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光的翅膀
慢慢地掠過我的眉梢
像你一樣把我擁在臂彎裡
朗讀 / 如果
▲ 點擊聆聽 ▲
秋的眷戀
鄧 玲
十月,像一面鏡子
進入原野的最深處
沒有破碎,也無需擦拭
陽光一片片投下來,正好
印在我指甲上,塗了顏色的唇膏
我無盡地想
正好被你的心事撞破
在那磨的光滑的原石上的痕跡
多像你留給我隱密的日記
日出牽著日落的
鳥兒嘰嘰喳喳
我應該喜悅
表達我對她深深的眷戀
如杯醇酒
和這秋風對飲
黃昏出神的每一刻
我愛戀地追逐著自由的天空
秋光的翅膀
慢慢地掠過我的眉梢
像你一樣把我擁在臂彎裡
詩人手跡
詩人詩選
花 語
落紅
無非是塵世憂傷的歌
霜白
風不幹記憶
離殤
是生命中
一條曲折向西的
河流
春 雨
晴朗的天空,被一陣風繞亂陣腳
一隻烏鴉從遠方而來
一枝利箭穿透它的軟肋
閃出白色
一隻又一隻烏鴉
無數隻 層疊
黑色,讓所有事物暗淡下來
雷,沒忍住怒氣
閃成了一朵朵金色的花。
那些帶著亮光的玻璃珠
抓住懸崖那一躍
竟然
躍成了李白筆下的桃花潭
花 殤
春在桃花裡羞紅
翠柳握住的筆
畫出雲,也寫出遠方
你不是客
心生雜草
我非林間鳥鳴
也攬山夜話
若陌上花開
誰隨春風而來
關窗 聽雨 淋落花
各紅各的紅
否則
我只取花殤
煮酒 作詩
在路上
這花香比預期的還要濃厚
在路上
偶有幾聲不知名的鳥語
從我身旁路過
我沒有風塵僕僕的趕來
背包裡的麵包和飲料
足夠看出我的懶散
看著這裡靜待的山水
三三兩兩的人群
恍惚間
我也成了這裡的風景
秋 念
每一個人
都懷揣夢想
平原,高山
河流、花草與雲朵
還有,與風一樣流動的牛羊
都是秋天最美的顏色
樹葉金黃
生離,死別
途經生命與死亡的路引
也布滿了陽光呵
因此有了重量
問學生,書包裝的是什麼
說,書包裝滿了希望
問農民,背簍裝的是什麼
說,背簍裝滿了念想
問青年,心裡裝的是什麼
說,心裡裝的是姑娘
問天地,雲朵是什麼
都是,塵世的念想
一樹火紅的柿子
點燃秋天
待你,把我收割進糧倉
遲到的雪
風向窗戶作別
沒有看見我的揮手
如果告訴我
雪的到來
我的門就不會關的太緊
我會把時間壓的更低
想起一個兒時的黃昏
在你未到達的路上
讓探出的頭事先與你接近
假想,正值青春時
或許還有一些酒水抑或玫瑰,在音樂裡浸泡
時間把我困住
轉眼的消散就像薄霧中的陽光
我來不及查找你的樣子
像此刻我離不開
你的那些讚嘆和期許
那都是你留給我的
將要收攏的白
時 光
天空那麼藍
從小巷的空隙一直到蝴蝶九月的遠去
我的秋風被告別吹散
不期待月下懷想
更不等候,時光重返
有摺扇公子打馬經過
我就是桑香黑茶
苦得透心,藏也深情
守候一朵雲的過往
守望心所念動的長路
以及長路之上
誦讀經幡的風
等待一個不回家的人
在我整天想著回鄉卻又疏於回鄉的人
一個在老家代替我被母親寵愛的女孩
她在電話裡的抱怨
就像年齡的增長一樣越來越多
而我的母親,一個農村的普通老太
每當我打電話說要回家的時候
衣櫃裡總是備一床洗淨的床單
把我曾經睡過的小床重新打理
她掃地。到菜地裡去拔蘿蔔
搓洗抹布,為老舊的家具洗臉
和鄰居聊天,把興奮和喜悅向鄰居傳遞
然後就站在老家屋前的電線桿下
望著我來的方向,手搭涼棚
嘴裡碎碎地念叨著我的乳名
評論摘要
詩人寫秋,不但讓秋高度地擬人化,而且讓「我」秋交融,儼然一對閨蜜,讓詩題裡的「眷戀」不再是一個抽象的名詞,而成為一組生動、具體、直觀、動感的畫面。
這首詩裡的秋天渾然而又樸素:「十月,像一面鏡子/進入原野深處/沒有破碎,無需擦拭」,因這詩句,讀者無需再陷入中國詩歌傳統裡遇秋則悲的俗套,也讓千年之前的劉禹錫終於又多了一個知音。這首詩裡的秋天,甚至還有份小鳥依人之感,這感覺並非來自詩人對它的直接呈現,而由「我」的行為側面烘託,並為讀者留下足夠的想像空間:每個人都可因自己的經歷而繪出心目中秋天的模樣,每個人也都可因自己的閱歷而凸顯自身對秋特有的眷戀。
——呂本懷(清冮暮雪)
詩歌秋的眷戀,向我們徐徐展現出一幅魅力四射的畫卷。
你看:秋的十月,被原野包裹,咋涼還暖的陽光,牽引著日出日落,掠過我的眉梢、醇酒、心事。秋的十月啊,讓我如此的眷戀。
作者幸運相隨,是一位成熟的女詩人,同時也是一位很美很美的美女,如同她的文字一樣優雅醇美。她在多年的詩寫生涯中,付出了極大的精力和毅力,她對詩歌的熱愛,就像她的立言中所宣告的,「詩歌是我的心聲」,如果有來世,我還想遇見你!!!
——澀蘋果
把秋天拉近了做個閨蜜,又送給原野空曠,陽光恰巧懂得美妝,心事全都被它們猜透,鳥兒嘰嘰喳喳討論日落日出,香醇酒黃昏殘陽璀璨的剎那,鮮活的秋色把秋風醉了,醉在你我眼中還是心尖上,多美好的十月,如鏡窺視澎湃不靜的內心,會飛向何方。作者以「鏡子」比擬秋天,新穎而巧妙,折射秋的色彩繽紛和詩人玲瓏匠心,多處擬人手法把景與情交融合一,細膩而奔放。確實是秋的眷戀,慢慢品讀,秋味濃鬱。
——樂海沙雪寅
十月是金色的,十月是收穫的季節,不僅碩果纍纍,秋長河落日點評:十月是金色的,十月是收穫的季節,不僅碩果纍纍,秋天更加明媚而充實,陽光印在指甲,塗紅唇線,這是多麼令人愜意的時刻,凝眉或遠望,充滿無限思念。小詩文筆細膩,想像飄逸。
——長河落日
詩人簡介
鄧玲,網名幸運相隨,湖南長沙人。系湖南省詩歌學理事,四川省散文學會會員,四川省楚文化研究會書刊編輯出版院執行秘書長。作品被眾多網站,平臺及文學刊物刊發。 詩觀:必須在詩意中活著!
張兆祥(1852-1908),號龢庵,天津人。通曉西洋照相技法和詩文書畫,尤擅寫生,長於花鳥,吸收郎世寧西洋畫法,自成一派。作品傳世甚少,尤為寶貴。藏於天津市藝術博物館的《石榴花》,色彩濃豔,風姿絕倫,堪稱珍品。其弟子陸文鬱等人也在畫壇名噪一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