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財經無忌
幾年前,王興在飯否上感慨:「和聰明人在一起工作,最大的好處就是不用考慮他們的自尊。」
事實正在逐步驗證他的這一論斷。
美團「二號首長」王慧文「老王」將在一年後從美團「退休」,這一消息是由「興哥」王興用內部信的形式正式宣布的。
01
一個大家都關注的點是:為何退休?
不妨復盤。
先是1月20日傍晚,王興給全體員工發的內部信。這封信是一個通知,他寫道,公司聯合創始人、S-team成員、高級副總裁王慧文(老王)將於今年12月退出公司具體管理事務的計劃。
接下來是老王的回信。到了第二段,王慧文解釋了退休的理由,一共四點。除了第一點老調重彈,不能很好的處理工作與家庭、健康的關係,老王辭職信裡列出的另外三點原因,每一條都值得細細品味。
第二條:「處理不好業務經營所需要的專注精進與個人散亂不穩定的興趣之間的關係」。簡單翻譯一下:實際就是對目前美團的「業務經營」提不起「興趣」。
仔細想一下,他這句話實際上默認了,自己的觀念和美團目前的業務經營理念是有一些不一致的。
第三條:「不熱愛管理卻又不得不做管理的痛苦也與日俱增」。回顧王慧文在美團的十年,他更像是一個「執行者」,在目前管理層搭建中,他內心認為自己並是不在做擅長的事——「管理工作」讓他焦慮。
第四條:「一直擔心人生被慣性主導,怠於熟悉的環境而錯過了不同的精彩。」這句話就比較好理解了——在不久之後,王慧文一定會有自己真正認可的職業選擇,「回歸初心」。
一年前,美團高級副總裁、CTO羅道鋒因為「家庭原因」離職,以兼職顧問的身份加入了快手任技術指導,或許給了王慧文一個很好的「示範」。
這麼一看,是不是感覺其實還是挺「酸」的。
有意思的是,王慧文的自白,並不是這場對話的終結。
另一邊的王興也沒閒著,寫了一封回復王慧文的,宛如情書般的作品,對老王為公司做出的貢獻,一樁樁一件件如數家珍,並做出了最高的評價:
「我想,老王就是美團人的代表,老王身上展現出的這些閃光點,就是美團精神。」
然而,不管從哪個角度來看,在人走茶未涼之際,這一至高評價都難免有一絲尷尬色彩:
老王是美團精神,美團精神年底退休。
02
事實上,如果要走的不是老王,而是美團內部的任何一位高管,輿論場有不會有如此激烈的反應。
在美團內部,王慧文是最早跟著王興闖天下的人,兩人當初在清華讀書的時候,睡的是上下鋪,遊戲一起打、實驗一起做,是無話不談的好兄弟。
畢業之後,王興拿著獎學金去了德拉瓦大學讀博士,王慧文去了中科院的聲學所,儘管中間好幾年幾乎沒有聯繫,但王興回國創業之後找到的第一個同道還是他。
在聽了王興熱情洋溢講述了網際網路對於未來生活的影響之後,連編程都不會的王慧文毅然回到了兄弟的身邊,從SNS到輸入法,再到校內網,兩個人兩年差不多折騰了10個項目,但鮮有成功。
美團做成了以後,李志剛給王興寫過一本書,名字叫《九敗一勝》,致敬的就是這一段為夢想同舟共濟的歲月。
作為攜手前行的夥伴,王興和王慧文之間的分工合作也一貫為人稱道。有人比喻說,王興就是美團的大腦,而王慧文則是美團的雙腳。
這透露出的,是二者之間全然不同的性格特徵。
王慧文出身貧寒,但興趣廣泛,為人忠厚;王興家境優越,個人抱負遠大,精英主義色彩濃厚。
和雷軍等企業家不同,王興對於在飯否上「安利」自己的產品和公司毫無興趣,而表現出一種西方精英式的好奇心、洞察和思考。
在這個半私密的社交網絡中,他的興趣包羅萬象,從音樂、建築學、小說、詩歌、到造字學、商業秘辛和父親的水泥行業。
他會知道,vip.com這個域名在賣給唯品會之前在一個賭場手裡,也會懂得,砼( tóng )這個字是1953年著名結構學家蔡方蔭教授創造的,取自「人工石」三字的組合。
從王興最常提及的人物中,賈伯斯、蓋茨、李白、孔子、海明威都是他飯否狀態中的高頻詞。
他在飯否上曾稱自己是九型人格中典型的INTP型——在心理學理論中,這類人屬於「學者/科學家型人格」,特點是沉默、自主、思維敏捷、洞察力強,喜歡理論上或科學方面的追求,喜愛用邏輯和分析解決問題。
