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圖選自姜珺論文《EasternPromises》
你為什麼選擇大院?你認為大院的影響力在加強還是減弱?面對新的國家發展與市場形勢,大院、民營設計公司與獨立事務所的未來分別會怎樣?歡迎你加入到關於大院的討論,並參與【大院中的UFo | BIAD UFo十年專輯發布+作品展+研討會】
1.您認為中國大型國有建築設計院的優勢是什麼?最突出的問題又是什麼?
大院最顯著的優勢是體制,最突出的問題還是體制。大型國有建築設計院作為「國之重器」,肩負著定義中華現代文明空間內核的重任,代表著中國建築界集體敘事的最高水平,這個作用是無可替代的。大院的體制優勢,令它們可以「集中力量辦大事」,但也正由於偏於集體協作的體制側重及企業文化,令大院體制對於建築師的個性表達有著強烈的無形制約。因此大院幾乎註定了在中國建築界只能踢「中場」位置,而難以扮演攻城掠地的前鋒、前衛。
2.大院的國際競爭力如何?未來如何進一步在全球化語境下產生影響力?
由於其扮演的文明內核的角色,大院在國際上是談不上什麼競爭力的,但在中國本土的國際設計競爭中還是頗富競爭力的。在全球化語境中,大院的影響力應該在於積極營造地方性文化空間壁壘以抵抗全球化進程。
3.您做過有關大院的研究嗎?
木有。
4.您認為大院的影響力在加強還是減弱?面對新的國家發展與市場形勢,大院、民營設計公司與獨立事務所的未來分別會怎樣?
單純從市場份額和傳播佔比上看,大院的影響力在當下顯然已無法和上個世紀相比。但大院實際上還在某種程度上扮演著黃埔軍校的角色——大量經過大院的工作洗禮後離開大院執業的建築師們,或多或少地將大院的建築價值觀傳播到更廣泛的空間,從這個意義上說,大院的隱性影響力反而是在增強。從當下的發展趨勢上看,大院、民營設計公司與獨立事務所三分天下的態勢已漸清晰:大院主攻穩健、大型、複雜、有重要文化承載與標誌意義的政府項目;民營設計公司主打偏向商業化操作的項目;獨立事務所偏向小型、另類商務、藝術、文化型的項目。展望未來,這個市場劃分的勢力格局會逐漸穩定、固化下來。
5.您如何評價大院在今天城市與建築發展中所起的作用?
大院為中國城市和建築發展奠定了基本的文明調性,貢獻了大量的「底色」和「底紋」建築。大院不容易畫龍點睛,但沒有無數的龍鱗,龍睛往哪兒點都不知道。
1.您認為中國大型國有建築設計院的優勢是什麼?劣勢有哪些?當下面臨的最重要問題是什麼?
中國國有大型設計院優勢在於計劃經濟背景下積累的各種資源優勢如政府關係、大項目業績、技術實力、部分領域的壟斷性競爭力等。劣勢在於內部機制很難適應市場變化,缺乏自我優化的動力。現今面臨的主要問題在於規模上大和小、業務導向上精和泛、服務取向上窄和寬的選擇和相應機制的支持。
2.大院的國際競爭力如何?未來如何進一步在全球化語境下產生影響力?
大院的國際競爭力很一般,較難和國際一流設計企業相匹敵。未來若要在全球化語境下產生影響力,必須紮實推進自身各項綜合實力的提升,尤其是方案和施工圖的整合能力,自身的研發能力和團隊協作的能力。
3. 五合近年發展狀況如何?未來有何發展動向?與大院相比,五合的優劣勢有哪些?
近年五合發展穩健,主要強化幾個國家重點關注並倡導支持的建築及其相關領域的優勢。未來會著重向文旅創,可持續等方向發展業務並進一步建立健全設計雲機制。與大院相比優勢在於自我優化的動力機制、市場敏感度和更好的服務意識,劣勢在於市場壁壘和長期技術積澱。
4.您認為大院的影響力在加強還是減弱?面對新的國家發展與市場形勢,大院、民營設計公司與獨立事務所的未來分別會怎樣?
