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回歸20年,那首經典的《七子之歌》至今讓人熱淚盈眶

2021-01-08 北京日報客戶端

1999年12月20日零時

中葡兩國政府在澳門文化中心舉行政權交接儀式,中國政府對澳門恢復行使主權,澳門回歸祖國。

1999年12月19日晚,上海市各界人士匯聚黃浦江畔舉行盛大的慶澳門回歸聯歡晚會。圖為12月20日零點以後,禮花騰空,興奮的人群熱烈歡呼。新華社記者 凡軍 攝

1999年12月20日澳門回歸祖國,香港所有報紙對這一歷史時刻作充分報導。新華社記者 張燕輝 攝

澳門舉辦「邁向美好明天大巡遊」。新華社記者 王毓國 攝

那一年,全國的大街小巷都飄蕩著一首歌的旋律——《七子之歌》。它以赤子深情的呼喚,觸動著每一個中國人的心弦。今天是澳門回歸20周年,這首經典歌曲至今仍然被人們廣為傳唱。

你可知「Macau」不是我真姓我離開你太久了,母親!但是他們擄去的是我的肉體,你依然保管我內心的靈魂。你可知「Macau」不是我真姓我離開你太久了,母親!但是他們擄去的是我的肉體,你依然保管我內心的靈魂。那三百年來夢寐不忘的生母啊!請叫兒的乳名,叫我一聲「澳門」!母親!母親!我要回來,母親!母親!你可知「Macau」不是我真姓我要回來,回來!母親!

這首歌曲之所以能成為經典,既是與澳門回歸這一重大歷史事件連接在一起,也與其歌詞真摯、曲調動人、演唱者的童真演繹分不開。

聞一多歌詞寫於山河破碎的中國

1925年,英帝國主義者屠殺遊行示威的群眾,製造了「五卅慘案」,聞一多憤然寫作了一系列愛國主義詩歌,用擬人化的手法,把中國的澳門、香港、臺灣等七個被割讓、租借的地方,比做祖國母親被奪走的七個孩子,以「抒其孤苦亡告,眷懷祖國之哀忱」,進而「激勵同胞,振興中華」。

聞一多

《七子之歌》最初發表在《現代評論》第2卷第03期 , 於1925年7月出版。全詩由《澳門》《香港》《臺灣》《威海衛》《廣州灣》《九龍》《旅順,大連》七節組成。那時,中國山河破碎,風雨如磐,豺狼當道,列強橫行。1946年7月15日,聞一多發表了《最後一次演講》,當天慘遭特務暗殺。

李海鷹流淚譜曲一氣呵成

1998年底,中央電視臺播放的紀錄片《澳門歲月》中第一次唱響了《七子之歌》。總導演李凱回憶說,他是在翻閱聞一多詩集的時候發現了《七子之歌》,並決定將其作為《澳門歲月》的主題曲:「這首詩,最合適。詩人對澳門的呼喚,正是編導在《澳門歲月》中所要宣洩的情緒,共鳴之處就是中華民族祈盼統一,祈盼澳門回歸祖國的主旋律。」

李海鷹

攝製組找到了作曲家李海鷹,他在一遍遍地吟誦聞一多的詩句後,流著淚完成了曲子。李海鷹曾透露,當年他拿著手寫的《七子之歌》歌詞,一氣呵成,只花了三四十分鐘就將曲子寫就,「而且到最後,一個音都沒改」。由於《澳門歲月》的巨大影響力,這首歌在1999年12月20日被選為澳門回歸主題曲。

不滿9歲容韻琳唱出澳門之聲

1998年底,中央電視臺拍攝記錄片《澳門歲月》專題片,需要找一個能歌善舞的澳門小朋友唱主題歌,不到9歲的容韻琳在澳門幾千名小學生中脫穎而出。容韻琳的媽媽黃月麗說,女兒愛好的是跳舞而不是唱歌,沒想到竟被選中。她的普通話說得不好,演唱時發音不夠準確,將「回來」唱成了「奎來」。可就是這特殊的咬字唱出的童真,作為澳門回歸的標誌之一,在國人心中留下了難以磨滅的記憶。

