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滸傳》中紋身的英雄有多少個?

2021-02-08 詩詞文藝

梁山好漢一百單八將,紋身的不多,數來數去,也就是魯智深、史進、燕青、龔旺這四個英雄。

梁山英雄中紋身者佔比相當少,因而,以《水滸傳》中這四位好漢說北宋時期流行紋身,恐怕理由不夠充分。梁山好漢還有幾人賣人肉饅頭呢,是不是當時也流行這個?

其實,施耐庵寫這幾個紋身的好漢並非是要介紹北宋的風俗,而是要隱喻故事。好比書中總是寫吃牛肉那樣,其中是大有深意的。本回答就這幾個好漢紋身,來簡要講一講這其中的寓意是什麼,施耐庵為何要寫他們的紋身。

史進真是一條「九紋龍」

卻說東京八十萬禁軍教頭王進私走延安府途中,為感謝史太公的仁德,便點撥他的兒子史進十八般武藝。授業之前,史太公專門介紹了他這個酷愛武藝的兒子,說史大郎從小習武,不務正業,氣死了母親。史太公無奈,只得隨著兒子學武,請了師父,又請匠人刺了紋身。史進的紋身十分特別,總共紋了九條龍。所以,整個華陰縣的人都叫他「九紋龍史進」。

習武便要在身上刺九條龍,這樣的說辭是不是很勉強呢?梁山武功比史進高的人很有幾個,為何就很少有人在身上刺繡?還有諸如樂和等人,說起槍棒便如蜜價甜,酷愛武藝的程度恐怕不在史進之下吧,他們為何就不紋身呢?史進刺了九條龍在身上,恐怕就不一定與習武有直接關係了。也就是說,習武、紋身,這二者沒有因果關係。

而且,以龍作為紋身,而且又是九條龍,也是犯了大忌的。難道史太公是想讓兒子學成天下無敵的武功,然後榮登「九五」之位嗎?

恐怕史太公沒有這樣的雄心壯志,史大郎自己也恐怕沒有這樣的野心吧。

其實,史進紋身的原因早在《水滸傳》開篇故事中就交代原因了,只是歷來的讀者沒有讀懂而已。

「引首」故事中,施耐庵從趙匡胤寫起,一直寫到了宋仁宗,書中留下了這樣一段話:(太祖)傳位與御弟太宗即位。太宗皇帝在位二十二年,傳位與太子即位。這朝皇帝乃是上界赤腳大仙。這段話,說的是北宋的皇位傳承。

「洪太尉誤走妖魔」之後,書中再一次寫到了宋仁宗之後的幾代帝王:仁宗天子在位共四十二年……,傳位英宗。在位四年,傳位與太子神宗。神宗在位一十八年,傳位與太子哲宗。

到此,北宋王朝應當經歷了七代皇帝了,但是,如果仔細閱讀就會發現,這其中少了一位皇帝。這個「故意遺漏」我暫且不講,敬請列位看官自己去找找看。

史進的故事發生在宋徽宗時期,然後,又在「九天玄女廟」的故事中以「二龍戲水」暗中交代了宋欽宗。不多不少,北宋就是經歷了九代皇帝——這就是「九紋龍」。

史進身上的九條龍隱藏著北宋九帝,巧合的是,南宋也是九代皇帝,還是「九紋龍」。因而,施耐庵以「史進」這個人物交代,《水滸傳》「評議前王並後帝」,隱藏了一部大宋王朝的興亡史。

同時,施耐庵又以「故意遺漏」,點明「九紋龍」是一位「九爺」做了皇帝,這代皇帝便是宋高宗趙構。同時,又在北宋帝位傳承中,隱藏了大明王朝的「孫立」。為什麼是這樣的隱喻,本回答限於篇幅,就不再多講了。

總而言之,史進就是一條「真龍」,「九紋龍」隱喻的就是大宋皇帝。

魯智深為何叫做「花和尚」

魯達五臺山出家,得了法號智深,於是,《水滸傳》中便沒了魯提轄。魯智深在文殊院苦熬了四五個月,然後偷偷下山,在半山亭搶了一桶酒喝。這桶酒灌下去,魯智深渾身燥熱,便光了膀子,「露出脊背上花繡來」。

於是,五百年以來,所有讀者都認為,魯智深因此得了「花和尚」這個綽號。這樣的解讀越來越受到質疑,「花和尚」究竟是什麼意思呢?難道說魯智深是個採花大盜?

