦你在哪裡種下莊稼,就意味著你對那兒開始了殖民統治。英國著名導演雷德利·斯科特風格多變、作品題材廣泛,《火星救援》是其2015年上映的科幻電影作品,曾獲奧斯卡最佳影片提名。
  • 火星情報局3,火星情報局3.0
    這裡是由優酷與銀河酷娛出品的超級網綜《火星情報局》(以下簡稱《火星》)的錄影棚,它的第三季將於7月1日登陸優酷,每周六全網獨播。 但是和所有綜N代一樣,《火星3》面臨的挑戰也是巨大的:內容層面如何創新才能攻破觀眾的審美疲勞?搭載其上的品牌營銷又是否找到了與受眾溝通的更好方式? 對此,內容方、平臺方和廣告主們顯然都有備而來:「新一季我們從內容到分發到營銷都進行了全面升級,希望帶給年輕人更多新鮮,《火星情報局3》也是《火星情報局》的3.0版本。」
  • 探秘火星|什麼是火星衝日,為何難得一見?
    2020年10月14日將發生火星衝日,你知道什麼是火星衝日嗎?2020年,人類探測火星,太空探索的徵程又向前邁進。本期由北京天文館李冰老師主講的「探秘火星」系列科普內容將和大家聊聊火星衝日。2020年10月14日,火星衝日。火星在地球外面繞太陽運行,地球的公轉周期為365天,火星為687天,地球差不多跑兩圈,火星才跑一圈。所以火星與地球之間的距離一直在變化。
  • 火星在巨蟹座
    有時,火星在巨蟹座象徵著與家庭成員之間的不和與分歧。不過更有可能的是, 你的家庭背景與家庭傳統會使你迸發出強烈的忠誠感。 安蘭老師愛情的月金火專集 談巨蟹火星 火星在巨蟹,當火星落入非常敏感的巨蟹,反而不容,感受自己的欲望。
  • 《火星任務》20年了 人類仍未登陸火星
    火星上的一天幾乎和地球一樣長,白天和黑夜的交替規律也與地球上相似,由於它的自轉軸稍有傾斜,也有四季。幾十億年前,火星要比現在更像我們地球,如今的火星雖然空氣稀薄,但畢竟還有大氣,又有河流衝刷留下的痕跡,而且極冠(火星的兩極地區)還有乾冰(固體二氧化碳)。  對於人類,火星魅力是非凡的。
  • 《火星救援》:看地球人如何火星生存一千天
    正如貝爺拍攝的系列紀錄片《荒野求生》被很多戶外運動愛好者作為野外生存指南一樣,由馬特·達蒙主演的年度科幻大片《火星救援》以其豐富的科學內涵,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作為人類登陸火星前的火星生存手冊。這是馬克在火星上得以生存下來的重要保障,也是人類未來探索火星之前必須要解決的重要前提。現實中,NASA在休斯敦的詹森航天中心建立了火星生存模擬系統,航天員在那裡進行訓練,為火星上的長期生存做準備。火星生存模擬系統擁有獨立的生命保障系統,分為上下兩層,包括起居間、工作站及模擬氣閘艙。根據實驗效果,目前這套系統還在進一步改進,以適應未來的火星表面生存和作業。
  • 《火星救援》:看地球人如何在火星生存一千天
    正如貝爺拍攝的系列紀錄片《荒野求生》被很多戶外運動愛好者作為野外生存指南一樣,由馬特•達蒙主演的年度科幻大片《火星救援》以其豐富的科學內涵,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作為人類登陸火星前的火星生存手冊。《火星救援》的背景是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在2030年實施的載人登陸火星任務。梅麗莎•劉易斯(由被稱為好萊塢「勞模姐」的傑西卡•查斯坦飾演)擔任火星考察隊的領隊,率領航天員乘組登陸火星表面。在執行任務的第六天,遭遇了突如其來的沙塵暴襲擊。 劉易斯當即決定提前結束任務,航天員乘組緊急撤離火星,返回地球。
  • 《火星救援》:馬克在火星絕地求生方式
    在火星基地生活的馬克,被火星的風暴襲擊了基地,隊長命令隊員們趕緊上飛船撤離火星。馬克準備上飛船的時候,被一塊鐵板擊飛了。飛船的系統上顯示馬克的太空衣破裂,就停止了搜救馬克的任務,隊員們懷著悲憤撤離了火星。
  • 目標:火星。中國即將探測火星,這份火星題材科幻電影片單請收好
    很多人都知道,火星是整個太陽系中,除了地球之外,可能最「宜居」的星球。移民火星在不久的將來很可能成為現實。在眾多科幻小說和科幻電影中,創作者們都發揮了自己的想像力,對人類探索火星、移民火星做出過描述。棍哥今天就把那些有關火星探索的電影和劇集做一盤點。
  • 火星男孩揭秘火星,可探測器登陸後,發現火星並不是他形容的樣子
    「火星男孩」,恐怕是世界所有知名預言家中最年輕的一位「先知」了,他的出現,令世界各領域專家為之一驚。10多年來,火星男孩曾預言過很多世界大事,並且有不少都相繼應驗,而他對自己「家鄉」火星的描述,更是神乎其神。至於火星男孩所描述的火星環境是否與真實情況相符?
