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美股份繼續虧損 人員大量流失或將加速企業走向衰落

2020-12-28 清揚君

2020年4月7日晚,廣東幸美化妝品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幸美股份」,證券代碼:830929)發布了2019年年度報告。

報告顯示,幸美股份2019年營業收入1.54億元,同比遞減23%;歸屬於掛牌公司股東的淨利潤-643.28萬元,同比增長81.66%;歸屬於掛牌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的淨利潤-1718.31萬元,同比增長51.29%。

這是幸美股份繼2018年虧損後再次虧損。

資料顯示,幸美股份2018年實現營業收入2.01億元,同比下降33.55%;歸屬於掛牌公司股東的淨利潤-3506.62萬元,同比下降600.43%。

幸美股份稱,公司堅持「以電子商務全渠道」銷售及品類營銷戰略,撤銷了線下傳統渠道的業務,在電子商務全渠道銷售布局的基礎上,進一步完善了傳統電子商務銷售的布局。2019年4月通盛達終止與北京朝批茂利升商貿有限公司在唯品會、京東商城的合作,渠道代運營及增設銷售平臺轉為自營,即由通盛達直接向唯品會平臺、京東商城供貨,增設拼多多、集採(網紅)渠道,而其他渠道如雲集商城、貝店等渠道的銷售經營權陸續回收後,公司對電子商務渠道進行了細分。

1、B2B 渠道:包括唯品會、京東商城、分銷組(淘寶分銷商)、集採、雲集、貝店等。

唯品會:自通盛達終止與北京朝批茂利升商貿有限公司在唯品會的合作,由渠道代運營轉為自營後,不僅減少了唯品會渠道中間商環節的管理服務費用,同時也實現了收入的增長;唯品會全年實現營業收入5441.4萬元,佔2019年度全渠道營業收入的46.21%。

京東商城:2019 年下半年公司加大在京東商城的運營投入,實現全年營收616.68萬元,,佔2019年度全渠道營業收入的5.24%,較2018年增長529.81%。

分銷渠道:各分銷平臺全年實現營業收入1315.04萬元,佔2019年度全渠道營業收入的11.16%,較上年同期增長42.96%。

2、B2C 渠道:包括天貓旗艦店、天貓超市、第三方平臺(拼多多、蘑菇街、平安好醫生、小紅書等)、社群組(微商城、微信小程序)、二類電商魯班平臺(2019 年10 月入駐,貨到付款形式)。

植美村天貓旗艦店:植美村天貓旗艦店全年實現營業2762.68萬元,佔本年度全渠道營業收入的23.46%,較上年同期下降37.38%,該渠道下降的主要原因是:B2C 渠道上半年集中清理庫存,導致新品迭代滯後,可銷售的產品品類受到局限性,整體業績下降。

拼多多、蘑菇街、小紅書、平安好醫生等第三方平臺:全年實現營業收入798.51萬元,佔2019年度全渠道營業收入的6.78%,較上年同期下降55.01%。主要原因是:平臺整體流量及流量轉化率下滑,2019年市場部和銷售部對其推廣費用方面的投入逐漸減少。

天貓超市:全年實現營業收入497.2萬元,佔本年度全渠道營業收入的4.22%,較上年同期增長1.97%。

私域領域:包括原社交電商渠道(社交分銷、公眾號帶貨、微商城)及直播渠道(自播、MCN機構合作直播)。2019 年下半年,公司與廣東思埠集團有限公司微商合作業務逐漸減少,公司傳統微商渠道向私域領域(如自媒體、微信號等社交電商領域)轉型。2019年思埠集團向廣州美埠購商貿有限公司銷售 2638.56萬元,佔年度銷售額的17.08%。

幸美股份放棄線下渠道之後,線上渠道的經營也並不理想,植美村天貓旗艦店銷量同比下降37.38%;拼多多、蘑菇街、小紅書、平安好醫生等第三方平臺銷售額同比下降55.01%。

