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華誼闢謠《八佰》霸王條款, 否認曾要求影院先交保底費
然而今日,「華誼兄弟要求中小影院先交保底費」話題登上熱搜,該消息稱華誼要求中小影院要先交保底費,「先付錢再給點映」;網傳的另一份發行通知也寫道,華誼要求年票房200萬以下的影院上交上一年票房總額的3.5%作為保底費,否則無法參與點映;還有很多文章標題直接是「華誼拋棄了全國4200家小影院」。有網友因此質疑《八佰》雖然賣座,但「店大欺客、吃相不佳」。
-
點映《八佰》先交保底費,出品方與小影院的信任已近蕩然無存
電影《八佰》出品方華誼兄弟要求2019年年票房在200萬元以下的影城,需在8月19日前將去年實際票房的3.5%預交給片方,才可在8月19-20日點映《八佰》,即先付錢再給片。此舉將華誼兄弟推上風口浪尖。
-
紅星觀察|《八佰》新發行模式引熱議 小影院否認繳納20萬保底費
《八佰》海報 圖據片方小影城點映《八佰》需支付20萬元保底費?假的!在此之前,8月14日晚,《八佰》開啟了第一輪提前點映。當天就有不少影迷發現,成都只有部分票房好的影院才可觀看點映。的確,點映前,各大院線就收到了《八佰》第一輪點映發行標準,即此次點映選擇影院的標準有:2019年票房1000萬(含1000萬)以上,不含服務費;新開業的,無完整年票房數據的,因無法測算,此次不在點映範圍之內;在名單中,但還沒開業的請自行剔除掉。
-
《八佰》發行方回應為何向中小影院收保底費
澎湃新聞記者 揭書宜華誼兄弟出品的電影《八佰》被曝向小影院收取「保底費」,引發廣泛關注。8月21日,據一位影院經理芳芳(化名)向記者介紹:「8月14日,是《八佰》的全國首輪點映,在此之前,影院就收到了新的發行方案。
-
《八佰》票房破11億,但與2000多家小影院無關|反光鏡
原本想靠《八佰》續命的眾多中小影院,頓時感到自己被拋棄了。 根據2019年影院票房數據顯示,2019年全國影院數量11000多家,拋除疫情期間關門的,票房200萬以下的影院近2500家,佔比23%,且多分布在三四線小城市,也就是說全國有近四分之一的影院需繳納保底費才能正常放映影片。
-
不配放映《八佰》,底層影院「罪有應得」?
然而,這樣的做法也讓那些無法放映《八佰》的底層影院,統一被扣上了「偷票房」的帽子。:很抱歉,我們不配放映《八佰》按照《八佰》發行方的要求,年票房低於200萬的影院要想放映該影片,需按上年實際票房的3.5%提交核定保底金額,並於8月19日前將該筆保底費預交給發行方指定帳戶。
-
縣城影院:對不起,我們不配放映《八佰》
近日,一個名為《八佰》的影片上映了,影片講述了謝晉元帶領400餘官兵鎮守四行倉庫的故事。影片上市後,所有院線一片歡騰,但這並不包含小影院。據貓影文娛報導,此次《八佰》的放映要求不包括2019年總票房低於200萬的小影院,想要放映該片的小影院,必須按上年實際票房的
-
票房已達4.2億,《八佰》卻被曝「向中小影院收保底費」?華誼回應了
每經編輯:鄭直作為電影院復工之後第一部上映的大片,《八佰》從定檔之初起就備受關注。8月21日,《八佰》全國正式上映。截至8月22日上午12點,貓眼電影數據顯示,《八佰》總票房達到4.2億元,這也是全國影院復工後第一部上映首日票房即破億元大關的影片。
-
華誼兄弟要求中小影院先交保底費 引發中小影院方吐槽和爭議
近日,《八佰》這部電影反響很好,讓很多影院方都十分期待,想藉此片來復甦冷淡的電影院市場。然而,《八佰》宣布定檔還未放映,華誼兄弟卻發布了新發行方案,年票房在200萬以上的影院,實行正常分帳方式放映電影。需按上年實際票房的3.5%核定保底金額,並在8月19日前將該筆保底費用預交給發行方制定帳戶,才可放映《八佰》。
-
《八佰》票房破3億 要求中小影院先交保底費的發行方式引爭議
從7月20日影院重新開業算起,到現在已復工滿一個月了。作為影院復工後上映的首部華語商業大片,經過長達五天的點映後,《八佰》今日(8月21日)起正式上映。記者截稿時,貓眼專業版票房數據顯示,影片實時票房已突破3億元。
-
《八佰》4天拿下9億票房,靠的是空檔期還是保底費?
甚至有人說,等到《八佰》,影院才算真正迎來了復甦。 據拓普數據統計,17日上座率高達42.1%,由於防疫要求上座率不超過50%,剔除掉無效座位,上座率相當於84.2%。點映的火爆給正式上線開了一個好頭。
-
《八佰》上映,影院復工,你的天堂電影院還在嗎?
