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電影拍攝中,故事板(Storyboard)用途廣泛,絕不僅僅是為了闡明故事那麼簡單。在你打開攝影機拍攝之前,他們可以幫助你提前「看到」電影的畫面。他們可以幫你很快地理清故事發展的脈絡。在你兜售創意或故事的時候,他們可以祝你一臂之力。故事板還可以讓全劇組的人都明確自己的工作,在同一進度上齊心協力。如果你想了解更多,可以關注下J. Todd Anderson這個分鏡師。從《撫養亞歷桑那》起,一直到《醉鄉民謠》,他一直是科恩兄弟的御用分鏡師。
對於很多獨立電影和小成本電影來說,分鏡故事板一般是由導演或者攝影師來負責的。甚至有時候,某個會畫畫的熟人就擔當了分鏡師。預算很少的話,我們很可能不會把太多錢花在分鏡師上。但是這並不是說,分鏡故事板是不重要的。故事板能幫助導演在開拍之前預知畫面,在拍攝的時候也能提高效率。
對Anderson來說,他的工作就是把導演腦子裡的想法轉化在分鏡板上,而不會去管這個這個那個鏡頭該怎麼拍。對於分鏡師來說,工作就是把鏡頭語言轉化成視覺語言,把他們畫在紙上,這是很重要的。因為這樣一來,劇組的人就都知道他們應該幹些什麼,而不只是想像著他們應該幹些什麼。
如果有興趣可以點擊閱讀原文查看視頻,下方是視頻內容大概
***
Anderson 在他的工作室裡,把他方才的出場鏡頭逐個地在分鏡板上畫給了我們看。
Anderson 不僅僅為BBC的藝術紀錄片做分鏡,他很多時候也在科恩兄弟這樣的大導演工作。例如《逃獄三王》裡的分鏡就是Anderson一手完成的。在電影工業中,分鏡板是很重要的工具。它使得整個電影製作過程創意迸發,更重要的是,工作的效率也大大提高了。
「我的工作就是把導演腦子裡的想法轉化在故事板上。我不會去管這個這個那個鏡頭該怎麼拍。我的工作就是把鏡頭語言轉化成視覺語言。把他們畫在紙上,這是很重要的,因為這樣一來,劇組的人就都知道他們應該幹些什麼,而不只是想像著他們應該幹些什麼。」
一般來說,一個劇情長片大概要6周來完成分鏡。它有自己的符號來表示人物的動作和攝影機的運動。對於Anderson來說,他一般用實心的細箭頭來表示人物運動(進入畫框或離開畫框),用空心的粗箭頭來表示攝影機的移動(像是向前推進或是自左下角向右推進)。他還會用大號的字體來標出聲音,例如汽車剎車的聲音和槍的「蹦」。他也會在某些分鏡的上方寫出該用的鏡頭,例如在04:15處,上面標著的這個鏡頭要用「廣角鏡頭」。
畫了差不多以後,分鏡表就像一本漫畫一樣的。正是這樣的分鏡讓整個拍攝流程變得順利。
拿Anderson自己畫過的最愛之一《危險性私隱》(Confessions of a Dangerous Mind ,2002)為例。這是一個Anderson本人稱之為「很酷」的場景。
情節是: Chuck第一次殺人。(以下為分鏡)
一個林肯轎車正在墨西哥中部的某個地方亂逛。
Chuck正在和一個墨西哥人說話,讓他不要殺他。
鏡頭往下移。我們看到Chuck拿出了他的槍。
於是他們扭打起來。
他們扭打著,爭奪著那支槍。
槍走火了。蹦。打到了副駕駛座的人。接著打到了司機。司機倒下。
車慢慢的移動著。
Chuck拿到了槍。向墨西哥人開槍,但是沒打到,打到了車門。
墨西哥人人想逃走。Chuck再一次開槍,射到了他的右側屁股。
街道上的人們都跑來看發生了什麼。
Chuck嚷嚷著:「閉嘴!趕緊給我死!」
墨西哥人死去。)
***
視頻裡說了,一個劇情片的故事板大概要6周完成。不像動畫,故事板有它自己的語言。各式各樣的箭頭代表了不同的動作和移動。
希區柯克的電影很多都是嚴格的「分鏡化的」。他曾經說過,剪輯後的電影對他來說就不那麼有吸引力了。因為他已經在分鏡故事板上體驗過他們了。分鏡故事板幫助希區柯克得以逐個畫面逐個鏡頭地準備他的電影,讓他的想像力付諸實踐。Anderson為科恩兄弟的工作也是如此
【影視工業網:每天為你推送最值得關注的電影人與電影的幕後故事,解析最有趣的的視頻,歡迎大家多多推薦關注,感謝:)】
微信關注點擊大標題下的「影視工業網「進入關注,或搜索:Ilove107cine 或826304610,每日都有新驚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