幸美股份解釋稱,B2C 渠道上半年集中清理庫存,導致新品迭代滯後,可銷售的產品品類受到局限性,整體業績下降。

2019年幸美股份研發費用193.23萬元,同比減少80.23%,而研發費用的減少,幸美股份解釋為:公司研發人員多為原全資子公司廣州靜美化妝品科技有限公司,其股權轉讓後,研發人員減少,導致研發費用減少。

是的,這個解釋很「完美」。工廠出售,造成研發人員減少,連帶著研發費用降低,緊接著新品研發滯後,導致產品滯銷。這是一個很不好的連鎖反應。如果照目前的邏輯推演,那麼2020年幸美股份的研發費用可能依舊降低投入,產品迭代依然會不及預期,產品銷售額很可能會繼續下滑。

2019年幸美股份發生了不小的人事變動。

行政人員從78人減少到17人;

生產人員從178人減少到4;

銷售人員從135人減少到 93人;

技術人員從 60人減少到 2人;

財務人員從 18 人減少到10人;

員工總計由 469 人減少到126人。

董事長郭雷平身兼數職:總經理兼信息披露負責人兼財務負責人;

董事兼總經理李佳工作崗位調整;

董事會秘書田志剛去了投融資部;

財務總監劉小陽換屆成為董事兼董事長助理;

監事會主席盧勉軍換屆無任職;

監事李彥波換屆無任職;

監事會主席楊胤離任。

此外,幸美股份的核心員工也有不少離職:

品牌經理陳利離職;

大區經理徐冬豔離職;

財務部經理陳小娟離職。

從幸美股份的披露信息來看,幸美股份的人員流失很多,而且重要崗位變動很大。但幸美股份稱,核心員工的離職對公司整體經營無較大影響。公司將進一步調整管理體制,提升公司中層管理人員的職業素質,對員工充分授權、委以重任,通過對優秀員工進行職業生涯規劃與管理,提高員工忠誠度。

核心員工的流失,可能對幸美股份影響不大,但幸美股份寄希望通過調整管理體制等原因,提高員工忠誠度,以謀求公司良好經營。

清揚君認為這個想法並不對!

如果幸美股份依靠調整管理體系能扭虧為盈的話,幸美股份早就成功了,何必等到現在,寄託未來?