一8月21日,電影《八佰》正式上映,目前票房已經突破6.73億。作為影院復工後首部定檔上映的國內商業大片,《八佰》對2020年電影行業可謂意義非凡,甚至可以說憑一己之力,將疫情關上的影院大門再次打開。因發行的「霸王條款」,《八佰》遭到小影院的抵制。8月21日,「華誼兄弟要求中小影院先交保底費」登上熱搜,發行方稱此舉,旨在保護電影市場的正常秩序,打擊偷漏瞞報這一行業「毒瘤」。
-
請讓流言止於《八佰》
從8月17日起到20號,《八佰》連續四天開通點映,儘管密鑰時間段僅在19:30-20:30,但不少影院都在這一小時內排了三場以上。但是,大部分觀眾並不了解,《八佰》選擇在此時上映,仍是一招險棋。復工之初,首當其衝的是一些小成本製作,如《第一次的離別》《妙先生》《旺扎的雨靴》等,我們了解過很多院線經理對這些新片的意見——很感恩,值得敬佩,但是,凡事還得看結果。
-
《八佰》破紀錄,華誼股價逆勢暴漲,卻對影院提霸道無理要求
最近最火熱的電影當屬《八佰》了,不管是點映還是首映都是接連破紀錄,讓股價一直低迷的華誼兄弟賺得盆滿缽滿,超出預期。就在大家以為華誼要開始觸底反彈的時候,卻做出了一個讓所有人大吃一驚的決定,要求電影院接受華誼最新的發行方案,就是先預付現金給出品方,才能夠上映《八佰》這部電影。
-
為何向中小影院收保底費?《八佰》發行方回應
聲明稱,華影天下此次為《八佰》制定的發行模式旨在保護電影市場的正常秩序,打擊偷漏瞞報這一長期存在的行業「毒瘤」。來源:電影《八佰》官方微博聲明指出,根據拓普數據實時統計,2019年全國共有影院11800家,截至8月21日,已有排映影片的影院共9649家,獲得《八佰》放映密鑰的影院共9497家。
-
中小影院發展遇到阻礙,放映該影片,華誼兄弟要求先交保底費
《華夏時報》記者近日從一些院線獲悉,《八佰》對於點映和公映的影院資質作出新的發行策略,尤其是8月21日公映開始,年票房200萬元以下的影院,須拿出上年實際票房的3.5%作為保底金額,並在8月19日前將該筆保底費預交給發行方指定帳戶,才能放映該影片。
-
先付錢再給片,華誼兄弟要求中小影院先交保底費,能否填補39億窟窿?
《華夏時報》記者近日從一些院線獲悉,《八佰》對於點映和公映的影院資質作出新的發行策略,尤其是8月21日公映開始,年票房200萬元以下的影院,須拿出上年實際票房的3.5%作為保底金額,並在8月19日前將該筆保底費預交給發行方指定帳戶
-
華誼回應《八佰》買斷發行"霸王條款"
就是大影院實行票房分帳制度,小影院實行買斷制度,再小的影院將無法獲得密鑰,也就是無法放映《八佰》。對於《八佰》的發行模式,部分小影院指華誼「霸王條款」,華誼發布官方否認。「華誼兄弟要求中小影院先交保底費」話題登上熱搜,該消息稱華誼要求中小影院要先交保底費,「先付錢再給點映」;網傳的另一份發行通知也寫道,華誼要求年票房200萬以下的影院上交上一年票房總額的3.5%作為保底費,否則無法參與點映;還有很多文章標題直接是「華誼拋棄了全國4200家小影院」。有網友因此質疑《八佰》雖然賣座,但「店大欺客、吃相不佳」。
-
延遲一年後點映成霸主,發行要逼死小影院?《八佰》將映,電影之外更精彩
創下了影院復工以來的最好票房成績。另外,《星際穿越》也成為首部票房過億的重映片,再加上《八佰》的點映,觀眾的觀影熱情明顯調動起來。,影院的營業熱情也逐步調動起來,現階段需要幾部真正的新片來提振市場,用《八佰》來暖場,在某種意味上來講也有幾分悲壯,頗有「不成功便成仁」的意味。
-
延遲一年後點映稱霸,發行要逼死小影院?《八佰》將映,電影之外更精彩
從某種意義上來講,《八佰》講述了一支孤軍奮勇抗敵的故事,這部電影本身又何嘗不是一支孤軍?不過在資本的加持下,電影之外的《八佰》故事顯得尤為精彩。,有消息稱華誼兄弟將改變傳統的發行方式,年票房在200萬元以上的影院,實行正常分帳形式放映《八佰》,年票房在200萬以下的影城,按照去年實際票房的3.5%核定保底金額,繳納保底費用後才能放映該影片,而因截留票房被處罰的影院,無論票房高低都必須繳納保底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