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京愛情故事》每個人心中都有過不去的坎兒

2020-10-12 天青色等煙雨

《東京愛情故事》2020版最近播出了,讓我不由又想起上世紀90年代那部泛黃初版。拿新版跟舊版比,如果你看過舊版,就知道新版根本沒有勝算。其實,如果新版不打著《東京愛情故事》(以下簡稱《東愛》)的旗號,單純只是講了一個新的故事,那麼當然是另一種評價體系。正因為它借用,那麼被大家對比,也是很必然的一件事。看完新版兩集以後我的感悟是,與其花筆墨去批評新版,不如花更多筆墨去寫一寫這部曾經影響了無數人的舊版,以及為什麼到今天,它仍然值得去看。在悵惘的都市裡我們嚮往一種愛情,有時你都不知道它是否存在。但是,你確會真切、純粹地嚮往。我想這就是91版《東愛》,最打動人心的一個地方。重刷這一版,讓我驚異的是這部日本泡沫經濟背景下製作出的電視劇,那種在極度物質化社會或高壓職場下渴望一點點純粹、一點點真心、一點點愛情的心態,對於現在來說,竟分外貼合。你在忙碌的連軸轉時,以為很多東西都沒有了,也懷疑自己究竟能不能擁有,但在每一個被壓迫的生活縫隙間,你仍然對其渴望。從這點來說,《東京愛情故事》當年在銀座辦公區的萬人空巷就很好理解了。它在都市的緊壓中提供了一種喘息,一個讓人暫時逃出去、點燃遠處希望的出口。11集的體量,足夠闡釋了一段愛情從開始到衰落,從美好到變遷的全部過程。雖然每次文藝作品試圖闡釋什麼是愛,看完後你都會發現你還是沒明白什麼是愛,但是,參與它的這一過程,觀看、琢磨、觸動的這一過程,也並非是沒有意義的。當時電視劇作品稀少,《東愛》更發展出了很多線下社交和不同陣營的辯論。奠定了一些友誼,成就了一些愛情,也確定了一些將來旅遊的目的地。重看《東愛》,發現很多彈幕都在刷「心疼莉香」。我其實想的是,莉香這個人物對於當時整個社會、她周圍所處的環境,都是超前的。她的超前也是造成了她愛情悲劇的根本原因。有著那樣一個自由價值觀的女孩,在90年代的日本,多少會面臨逆流而上的壓力。劇集一開始,通過男同事對她鄙薄和充滿低下想像的評論,你就能大概知道這樣一個女性,她的所作所為,在當時社會所承擔的壓力。莉香的已婚年長前男友評價說,「她其實是很脆弱的」。我倒不覺得她脆弱,因為脆弱的人不可能像她一次又一次那樣在新的一天鼓滿幹勁,始終用積極心態面對工作和生活。但她絕對是敏感多情多思的。所以,這也是為什麼丸治給她的傷害,比他自己想像中的更大、更深。上帝視角對比下,屏幕這端,觀眾的心疼感由此而來。這樣一個姑娘,她可以不在乎同事惡毒的評論、不在意別人背後怎樣看自己,但是,她在乎的人對她的傷害,卻每一縷,都能真切地落在她身上。莉香代表了一種純粹。她在我們每個人心中或許都像一個可望而不可及的夢。很多人嚮往那種純粹而做不到那樣純粹,很多人想像她那樣敢愛敢恨但終究因為太愛自己,而不敢像她那樣沒有任何保留的付出。重看時,另一個感觸的點是,永尾丸治根本是在和全公司的時尚博主約會!莉香的眉形難道不是現在非常流行的野生眉,而且她的很多穿搭、單品,到今天都不過時。第2集純白羽絨服裡邊配薑黃色粗呢中裙,青春可愛,標準的和閨蜜出街裝。第3集莉香那件純白色毛衣,是多少90年代「毛線書」上爭先推出的新款。那段時間你會發現所有女性都在打毛線,織一件赤名莉香那樣的毛衣,織一個赤名莉香那樣的自己。還有那種粗針針織衫,把它裡邊的襯衫扎進長褲,腰居然還那麼細。經典條紋衫不用說了,現在復古風標配。還有她的各種風衣,卡其色、灰色、白色、黑色……初秋可以直接穿在夏裙外。東京的深秋也蠻冷的,於是裡邊可以搭毛衣,外圍一條厚厚保暖的羊毛圍巾。