魯智深絕不是採花大盜,他的綽號也絕不是因為一身花繡而得。假如是因為一身花繡而叫做花和尚,為何又沒有「花提轄」呢?從魯達變成魯智深,此人一直在五臺山文殊院,難道是智真長老特批且請人給他刺了一身花繡?這是絕對不可能的,魯智深的花繡,一定是在渭州城甚至之前就有了。

所以,一身花繡不是「花和尚」的來歷,這個紋身與史進一樣,也是別有深意的。

魯達剃度之前,五臺山所有僧眾都反對智真長老收留這個相貌兇頑之人。為平息眾議,智真長老燃了一炷香,上禪椅入定,真魂出竅查看了魯達的「前因後果」。於是,對眾僧說:只顧剃度他。此人上應天星,心地剛直。雖然時下兇頑,命中駁雜,久後卻得清淨,正果非凡,汝等皆不及他。

智真長老這段話,其實就是對魯智深未來的預言,也是「花和尚」這個綽號的真正來歷。我們不妨挑幾個關鍵詞來看看,魯智深為何叫做「花和尚」。

智真長老說,魯智深「命中駁雜」,「駁雜」不就是「花」嗎?

智真長老又說,魯智深「上應天星」。確實,後來梁山大聚義時天降石碣,魯智深果然上應「天孤星」。「天孤星」是道家紫府北鬥七星群中天罡地煞之一,魯智深的「前因」卻是個道教星煞。此時,魯智深入了佛門,又是道家出身,怎麼能不「駁雜」呢?

入了佛門,就應當去掉俗家姓氏,叫「釋智深」,或者如智真長老那樣,叫他「智深」。但是,施耐庵卻讓花和尚保留了俗家姓氏,這樣寫,便與魯智深大鬧五臺山的故事有關了。

話說簡短,魯智深大鬧五臺山隱喻的是宋徽宗革佛的歷史。宋徽宗革佛,最主要的手段就是以道教同化、異化、歸化佛教,其中就有一條,僧人要入道學、稱姓氏,著道袍。瓦罐寺的崔道成,就是宋徽宗革佛運動的一個異教徒,或者說是一個不僧不道的怪物。

然而,施耐庵卻讓魯智深保留姓氏,其原因正好相反,說的是「佛道合一」,正如智真長老所預言的那樣,花和尚魯智深將成就佛道兩家正果。

五臺山所有的僧人即便成就了佛門正果,但是,誰都難以成就道家正果。所以,智真長老預言魯智深的正果是「汝等皆不及他」。

施耐庵以一身花繡掩蓋真相,魯智深的佛道正果其實還與明朝的一段秘史有關,靖難之役中就有一個「天孤星」,同樣成就了佛道兩家正果。此人是誰,此處按下不表。

燕青、龔旺的紋身有待進一步探軼

浪子燕青的紋身是盧俊義請工匠繡的,究竟繡了些什麼,書中沒有具體交代,只說:這一身遍體花繡,卻似玉亭柱上鋪著軟翠。若賽錦體,由你是誰,都輸與他。

從文本故事看,燕青這一身花繡是為了出入風月場,與人「賽錦體」所用。配合一身吹的、彈的、唱的、舞的、拆白道字、頂真續麻技藝,小乙哥便榮膺「藝苑專精,風月叢中第一名」。同時,也因此以「浪子」這個綽號,上應天巧星。

燕青這個人物,一定是施耐庵要大寫特寫的角色,因而,他出場時的描述簡直比宋江還有詳細,所用的篇幅也不亞於《水滸傳》頭號主角。如此認真的寫這個人物,但是,《水滸傳》中燕青的事跡並不多,甚至,他那一身本事從來就沒有得到過施展。

讀到這裡,恐怕有讀者就有話要說了,燕青的一身功夫不是用在了智撲擎天柱、秘訪李師師的故事中了嗎?

恕我直言,這些故事都是續書《徵四寇》瞎寫的,燕小乙根本就不是這樣的人。梁山大聚義時,燕青就上應「天巧星」,是天上的星煞,哪能真的重操舊業,出入風月場,向一個娼妓乞求恩惠,然後跪求被施耐庵寫成「黃狗(趙佶屬狗)」的宋徽宗赦免呢?