《七子之歌》伴隨容韻琳長大

在1999年中央電視臺的春節聯歡晚會上,容韻琳再一次演唱了《七子之歌》。之後,容韻琳就和這首歌緊緊聯繫在一起,經常會有大型演出邀請她演唱《七子之歌》。容韻琳說,她是唱著《七子之歌》長大的,能代表澳門,代表祖國唱《七子之歌》,是榮譽,更是驕傲。

20年前,在澳門地標性建築大三巴牌坊前,300 位小朋友聚集在一起,共同唱起了《七子之歌》。20年時光流轉,為了慶祝澳門回歸祖國 20 周年,央視今年還發布了《七子之歌》的新版 MV。MV 中,大三巴牌坊前站著的是澳門今天的孩子們,其中有一些成年人的身影,他們是 20 年前第一次唱起這首歌的孩子,如今已長大成人,在澳門從事著各行各業。

回歸以來的20年,是澳門歷史上發展最快最好的時期。這片僅有30多平方公裡的「彈丸之地」,本地生產總值從回歸之初的519億澳門元增加到2018年的4447億澳門元,人均GDP躍居世界第二位。

網友評論

○小時候聽只覺得旋律好聽,現在來聽,第一句就讓人熱淚盈眶。

○一顆芝麻糕~不吃我真行~

○這首歌真的是耳濡目染,也沒有刻意學過,那時候還很小,後來的日子裡總能脫口而出。

○「一國兩制」是解決歷史遺留的澳門問題的最佳方案,也是澳門回歸後保持長期繁榮穩定的最佳制度,祝福澳門,祝福祖國越來越繁榮昌盛!

祝福澳門!

