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將故事板轉變成視覺預演?

2021-02-21 電影攝影師

本周末,拍電影網、後浪特邀曾一對一指導麥可·傑克遜的金牌導師史蒂文·卡茨來華授課。屆時,羅伯特·麥基《故事》譯者、《大眾電影》《中國銀幕》專欄作家、曾任中國電影海外推廣公司總經理的周鐵東老師,也將作為「特邀學員」親臨現場。(欲了解詳情請拉到文末)

史蒂文·卡茨到底是誰?

 

他寫了《電影鏡頭設計》《場面調度》兩本現象級電影教科書,被譯為德、意、日、韓、俄、土耳其等多種語言,風靡全世界各大影視院校,當下活躍在一線的影視創作者有無數人看過他的書。

 

他與保羅·紐曼是鄰居,看著伍迪·艾倫這級別的導演在劇場後臺排練長大。

 

他年少時擺弄著超8攝影機,拍了一部惡搞希區柯克的短片,躋身《周末夜現場》,逐漸成為一位好萊塢的導演&製片人。

 

他是世界上全面運用視覺預演(Previz)的第一人。

 

他,作為影視、動畫、遊戲領域的數位技術專家,始終與行業發展保持同步,參與行業標準制定與軟硬體開發。

 

他曾受邀在美國電影學會(AFI)、聖丹斯電影節、帕森斯設計學院、丹麥電影學院、紐約視覺藝術學院、上海大學、薩凡納藝術設計學院、紐約大學和美國作家協會等開設講習班。

他在中國工作多年,曾擔任第一部主要由中國本土團隊製作的3D CGI動畫電影的製片人。

擁有「一線創作經驗+豐富的教學經驗+在中國的工作經歷」的卡茨,此番將圍繞「敘事的動力與電影設計」「好萊塢/全球性的電影風格」「場景設計與鏡頭設置」「鏡頭設計的工具和技術」幾大主題逐一闡釋,並將在課堂與學員進行現場鏡頭設計調度的演示。最後,還將以《大白鯊》故事板為例進行拉片,深入解析無需語言的影像化敘事藝術。

▲卡茨在線聊創作(播客節選)

以下內容來源於本次課程大綱及《電影鏡頭設計》(25周年紀念版)

為什麼我們鍾情於故事?

儘管電影技術現在相對平價,對用戶也更友好,但你仍然要知道如何編寫、拍攝和剪輯那個整日整夜縈繞在你心頭的故事。儘管技術世界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但電影的講述手段仍與一個多世紀以來的傳統保持一致。

我們都討厭被劇透,過程比終點重要得多,是哪些因素將一個故事演繹為「一段歷程」呢?

組成故事的信息包括:

角色

故事世界

 

不過僅憑這些信息無法構成一段故事。原因有二:

因與果

留著不說的信息

 

是留著不說的東西引發我們的疑問:接下來究竟會發生什麼呢?

這就是講故事的策略了:用給出的部分信息,激發觀眾尋求答案。這個策略就與創作者,尤其是導演在用影像講故事的過程中做出的每個決定息息相關。

甚至可以說,這個規律支配著一切藝術創作——音樂、繪畫、寫作……

這個規律也會體現在情節、對白、剪輯、攝影、美術等形式中。

 

千變萬變,講故事的核心方法沒有變

在一部故事片中有大約1500個鏡頭,而將這些鏡頭組成一個整體並按正確順序排列,一直是格裡菲斯、威爾斯、戈達爾、黑澤明、斯科塞斯、赫爾佐格這些電影大師以及諸多新生代導演畢生探索的、具有挑戰性的、令人抓狂的難題。

 

這裡旨在為你釐清敘事過程中的視覺部分,並助你找到一套屬於你個人的導演方法。探索這種方法的出發點是好萊塢的連續性剪輯風格(如今是全球性的電影風格),畢竟你一生中觀看的電視節目和電影有99%都以此為基礎。

 

這種風格有特定的規則,但在該剪輯風格之內,你仍然會有很大的空間來發揮你的個人特色(你也可以打破規則)。儘管在我們身處的這個時代,有可攜式相機和高效非線性剪輯系統,但倘若你學會運用這種你此生在電影中一直都在看的電影語法,你就會有更多的時間花在打磨故事內核,而不是電影的製作技術上。