第2集那款腋下包,我前段時間還在找。時尚真是一種輪迴。我看她的穿搭時就在想,永尾丸治怎麼意識不到這是一個多麼優秀的女孩喜歡自己。不過,男女之間交往的一大悲哀也是,他get不到你在穿搭上驚人的天賦。有時,你這邊已經珠穆朗瑪了,他那邊還是一塊很低的盆地。你精心搭出一套職場減齡風,他覺得不過也就是……粉紅色的。有時候你大膽來一套撞色搭配,他不理解你為啥要背那麼綠的一個包。有時你來一套順色系的……反正他就是什麼都看不出來。《東愛》初播時,最出彩的顯然是赤名莉香這個人物。但現在重看,覺得劇集對於三上這個人物的刻畫,也很真實。一個人不可以同時喜歡多個人嗎?他確實是喜歡了裡美五年,但是他說自己「等了裡美五年」,倒也不見得,因為在那些穿花似的女人當中,他好像也並沒有「等」。想跟裡美正式交往的那一刻,燒過去所有女朋友電話本那段,我覺得他或許是真心的——下決心跟舊日女人一切斬斷。但與此同時,大學裡那個女同學尚子,又仿佛和她們有些不同似的。他是真的對她更感興趣一些。不知道大家發現沒有,裡美和尚子,某種程度上是同一類型,都是那種長發班花型女孩子,「好」女孩、矜持。三上一開始被尚子吸引,估計也是因為她身上這種和初戀的相像性。但往後,和兩個女性進一步相處以後他才發現了她們的不同。尚子或許更適合成年後的三上。《東愛》最終的結局是成了兩對情侶,但這兩對的性質非常不同。裡美和丸治的結合,是一種很顯然的妥協和回到自己的舒適區;而三上和尚子這一對,我覺得或許更代表了一種成熟的戀愛觀——最終要選擇最適合自己的那一個。很多時候,你喜歡了很多年的人,未必適合你。裡美那種類型是在中學時能引起男生強烈和長久的愛的一種類型,但是,那麼多年過去,她周圍的人都在不斷成長,她似乎並沒有。《東愛》中展示的她的一舉一動表明她似乎仍是那個愛媛小城的班花思維,希望始終有兩個、至少有兩個優秀的男生喜歡自己。但是,她的顯然這種自己都沒有想清楚的、略嫌自私(也不太健康和成熟)的戀愛觀,也造成了他人不必要的困擾和自己人生的悲劇(不覺得她和丸治結婚後就會多麼幸福,頂多就是一種正常的平淡吧)。不過,也許是有這樣一種女性?覺得一生最重要的不是愛情,而是在適齡時趕緊抓到一個,儘早交代自己安穩的人生結局。如果這樣的話,她也算求仁得仁了。我們每個人面對自己喜歡的人時,都會有不同的選擇。有人勇敢,有人猶疑,有人卑鄙,有人傻。很多人說劇中莉香是用「錯」的方式愛人,但我想,愛一個人,會有「正確」的方式嗎?其實,如果真心,就總會犯錯;如果真心,就總沒有那麼聰明。我們更年輕的時候,以為愛情只有一種面貌。但這就是一切悲劇的來源。他(她)如果不是那種面貌,我們就會覺得他(她)是不愛我們的,但是,要過很久以後才會發現,愛情的面貌不是千篇一律。當你愛情的現實不夠光鮮的時候,你必須得接受它或許至少是樸實,或至少是真的。否則,一味沉迷於絕美的幻境,人最終只會追尋了一個又一個空虛的影子。很多曾經青澀時看這部劇的人,現在都更成熟了。不知你們之後經歷的,是否是自己年少時想要的人生,是否得到了自己期待的愛情呢?一切都不要緊。因為,只要你記得自己曾經有過一些晶瑩剔透的瞬間,或哪怕擁有過一秒這種無欲無求的感動,一切,其實也就夠了。生命,或許總不免充滿泥沙,但人只要記得自己曾經遇到的珍珠,那一切也不是十足沒用的蚌殼。正如莉香所說,「所謂戀愛,只要參加了就有意義了,雖然最終沒有獲得結局。」

相關焦點

  • 童瑤翻身成顧佳,往事不堪回首,生活哪有什麼過不去的坎兒
    當年兩個人還有中戲老師張定宇的故事,現在還有人在吃瓜。孰是孰非我們無從下結論。《林海雪原》選角色時,童瑤藉助和張定宇的關係得到角色,被張默發現。之後童瑤、張默、張定宇各執一詞。對簿公堂之後,張定宇和張默被開除,童瑤被暴打後名聲臭了,好多年都沒戲拍。