來源:藝綻

記者:王廣燕

監製:賈薇

編輯:王廣燕

流程編輯:孫昱傑

相關焦點

  • 澳門回歸祖國20年!《七子之歌》合唱團重聚!!
    1999年12月20日,澳門回到了祖國的懷抱。一首《七子之歌》,響徹大江南北。在澳門大三巴牌坊前,三百名小朋友童聲合唱,至今仍然流傳為經典。回歸之後,《七子之歌》並沒有被澳門人民淡忘。澳門回歸二十周年之際,新的歌曲傳唱人龍紫嵐小朋友,在廣播當中向當年「回歸合唱團」的成員們發出邀請——重聚大三巴,再度唱響當年的「赤子之心」。
  • 《七子之歌》伴澳門女孩容韻琳成長20年
    在「六一」國際兒童節來臨之際,國家主席習近平5月31日給澳門濠江中學附屬英才學校的小學生回信,對他們予以親切勉勵,並祝他們和全國的少年兒童節日快樂。習近平在回信中表示,我經常想起《七子之歌》,歌中表達的遊子對回到母親懷抱的渴望十分感人。
  • 李玉剛獻禮澳門回歸20周年 全新演繹《七子之歌》
    2019-12-20 16:58:30 來源: 網易音樂 舉報
  • 李玉剛獻禮澳門回歸20周年,重新改編創作「七子之歌」
    新京報訊 在澳門回歸20周年之際,李玉剛受新華社之邀推出原創音樂《七子新歌》,《七子新歌》是在經典之作《七子之歌》的基礎上進行全新音樂創作的歌曲,將愛國熱血與團聚情懷融入其中,以此紀念澳門回歸20周年這一歷史時刻。
  • 澳門珠海大學生共唱七子之歌 獻禮澳門回歸21周年
    澳門珠海大學生共唱七子之歌 獻禮澳門回歸21周年時間:2020-12-20 22:10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澳門珠海大學生共唱七子之歌 獻禮澳門回歸21周年 1999年12月20日,隨著中國恢復對澳門行使主權,葡萄牙結束了對澳門的統治。
  • 《美麗中國》澳門篇《七子之歌》上線 宋祖兒以歌聲祝福祖國
    《美麗中國》音樂專輯第五首單曲澳門篇《七子之歌》由宋祖兒全新演繹,於4月11日零點在網易雲音樂、中國青年報社全媒體平臺(微博、微信及客戶端)同步上線!「你可知『Macau』不是我真姓,我離開你太久了,母親!
  • 《時光的旋律》(第二季):賈凡今晚再唱《七子之歌——澳門》
    但是他們掠去的是我的肉體,你依然保管我內心的靈魂……」每當《七子之歌》響起,大家就會想到在20年前澳門回歸祖國的歡慶時刻。當五星紅旗在澳門徐徐升起,那種熱血沸騰的情感,深深烙印在每個中國人的腦海裡。對於當年年僅八歲的賈凡來說,詞曲作者聞一多和李海鷹是讓自己敬仰的兩個名字,當20年後的他有機會再唱經典《七子之歌——澳門》,他更想去探索這首歌的背後究竟有著怎樣的故事。
  • 聞一多創作的「七子之歌」見證了澳門回歸,也見證了中國崛起
    」……這首由聞一多先生所創的《七子之歌》,想必早已經感動了許多人。可是,所有國人都記住了這位文質彬彬但卻意志堅決的愛國者,也記住了他的《七子之歌》。在新中國成立後,考慮到國內外的複雜形勢,決定澳門暫時維持現狀。不過,雖然沒有強行出兵驅趕葡萄牙人,但我國政府從來都沒有放棄過追回澳門的努力。1978年1月,中葡兩國就雙方建立外交關係正式展開談判,其中最核心的就是澳門問題。
  • 《時光的旋律》(第二季): 歌聲飄過20年,今晚探尋《七子之歌...
    今晚(10月14日)湖南衛視19點30,湖南經視19點45將播出第13集《七子之歌——澳門》,敬請關注。「你可知MACAU不是我真姓,我離開你很久了母親。但是他們掠去的是我的肉體,你依然保管我內心的靈魂……」每當《七子之歌》響起,大家就會想到在20年前澳門回歸祖國的歡慶時刻。當五星紅旗在澳門徐徐升起,那種熱血沸騰的情感,深深烙印在每個中國人的腦海裡。
  • 澳門回歸《七子之歌》背後的故事:詩人含憤寫成 作曲家一夜譜曲
    1999年12月20日,隨著中國恢復對澳門行使主權,葡萄牙結束了對澳門的統治。當時澳門培正中學小學部年僅七歲半的小姑娘容韻琳領唱,帶著濃厚澳門鄉音的《七子之歌》,也隨著這一重大事件廣為國人傳唱和知曉。