大院影響力短期增強,長期減弱。未來形勢下,各家設計主體均有一定市場機遇,關鍵在於創意與技術實力和服務意識與水平。
5.您如何評價大院曾經以及今天在中國城市與建築發展中所起的作用?
大院曾經是參與推進中國城市與建築發展的主體之一,現今及今後很長一段時間仍將發揮他們穩定又強大的影響力,可以說他們的作用基本是正面的。
1.您認為中國大型國有建築設計院的(行政、人才、項目)優勢是什麼?
規模,資本,硬實力,國家資源大平臺。
2.最突出的問題又是什麼?
大型體制容易把個人變成螺絲釘,與我理解的建築師這個職業是矛盾的。
3.大院的國際競爭力如何?
中國是國際上最重要的建築舞臺之一,大院在這個國際舞臺上具有強勁的競爭力。
4.未來如何進一步在全球化語境下產生影響力?
網際網路時代,做好本國的項目就能提高全球影響力。
5.您如何評價大院曾經以及今天在中國城市與建築發展中所起的作用?
無論是過去還是現在都是舉足輕重的作用。在過去可能是唯一的,在今天依然是極重要的。
6.您認為大院的影響力在加強還是減弱?
隨著建築行業越來越多元化,影響力呈減弱趨勢。
7.面對新的國家發展與市場形勢,大院、民營設計公司與獨立事務所的未來分別會怎樣?
很難預測,但各有各的市場,長期共存。
8.你當年為什麼選擇去大院,後來又為什麼選擇離開?
當年想做大建築,所以去設計院。後來想追尋個人價值所以離開。
1.你認為中國大型國有建築設計院的優勢和劣勢各是什麼?
過去的政治經濟形態賦予了大院很多的資源和公信力。但也會被體制束縛手腳,在某些方面難以放手一搏。
2.你會選擇去大院工作嗎?你希望在那裡學到什麼/得到什麼?
我想去UFo工作啊,有各式各樣的資源和一些高手。落實項目多,可以學到真正的實踐經驗。
3.你認為大院是好的發展平臺嗎?為什麼?
評價發展平臺的好壞因人而異,對目前的我來說是很好的。
4、作為一名有實踐經驗的建築師,在項目中曾有過與大設計院打交道的經驗,你對那裡的整體感覺是什麼?
整體感覺辦公環境不fancy,班子和體制都有一些官方意味,但是設計過程和成果都很規範。
1.你認為中國大型國有建築設計院的優勢和劣勢各是什麼?
優勢是工種齊全,知識全面。頂著大型國有的招牌活源穩定,個人不用直面社會的競爭。 劣勢是圈子封閉,體制陳舊,等級森嚴,媳婦難以熬成婆。
2.你認為大院是好的發展平臺嗎?為什麼?
無法想像在大院發展一輩子,感覺容易隨波逐流虛度光陰。
3.作為一名有實踐經驗的建築師,在項目中曾有過與大設計院打交道的經驗,你對那裡的整體感覺是什麼?
整體感覺就是封閉,對世界沒什麼好奇心。以上不針對大型國有建築設計院下某些逆流而上的工作室。
1.你認為中國大型國有建築設計院的優勢和劣勢各是什麼?
優勢:資源整合、可以做大型項目(各專業技術力量強)、項目更容易落地、競標由於業績較好名氣大中標率高、抵抗市場的風險較強;
劣勢:國內設計院的管理模式不容易發揮個體的優勢,更傾向於流水線系統,降低個體設計人員的創新力。
2.作為一名有實踐經驗的建築師,在項目中曾有過與大設計院打交道的經驗,你對那裡的整體感覺是什麼?
合作一般不是很順,至少我目前是這樣。這和管理體制有關,設計院不願花太多精力去介入項目前期,到後期要深化了,發現各種問題後讓方案修改設計,大大增加了方案公司的工作量。死摳規範,經常給方案設計挖坑。其實應該了解方案公司的意圖而不是直接否定,要與方案設計公司進行溝通設法去解決問題,達到方案的要求。
這個原因又回到問題一,管理體製造成後期人員自我發揮的能力比較低,結果就是前後銜接問題比較大,對項目的執行力和最終效果大打折扣。很多施工圖設計人員認為項目只是一個工作,對造出來什麼樣子, 好不好用,並沒有太大興趣。
3.你認為大院的影響力在加強還是減弱?面對新的國家發展與市場形勢,大院、民營設計公司與獨立事務所的未來分別會怎樣?