 

拍好一場戲,沒有公式,但有方法

 

一旦掌握把故事變成影像,把鏡頭組合成故事的基本功,你就可以在腦內建起一個剪輯室,其中有各種鏡頭中可供選擇。並沒有所謂「正確」或「錯誤」的答案,我們所做的是將不同的解決方案進行比較和評述,明示導演在構建一場戲時要努力解決的問題。

 

做引導型創作者,還是選擇型創作者?

「Look dev」一詞是指導演和美術部門決定視覺主題的一段時間。有些導演對他們的電影有一種基本的視覺感受,如同直覺一般,而且是決定性的。其他導演則需要嘗試數十種選項還猶豫不決。對導演來說,這是一個非常昂貴的局限。通常來講會有「選擇者」(selector)和「引導者」(director)的區分:「選擇者」必須反覆查看畫面中的每個元素,而沒法給出一致的建議,而「引導者」有著明確的方向及利用已知信息來解釋其決定的能力。這本書的其中一個目的就是幫助導演拓展一個視覺設計的過程,這樣他們就不會白白浪費資源和時間。

 

數字時代,電腦就是製片廠

 

曾經,一個新手電影人很難快速積累實際經驗,因為電影行業的設備和服務都很昂貴。不過,那是在數字革命之前,那時網際網路、iMovie和能拍攝4k視頻的智慧型手機都尚未出現。現在,每個人都可以用他們的筆記本電腦來製作電影—甚至可以是一部內置著像素可觀的鏡頭的iPad。至於電影的發行,則被YouTube、Vimeo、Facebook、Instagram以及隨時隨地出現的新平臺所涵蓋。自1895年第一部電影上映以來,電影創作者機遇最多的時代就是當下。電影製作的創造性過程大部分集中到了一個人手中。這是編劇、導演、攝影師和剪輯師的時代。

 

故事板是將想法形象化最有用的工具

故事板可繁可簡,這要由創作需求而定。

 

布萊恩·德·帕爾瑪在計算機上用故事板程序(storyboarder)畫簡筆人物圖。像這樣簡單的圖,很容易成為幫助記憶的工具。當然,對帕爾瑪有效的方法,對你不一定有效,你也許能找到一種不同的適合你自己的呈現方法。

《銀翼殺手》中的開場片段的故事板,展現了精湛的圖像敘事感,那是影片中並未拍攝的兩場中的一場。這是一個極好的使用氣氛來建立影片基調的例子,在此例中,它反諷地使用了寧靜的、田園式的背景來製造氣氛。開場顯示的是哈裡遜·福特所飾的角色德克爾,將他的旋轉飛行器降落在一個農場上。開始幾幅構圖優雅的景框,只有簡單的形狀,但能引發奇特的20世紀40年代科幻小說的感受。

這個段落在1982版中未拍攝,但用在了《銀翼殺手2049》中。

 

畫師J·託德·安德森(J. Todd Anderson)則與編劇、導演科恩兄弟形成了獨特的創作模式。他們通常一次只處理一個場景,然後把走位排演出來。導演喬爾有一個特定的鏡頭表,伊森可能有自己畫的草圖。兄弟倆選定一個場景並開始描述這一幕,同時安德森會快速畫出故事板的縮略圖。縮略圖由簡筆畫人物和一些簡單形狀組成,也會有筆記和箭頭來表示運動方式,但鏡頭的主要細節安德森會先理解兄弟倆的意圖並記在腦子裡,等到他們去忙其他事的時候再寫下來。他會在當天餘下的時間裡,憑藉記憶將所有快速繪製的草圖重新繪製成完善的故事板。第二天他們再來一起討論這些故事板是否可用。有時一個新的想法出現後,需要再把這個段落過兩到三遍。此過程平均持續6到8周,直到電影中的每個場景和設置都在故事板中有所表示。最終成果是一個由科恩兄弟註解的、圖文並茂的劇本,每一頁劇本都有一頁故事板與之對應。這份劇本與演員和劇組人員共享,因此每個人都可以明確知道電影將要呈現的面貌。