幸美股份需要的不僅僅是員工的忠誠度,更需要有效的提升企業營收水平,用高額的薪酬和成功的榮譽讓員工獲得切身利益和對公司的認同感。也許這才是標本兼治的良方。

相關焦點

  • 幸美股份任命劉小陽為財務負責人 不持有公司股份
    挖貝網 4月17日消息,近日幸美股份(830929)發公告稱董事會於2020年4月16日審議並通過任命郭雷平為公司信息披露負責人,任命劉小陽為公司財務負責人,任職期限至本屆董事會屆滿為止,自2020年4月16日起生效。
  • 年虧損5.4億元,曾經的筆記本「巨頭」企業,如今宣布退出市場
    然而就是這樣的筆記本巨頭企業,卻在前段時間宣布了令人驚訝的消息:東芝已將旗下筆記本電腦業務全部轉賣給夏普,在相關交易完成之後,標誌著,東芝正式退出經營了35年的筆記本電腦市場。究竟是什麼讓曾經的全球筆記本銷售王者如今落得退出市場的下場?
  • 幸美股份2019年虧損643.28萬元 傳統線下渠道步履維艱
    挖貝網 4月17日消息,幸美股份(830929)近日公布的2019年年度報告顯示,2019年營業收入為154,492,597.18元,較上年同期減少23%;歸屬於掛牌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6,432,810.38元,上年同期-35,066,209.74元;基本每股收益為-0.07元,上年同期為-0.41元。
  • 群創成建制跳槽,郭臺銘怒了,難掩臺灣人才流失之殤
    近日,臺灣面板大廠群創光電大批技術人員跳槽事件繼續發酵,群創傳出員工跳槽到鹹陽彩虹光電,恐有關鍵技術外流疑慮,鴻海集團董事長郭臺銘震怒下
  • 25歲後,膠原蛋白流失加快,衰老加速,是什麼導致膠原流失?
    總而言之,膠原蛋白是年輕的源泉,沒有的說了,膠原蛋白的流失,意味著肌膚的衰老。面部出現細紋,皺紋,面部鬆弛下垂,失去光澤和彈力。膠原蛋白的流失意味著開始走向老化,生活中的預防才是最重要的在了解膠原蛋白是什麼,包括膠原蛋白怎麼流失的,同時我們先來看一下肌膚的一個結構。肌膚是分為表皮真皮和皮下組織三大部分。每一層都有不同的組織和結構,同時每一層都息息相關。
  • 倒掉這杯瑞幸咖啡,中概股將走向新生
    4月27日上午,據騰訊新聞《一線》報導,中國證監會已經派駐調查組進駐瑞幸咖啡多日,此外,多位審計人員正在對瑞幸的財務狀況進行審計。同日下午3點,瑞幸咖啡在微博上發布聲明:「目前,公司正在積極配合市場監管部門對瑞幸咖啡經營情況相關工作的了解。公司及全國門店運營正常。」
  • 兩年虧損近75億,債轉股解決眼前危機,鹽湖股份的未來何去何從
    而在2019年4月14日晚,鹽湖股份剛剛對外公開了自己的2018財年年度報告,財報的低迷狀態在資本世界會直接反映在股票市場上,開盤後的價格下跌正象徵著鹽湖股份那相當慘澹的2018年,然而鹽湖股份的不幸從2017財年已經開始,2017財年,鹽湖股份整整虧損了40億元人民幣。
  • 多點出擊積累不少經驗 外貿企業新年仍將勇往直前
    在不穩定不確定性因素依然眾多的2021年,中國外貿企業將如何乘風破浪,危中尋機?2020: 逆勢而上「還算好,總歸轉危為機了。」回顧2020年,廣東新寶電器股份有限公司總裁曾展暉如是說道。看似輕描淡寫,他心裡卻再明白不過:2020年絕對是中國外貿企業逆勢而上的一年。「出口業務佔公司營收的70%,2020年確實異常艱辛。」
  • 酒業觀察丨闖關IPO的郎酒往事:曾解聘數百名校招生、陷國資流失疑雲
    郎酒近20年間從虧損企業一路發展為營收上百億的行業巨頭,備受矚目的除了獨特的市場攻勢和營銷理念,還有那些備受詬病的往事。借著貴州茅臺、五糧液集團股價創出歷史新高的熱度,川酒六朵金花之一的郎酒股份加快了上市進程。6月5日,證監會網站發布四川郎酒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開發行股票招股說明書,這也意味著郎酒上市進入衝刺階段。
  • 30元成本賣10000,醫美企業:我們不賺錢
    醫美市場急劇膨脹,催生出一大批相關的企業,新氧、華韓、鵬愛醫療,還有本周剛剛登陸A股,被稱為「中國玻尿酸三巨頭」之一的愛美客。9月28日,研發並銷售透明質酸鈉(也就是玻尿酸)的企業愛美客在創業板上市。上市首日,愛美客漲幅高達187.56%,收於340.1元。按照收盤價來算,中籤愛美客的投資者,盈利將高達11.09萬元。
  • 魯股年報:萬華化學盈利最多,科達股份成「虧損王」