  • 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伍佰
    我最喜歡聽伍佰的情歌,他沒有華麗的詞藻,有的只是平鋪直敘,但大道至簡,伍佰將他對愛情的思考融入在歌曲中,再加上慵懶的嗓音,他不是在給你講愛情的浪漫,而是講愛情的真實,就像他在歌中所說的當你失戀的時候,他會跟你講「到現在還是深深地愛著你,是愛情的友情的都可以,那是我心中的幸福,我知道它苦苦的」。
  • 《永遠的三丁目的夕陽》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座未完工的東京塔
    五十年代眾生相,夕陽裡的胡同裡,總有那麼一些信仰與希望伴隨著東京塔一起,生根發芽,瓜熟蒂落。你與我,並非只有詩和遠方,還有的是愛與感恩。你曾帶著夢想進入過一個城市嗎?幻想著這裡的光影斑駁,渴望著這裡的熱鬧喧譁。
  • 每個人心中都有一片挪威的森林
    列儂唱了一個憂傷的撩妹的故事,而有了吉他伴奏的輕搖滾樂——《挪威的森林》;喜歡披頭四和列儂的村上春樹因為聽了這首歌曲而產生靈感,創作出了深受眾多青年男女喜歡的愛情小說;伍佰在後來被問起為什麼創作《挪威的森林》的時候,也說自己非常喜歡村上春樹的這本小說,由此受啟發,寫出了這首歌曲。從英倫三島到臺灣,挪威森林的風靡由音樂始,由音樂終,然而它被賦予的情感和意味早已經改變。
  • 經典中的經典日劇《東京愛情故事》回來啦~
    每個人心中肯定都有份難忘的日劇清單,而相信不少人的清單中,一定都少不了這部超經典的日劇《東京愛情故事》!
  • 《東京愛情故事》:永遠的赤名莉香
    1991年,《東京愛情故事》在日本首播,隨後席捲亞洲,成為日劇史上的一個裡程碑 1995年,上海電視臺播出配音版《東京愛情故事》,成為了刻在70、80後記憶裡的一部經典。 從來沒有一部電視劇,如此真誠、細膩地探討了愛情關係。雖然只有短短的11集,卻能持久而深刻地引起人們的共鳴。
  • 《雒城》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座城!
    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座城市,也許是他出生的那座城,也許是他生活的那座城,也許是他剛剛來到的這座城,也許是他正要離開的那座城。
  • 《東京愛情故事》二刷東愛,每一次都有體會
    趁著新版《東京愛情故事2020》的熱潮,重刷1991版。題目是奉為經典,私以為可以把詞更升華一點,應是奉為圭臬。1991的日本就能把一部看似普普通通的愛情故事拍成這樣,可能不得不說坂元裕二真是天才。記得四年前我在答案的末尾寫道「十年後再看此片,又將是怎樣一番心情?」,如今時隔四年,重溫此劇,真又是一番感悟。好的電視劇不僅能引起你的共鳴,而且在人生的不同階段,是不同的共鳴。
  • 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座藍蘭島
    因為這畢竟只是一個「愛情故事」,太多的涉及現實的客觀背景一方面會使整個故事複雜化,更重要的是將使這個「愛情故事」變質。我們只知道,貴樹和明裡的結識起源於明裡的一次轉學;小學畢業後,一直期望著共同讀中學的貴樹搬家了。無論是明裡的轉學,還是貴樹的搬家,顯然不是他們自己的希望,也不是他們自己所能控制和改變的,貴樹和明裡所能做的唯一就是適應現實。
  • 網易雲熱評:我心裡一直有個坎兒過不去,我總感覺和他的愛還沒有...