王興和王慧文的區別,還可以從校內網被收購之後兩者的態度上看出來:王興拿到了錢之後,幾乎是馬不停蹄的尋找下一個創業項目,而王慧文則是用這筆錢去歐洲和東南亞整整玩了一年。
在美團創業的過程中,紅衫資本的沈南鵬回憶過,王興對於美團的貢獻就在於路線和方向的制定,美團成立之初,很多重要的決策都是他在夜深人靜時完成的,以至於王興本人一度養成了夜間辦公、面試的習慣。
相較之下,王慧文對於美團的意義更多則是在於大小戰略的執行和指揮。
無論是「千團大戰」中的勝利會師,還是與滴滴在網約車之戰中的激烈搏殺,王慧文在美團人心目中的形象一直都是一位衝鋒陷陣的統帥,離職員工回憶起他的時候,更多也是關於他的嚴厲形象和嚴謹態度:「美團絕大多數團隊都怕王慧文,因為幾乎騙不了他。」
批准這樣一位功勳卓著的肱骨老將,或者說「二號首長」退役,美團和王興背後的態度,事實上頗值得人深思。
史書記載,有一日,始皇帝遊玩到梁山宮,登山俯瞰,山下一隊人馬,不下千人前呼後擁,當中一位寬袖大員,衣著華麗,只是被羽蓋遮住,看不清楚。左右仔細審視,據實回奏。秦始皇一聽,是丞相李斯的車駕,說道:「丞相車騎,果真如此威風麼?」
沒過多久,李斯以後有事出門,自覺減少隨從。始皇帝再次大怒,將當日在梁山宮時的所有侍衛相繼拷問,追問是誰透露信息給了丞相,但沒有一人承認,最後幾百隨從全部處死。
三軍只需一個統帥,統帥之外不需要另一個統帥。
03
對於老王突如其來的退休,輿論場一直揣測不斷。儘管美團公開表示稱,此舉志在開啟「領導梯隊」培養計劃,從而決勝下一個十年。但這並未能完全釋除人們心中的疑慮。
一部分聲音在分析了繼任者郭慶和李樹斌的履歷之後,提出了美團試圖在未來拋棄打車業務這一重資產,全面發力酒旅以及與其他業務聯動的輕資產的假設。
然而在更多人眼裡,這一「杯酒釋兵權」的行徑背後所折射出的,實則是美團內部權力的制衡。
這並非美團歷史上的第一次。而在網際網路企業歷史上,藉助於組織架構重組來平衡權力,這也遠遠不是首次。
王興曾經六顧杭州,請來了阿里中供幹嘉偉這一鐵軍教頭,並幫助美團在團購的地推大戰中,殺出一條血路。
但隨著阿甘(幹嘉偉)的離開,以幹嘉偉為代表的阿里系舊部也紛紛從美團「消失」。
不少分析文章稱,幹嘉偉被下放的最直接原因,便是對舊主阿里的念念不忘。他對阿里的多次高度褒獎,讓美團內部的不少老人忿忿不平。
就在那之後,王興宣布了美團組織架構調整,設立了一個所謂的網際網路+大學,讓幹嘉偉出任首任校長。
而接替幹嘉偉事業群的正是王興的嫡系——王慧文。
現在,沒有人能再次接近王興的高度了。
無論是王興,還是黃崢和張一鳴,這批75-80後的網際網路創業新貴都處於事業和人生的上升期,仍然需要不斷地擴大自己的影響力和話語權。
這或許也解釋了美團、拼多多、字節跳動這三家看似毫無關聯的企業身上,朦朧相似的影子。
從長遠角度來講,企業領袖要求控制權,這並不是一件完全不可接受的事。
36氪就曾統計過,過去50年來最成功的科技創業公司,幾乎在絕大多數時間裡都是只有一個人佔統治地位。比如亞馬遜的貝佐斯,蘋果的賈伯斯,Facebook雖然有多個聯合創始人,但它仍然被稱為「馬克·扎克伯格作品」。
同樣,美團只有興哥,拼多多只有黃錚,字節跳動只有張一鳴。
在美團,精英主義附體的王興需要的是能在一線打仗的幹將,而對於大將來說,年輕是最大的資本——世上畢竟黃忠、廉頗少見。
一個戰績赫赫的丞相不要也罷。回到1380年的大明。位極人臣的胡惟庸愛子心切,私自殺了車夫——這件小事,成為了相權分崩離析的藉口。在這件小事背後的事實是,對權威性的潛在威脅。
朱元璋在臨別之際,只在聖旨上留下輕飄飄的四個字:「殺人償命。」
640年過去,一切未變。除了對話的內容更禮貌,信也更長。制度、體系、說辭、緣由,在巨大的商業帝國之內,依舊還是人造的車輪。
至於這輛車碾向何處,碾碎什麼,只在君王意一起,念一動之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