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山好漢一百單八將,紋身的不多,數來數去,也就是魯智深、史進、燕青、龔旺這四個英雄。
梁山英雄中紋身者佔比相當少,因而,以《水滸傳》中這四位好漢說北宋時期流行紋身,恐怕理由不夠充分。梁山好漢還有幾人賣人肉饅頭呢,是不是當時也流行這個?
其實,施耐庵寫這幾個紋身的好漢並非是要介紹北宋的風俗,而是要隱喻故事。好比書中總是寫吃牛肉那樣,其中是大有深意的。本回答就這幾個好漢紋身,來簡要講一講這其中的寓意是什麼,施耐庵為何要寫他們的紋身。
史進真是一條「九紋龍」卻說東京八十萬禁軍教頭王進私走延安府途中,為感謝史太公的仁德,便點撥他的兒子史進十八般武藝。授業之前,史太公專門介紹了他這個酷愛武藝的兒子,說史大郎從小習武,不務正業,氣死了母親。史太公無奈,只得隨著兒子學武,請了師父,又請匠人刺了紋身。史進的紋身十分特別,總共紋了九條龍。所以,整個華陰縣的人都叫他「九紋龍史進」。
習武便要在身上刺九條龍,這樣的說辭是不是很勉強呢?梁山武功比史進高的人很有幾個,為何就很少有人在身上刺繡?還有諸如樂和等人,說起槍棒便如蜜價甜,酷愛武藝的程度恐怕不在史進之下吧,他們為何就不紋身呢?史進刺了九條龍在身上,恐怕就不一定與習武有直接關係了。也就是說,習武、紋身,這二者沒有因果關係。
而且,以龍作為紋身,而且又是九條龍,也是犯了大忌的。難道史太公是想讓兒子學成天下無敵的武功,然後榮登「九五」之位嗎?
恐怕史太公沒有這樣的雄心壯志,史大郎自己也恐怕沒有這樣的野心吧。
其實,史進紋身的原因早在《水滸傳》開篇故事中就交代原因了,只是歷來的讀者沒有讀懂而已。
「引首」故事中,施耐庵從趙匡胤寫起,一直寫到了宋仁宗,書中留下了這樣一段話:(太祖)傳位與御弟太宗即位。太宗皇帝在位二十二年,傳位與太子即位。這朝皇帝乃是上界赤腳大仙。這段話,說的是北宋的皇位傳承。
「洪太尉誤走妖魔」之後,書中再一次寫到了宋仁宗之後的幾代帝王:仁宗天子在位共四十二年……,傳位英宗。在位四年,傳位與太子神宗。神宗在位一十八年,傳位與太子哲宗。
到此,北宋王朝應當經歷了七代皇帝了,但是,如果仔細閱讀就會發現,這其中少了一位皇帝。這個「故意遺漏」我暫且不講,敬請列位看官自己去找找看。
史進的故事發生在宋徽宗時期,然後,又在「九天玄女廟」的故事中以「二龍戲水」暗中交代了宋欽宗。不多不少,北宋就是經歷了九代皇帝——這就是「九紋龍」。
史進身上的九條龍隱藏著北宋九帝,巧合的是,南宋也是九代皇帝,還是「九紋龍」。因而,施耐庵以「史進」這個人物交代,《水滸傳》「評議前王並後帝」,隱藏了一部大宋王朝的興亡史。
同時,施耐庵又以「故意遺漏」,點明「九紋龍」是一位「九爺」做了皇帝,這代皇帝便是宋高宗趙構。同時,又在北宋帝位傳承中,隱藏了大明王朝的「孫立」。為什麼是這樣的隱喻,本回答限於篇幅,就不再多講了。
總而言之,史進就是一條「真龍」,「九紋龍」隱喻的就是大宋皇帝。
魯智深為何叫做「花和尚」魯達五臺山出家,得了法號智深,於是,《水滸傳》中便沒了魯提轄。魯智深在文殊院苦熬了四五個月,然後偷偷下山,在半山亭搶了一桶酒喝。這桶酒灌下去,魯智深渾身燥熱,便光了膀子,「露出脊背上花繡來」。
於是,五百年以來,所有讀者都認為,魯智深因此得了「花和尚」這個綽號。這樣的解讀越來越受到質疑,「花和尚」究竟是什麼意思呢?難道說魯智深是個採花大盜?
