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11月24日18時30分訊(記者 李佳妮)「你從樓上往下走,我從樓下往上走,保持聯繫。」晚上6點,在重慶高新區虎溪街道大成湖社區一幢居民樓下,廖傑和搭檔分好工後便火速開展入戶普查。
這段時間是人口普查的「黃金時段」,他必須爭分奪秒利用好。
敲開一戶居民家的門,廖傑一邊讓住戶拿出戶口簿和身份證,一邊在本子上登記相關信息,登記完經住戶本人核實後籤字確認,這才完整地完成一戶居民的普查。
不到10分鐘的時間,看似簡單的工作,其背後實則蘊藏著幾多艱辛。
多次吃閉門羹,找鄰居幫忙「打報告」
廖傑是虎溪街道的一名工作人員,主要負責大成湖社區032、033、034普查小區的普查工作,同時擔任著大成湖社區富力城時光裡的人口普查指導工作。
從10月初開始摸底排查工作以來,廖傑便開啟了「5+2」「白+黑」的工作模式。
一張普查員工作牌、一件印有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標誌的黃馬甲、一部智慧型手機,這是普查員廖傑「掃樓」前的標配。
對於「掃樓」秘訣,廖傑有一套自己的方法,「首先態度一定要好,其次裝備證件要齊全。」
但正式入戶時,廖傑還是會遇到各種「麻煩」,如被居民「放鴿子」,一等就是一兩個小時;有時吃閉門羹,因一些特殊原因被拒之門外;有時敲空門,跑七八次家裡都沒人……
「守株待兔」的方法也行不通,就得變通思路。廖傑回憶,曾有一戶居民長期不在家,通過多種渠道也未找到聯繫方式,他來回走訪了七八次。為了避免再次吃閉門羹,他找到了住戶的鄰居幫忙「打報告」。
有天晚上11點多鐘,廖傑做完入戶排查正準備回家時,接到了住戶鄰居的電話,得知他已經回家,廖傑急忙趕去。經交談才得知,原來這家住戶搬到了其他地方,偶爾才回家一趟,而這次,廖傑運氣比較好,湊巧趕上了。
對於一些實在聯繫不上的住戶,廖傑則將人口普查告知書貼到住戶家門口。廖傑說,貼《告知書》也很有講究,一來要儘量用小面積的雙面膠,避免把人家家門貼髒,二來要貼在鎖眼上方,確保住戶回來能夠看到。
耐心細緻的工作,廖傑做到了堅決不漏一戶,不落一人。
主動套近乎,被當成騙子搬救兵「正名」
入戶過程中,廖傑也曾遇到過少數不太理解或心有疑慮的居民。有人說他是冒充普查員的騙子,還有的直接說他是搞傳銷的。
面對這種情況,廖傑只好反覆向他們宣傳人口普查的重大意義,強調普查個人信息絕對保密、絕不外洩。廖傑說,一般當面溝通後,居民都會轉變態度,積極配合。
要是居民實在不解,廖傑就會拿出最後的「殺手鐧」——搬救兵,廖傑會就近聯繫熟悉的居民和物業工作人員幫忙「正名」。雖然過程很曲折,但是居民看到熟悉的鄰居,自然也就放下了戒備心。
不管遇到多「刁難」的群眾,廖傑總是面帶微笑,以拉家常式的與居民交流溝通,耐心細緻地宣傳講解人普工作的目的及重要意義,採集信息的同時也緩解了部分居民的牴觸情緒。
經過多個回合的「戰鬥」,廖傑總結出了自己的秘密武器。
「首先要熱情,我都是主動跟人家拉家常套近乎,就像我們認識很久一樣。」廖傑說,熱情真誠的交談,不僅可以化解個別居民的戒備心,還可以助自己了解居民家庭情況實現快速登記信息。
一來二去,很多居民從陌生人變成了朋友。
兩個小時領證結婚,居民強行留其吃晚飯
人口普查時間緊、任務重,廖傑一般會選擇下班後6點到晚上11點的時間段入戶,這些時間段是普查的黃金時間,住戶基本都在家,如果碰到住戶不在家的情況,廖傑就需要多次入戶,或者打電話預約下次上門時間。
為了抓緊時間完成普查工作,廖傑幾乎一周無休,居民下班的時間,就是他上班的時間,最晚時,晚上12點才結束工作回家,常常也顧不上吃飯。
實際上,這個月廖傑剛結婚,本來可以休婚假,但他只用兩個小時領完證又回到崗位繼續上班,嶽母從涪陵趕到重慶約他一起吃飯,但因工作太忙,廖傑沒能赴約。
讓很多人不解的是,本身工作任務重,但他還喜歡「自找麻煩」。
有一次,大成湖社區有一個人口普查員突發疾病,他得知後,主動承攬起了該普查員的工作。有時有志願者工作忙不過來,他也會主動去幫忙。
一次次周而復始的入戶登記,廖傑的付出,得到了居民的理解和認可。
有居民小區裡遇到他,誇讚他工作認真負責。有些居民看到他來回奔波,心疼他,熱情邀請他進屋休息。有一次,一戶居民了解到他沒有吃晚飯,偷偷煮了面端到他面前……
「不管熟悉的還是陌生的,只要你以一顆熱情真誠的心去對待,那麼你也一定會獲得真誠的回報。」 在廖傑看來,「您好,我是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的普查員」不僅是一句工作用語,更是他對人口普查工作認真負責的莊重承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