我認為按照目前的國家體制和項目管理方式,國有大設計院更有市場優勢,特別是現在政府項目的項目流程都是通過競標,而競標都是通過招標公司來的,民營小事務所基本沒資格參加。
獨立事務所如果在初級階段基本沒有太多的生存能力,基於市場的項目太少,現在不像10年以前是遍地項目的時代。
中級階段的獨立事務所將要壯大,因為他們已經有作品、有固定客戶、有業務競爭力。民營設計公司一般能到這個層次的,都會有資質、有客戶,但生存壓力也比較大,掛靠也比較多, 管理更偏向大設計院,優勢不明顯,受房地產市場影響也比較大。擾亂員工市場的也是這幫人。項目多的時候高薪挖人,市場不好大批裁人,弄的小事務所用人成本大大上升。
今後發展應該是有競爭力的設計事務所主導,比如一些美式管理方式的民營設計院(建築師主導,類似於大規模的個人事務所)。大型設計院地位下降一些,但競爭力還有。
1.你認為中國大型國有建築設計院的優勢和劣勢各是什麼?
優勢:對國家規範理解運用好,施工圖強,能承接大型公建;劣勢:方案能力不突出,較少獨立參加國際競賽,通常以聯合體方式合作,在細節設計上還不能達到國際水平。
2.你認為大院是好的發展平臺嗎?為什麼?
目前,大院都有分成獨立的工作室,如果碰到一個不錯的頭,大院的平臺還是很好的。建築是個多工種配合的結果,大院的行政力和執行力非常有利於各專業的協調配合,這樣有利推進項目的實現,同時又有經驗的傳承。
3.作為一名有實踐經驗的建築師,在項目中曾有過與大設計院打交道的經驗,你對那裡的整體感覺是什麼?
整體感覺是有穩固的體制。近兩年隨著市場和政策的變化,個別院也在尋求新環境下的轉變方式,包括人員配置和項目合作,大院越來越多介入並獨立完成高水準的項目。
歡迎您參與討論,回復公眾號講述您對大院的理解。
值BIAD UFo工作室的十年專輯出版發行之際,UFo工作室與光明城共同舉辦「大院中的UFo」活動,延續書中對於中國設計機構的討論,期望透過UFo,重新思考中國設計機構未來將要面對的機遇和選擇。本次活動將在BIAD UFo工作室的代表作鳳凰中心舉行,另有UFo作品展同時展出,歡迎免費參觀。
【大院中的UFo | BIAD UFo十年專輯發布+作品展+研討會】
嘉賓:徐全勝、邵韋平、徐衛國、姜珺、尚世睿、王舒展
時間:2015年5月9日14:00—16:30
地點:北京市朝陽區朝陽公園南路鳳凰中心
主辦:BIAD UFo工作室、同濟大學出版社「光明城」
首席合作媒體:《AC建築創作》
入場:免費,需報名預約並持二維碼入場券入場
報名掃描二維碼或點擊左下角閱讀原文
長按掃描二維碼進入報名預約入口
研討會嘉賓
徐全勝:國家一級註冊建築師,教授級高級工程師,北京市建築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總經理,副總建築師
邵韋平:BIAD總建築師 UFO工作室主持建築師
徐衛國:清華大學建築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建築設計研究所所長,XWG建築工作室主持建築師
姜珺:《城市中國》雜誌主編,城市問題專家,獨立藝術家與策展人
尚世睿:萬年基業投資集團有限公司副總裁、SOHO中國前副總裁
王舒展:《AC建築創作》主編
光明城
「光明城」是同濟大學出版社城市、建築、設計專業出版品牌,由群島工作室負責策劃及出版工作,以更新的出版理念、更敏銳的視角、更積極的態度,回應今天中國城市、建築與設計領域的問題。
歡迎關注
豆瓣小站
http://site.douban.com/246052/
天貓旗艦店
http://tjdxcbs.tmall.com
官方微博
http://weibo.com/u/29661835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