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刃出鞘》上映有一段時間了,口碑一直居高不下,作為一部黑色幽默的懸疑片,它無疑是成功的。影片講述的是,富豪小說家哈蘭·斯隆比自殺案背後隱藏的驚人陰謀。
在這部被網友戲稱為「007大戰美隊」的電影,007的演員丹尼爾·克雷格扮演的是私人偵探,來調查哈蘭自殺背後的真相,而美隊克裡斯·埃文斯扮演的是死者哈蘭的外孫,是此案的重要涉案人。
小編在這裡不想討論影片的拍攝技巧,只是想討論一下,誰才是這個自殺案件背後的真正操縱者。如果您還沒有看過這部電影,建議帶著以下幾個問題去看;如果您已經看過了電影,也思考以下幾個問題。
這幾個問題分別是,為什麼給死者哈蘭賦予「推理小說作家」的身份?哈蘭在誤以為中毒之後,並沒有抽搐、呼吸急促等病症,哈蘭是知道自己沒有中毒,他為什麼還要自殺?哈蘭為什麼要在生日宴會前單獨告訴蘭森自己把遺產全部給了瑪塔;哈蘭為什麼要打翻圍棋盤?影片的名字為什麼叫《利刃出鞘》?
思考完這幾個問題,我們來簡單回顧一下案件。
哈蘭在85歲生日當晚,告訴蘭森,他將所有遺產留給了他的私人護士瑪塔;蘭森憤然離去,並萌生了殺死哈蘭嫁禍給瑪塔的計劃,於是,蘭森離開後又折回,從後院爬上三樓,從密窗進入哈蘭的房間,調換了哈蘭的注射藥,並帶走了解毒劑。
當晚11點30分,生日宴會結束後,哈蘭和瑪塔回到房間,瑪塔在忙亂中,給哈蘭注射了正確的藥劑,卻因為藥劑被蘭森調換過了,瑪塔看到藥劑上的貼條,以為自己忙中出錯;為了保護瑪塔,哈蘭決定自殺來幫助瑪塔脫罪,並指導瑪塔後續的行為。
當晚12點,瑪塔根據哈蘭的指示,離開宅邸後,和蘭森一樣,從後院折返,偽裝成哈蘭的樣子製造了不在場的證據後離開。
凌晨,蘭森試圖回來取走急救包卻被狗嚇退。狗叫聲吵醒了夜歸的梅格。
次日,蘭森發現哈蘭的死因並不是藥物中毒而是自殺,這樣一來哈蘭的遺囑還是會生效,瑪塔仍舊會得到遺產,因此蘭森匿名邀請偵探布蘭克前來調查。
哈蘭葬禮當天,蘭森沒有去參加葬禮,而是返回斯隆比莊園,盜取了裝有關鍵證據的急救包,卻被管家弗蘭窺見。弗蘭懷疑蘭森有鬼,通過表妹拿到了哈蘭屍檢的血檢報告副本,並約見蘭森。
宣讀遺囑當天,蘭森從瑪塔那裡得知她調換藥劑的故事,這意味著瑪塔並沒有用錯藥。因此蘭森將計就計,誤導瑪塔相信自己用錯了藥。
為了毀壞證據,蘭森縱火燒毀了實驗室,卻發現弗蘭那裡還有血檢副本。他先行見到弗蘭,並且給她注射了過量嗎啡,又引導瑪塔去赴約,想以此嫁禍給瑪塔。
蘭森本意嫁禍瑪塔,卻因為瑪塔好心搶救弗蘭,最終被偵探識破。
故事到這裡就完了嗎?其實並沒有,事實上,蘭森確實也是案件的操縱者之一。但是相比於真正的幕後操縱者,蘭森其實也只是一顆棋子。
這個幕後操縱者不是別人,就是死者哈蘭!
哈蘭是個優秀的推理小說作家,有著驚人的洞察力,他對家人的脾性都很了解,他知道如果他不在了,他的兩個女兒和一個兒子,必定會為了遺產翻臉,只在他的護士瑪塔,才能幫他好好的照顧他們,所以他把遺產留給了瑪塔。
出於對家人的了解,哈蘭並沒有把遺產的事說給其他人聽,只告訴了蘭森,因為他知道蘭森最有可能鋌而走險,甚至做出傷天害理的事。
所以,接下來的一切,都在這位偉大推理小說家的預料之中,他知道,蘭森要害自己,最大的可能是換掉他的藥,嫁禍給瑪塔,所以他在和瑪塔下圍棋的時候,故意打翻了圍棋盤,他相信瑪塔的醫術,果然,瑪塔憑藉藥物的濃稠度,給哈蘭注射的是正確的藥。
但是,如果自己不死,蘭森是不會罷休的,所以哈蘭在明知道自己沒有中毒的情況下,還是選擇了自殺,也因為他知道自己沒有中毒,自己的死不會給瑪塔帶來麻煩,所以他在自殺前,曾多次勸瑪塔配合他的操作,比較細心的觀眾,應該都會發現,他在勸瑪塔的時候,好多次說了這麼一句「為了我」。
哈蘭之所以會自殺,也是因為自己的推理能力,他相信在他死後,當蘭森發現他被定性為自殺,必定會找偵探來調查真相。只要有偵探的介入,必定也能還瑪塔清白,也能查出蘭森的罪行,並藉機教育他的那些子女們。
還有一個問題,這部電影為什麼叫《利刃出鞘》?整部電影,出現利刃的地方有兩個,一個是哈蘭在和瑪塔下圍棋之前拔出了一把匕首,第二次是電影結尾,蘭森拿了一把刀要殺瑪塔,結果拿的是一把彈簧刀。
很明顯,利刃只有在哈蘭的手裡,才發揮了該有的作用,影片也是在暗示,哈蘭才是真正的幕後玩家。他用這把利刃,譜寫了他人生的最後一部推理小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