續書污衊了梁山好漢,同樣污衊了「天巧星」。

但是,因為施耐庵的《水滸傳》早已被大明王朝腰斬,燕青的故事剛剛開頭就煞了尾。所以,燕青的一身花繡到底是何寓意,從前七十回書是讀不到的。雖然讀不到,但卻可以依據書中的伏線進行探軼。

宋江率領梁山好漢攻打曾頭市,有意派盧俊義、燕青去捉史文恭,以及那匹照夜玉獅子。後來,盧俊義活捉了史文恭,燕青則把那匹千裡馬牽上了梁山。

曾頭市是金國王子支持的勢力,說白了,就是金國人佔領北宋地盤的隱喻。梁山好漢攻打曾頭市,其實就是「替天行道,保境安民」。但是,這一仗只擒殺了金國的走狗、漢奸史文恭,而滅掉北宋製造靖康之難的元兇金國王子卻沒有出現。

從燕青牽過照夜玉獅子這條伏線來探軼,我的解讀是,金兵攻陷汴梁後,俘虜了大批北宋藝人,燕青恐怕就憑藉一身風月場的本事混入其中。然後,與盧俊義等梁山好漢裡應外合,伏擊了金國王子。金國王子遭遇一場前所未有的慘敗,羞憤成疾,一命嗚呼。

如此「天巧星浪子燕青」才不枉了施耐庵煞費苦心的濃墨重彩,天罡壓軸式的人物,與「天魁星」享受同等文字待遇,沒有如此大功,又怎麼對得住施公呢?

至於花項虎龔旺,此人出場比燕青更遲,他的紋身故事也沒有在前七十回書中得到展示。而以攻打東昌府,以及皇甫端這個人物來探軼龔旺的紋身寓意,恐怕就與明朝的秘史有關了。

龔旺為何要紋身,筆者還沒有得到真正能夠說服自己的答案。因而,就此擱下不表。

作者:綠野萍蹤01,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書法家協會副主席 

⭐⭐⭐⭐⭐


詩詞文藝平臺

       推介當下最活躍、最具特色的一線藝術家、作家、詩人,力塑當代藝術家、作家、詩人群像。

       投稿前請關注「詩詞文藝」平臺,長按二維碼或搜索shiciwenyi關注。請將原創(未在其它微信平臺上發布,在主題欄裡標註「原創首發」,非原創作品請註明,文責自負)作品連同個人簡介、兩張作者照片、手機號、微信號等信息一併發至投稿郵箱:shiciwenyitougao@163.com,或加總編微信ssrsscwy進行投稿,體裁和題材不限,內容須健康向上,不涉及政治敏感話題。根據點擊量和讀者讚賞,評選年度詩人;選編《詩詞文藝年選》,優秀作品結集出版。

 聲明:文中插圖來自網絡,原創保護不論以作者的名稱或平臺名稱,其版權均為作者所有。

                         

《詩詞文藝》編委會    

顧      問:謝冕  王幅明  大衛  高偉  徐俊國  雪鷹  夏寒副 總 編: 高偉  王猛仁  馬啟代  大槍   宮白雲 編      委:狐小鎖  周月友  王蜚聲  王萬春  王長發  張煥全  曹麗  印文良  黃玉龍  李繼育  張明銀  劉文海  穆大偉  李英落  秦麗美  彭慶輝  汪志彪  蔚然  邱黎  俊莀  丁端芳  曾毅鳴

   詩詞文藝   

微信公眾號排版運營平臺

名家 | 名作 | 詩詞 | 薈萃

最後,小編懇請大家做一件事,由於微信修改了推送規則,沒有經常留言或點「在看」的,會慢慢的收不到推送!如果您還想每天看到我們的推送,請將詩詞文藝加為星標或每次看完後點擊一下頁面下端的「在看」,謝謝!

