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編劇汪海林:中國電影要有本土表達

2020-12-23 騰訊網

【環球時報記者 張妮】「沒有好編劇,就沒有好作品,演員無從誕生,更無從就位。」著名編劇汪海林最近在社交媒體上發出這一言論,算是其近年犀利批評中相對平和的。作為《鐵齒銅牙紀曉嵐》《神醫喜來樂》《一起去看流星雨》等熱播劇的編劇,汪海林現在更像是批評家。「我覺得我對影視行業的批評和觀察,就像現役中國球員講解世界盃。就算他沒踢進世界盃,但他至少是專業的。」汪海林在接受《環球時報》記者專訪時表示。

「流浪地球」方案是一種中國方案

環球時報:今年受疫情影響,全球電影產業都受到嚴重衝擊,中國電影產業陷入低潮期後迅速「回血」,首超北美成為全球最大票倉。疫情給中國電影帶來了怎樣的機遇和挑戰?

汪海林:中國現已成為全球最大的票房市場,但用「凡爾賽文學」來說:「怎麼就拿第一了,人家還沒準備好」。我們現在有兩個優勢:投資優勢和市場優勢,而最大短板反倒是中間的創作環節。中國電影在國際市場上成功的例子不多,我們要輸出更有國際視野,更符合國際口味的影片。鞏固本土市場同樣重要,而這一切的前提,是要吸引中國觀眾。以前我們常說要創作具有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的作品,現在還應該強調要有中國表達、中國立場。

近幾年取得不錯成績的中國年輕導演基本都去好萊塢學習過類型片、商業片的敘事技巧。在此基礎上,我們還亟待創造中國電影自己的敘事類型和類型片創作公式。比如,近幾年,我們有些主旋律題材電影可能更多立足於兄弟情、個人犧牲、個人英雄的視角,這是典型的好萊塢敘事。

其實對英雄的理解,對犧牲的價值判斷,我們跟西方有很大差異,有必要調整我們的類型片敘事方法。有人總結,《我和我的祖國》的成功源於小人物與國家民族命運迎頭相撞的敘事。小切口大視角,應該說是中國電影挺有價值的突破。

環球時報:怎樣的敘事風格算是中國表達?印度電影有什麼借鑑?

汪海林:我們確實要向印度電影學習。好萊塢只是幫助它實現技術的提升,但它核心的思想內涵還是印度的本土敘事、本土表達、本土意識,始終沒有丟過。而我們在向好萊塢學習時,有點照搬全抄了。

其實《流浪地球》的成功就跟中國表達很有關係。世界末日是一個西方概念、宗教概念。面對末日,西方的解決方案通常是回到它的文化源頭,採用方舟方案。這個方案其實是有選擇性的,優秀的物種被保留,低劣的被淘汰。而中國人的方案是帶著地球、家園去流浪,每個生命都有生存的權利。中國幾千年文化的核心就是要跟自己的土地和人民在一起。在某種程度上,「流浪地球」方案是一種中國方案和中國表達。

流量明星的演技會提高嗎

環球時報:近幾年,有不少投資很大的影視劇被冠以「爛劇」之名,有人認為是編劇寫得爛,有人認為是導演和演員爛。在你看來,「爛劇」的根源是什麼?

汪海林:我覺得各種因素都有,整個市場生態都有一些不健康、不完善的地方。比如說長劇的購銷機制是依靠演員和題材定價,沒有真正根據內容劇本來定價,這就會演變成搶演員,搶題材。另外,播放平臺的話語權過大,對內容幹預過多,這樣會拉低作品和平臺的品質。

而影視行業有些人也做得不地道,一味迎合平臺。影視行業整體上沒有抵抗,只是在飲鴆止渴。大家都知道再往下會發生什麼,但只是為了今天、明天,不管後天以後的事。對於平臺,好萊塢是有行業態度的,比如整個行業反對流媒體倍速播劇。我們行業的整體表現令人失望。

環球時報:你曾批評一些演員「片酬向好萊塢看齊,演技向真人秀看齊」,這種現象未來會改變嗎?流量明星的演技有沒有提高的可能?