 

託德·安德森為《謀殺綠腳趾》繪製的故事版

不論現場是否依照故事板拍攝,它對導演都是有幫助的。導演能從中看見故事中戲劇性的流動,而那是劇本中所無法傳遞的。不管我們的圖有多粗略,在紙上組織鏡頭所需的思考過程和心理狀態是無價的。

 

數位化的視覺設計工具:從故事板到視覺預演(Previz)

 

如今,故事板畫家的典型形象是坐在兩個27英寸的顯示器前,用Wacom數位板繪圖,也可能是一臺Cintiq。他會利用網際網路調研,並下載數以百計的圖像,然後使用圖像的整個或部分來在Photoshop中進行繪製。他是一個水平高超的Maya用戶,一直從TurboSquid或Renderity下載3D模型,在Photoshop中將這些模型都變成圖層。這樣的工作方式影響了他的製作風格。故事板畫家通常會將攝影、3D模型和Photoshop中的繪製元素結合在一起。他的工作就是換換軟體的事。

 

你能盡情利用預製素材,但創建3D動畫預演或帶有配樂的PowerPoint幻燈片故事板仍然是一項艱巨的工程。有些時候你並不需要做到那個程度,只用畫出重要的節拍故事板就夠了,這取決於你打算採取的導演方式。

 

但當拍攝複雜,日程安排嚴格時,預演就需要做得詳細。下面是蒂姆·米勒導演作品《死侍》(Deadpool)中一個複雜動作場景的預演,它們使用了動作捕捉技術與關鍵幀及物理模擬,呈現出流暢連貫的角色動作,體現了當下最先進的預演製作水平。這類型的預演只在必要時才會採用,它以實景和真人的真實尺寸為基礎,並使用技術精準的攝影機與鏡頭,這意味著預演時的機位和決定拍攝所需的後勤支持將與實拍時保持一致。這種級別的預演價格非常昂貴,一般用於製作動作、奇幻和科幻類大片。其實這種預演本身已經算是一部小成本動畫電影了,只不過永遠不會正式發行而已。

 

在《死侍》的預演中,每個畫面顯示三個面板。上面的是動畫版預演。左下是動作捕捉部分,用來記錄演員的動作,這些動作將會加在動畫3D角色身上。右下是基於預演段落拍攝的實拍素材。

Blur studios為《死待》製作的預演

一個提升自己導演、製作、編劇、表演指導的藝術修養和技巧的頂級機會來了。

 

我們為大家請來了曾一對一指導麥可·傑克遜的金牌導師。他當時在夢幻島莊園的私人影院為MJ拉片講解,傳授電影拍攝技巧。

 

而你只需參加這次電影語法大師課,便有機會現場體驗到明星級的教學。

拍電影網×後浪×史蒂文·卡茨 

 好萊塢電影語法大師班 

額滿即止,報名從速!