  • ...文藝】《七子之歌—澳門》背後故事:詩人含憤寫成 作曲家一夜譜曲
    因此他於1925年3月的歸國前夕,選擇了7個為外虜侵佔的中國港口,寫下了組詩《七子之歌》,一方面是替這離開祖國懷抱的7個地方抒情,另一方面,更是抒發自己的羈旅之情。其中《七子之歌—澳門》是該組詩首篇。 原版MV,容韻琳演唱新版MV,龍紫嵐演唱《七子之歌》背後故事詩人含憤寫成 作曲家一夜譜曲 1999年12月20日,隨著中國恢復對澳門行使主權,葡萄牙結束了對澳門的統治。
  • 金石男聲六重唱《七子之歌-澳門》慶祝澳門回歸祖國20周年
    《七子之歌-澳門》作詞:聞一多  作曲:李海鷹鋼琴:
  • 尹毓恪空靈版《七子之歌》祝福澳門回歸《嗨唱轉起來》展仙嗓魅力
    化身沙發客的他深情演唱《半糖主義》《七子之歌》,不僅當眾表白偶像S.H.E的Ella(陳嘉樺),空靈版《七子之歌》的演繹更是完美展現其獨特仙嗓魅力。節目播出之際正值澳門回歸20周年,尹毓恪用空靈而悠揚的歌聲表達了對澳門美好明天的祝福,滿滿的心意引發集體回憶與感動!節目伊始,伴隨著熟悉的旋律與細膩清澈的嗓音,尹毓恪登臺亮相。
  • 我是澳門人丨聽11歲「小龍女」傳唱《七子之歌》 童聲迴響濠江
    作為《七子之歌》新一代傳唱人,「小龍女」龍紫嵐的歌聲像一陣清新的暖風,她圓嘟嘟、胖乎乎的小臉蛋也很討喜。
  • 《七子之歌》的新一代傳唱人為什麼是她?
    20年前,澳門回歸祖國母親的懷抱,澳門大三巴牌坊,一首《七子之歌》唱出了這座城市與祖國母親的血脈親情。20年後,同在澳門大三巴牌坊,當年唱響這首歌的小學生們,如今已是澳門各行各業的中堅力量,他們與一位小姑娘一起,再次唱響這首歌。視頻裡的這個小姑娘,與當年第一代傳唱人容韻琳帶著澳門味道的普通話不同,能說一口標準的普通話。
  • 紀念澳門回歸21周年:當《七子之歌》響起時,我又想起了你
    它的名字,叫做澳門。一首《七子之歌》讓年幼的我們記住了澳門,但是那時候還無法理解這首歌背後的沉重歷史和人們期盼祖國統一的厚重情感。直到後來,當我們了解了澳門的歷史之後……澳門在先秦時期屬於百越之地,後秦始皇一統中國之時澳門被正式納入中國版圖,歸屬南海郡。宋末元初,大量華人定居澳門,直至16世紀中葉,明世宗嘉靖年間。1553年開始,有葡萄牙人居住澳門。
  • 澳門回歸20周年,從「七子之歌」到「蓮城一家」,慶典活動太精彩!
    >澳門回歸祖國20周年 是一個值得慶祝時刻 ,薪火相傳 《澳門24小時》 帶你共賞澳門的盛世優雅 來源:人民日報新媒體 從《七子之歌》到《蓮城一家
  • 《美麗中國》澳門《七子之歌》在線宋祖兒歌唱祝福祖國
    《美麗中國》音樂專輯澳門《七子之歌》的第五首單曲是由宋祖兒新近演唱的,在中國青年報網易雲音樂和全媒體平臺同步發布(微博,微信和客戶端)!每唱《七子之歌》時,人們都會想起澳門回到祖國的歡慶時刻。這樸素是真誠的,充滿了太多的深情《七子之歌》,歌詞選自愛國詩人聞一多的《七子之歌》,這首曲調由著名作曲家李海鷹作曲。任何時光循環,當熟悉的旋律再次響起時,過去心中所有的辛酸都變成了驕傲和驕傲。這首歌無論我聽了多少遍,帶著深深的韻味和深厚的感情,他仍然充滿了情感和淚水。
  • 11歲女孩被譽七子之歌新傳唱人:琴棋書畫樣樣通
    記者 鄭巧20年前,一首《七子之歌》撥動無數中華兒女心弦。「
  • 《七子之歌》,一次跨越千裡的合唱,再次唱響,意義非凡
    20年前的容韻琳今天,是澳門回歸二十周年的日子。《七子之歌》再次在澳門大三巴牌坊前被唱響,11歲的小女孩龍紫嵐繼1999年澳門姑娘容韻琳第一次在大三巴牌坊前唱起《七子之歌》後,成為新的傳唱人。總導演李凱回憶說,他是在翻閱聞一多詩集的時候發現了《七子之歌》,並決定將其作為《澳門歲月》的主題曲:「這首詩,最合適。詩人對澳門的呼喚,正是編導在《澳門歲月》中所要宣洩的情緒,共鳴之處就是中華民族祈盼統一,祈盼澳門回歸祖國的主旋律。」攝製組找到了李海鷹,他在一遍遍地吟誦聞一多的詩句後,流著淚完成了曲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