    據《山東商報》統計,207家企業中,有188家去年實現盈利,佔到總數的90.82%,其中萬華化學實現淨利潤101.3億元,是當年賺錢最多的企業。與之形成對比的是科達股份,以超過25億元的虧損額度成為魯股「虧損王」。
  • 酒類平臺1919上半年營收下滑近三成 虧損放大
    來源:新京報酒類平臺1919上半年營收下滑近三成,虧損放大新京報新京報訊(記者 薛晨)8月31日晚間,壹玖壹玖酒類平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1919」)發布數據顯示,上半年1919實現營業收入17.16億元,同比下滑29.88%;歸屬於掛牌公司股東的淨利潤虧損額較去年同期擴大,由虧損1323.5萬元,擴大至虧損1.43億元。具體來看,1919上半年主營業務收入中商品銷售收入16.07億元,較上年同期下降5.7億元,減幅26.21%;報告期合併淨利潤虧損更達到1.51億元。
  • 增資虧損資產 二股東減持套現 元祖股份發生了什麼?
    來源:證券日報本報記者 劉會玲2019年增收不增利、持股5%以上股東減持、關聯交易增資虧損資產引發投資者質疑,元祖股份到底發生了什麼?成本增速超營收增幅資料顯示,元祖股份2019年第一季度營收為3.41億元,淨利潤虧損682.40萬元;第二季度營收為4.92億元,淨利潤為4236.83萬元第三季度營收為9.56億元,淨利潤為2.40億元;第四季度營收為4.34億元,淨利潤虧損2755.94萬元。
  • 增資虧損資產二股東減持套現 元祖股份發生了什麼?
    來源:證券日報作者:劉會玲2019年增收不增利、持股5%以上股東減持、關聯交易增資虧損資產引發投資者質疑,元祖股份到底發生了什麼?成本增速超營收增幅資料顯示,元祖股份2019年第一季度營收為3.41億元,淨利潤虧損682.40萬元;第二季度營收為4.92億元,淨利潤為4236.83萬元第三季度營收為9.56億元,淨利潤為2.40億元;第四季度營收為4.34億元,淨利潤虧損2755.94萬元。
  • 軍工企業高溢價併購專題(上):看起來並未跨界的全信股份,為何也...
    2015年,在國企改革和產業升級的背景下,再加上軍方對國防裝備的剛性需求和國家加速推進軍民融合,軍工行業進入發展的黃金期。在這種背景下,大佬們摩拳擦掌,或者真的想拓展主業,或者純粹要提高業績,總之,只要有相中的,不惜一切代價也要收入囊中。如此看來,那段時期的高溢價併購軍工企業也就沒那麼難理解了。
  • 依圖上市,AI 四小龍走向三岔路口
    如問詢、審議順利,依圖科技有望成為 AI 四小龍中第一個上市的 AI 企業,也將成為繼寒武紀之後,又一家上市的 AI 晶片創業企業。實際上,依圖科技最初的定位或押注賽道並不是一家 AI 晶片企業。2012 年,從美國回國主攻計算機視覺的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統計學博士朱瓏與阿里雲計算資深專家林晨曦共同創建了依圖科技。2013 年至今,依圖科技先後獲得八輪融資。
  • 中飲股份淨利增速甩營收5遭處罰 依賴加盟員工頻流失
    中國經濟網編者按:8月6日,中飲巴比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飲股份」)首發申請將上會。本次發行的保薦機構(主承銷商)是國元證券。中飲股份專業從事中式面點速凍食品的研發、生產與銷售。公司產品具體包括包子、饅頭、粗糧點心、餡料以及粥品飲品等。
  • 快遞公司11月經營數據出爐,價格戰持續 機構:行業將加速出清
    安信證券研報指出,價格戰短期難以出現拐點,中長期看則將加速行業出清。通達系快遞服務產品整體偏同質化、面向的客群價格敏感度高,在市場份額沒有完全拉開情況下,領先企業難以通過提價緩解競爭,競爭對手也不會主動提價,從而形成囚徒困境,預計短期行業價格競爭狀態仍將維持,同時激烈的市場競爭有望加速行業出清。
  • 深圳華大智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擬在科創板上市 上市主要風險分析
    行業不斷加劇的人才競爭可能造成公司核心研發人員流失,不僅影響公司的後續產品研發能力,亦可能帶來核心技術洩露風險,進而對公司業務發展造成重大不利影響。未來隨著公司在境內外市場的進一步擴張,公司將進一步面臨著與Illumina等企業之間的競爭。在實驗室自動化市場,Tecan等企業也佔據一定的行業領先地位,公司亦可能面臨著加劇的市場競爭。上述競爭的加劇可能會導致行業利潤水平的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