魯智深絕不是採花大盜,他的綽號也絕不是因為一身花繡而得。假如是因為一身花繡而叫做花和尚,為何又沒有「花提轄」呢?從魯達變成魯智深,此人一直在五臺山文殊院,難道是智真長老特批且請人給他刺了一身花繡?這是絕對不可能的,魯智深的花繡,一定是在渭州城甚至之前就有了。
所以,一身花繡不是「花和尚」的來歷,這個紋身與史進一樣,也是別有深意的。
魯達剃度之前,五臺山所有僧眾都反對智真長老收留這個相貌兇頑之人。為平息眾議,智真長老燃了一炷香,上禪椅入定,真魂出竅查看了魯達的「前因後果」。於是,對眾僧說:只顧剃度他。此人上應天星,心地剛直。雖然時下兇頑,命中駁雜,久後卻得清淨,正果非凡,汝等皆不及他。
智真長老這段話,其實就是對魯智深未來的預言,也是「花和尚」這個綽號的真正來歷。我們不妨挑幾個關鍵詞來看看,魯智深為何叫做「花和尚」。
智真長老說,魯智深「命中駁雜」,「駁雜」不就是「花」嗎?
智真長老又說,魯智深「上應天星」。確實,後來梁山大聚義時天降石碣,魯智深果然上應「天孤星」。「天孤星」是道家紫府北鬥七星群中天罡地煞之一,魯智深的「前因」卻是個道教星煞。此時,魯智深入了佛門,又是道家出身,怎麼能不「駁雜」呢?
入了佛門,就應當去掉俗家姓氏,叫「釋智深」,或者如智真長老那樣,叫他「智深」。但是,施耐庵卻讓花和尚保留了俗家姓氏,這樣寫,便與魯智深大鬧五臺山的故事有關了。
話說簡短,魯智深大鬧五臺山隱喻的是宋徽宗革佛的歷史。宋徽宗革佛,最主要的手段就是以道教同化、異化、歸化佛教,其中就有一條,僧人要入道學、稱姓氏,著道袍。瓦罐寺的崔道成,就是宋徽宗革佛運動的一個異教徒,或者說是一個不僧不道的怪物。
然而,施耐庵卻讓魯智深保留姓氏,其原因正好相反,說的是「佛道合一」,正如智真長老所預言的那樣,花和尚魯智深將成就佛道兩家正果。
五臺山所有的僧人即便成就了佛門正果,但是,誰都難以成就道家正果。所以,智真長老預言魯智深的正果是「汝等皆不及他」。
施耐庵以一身花繡掩蓋真相,魯智深的佛道正果其實還與明朝的一段秘史有關,靖難之役中就有一個「天孤星」,同樣成就了佛道兩家正果。此人是誰,此處按下不表。
燕青、龔旺的紋身有待進一步探軼浪子燕青的紋身是盧俊義請工匠繡的,究竟繡了些什麼,書中沒有具體交代,只說:這一身遍體花繡,卻似玉亭柱上鋪著軟翠。若賽錦體,由你是誰,都輸與他。
從文本故事看,燕青這一身花繡是為了出入風月場,與人「賽錦體」所用。配合一身吹的、彈的、唱的、舞的、拆白道字、頂真續麻技藝,小乙哥便榮膺「藝苑專精,風月叢中第一名」。同時,也因此以「浪子」這個綽號,上應天巧星。
燕青這個人物,一定是施耐庵要大寫特寫的角色,因而,他出場時的描述簡直比宋江還有詳細,所用的篇幅也不亞於《水滸傳》頭號主角。如此認真的寫這個人物,但是,《水滸傳》中燕青的事跡並不多,甚至,他那一身本事從來就沒有得到過施展。
讀到這裡,恐怕有讀者就有話要說了,燕青的一身功夫不是用在了智撲擎天柱、秘訪李師師的故事中了嗎?