  點擊下方「閱讀原文」亦可報名

相關焦點

  • 新書推薦|《電幻國度》——一部電影的前期概念視覺預演
    可能很多人會把這本書當畫冊來看,不過這本書最讓我興奮的是,它其實是一部電影的前期概念視覺預演。不過和很多科幻電影的視覺概念預覽集不同的是,本書還提供了深刻而有趣的人物及世界觀建構,是一種獨立存在的藝術形式。本書講述的故事因為留白較多,所以需要讀者發揮一定的想像力。
  • 布蘭妮歌曲將被改編成一部音樂劇,10 月在芝加哥預演
    布蘭妮的多首歌曲將被改編成一部百老匯音樂劇 Once Upon a One More Time,這個名字的來源正是她 1999 年的出道單曲、同時也是冠軍單曲 Baby One More Time。據《紐約時報》報導,音樂劇將收錄 23 首歌曲,其中包括一些知名度和傳唱度不那麼高的「deep album cuts」。
  • 【直播】什麼是全球頂尖視覺化藝術?漫威御用視覺預覽公司 「第三樓」直播分享來了!
    這樣時刻的到來往往都是那麼令人預想不到:就在他記憶中的那一天,克裡斯的媽媽從圖書館帶回一本有關工業光魔公司特效藝術的書籍,書中講述了許多大師級人物是如何利用技術和藝術的結合創作偉大的視覺效果。因為在該項目中出色的工作表現,又陸續加入到《星球大戰前傳3:西斯的復仇》的視覺預演工作中。這一近兩年的工作經歷促使他在下定決心與團隊許多成員一起組建獨立工作室,2004年10月於洛杉磯創建一個全球第一個視覺預演工作室,名為第三樓(THE THIRD FLOOR.)。
  • 【免費教學】面向新人的影視故事板繪製教學
    面向新人的影視故事板繪製教學這是一套免費課程,帶您學習如何使用開源軟體Storyboarder 為任何影片製作前期故事板。 - 學會如何使用Wonder Unit的專業故事板工具:Storyboarder- 了解故事板的基本知識- 如何計劃前期拍照中的故事板製作- Wonder Unit 出品的 Storyboarder軟體 (開源免費軟體)- 學習的熱情與良好的跟進- 可選項:繪圖板 (例如Wacom)       你是不擅長畫畫的人嗎?
  • 23部經典電影的故事板!
    商務合作請添加小編微信:TMBB1000故事板是電影製作人和製作公司用來與團隊清晰地交流視覺想法的工具。它的優點眾所周知,但也有一些微妙的原因會被新手和專業人士忽視。▲中景-水平角度 那麼故事板是如何轉換成最終的影片的呢?
  • 譯:《魔境仙蹤》故事板-製作人訪談
    如果你有一個故事的想法,我們都會將它告訴給導演。故事板被通過後,他們將被移交到前期的各種團隊,這反過來會產生樣片製作的場景,和位置,以滿足導演更深入的 想法。通常情況下我們在早晨開會。這些會議中有的甚至到晚上2點 -凌晨3點才接近尾聲。Dave: 山姆會使用多個分鏡師,根據我們的風格和特點給我們分配不同的鏡頭,他將介紹每一個場景,並闡述他希望我們能夠把握的最重要因素。
  • 動漫人物板繪如何繪製?板繪人物繪畫技巧
    動漫人物板繪如何繪製?板繪人物繪畫技巧!很多同學在學畫畫到一定階段後,就會進入人體階段學習,但有很多同學在畫人物靜態的時候還可以,但是動態就不行了,不知道如何才能繪畫好角色的動態?那麼動漫少女姿勢動態怎麼畫?本期微課菌為大家整理了一組關於人物動作設計入門教程,一起來看看吧!
  • 乾貨 | 電影分鏡頭(故事板)圖文大詳解
    分鏡是在文字腳本的基礎上,導演按照自己的總體構思,將故事情節內容以鏡頭為基本單位,劃分出不同的景別、角度、聲畫形式、鏡頭關係等,等於是未來影片視覺形象的文字工作本。後期的拍攝和製作,基本都會以分鏡頭劇本為直接依據,所以也稱為導演劇本或工作檯本。
  • 故事板的未來:用於預生產的Blender
    故事板的未來:用於預生產的Blender尋找更快的故事板方式?還是新的創意利基商機?還是只是想把事情混在一起?
  • 大型多媒體舞臺劇《卡瓦利亞》在香港預演
    大型多媒體舞臺劇《卡瓦利亞》在香港預演 (1/3) "← →"翻頁
  • 故事板的基本要素,看科恩兄弟的御用分鏡師是如何工作的
