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筆記本電腦行業領域中,作為日本最大的半導體製造商東芝絕對算得上「筆記本電腦之父」,在上世紀九十年代和本世紀初,東芝都一度是全球是頂級的PC製造商。
然而就是這樣的筆記本巨頭企業,卻在前段時間宣布了令人驚訝的消息:東芝已將旗下筆記本電腦業務全部轉賣給夏普,在相關交易完成之後,標誌著,東芝正式退出經營了35年的筆記本電腦市場。
究竟是什麼讓曾經的全球筆記本銷售王者如今落得退出市場的下場?
「筆記本電腦之父」——東芝
據調查資料顯示,東芝公司的創立時間可以追溯到1875年7月,原名東京芝浦電氣株式會社,實際正式成立時間是在1939年時由東京電氣株式會社和芝浦製作所合併而成。
作為日本最大的半導體製造商,也是第二大綜合電機製造商,業務領域包括數碼產品、電子元器件、和家電等。在筆記本電腦市場領域上,早在1985年,東芝就推出了世界上第一臺筆記本電腦——T1100,據悉,該電腦產品的成功推出打開了翻蓋式筆記本電腦設計的大門,同時也被譽為世界上首款筆記本電腦。也被業界成為「筆記本電腦的先驅」。
在上世紀九十年代和本世紀初,東芝最為輝煌的時刻,曾經獲得連續七年奪得全球銷量第一的成績,成為當之無愧的銷售王者。只是好景不長,進入21世紀後,在眾多新興筆記本電腦品牌中開始逐漸失去了競爭優勢。
東芝走向不斷虧損之路
在筆記本電腦行業競爭壓力逐漸加大之時,東芝的筆記本電腦業務開始成為財務負擔。據東芝公布的財報顯示,在2017年到2018年3月當中,東芝PC業務部門銷售額為1466.8億日元,約合人民幣96.6億元,較2016財年的1650.6億日元下降11.1%,淨虧損則達82.1億日元,約合人民幣5.4億元。
在銷量上,東芝的PC市場的出貨量從2011年的1770萬臺跌落至2017年的約140萬臺。為了防止進一步虧損,東芝早在2018年是,就將筆記本電腦業務的80%股份都出售給夏普,剩下的股份也在今年8月份交接完成。東芝正式退出了筆記本電腦業務。
東芝的筆記本電腦之所以走向衰落,除了新興品牌的出現之外,與公司整體的經營不善有關。再加上近幾年平板電腦和手機的不斷更新換代,對整個筆記本電腦的市場也造成了一定的衝擊。有專家指出,東芝此時選擇放棄筆記本電腦業務,也應該有自己的考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