恕我直言,這些故事都是續書《徵四寇》瞎寫的,燕小乙根本就不是這樣的人。梁山大聚義時,燕青就上應「天巧星」,是天上的星煞,哪能真的重操舊業,出入風月場,向一個娼妓乞求恩惠,然後跪求被施耐庵寫成「黃狗(趙佶屬狗)」的宋徽宗赦免呢?
續書污衊了梁山好漢,同樣污衊了「天巧星」。
但是,因為施耐庵的《水滸傳》早已被大明王朝腰斬,燕青的故事剛剛開頭就煞了尾。所以,燕青的一身花繡到底是何寓意,從前七十回書是讀不到的。雖然讀不到,但卻可以依據書中的伏線進行探軼。
宋江率領梁山好漢攻打曾頭市,有意派盧俊義、燕青去捉史文恭,以及那匹照夜玉獅子。後來,盧俊義活捉了史文恭,燕青則把那匹千裡馬牽上了梁山。
曾頭市是金國王子支持的勢力,說白了,就是金國人佔領北宋地盤的隱喻。梁山好漢攻打曾頭市,其實就是「替天行道,保境安民」。但是,這一仗只擒殺了金國的走狗、漢奸史文恭,而滅掉北宋製造靖康之難的元兇金國王子卻沒有出現。
從燕青牽過照夜玉獅子這條伏線來探軼,我的解讀是,金兵攻陷汴梁後,俘虜了大批北宋藝人,燕青恐怕就憑藉一身風月場的本事混入其中。然後,與盧俊義等梁山好漢裡應外合,伏擊了金國王子。金國王子遭遇一場前所未有的慘敗,羞憤成疾,一命嗚呼。
如此「天巧星浪子燕青」才不枉了施耐庵煞費苦心的濃墨重彩,天罡壓軸式的人物,與「天魁星」享受同等文字待遇,沒有如此大功,又怎麼對得住施公呢?
至於花項虎龔旺,此人出場比燕青更遲,他的紋身故事也沒有在前七十回書中得到展示。而以攻打東昌府,以及皇甫端這個人物來探軼龔旺的紋身寓意,恐怕就與明朝的秘史有關了。
龔旺為何要紋身,筆者還沒有得到真正能夠說服自己的答案。因而,就此擱下不表。
作者:綠野萍蹤01,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書法家協會副主席
⭐⭐⭐⭐⭐
詩詞文藝平臺
推介當下最活躍、最具特色的一線藝術家、作家、詩人,力塑當代藝術家、作家、詩人群像。
投稿前請關注「詩詞文藝」平臺,長按二維碼或搜索shiciwenyi關注。請將原創(未在其它微信平臺上發布,在主題欄裡標註「原創首發」,非原創作品請註明,文責自負)作品連同個人簡介、兩張作者照片、手機號、微信號等信息一併發至投稿郵箱:shiciwenyitougao@163.com,或加總編微信ssrsscwy進行投稿,體裁和題材不限,內容須健康向上,不涉及政治敏感話題。根據點擊量和讀者讚賞,評選年度詩人;選編《詩詞文藝年選》,優秀作品結集出版。
聲明:文中插圖來自網絡,原創保護不論以作者的名稱或平臺名稱,其版權均為作者所有。
《詩詞文藝》編委會
顧 問:謝冕 王幅明 大衛 高偉 徐俊國 雪鷹 夏寒副 總 編: 高偉 王猛仁 馬啟代 大槍 宮白雲 編 委:狐小鎖 周月友 王蜚聲 王萬春 王長發 張煥全 曹麗 印文良 黃玉龍 李繼育 張明銀 劉文海 穆大偉 李英落 秦麗美 彭慶輝 汪志彪 蔚然 邱黎 俊莀 丁端芳 曾毅鳴詩詞文藝
微信公眾號排版運營平臺
名家 | 名作 | 詩詞 | 薈萃
最後,小編懇請大家做一件事,由於微信修改了推送規則,沒有經常留言或點「在看」的,會慢慢的收不到推送!如果您還想每天看到我們的推送,請將詩詞文藝加為星標或每次看完後點擊一下頁面下端的「在看」,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