汪海林:這個現象跟我們的造星機制、購銷機制有關係。如果購銷機制還是按流量進行結算,可能就不會得到根本性的改變。當然,也不是說流量明星的演技沒有提高的可能。一個好演員無非是靠三個條件:天賦、訓練、機遇。流量明星無一例外都解決了機遇問題,但缺少專業的表演訓練。

一些經紀公司對他們如何發展缺乏長遠規劃,只是把他們當成搖錢樹,涸澤而漁。但也有做得不錯的流量明星,比如易烊千璽。他年少成名,之後去上了中戲,主動接受訓練,加上又有天賦,幾個因素合到一起,他可能會有很好的發展前景。

不能靠文化產品降級去賺錢

環球時報:你經常指名道姓炮轟當紅明星、導演,不擔心得罪人嗎?有網友認為你這樣做是為了蹭熱度。

汪海林:這種說法很可笑。他對別人的評判,其實是在給自己的價值觀下定義。他認為評論者是為了蹭熱度。這說明,對他來說,蹭熱度是一個重要的事。對於批評者來說,被批評根本就不在他在意的範疇內,更何況這種批評根本就離題萬裡,可以忽略不計。

我最開始是因為看到某些流量明星的業務水平令人髮指,忍無可忍,就點名批評他。後來發現,行業內沒有人敢指名道姓說他,只是因為他有流量,他的粉絲能攻擊你。

我覺得這個現象挺可怕的,等於消滅了不同聲音。流量明星雖然是工具人,只是代表某個模式,但如果你不提他,就不能戳到這個模式的痛處。

環球時報:還有人質疑,既然你批評流量明星,為什麼自己也做過《一起去看流星雨》這樣的流量劇?這部偶像劇和《鐵齒銅牙紀曉嵐》風格差別很大,你選擇劇本題材的標準是什麼?中國市場還缺哪些題材?

汪海林:任何戲都要放在它的歷史背景裡去看。《一起去看流星雨》是2009年出品的,那時還沒有流量一說。2014年,用流量數據作為影視劇評價體系後才出現了所謂的流量明星。流量明星的特點是先有流量後有作品。我不是市場要什麼就拍什麼,是市場缺什麼就去拍什麼。

2009年,中國的電視劇很少有拍給年輕人看的,當時收視率最高的是家庭倫理劇,大都是給大爺大媽看的。當時我就想,為什麼不能給90後拍一部電視劇?但今天好像就只給年輕人拍劇,大爺大媽沒人管了,成熟男觀眾也沒人管了,他們就轉去看美劇或玩遊戲了。我覺得中國影視行業的發展模式需要反思一下,我們不能只靠文化產品降級去賺最容易賺的錢,結果就變成渠道越來越重要,影視專業的門檻被越降越低。

環球時報:你在攻擊流量明星後遭遇粉絲「回擊」,你如何看當下的網絡生態和輿論生態?

汪海林:進入網際網路時代,社交網絡上的散點結構、價值體系、自我表達都是社會意識很重要的一部分。一個時代是精英階層、草根階層對世界認識的總和,是個體的總和。我們以前可能更傾向於精英階層的表達,網際網路帶來的表達革命改變了話語體系。如果影視作品今天還沒有意識到這一點,還在進行傳統表達,它就跟時代脫節了。

以前一些藝術創作是超前、引領時代的,現在你可能發現文藝界落在B站青年後面了。創作者要融入時代的表達中,不能停留在原來的自我認知裡。我認為,文藝工作者應該先融入一個新的、浩瀚如大海的表達信息中,然後在海潮般的聲浪中保留你理性的、專業的、有觀察有深度的聲音。