相關焦點

  • 兵哥說紋身(十)丨從水滸傳看中國紋身
    >「兵哥說紋身(十)丨從水滸傳看中國紋身」)大家好,我是兵哥歡迎收看每周四定期更新的《兵哥說紋身》欄目前段時間有粉絲留言兵哥紋身藝術在中國有幾千年歷史了那歷史上哪個時期的紋身水平最高呢? 盛唐時期稱紋身為雕青唐詩有云:「長安少年多英雄,胴臂競相比雕青」在唐代,長安、成都、荊州等地都有著紋身的風俗
  • 日本紋身的興起,受中國影響,《水滸傳》起到普及作用
    紋身在日本有著悠久的歷史,最早的紋身樣式記錄發現於公元前5000年的繩紋時代,在描繪臉部和身體圖案的泥人雕像上發現的。紋身在日本的第一個文字記錄是在公元300年左右,在中國的史書中有記載。看來日本的紋身文化頗受中國影響。先秦時代的黥刑就是在犯人臉上刺字以作警示。
  • 《水滸傳》霸氣紋身,魯智深大氣,燕青文雅秀氣,還有個你說是誰
    《水滸傳》裡的好漢可以說個個都是身懷絕技的高手,各有各自的能力和本領,其中除了他們各自難懂的稱號外,其實還有幾位身上的紋身也是十分亮眼,其中魯智深的紋身十分大氣,燕青紋身顯得文雅秀氣,還有一個大家說是誰?魯智深可以說是名頭響亮,其中倒拔垂楊柳可見他的力大無窮。
  • 從《水滸傳》到《金瓶梅》,英雄終成普通人
    學界有一個承襲已久的基本定論:《金瓶梅》裡的武松故事,基本是從《水滸傳》中引用過來的。不過,兩部小說中的武松形象,相似之中其實有著極大的不同,甚至初讀《金瓶梅》之際,多少會讓人覺得它有些醜化英雄。就展現英雄氣概的打虎情節來說,兩書描寫的差異就使得這個傳奇英雄的表現略有不同。上景陽岡之前,《金瓶梅》裡這樣寫他:在路旁酒店內,吃了幾碗酒,壯著膽……大扠步走上岡來。
  • 《水滸傳》中梁山好漢這些諢名,你知道幾個?
    我們心中都有一位英雄,這個英雄可能是家人、朋友,也可能是影視作品、書本裡的某個人物,至今還有不少朋友把齊天大聖孫悟空當做自己心中的英雄。「水滸」二字乍一看與作品似乎沒有太多聯繫,然而「水滸」二字卻是有來歷的:相傳施耐庵由於厭惡爾虞我詐的官場,僅供職兩年,便辭官回到老家,一面教書,一面寫書,施耐庵對書中的情節都很滿意,只是覺得書名《江湖豪客傳》欠佳。他的學生羅貫中建議書名為《水滸傳》,施耐庵一聽,高興得連聲說:「好,好!這個書名太好了!
  • 英雄時代的淫娃蕩婦——《水滸傳》中的潘金蓮
    成書於元末明初的長篇著作《水滸傳》,最先刻畫了潘金蓮形象並使其婦孺皆知。在這部充斥著陽剛之氣的英雄傳奇式小說裡,作者施耐庵為映襯梁山英雄代表的男性世界,突出忠義好漢的正面形象,用少而精妙的筆墨塑造了三位妖豔動人的「淫婦」角色,即貪淫喪命的楊雄之妻潘巧雲、鳩殺親夫的武大之妻潘金蓮以及忘恩負義的宋江之妻閻婆惜,皆成為英雄時代的淫邪之源、罪惡之花。
  • 從《水滸傳》人物衣飾看宋代特色—男人戴花、紋身和女人纏足
    「麻鞋」是用麻編成的草鞋,因周邊有八個襻帶,所以叫「八搭麻鞋」。這些都是緊身衣裝,可以使身體靈活輕捷,既便於行路,又利於打鬥,符合江湖好漢的生活特點。《水滸傳》對人物衣飾的描寫,最具宋代特色的是男人戴花、文身和女人纏足。一、男人戴花第五回桃花山小霸王周通要強娶劉太公女兒為「壓寨夫人」。
  • 《水滸傳》中「風流人物」
    《水滸傳》中「風流人物」水滸傳是一本以男人為主線的小說,光梁山好漢就有一百零五個男人,當然也不是個個都是道學君子,《水滸傳》中好色的男人也有不少,他們是誰呢?周通好色不成反被打周通,《水滸傳》人物,青州人,綽號"小霸王「早先在桃花山落草為王。
  • 日本風俗文化介紹(十四) 紋身
    在日本,有一個人人皆知的不成文規則,就是如果身上具有明顯的紋身圖案,那麼就業應聘等都會受阻。儘管如此,隨著紋身大潮的衝擊,日本社會開始容忍紋身者的出現。「對於紋身將來在日本的發展,在東京用筷子紋身的保屋香住預測,再過十年,文身在日本將成為普遍。」同時值得一提的是,日本的紋身藝術已與西方歐美的紋身沒有太大差別,他們自身傳統的紋滿全身的英雄形象已在歷史的潮流中漸漸模糊。
  • 日本紋身文化
    在18世紀前紋身都被稱為刺青(在紋身機出現前及18世紀前,紋身都是通過針刺到皮膚上,所以紋身又稱刺青),即經針或紋身機在身體某部位留下不褪色的圖案。花紋有鳥獸花卉或圖騰、經文、八卦等。反映其審美意識及宗教觀念。在中國,高山、德昂、黎、獨龍、傣、布朗、基諾等族皆有文身習俗。紋身在中國,起碼可以上溯三千五百年,被用與刑法上,稱為「墨刑」。