  • 火星男孩真的和火星有關嗎?
    關於火星男孩波利斯卡是前些年熱搜的對象之一,他是在1996年出生的,但上網絡關注度是在2000年初開始的,很少有人會在如此小的年齡就受到如此關注,除了絕對的明星和超級富二代等這些意外,其他的就只能通過炒作博眼球的話題達到熱搜的級別了!那麼波利斯卡是如何做到的呢?
  • 44年前,火星探測器拍到神秘火星人臉,光影巧合還是火星失落文明
    在太陽系中,火星是地球的鄰居。它位於地球軌道的外側。火星距離地球最近的時候只有5500萬公裡,最遠的時候則有4億公裡。火星比地球小一些。它的直徑是6794公裡。火星的直徑是地球的大約一半,質量大約是地球的九分之一。
  • 《火星救援》這9大科技是真的-火星救援,火星,NASA,天文...
    NASA的太空人被滯留火星的科幻故事,被拍攝成《火星救援》,將於明天在中國大陸上映,本文將向你講述其中NASA的9項真實科技。數千年來,火星都處在人類想像和文化的核心位置。它的紅色外表和周而復始的亮度變化讓古人感到震驚不已。通過望遠鏡的早期觀察,一些人推測這個星球被運河網絡所覆蓋,並被該星球的居民用於運輸和商業活動。
  • 《火星救援》引熱議 專家解析火星生存可能性
    自1969年阿波羅載人登月成功以來,火星就是人類的下一個目標,多年來人們也一直在籌備踏上火星之旅。近日,電影《火星救援》無疑將大家對載人火星探索任務的熱情推向高潮。電影講述的是太空人踏足火星後,面臨種種生存風險,最終獲救返回地球的故事,它被稱為「可能是目前最全的火星生存指南」,這也側面印證了這部電影不完全是脫離科學的想像產物。
  • 各國扎堆去火星真相:地球文明起源於火星!
    除了因為今年7-8 月是火星探測的寶貴「窗口期」、火星是離地球較近且環境最相似的星球外,各國熱衷於探測火星還有什麼不為大眾所知的原因嗎?美國這些年的火星探測器也發現了很多火星文明的證據,同樣對全世界三緘其口。但火星文明的巨大吸引力,促使各國都想自己去探尋真相!
  • 熒惑火星,傳奇無限——《中國火星紀事:中國火星題材科幻小說佳作選》隆重上市!
    形形色色的或高端或通俗的美國火星科幻故事,車載鬥量,不可勝數。而關於火星的科幻影視,在美國也多如牛毛,我小時候看過的第二個科幻美劇,就是《火星叔叔馬丁》(第一個是《大西洋海底來的人》)。這本《中國火星紀事》,搜集了近三十年來中國科幻史上最繁榮時期所創作的最優秀的火星敘事佳作,閱之可感中國人在火星上的精神歷險,以及我們對這顆紅色行星的熱切嚮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