    我心裡一直有個坎兒過不去我總感覺和他的愛還沒有結束但我比誰都清楚我跟這個人沒有以後了——網易雲熱評牆音樂《十六》時間真的是這個世界上最好的跨度,讓慘痛變得蒼白,讓執著的人選擇離開,然後歷經滄桑人來人往,你會明白,萬般皆是命,半點不由人
  • 《奧賽羅》丨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伊阿古
    ——《奧賽羅》在英國倫敦,有這樣一個充滿活力的巡迴劇團,它擁有出色的、能夠應對各種角色的演員,並且熟練地使他們的作品在大型歌劇院與鄉村娛樂廳之間的各種舞臺上遊刃有餘,因此,他們成為了英格蘭唯一一家有公共資金投注的巡迴劇團——英國巡迴劇團。
  • 隆多的「鐵拳」又揍在CP3臉上,他們有什麼過不去的坎兒
    追溯到更久,隆多和保羅的矛盾由來已久,兩個備受球迷喜愛的後衛,都不是主動挑事兒的主兒,到底為何事耿耿於懷,成為過不去的坎兒?事情得追溯到10年前,那時,隆多還是凱爾特人「三巨頭」的小弟,保羅還是黃蜂(今鵜鶘)的蜂王。
  • 《東京愛情故事2020》更像東京的東京故事
    Vaundy:唱新東愛片尾曲的City Boy新東愛與老版東愛最大的不同在於,新東愛承擔了更多城市宣傳的功能,與其說「愛情故事」,不如說「東京故事」更貼切,畫面中的東京塔無時無刻不在提醒我們這點。了解這點以後,談論新莉香是否漂亮,是否有足夠的人格魅力就沒有太多的意義。因為東京才是真正的主角,莉香、完治、三上和裡美不過是居住在東京的四個典型人物而已。
  • 開心一笑:哭痛快就好了,沒啥過不去的坎兒
    大爺到他旁邊坐下,拍拍他的肩膀語重心長道:小夥子,沒事,你繼續,哭痛快就好了,沒啥過不去的坎兒!2、幫同事接親,一路過關斬將終於到了新娘的房門口,卻見新娘的弟弟橫躺在門口。怎麼拉,怎麼說都不起來,沒有辦法,同事只得偷偷塞了個大紅包給他。得了紅包的弟弟像變了個人似的,跳起來就砸門,邊砸還邊吼到:姐!快開門啊,你要再不開門,他們就要去接別人家接媳婦了。
  • 每個人心中都有一首「小彈唱」
    人生中每一個經歷過的城市,都是相通的。每一個努力過的腳印‍,都是相連的,它一步一步帶我到今天,成就今天的你我。
  • 29年後的東京愛情故事2020
    1991年1月7日,改編自同名漫畫,鈴木保奈美、織田裕二等主演的《東京愛情故事》在日本富士電視臺開播,收視率居高不下。東京愛情故事東京ラブストーリー豆瓣評分至今高達9.4。1995年,這部經典愛情劇被引進中國,在上海電視臺播出後,更是成為70後、80後的集體回憶。抓住眼球的,不只是劇中的愛情故事本身,連主演們的穿搭、愛情觀、主題曲都稱為人們茶餘飯後討論的焦點。
  • 新版《東京愛情故事》翻車了?
    ​1991年播出的《東京愛情故事》,掀起了亞洲範圍內的收視狂潮,被譽為無數人心中的「愛情啟蒙教科書」。當主題曲《突然發生的愛情》前奏響起時,相信很多「東迷」要忍不住流下時代的眼淚。最近,亞馬遜聯手日本富士電視臺推出了《東京愛情故事2020》。儘管新版《東愛》在主要角色人設和故事時代背景上做了明顯改動,但整體上依舊延續了老版中的愛情糾葛。
  • 做人要仗義善良,惟有女人當仁不讓——這是一道坎兒啊
    每個人心裡都有一道疤,揭開了就會疼,疼就會回憶,回憶就會惆悵,惆悵就會感傷……這一套連貫的動作,不是觸景生情,而是人——生來便有些許做作。有多少人離了前任,卻又按著前任的要求去找第二任,做作的緣由是什麼誰也說不清楚,或許這就是天性吧!
  • 東京愛情故事2020
    於是新版「東京愛情故事」在4.29悄然開播瞭然而我卻提不起勇氣去看,靜靜地讓資源就這樣躺著。鈴木保奈美的赤名莉香是心中永遠的遺憾,而織田裕二的永尾完治則是心中一直的怨念。但秉承著不看不評的劇評信念,我還是將它點了開來。
  • [飛血的大頭貼] 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小LOLI
    [飛血的大頭貼] 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小LOLI 發布時間:11-06-07 09:40 來源:網際網路 作者:52pk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