    在電影拍攝中,故事板(Storyboard)用途廣泛,絕不僅僅是為了闡明故事那麼簡單。
  • 3招教你製作電影故事板(附教程+模板)
    商務合作請添加小編微信:ddbxiao故事板是軟體顯示效果的視覺草圖,用於視頻創作和廣告設計,表達作者的創意。對於許多導演來說,故事板在電影製作過程中是必不可少的。在項目製作過程中,Alex Ferrari 發現故事板對他非常有幫助,所以我們來看看他的故事板是怎麼出現在電影裡的:如果你是導演新手,為了更好地理解如何將鏡頭選擇與故事情節連接在一起,以及它們對故事講述的意義,推薦閱讀:《攝影機拍攝終極指南:50種鏡頭類型和角度》。
  • 希區柯克的故事板
    如同動畫由分鏡一路走到動畫,故事板保證了鏡頭絕大部分情況下不被白白棄用,避免了在後期非藝術性剪輯時的巨大損失。完備和優秀的故事板必然會影響到後期剪輯師(當然,電影剪輯永遠是必要的)。故事板用來預覽各種特效段落,以便於導演執導和後期團隊的製作。這已成為成熟電影團隊的明智選擇。
  • 給「窮人」的視覺開發工具
    本場講座涉及到工具100多個,鄧宇老師講了整整3個小時,本篇文章不做詳細的整理,僅將講座中的部分軟體為大家分享一下,想要了解詳細的工具講解請掃碼加入中國CG視覺開發者社群觀看直播回放。涉及到的工具分為幾個大類:分場劇本、美術設計(2D、3D)、場景道具設計、雷射掃描/照片重建/HDR採集、角色設計、勘景、取景、故事板、虛擬製作(預演和MR拍攝)、剪輯合成調色輸出等
  • 《逃出絕命鎮》的故事板告訴你恐怖電影是如何製作的!
    商務合作請添加小編微信:ddbxiao在本篇文章中,我們將探索喬丹·皮爾的故事板是如何幫助塑造恐怖電影這一類型的。 ▲《逃出絕命鎮》鏡頭詳解 故事板有助於強化恐怖電影的節奏 故事板不是必須要做的,但它一定是有益的。故事板可以讓電影製作人更有效地想像場景,使他們能夠更好地理解單個場景與整部電影的聯繫。 在恐怖片中,故事板可以幫助強化恐怖電影的節奏。
  • 《未來預演》——心改變了,人生就改變了!
    可沒想到,居然讓那個「小人」佔了便宜,以後她倒成了我的領導!論實力、論工作年限,她遠不如我。只因她爬上了公司副總的床,才得以雞犬升天,這叫我如何心甘?師傅,你說我應該繼續隱忍還是另某高就?」「你現在做的選擇,決定著你的未來。」滕老闆語重心長地開導,「倘若你另謀高就,你將會失去原公司的升遷的機會以及美好的未來。你真的願意?」
  • 《犬之島》最全故事板介紹和幕後概念設計來了!
    《犬之島》故事板篇《犬之島》的幕後故事板是由英國故事板藝術家傑伊·克拉克(Jay Clarke)馬丁·斯科塞斯的故事板克拉克是一位自學成才的故事板藝術家,曾參與製作定格動畫《超級無敵掌門狗》,後擔任《布達佩斯大飯店》的首席分鏡師。而這次又參與了韋斯·安德森的最新作品《犬之島》 。
  • 關於動畫電影故事板,你想知道的超級乾貨都在這期分享會裡
    本期嘉賓將為大家帶來北美最前沿的技術經驗和乾貨分享,通過 3+1 天分享會,前三天從最基本的故事板技巧講起,層層深入,並詳細拆分好萊塢級別的電影鏡頭和故事內核,為大家解讀其中的技巧和規律。本期分享會,你將也能學習到好萊塢一流故事板專業知識。另外,作為動畫師和相關從業者,在項目製作中對故事板的理解能力,將直接決定著鏡頭製作的起點。除此之外,我們還要學會通過繪製故事板去思考,去創作屬於自己的計劃草圖,提高動畫質量和效率;熟知各種生物的生理構造特點,營造出生動真實的畫面。
  • 數位化時代需求轉變,企業如何開啟客制化之路?
    這樣的需求將慢慢滲透到其他行業,特別是製造業和To B行業。而這些變化會帶來哪些轉變呢?具體來說,首先是會帶來產品的服務化。大眾化工業時代的產品都是大眾的消費,比如一支手機只有30%的功能是你需要的,另外70%的功能是為其他人設計,但你不得不買。數位化時代會改變這樣的需求狀態,變成只為我所需要的功能付費,這個時代最大的特點是變擁有權為使用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