  • 水滸傳一兩銀子等於現在的多少錢?
    史進再英雄,沒錢也得去剪徑(搶劫)。除此之外,這本書還有一個很大的價值,就是它基本還原出了那個年代的市井風貌,還有經濟狀況。關於經濟,裡頭有一大特點,就是關於銀子的使用上:不管你再好漢,口袋裡沒銀子底氣就不足,比如李忠。宋江籠絡人心,銀子也是必備品,動不動給武松十兩,給李逵十兩,這是宋江的手筆。
  • 你們對於紋身了解多少,我來講講紋身的典故和禁忌
    紋身,最早古代叫涅。部族社會的時候,會紋圖騰,以預示著吉利和神聖。春秋時期吳越之地,民眾會愛紋身,《左傳》寫著:斷髮紋身,裸以為飾。在那個時候,也就江浙一帶的百姓,會弄短自己的頭髮,在自己身上紋圖案,赤裸身體彰顯著自己。
  • 《水滸傳》裡結局最好的英雄是誰?
    一部水滸傳也是一部人生路,要問我水滸傳裡哪位英雄結局最好,我一個一個進行分析,看看有沒有道理!▌第一部分:各種各樣原因死去的英雄不再此列:無論是戰死的、病死的、被毒死的、自殺的英雄好漢都有許許多多的遺憾,因此這群英雄在我看來都是悲劇,結局都不好。
  • 義旗奮英雄淚血染水泊——《水滸傳》
    與說話同時,戲曲中的水滸戲也大量出現了,當時流行的水滸戲數量可能不少,現存的仍有六種,其中以李逵戲最多,也最生動。如《李逵負荊》,把李逵嫉惡如仇又幼稚單純的性格刻畫得淋漓盡致。  民間藝人和文人對水滸故事不斷加工創作,水滸英雄由36人發展到72人,又發展到108 人。到《水滸傳》,就成為36天罡、72地煞。
  • 日美要翻拍《水滸傳》了,畫風會「辣眼睛」嗎?
    在這個版本中,有打不過老虎的「打虎英雄」武松;喜歡露出紋身的九紋龍史進;行刺高俅的扈三娘……被網友感嘆這才是真正的戲說名著。 72日本版《水滸傳》中的武松和史進 有了戲說失敗的先例,網友紛紛表示對「翻拍毀名著」這件事更擔心了。
  • 在《水滸傳》中有四位好漢,雖然綽號很霸氣,但實力卻不堪一擊
    在《水滸傳》之中,施耐庵老先生為了讓各位讀者對梁山一百零八位好漢,有一個更加深刻的印象,因此在每位好漢正式登場的時候,都會有一個特別響亮的綽號,而這些綽號一般都是形容他們的本事或者是性格特徵。史進劇照譬如「九紋龍」史進,說的就是史進後背上紋了紋身,紋身的圖案就是九條龍;再比如「沒羽箭」張清,說的就是張清擅使飛石打人,石子飛出去就像箭一樣,殺傷力極強,不過就是張清的石子沒有羽毛。
  • 紋身故事 | 那些人生中無可替代的瞬間,都在紋身裡.
    知乎上經常有類似「你是出於什麼原因而紋身」這種問題邀請我來回答,於我而言正是因為每一次內心的轉變都是僅有一次人生中僅有一次的瞬間,有無可替代的意義,值得記錄。說到「意義」,對於紋身是否一定要有意義這件事情,一直在紋身愛好者之間富有爭議,這也是促使我寫這篇文章的原因之一。
  • 真實的《水滸傳》:英雄好漢還是烏合之眾?
    「五四」運動以後,有一部中國古典小說地位驟升。胡適稱其為中國文學「正宗」之作,認為其「很當得起一個閻若璩來替他做一番考證的工夫,很當得起王念孫來替他做一番訓詁的工夫」。閻若璩、王念孫,都是清代考據學的代表人物。胡適情有獨鐘的這部奇書,正是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滸傳》。《水滸傳》的原型,是在史書中只有寥寥數語的宋江起義。
  • 喜劇中的搞笑紋身,戳中笑點有沒有?
    這一期,我們直接以「喜劇中的搞笑男士紋身」為賣點,搞笑程度全面升級。你要是一邊聽著狂炫拽酷的歌曲《亂世巨星》(適合過肩龍之類的霸氣紋身),一邊看著搞笑紋身橋段,就可以在鮮明反差中尋找刺激。請看以下「三圖三字」的六個搞笑紋身。
  • 《凱叔水滸傳》上線,一部適合孩子的英雄成長故事!
    《凱叔水滸傳》上線,一部適合孩子的英雄成長故事!3月20日,中國知名兒童內容教育品牌——凱叔講故事App正式上線《凱叔水滸傳》引起高度關注。據了... 《凱叔水滸傳》上線,一部適合孩子的英雄成長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