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戰鋼鋸嶺》是梅爾-吉布森自2006年《啟示錄》後,暌違導演椅十年後再次擔任導演的作品。故事背景發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太平洋戰爭中傷亡人數最多的——衝繩島戰役,改編自上等兵軍醫戴斯蒙德-道斯的真實經歷:他堅定地拒絕攜帶武器上戰場,赤手空拳救下75人的生命,被授予美國國會榮譽勳章。海報中加菲孤身一人衝進漫天炮火的背影,正是對那一場發生在鋼鋸嶺的驚人戰役的寫實表現。
德斯蒙德·多斯·託馬斯(1919年2月7日 - 2006年3月23日)是第一個因良心拒服兵役而獲得榮譽勳章的美國人,他是一名美國陸軍下士,服役於美軍第77步兵師第307步兵醫療分隊。
1945年,二戰接近尾聲。太平洋戰場迎來了最慘烈的戰役——衝繩島戰役(雙方共戰死23萬餘人),這是美國進軍日本本土前的最後一戰。戴斯蒙德所在的第77步兵師奉命去攻佔一處高約120米的斷崖,這個斷崖地理位置很重要,可以將衝繩島一分為二。
道斯和他的所屬部隊進攻當時位於衝繩島的鋼鋸嶺——一個400英尺高,近乎垂直的懸崖。在這片不到40公裡的島上,遍布日本人設的機關,埋伏,碉堡和地洞。當軍隊剛一登頂,便遭受到猛烈的炮火攻擊。敵軍晝夜不息的攻擊,每走一步都會有人喪生,每一步都如同行走在地獄間。美軍不得不下令撤退,然而Desmond卻在全軍退回山腳的情況下,獨自留在了山崖頂上,一個人面對日軍以及漫天炮火。
他冒著不斷襲來的炮火和攻擊,手無寸鐵衝進戰場。戴斯蒙德孤身一人,所能利用的只有一根繩索和斷崖旁邊的一根樹樁。他逐個背起傷員,徒手將手上的同伴拖回懸崖邊,用繩索和滑輪裝置將他們送下懸崖。他從不遺漏任何一個還活著的人。他在距離日本人機關槍不到15尺的地方救下4名受傷的士兵。並且是分成四次,一次又一次獨自衝入日軍的機關槍射程,每次一人將他的戰友拖回來。
4天後,美軍發布新一輪進攻時,卻落進了日本人設的陷阱。第一輪進攻就造成了500人傷亡,而道斯依然穿行於子彈中,一次又一次地將受傷的美國士兵拖回後方。在一次行動中,他不幸被擊中。但他只是隨便包紮了一下,就又返回戰場,繼續將一個又一個受傷士兵拖回安全區域。當他的左臂被手榴彈擊中,他依然憑藉自己的毅力走回救治站。再後來他的左腿被手榴彈炸斷,他無法行走只好被戰友用擔架抬回後方。但當他看到比他更嚴重的傷員後,毅然從擔架上滾下,將救治的機會先讓給其他人。
要知道,在這場戰役中,美軍傷亡人數超過8萬人,日軍傷亡人數超過10萬。衝繩島僅僅40平方公裡大小,平均每平方公裡至少傷亡4500人,平均每2個人就要殺死1名敵人,是公認的歷史上最殘酷的戰役之一。戴斯蒙德不記得自己到底挽救了幾位美國大兵,他只是在不停地禱告,祈求上帝讓他多救一人。後來,陸軍的長官認為,戴斯蒙德救了100人,但戴斯蒙德很謙虛,表示只救了50人,所以,在他所獲的美國國會榮譽勳章的引文中,取了二者的平均數,定為75人。
在所有人都在殺人的時候,道斯卻獨自一人,救下了數條性命。這使他以一個普通士兵的身份,獲得了美國最高軍事榮譽勳章。1945年10月12日,美國總統杜魯門邀請戴斯蒙德到白宮作客,並授予他美國國會榮譽勳章。總統讚揚戴斯蒙德「以偉大的方式服務於他的國家、他的同胞以及上帝,是一位真正的美國英雄」。
戴蒙德斯·多斯於2006年逝世於他的老家阿拉巴馬州的皮德蒙特。在住院呼吸困難後不久去世。馬拉靈車載著覆蓋著國旗的靈柩來到墓地,與此同時軍用直升機編隊在頭頂飛過致敬。雖然戴蒙德斯在他成為軍醫時一直拒絕攜帶武器,人們仍然鳴槍21響向他的榮譽致敬。他被安葬在田納西州查塔努加的國家公墓。
多斯因良心拒服兵役也成為一個獲獎紀錄片的主題。他同時是這本書中「最不可思議英雄」的主要人物。在1959年2月18日多斯現身於拉爾夫·愛德華茲主持的NBC電視節目《這是你的生活》相關情節可以在youtube網站上看到,這個視頻的名字是Desmond T. Dosson This is Your Life - Subject of Mel Gibson's Hacksaw Ridge.
他——戴斯蒙德·道斯就是電影《血戰鋼鋸嶺》中男主角的原型,很幸運電影以他的故事為題材還原,讓我們可以銀幕上見到這位二戰傳奇英雄的風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