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不除、價格上漲、超前點播、吃相難看」,這是用戶對「愛奇藝回應會員漲價」的看法。
標榜「中國版奈飛」的愛奇藝,近日宣布調整黃金VIP會員服務價格,月卡、季卡、年卡分別上漲5.2元、10元、50元。
而在會員提價後不久,愛奇藝發布了2020年三季度財報,從次日收盤股價跌14.62%來看,會員提價的效果,沒能掩蓋業績增長乏力的劣勢。
會員漲價,與基礎會員價格多年未變、向奈飛學習「國際先進經驗」不同,更多是愛奇藝總體營收增長乏力、廣告收入下降、會員數量觸頂下揮動「資本鐮刀」。
而一家5年虧損287.4億元的主流長視頻平臺,很難通過此舉讓投資市場相信「會員漲價—扭虧為盈」的故事。
01
沒實力偏要學奈飛漲價
在會員漲價這件事,奈飛做得更為爐火純青,每次密集推出精品劇目時,總會刺激會員接受更高的價格。
得益於自製劇、精品劇的護城河優勢,奈飛有底氣讓用戶養成付費觀看習慣,調節好價格與需求的矛盾,獲得更長時間的收入增長。
但同樣的邏輯,並不適用於愛奇藝。
為什麼奈飛可以6年內5次漲價,愛奇藝們只能多年提供「良心會員價」?
關鍵在於是否具備持久穩定的優質內容輸出,以及不同平臺間的差異化內容。沒有做好這兩件事就貿然漲價,只會陷入騰訊視頻、優酷、B站的行業圍攻,使得市場份額進一步縮減。
認識到這一點的愛奇藝,憑藉《餘罪》《無證之罪》《河神》《隱秘的角落》《沉默的真相》等自製熱劇,讓會員收入在2018年超越廣告收入成為第一大收入,連續9個季度撐起營收半壁江山。
遺憾的是,內容投入常有,而爆款不常有。
一方面,平臺自製內容,需要資金上的持續支持。環顧視頻行業,騰訊視頻、優酷、B站都在加大自有內容投入,西瓜視頻大手筆砸錢,愛奇藝並不在影視製作上下遊佔有過多優勢。
截至2020年9月30日,愛奇藝持有現金、現金等價物、限定用途現金和短期投資僅為74億元,競爭對手騰訊視頻「別的沒有,就有一顆真心,還有錢」,優酷背靠阿里文娛大樹,B站則持有141.0億元現金、現金等價物、定期存款和短期投資。
來源:新浪微博
另一方面,愛奇藝其他劇目、綜藝能否保證爆款一直「火」下去,還是未知數。精品爆款,才能吸引用戶「到碗裡來」,高投入低評分的自製內容,只會「顆粒無收」。
種種不確定因素的交織下,愛奇藝率先漲價對於現有會員續費意願的的影響,正逐漸顯現。
愛奇藝對此信心滿滿。龔宇認為,漲價方案實施後的前兩個季度可能會出現用戶流失的現象,但半年後這種負面影響就會消失。
而「被迫」接受「割韭菜」,卻還是沒能逃離超前點播與廣告的用戶,顯然不這麼認為。
來源:新浪微博
02
5年虧損287.4億元
愛奇藝為什麼敢於「冒天下之大不韙」,也要漲價?
問題背後,正是這家老牌視頻網站在連年虧損後,依舊看不到盈利的可能。資本市場對其長期成長性越來越信心不足。
為什麼愛奇藝要想盈利這麼難?
公開資料顯示,愛奇藝在2015年至2019年虧損分別為25.8億元、30.8億元、37.4億元、90.6億元、102.8億元,5年來累計虧損287.4億元。
直到今年前三季度,愛奇藝共虧損55億元,幅度有所收窄。
但這並不能掩蓋從2019Q1開始,愛奇藝季度營收增幅逐漸滑坡,從近43%一路降至-3%的現實。
究其原因,廣告收入下降、會員服務收入上漲乏力是大頭。
2018Q2是愛奇藝廣告收入的高峰,為26.18億元,此後一路下降,2019Q4跌破20億元,為18.83億元,2020Q1達到最低值,為15.37億元,2020Q3小幅回升至18.4億元,短時間內難以再現輝煌。
原本高速增長的會員服務收入也不樂觀。儘管該項收入佔比上升,但會員流失速度也在加快。
自2018年會員數量達到高點後,愛奇藝2019年會員增長規模明顯不足,2019Q1—2019Q4新增會員數分別為940萬、370萬、530萬和110萬。
1億人,似乎成了愛奇藝在會員數量上的難題。
2019年6月愛奇藝宣布會員數破億,2020Q1會員規模增長1200萬,2020Q2會員數較上季度下降1390萬,僅為1.05億,讓上季度的增長成了「無用功」。
到了2020Q3,愛奇藝會員數1.048億,較上季度下降10萬。加上龔宇在電話會議上承認「根據企業經驗來看,前兩個季度可能會出現用戶流失的現象」,愛奇藝未來的用戶增長也難有明顯起色。
用戶增長的天花板,意味著愛奇藝在流量價值預期上承載更多不確定性,面臨從增量轉向存量的可能。這一階段,就要守住存量不流失,更要開發存量好變現。
這也不難理解,為何愛奇藝不顧頭頂高懸的「達摩克利斯之劍」,也要將上調會員價格作為破局點,即使會招來用戶的罵聲,以及對「割韭菜」做法的質疑。
來源:愛奇藝VIP會員服務協議
而最受傷害的,還是那些滿懷期待充值續費後,發現愛奇藝「三頭吃利」,堂而皇之收會員費,也要賺廣告費、超前點播費的錢。
對於廣告,愛奇VIP會員服務協議這樣寫道,會員在使用VIP服務時,仍將(可能)接觸到商業性廣告,包括但不限於貼片廣告、開機廣告、創意中插廣告、跑馬燈廣告、片尾廣告、植入廣告、彈窗廣告、暫停廣告等。
來源:愛奇藝VIP會員服務協議
面對吃相愈發難看的平臺,原本開會員就是為了不看廣告的用戶,一邊感慨「割韭菜真的是越來越熟練了」,另一邊卸載說再見。
漲價—用戶不滿,續費意願下降;不漲價—營收規模增速逐漸放緩,投資市場不滿。總之,留給愛奇藝試錯的時間,不多了。
來源:鐳射財經
作者:黃老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