相關焦點

  • 編劇汪海林:我與流量的戰爭
    一開始,我基本不評論當下熱播的題材,正在放映的電影和電視劇,直到有一次見到香港電影人文雋。那天我倆約好一起吃飯,他正在趕一篇影評,應媒體邀約,每天都要發。寫完後他告訴我,寫影評得罪了很多人,很多朋友因此翻臉,但他不管,依然寫,愛誰誰。當把所有人都得罪完了的時候,發現大家關係又都變好了,因為把所有人都得罪了就等於誰也沒得罪。
  • 於正、汪海林開撕,中國電影文學學會下場,《人民的正義...
    稱:「明確被法院認定犯有抄襲剽竊等違法行為的編劇,至今沒有向被侵權者道歉,沒有向社會承認錯誤。」「網絡平臺、電視臺,公然追捧這樣的劣跡從業者,給年輕人樹立了不好的榜樣,在行業內、社會上已經造成惡劣影響。」 「呼籲媒體、平臺要有弘揚正義的正確導向,不要為了流量一味炒作。」
  • 編劇汪海林濟南解難題:如何成為一個場場有戲的戲精?
    可是對於編劇來說,「戲精」卻是一個可望而不可及的高度。那麼在編劇圈中,「戲精」到底是一種什麼狀態?如何才能成為一個場場有戲的戲精呢?在「大師之光」青年編劇高級研習班第五天的課程中,著名編劇汪海林,給了年輕編劇一個答案。
  • 馮小剛批評觀眾不行,汪海林作為編劇有話要說
    很多導演編劇的綜藝訪談上都會提及到一個問題——對於爛片橫行的現在,這種情況到底應該怪誰?對於這個問題,馮小剛在電影《老炮兒》票房不佳的情況下批評是現在的觀眾不行了,而汪海林在《圓桌派上》卻是這樣說的。電影越爛票房越高?
  • 《流星雨》編劇汪海林評流量明星:演技都很差
    汪海林說自己前後攻擊過王一博、肖戰、鹿晗、迪麗熱巴等一眾明星,但王一博有部分粉絲態度比較友好,會和他認真探討,又向他介紹了王一博會騎摩託這件事,所以汪海林對王一博就沒有那麼反感了。但肖戰粉絲發現汪海林不再攻擊王一博,就開始造謠汪海林和王一博「有一腿」,給他們開CP超話,P結婚照。
  • 著名編劇汪海林揭露娛樂圈爛片多竟然是這個原因……
    聽聽著名編劇汪海林給你揭露真相……汪海林,男,1997年畢業於中央戲劇學院戲劇文學系編劇專業,中國電影文學會理事、副會長,中國作協會員,中國影協電影文學創作委員會委員,國家著名編劇。對於如今的娛樂界來說拍一個電視劇或者電影是角兒大還是劇本大?汪海林直言道很顯然現在事實上是角兒大,電視臺或者是網絡平臺購買一個電視劇的標準已經變成了主角是誰?
  • 汪海林公開吐槽肖戰粉絲沒有文化,大編劇妙語連珠與粉絲論持久戰
    持續多年的粉絲與大編劇汪海林的網際網路語言戰鬥,最近又因為汪海林節目上又一次調侃,顯現出什麼才叫真愛。汪海林多次各地演講都直擊內地娛樂圈現況,缺少陽剛氣缺少演技,但是卻大紅大紫,更影射這種演員拍的娛樂作品搞CP賣腐是一種烏煙瘴氣的「軟色情」行為,嚴重影響大眾的審美和價值取向。
  • 汪海林微博傳噩耗,編劇好友凌晨猝逝,年僅46歲
    汪海林作為知名編劇,自從槓上小鮮肉後,便開始走上「出圈」之路。前有鹿晗,後有肖戰,汪海林從來不藏著掖著,態度很明確,就是看不慣,就是不喜歡。門福勝生前是中國電影文學學會會員,中國電視藝術節協會會員,中廣協編劇委員會會員,北京電影家協會會員等。
  • 汪海林領銜編劇圈同仇敵愾,於正孤立無援略顯心酸
    於正抄襲事件在圈內已經傳開了,在瓊瑤起訴於正抄襲案中,編劇圈內有139名編劇聯名支持瓊瑤,抵制抄襲,汪海林作為瓊瑤方的代表專家人出庭,而於正卻找不到專家願意為他出庭辯護,汪海林曾在訪談節目中談及此案,痛批於正的抄襲行為。
  • 捍衛編劇署名權:編劇界聯合籤名支持汪海林老師手撕刪除編劇署名信息的公眾帳號「電影票房」及其支持者
    早上,看到了汪海林老師發的信息:公眾帳號@電影票房 9月29日發布的公號第2篇文章「【票•資訊】9月29日-10月13日新片檔期」中將所有影片編劇一欄中編劇的名字刪除,由此引發汪海林老師與公眾帳號@電影票房 的爭論。
  • 汪海林力挺《雷霆戰將》編劇,是同行惺惺相惜,還是犯了於正的病
    著名編劇汪海林卻第一時間發文力挺編劇。名義上,汪海林是以一個從業者的角度,對目前畸形的飯圈文化進行規勸。這個角度來說,汪海林老師的做法是沒有問題的。而這次發文力挺一部雷劇的編劇,卻讓人懷疑汪海林老師的專業水準了。不過仔細看看汪海林老師的文字內容,卻大有深意。首先他肯定了該作編劇平時的專業水平,其次對於抗日神劇的內容進行了嘲諷。這一褒一貶,讓人覺得汪海林老師話裡有話。
  • 汪海林和於正郭敬明的編劇戰爭背後,藏著國產影視的浮沉密碼
    但嚴格來講,在那場與瓊瑤著名的抄襲官司敗北之後,於正在公開報導中廣為人知的抄襲案例基本為零,而郭敬明雖然文學作品遭遇過抄襲之疑,可他編劇的作品在所有國產影視中如此獨樹一幟,當然也很少陷入抄襲質疑。近年來中國影迷中一個廣為流傳的梗是—— 「假如中國電影倒退十年。」
  • 資深編劇「汪海林」點名評論娛樂圈小鮮肉娘炮第一人。
    他就是現代著名資深編劇:汪海林。中國電影文學學會副會長,中國影協電影文學創作委員會委員。集編劇、監製、製片人於一身,編劇電視劇《一起來看流星雨》《楚漢傳奇》、《鐵齒銅牙紀曉嵐》、《地下地上》、《都是天使惹的禍》等作品。電影《銅雀臺》《說好不分手》等作品。
  • 「大師之光」研習班9月開班,導師有劉震雲、述平、陳文貴、汪海林等
    「大師之光」青年編劇高級研習班將於9月21日正式開班,今年的導師陣容也首次正式對外公布,包括劉震雲、述平、陳文貴、汪海林、劉浩良五位文學巨擘。
  • 「變臉大師」汪海林,編劇水平三流,「碰瓷」流量那可是一流
    ,突然改變風向,開始誇讚肖戰,說肖戰有新戲播出是好事,說他不算汙點藝人,頂多算有爭議藝人,說肖戰的粉絲才是汙點粉絲。他一直看不起流量明星,因此以他為編劇的電視劇,電影也極少出現流量明星的身影,甚至在節目中直言只要出現小鮮肉演員的,靠小鮮肉的顏值來賣的,這個戲一定是個爛劇。
  • 汪海林對話國家一級編劇解濤:「小鮮肉」已經開始走實力派了
    這個時候我們接到任務,要去創作這樣的一個話劇,作為院長,作為一個編劇,我覺得責無旁貸。因為要去採風,是有一定的風險的,我想這個是一個基礎,通過這個就開始進行創作。一個過程當中,當時實際上疫情的變化也是一個創作心路的變化。因為大家也知道,從疫情的爆發到它的經過,這些過程當中,人們的思想,甚至情感。汪海林:起伏變化很大。
  • 對話汪海林:還原於正、郭敬明遭百名從業者抵制事件
    東方網·縱相新聞訊 12月21日晚,編劇汪海林、宋方金等人發布111位編劇、導演、製片人、作家的聯名信,呼籲抵制抄襲剽竊者,聲討有抄襲劣跡的於正、郭敬明等人。針對此事,東方網·縱相新聞對知名編劇汪海林(代表作:《鐵齒銅牙紀曉嵐》)進行獨家專訪,還原這次百名從業者聯合籤名事件的前因後果。 汪海林表示:「資本和平臺現在對內容的幹預已經到了價值觀的層面,所以這是一次對抗的公開化,實際上打向的是他們追捧的內容標杆。」
  • 有多少人在「罵」結尾寫了汪海林
    著名編劇汪海林為了表達他對娛樂圈小鮮肉的不滿,在不到兩年的時間裡,無數小鮮肉仙女誕生在「罵」。然而有些明星不努力工作,卻拿著很高的電影片酬,他們整日盛裝打扮,戴著黑色面具和黑色太陽鏡,他們比任何人都出名,他們不應該挨罵嗎?大哥成龍曾經說過,娛樂圈是良莠不齊的,有很多陰暗的場景,少數人敢於說別人的壞話。
  • 於媽公然站隊肖戰,暗諷汪海林「不要臉」,兩大編劇正面剛
    肖戰不斷嘗試復出但是阻力重重,最大的反對聲音除了網友,應該就是編劇汪海林了。這段時間汪海林活躍的像個營銷號,十條動態有九條都是在暗諷肖戰,還有一條在diss肖戰的粉絲。要說汪海林和肖戰的上周肖戰新歌《光點》上線,上線之後氣勢如虹一小時內就達成了雙鑽成就,如今更是獲得了超8000萬的銷量,一首歌的收益甚至超過很多院線電影的票房,這個成績也算是娛樂圈史無前例了。
  • 郭敬明《冷血狂宴》惹怒國內編劇,汪海林反擊為李誠儒出氣
    《冷血狂宴》一上映就熱度不斷,小編在之前的文章中也說過了,為了給晴雅集讓路,郭敬明特意把《冷血狂宴》改成線上電影,不過雖然是網播,價格依舊不便宜,即使是會員也要付12元才能看,很多觀眾在看完之後紛紛表示對這部電影十分滿意,尤其是一些場景的還原和特效使用,雖然劇情上還有一些瑕疵,但是從畫面裡的每一幀都想截下來當壁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