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詠流傳:李白《把酒問月》

2021-02-19 聆聽最美好聲音

把酒問月

作者:李白  朗誦:任志宏 滔哥等

 

 

注釋

②丹闕,朱紅色的宮門。綠煙,指遮蔽月光的濃重的雲霧。 ④白兔搗藥,是古代的神話傳說,西晉傅玄《擬天問》:「月中何有,白兔搗藥」。嫦娥,傳說中后羿的妻子,她偷吃了羿的仙藥,成為仙人,奔入月中。見《淮南子·覽冥訓》。 ⑤當歌對酒時,在唱歌飲酒的時候。曹操《短歌行》:「對酒當歌,人生幾何?」金樽,精美的酒具。

 

翻譯

明月萬古如一,而人世間則世代更替,今人只能是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可貴的生命倏忽即逝。古往今來的無數人們,都已流水般地相次逝去,面對著空中同一個永恆的明月,或許都曾有過相似的感慨吧!今晚月華如練人卻千裡,小女也只是有感於明月長存而人生短暫,希望自己能夠珍惜今生的點滴光陰,在瞬間把握永恆,如此而已。

 

賞析

這是一首應友人之請而作的詠月抒懷詩。詩人以縱橫恣肆的筆觸,從多側面、多層次描摹了孤高的明月形象,通過海天景象的描繪以及對世事推移、人生短促的慨嘆,展現了作者曠達博大的胸襟和飄逸瀟灑的性格。 全詩十六句,每四句一換韻。悠悠萬古,長存不變的明月,是永恆時空裡的奇蹟,常常引起人類的無限遐思。前兩句以倒裝句式統攝全篇,以疑問句表達了詩人的這種困惑,極有氣勢。詩人停杯沉思,頗有幾分醉意,仰望蒼冥發問道:這亙古如斯的明月,究竟是從何時就存在的呢?這一對宇宙本源的求索與困惑,實際上是對自身的生命價值的思索和探尋,「停杯」二字生動地表現出他的神往與迷惑糅雜的情態。三四句寫出了人類與明月的微妙關係。古往今來,有多少人想要飛升到月中以求長生不老,但皆是徒然,而明月卻依然用萬裡清輝普照塵世,伴隨著世世代代繁衍生息的人們。兩句寫出了明月既無情又有情、既親切又神秘的人格化的特性,蘊含著詩人嚮往而又無奈的複雜心境。「皎如」兩句極寫月色之美。濃重的雲霧漸漸消散,月亮皎潔得有若懸掛在天際的明鏡,散射出清澄的光輝,照臨著朱紅色的宮門。詩人以「飛鏡」為譬,以「丹闕」、「綠煙」為襯,將皎潔的月光寫得嫵媚動人,光彩奪目。「但見」二句,借明月的夜出曉沒來慨嘆時光流逝之速。明月在夜間從東海升起,拂曉隱沒於西天雲海,如此循環不已,塵世間便在其反覆出沒中推演至今。兩句中既表達了對明月蹤跡難測的驚異,也隱含著對人們不知珍惜美好時光的深沉嘆惋。 「嫦娥」兩句馳騁想像,就月中的白兔、嫦娥發問,是詩人的第二次問月。白兔在月中年復一年地搗著藥杵,嫦娥在月宮裡孤獨地生活著,到底誰來陪伴她呢?在對神物和仙女寂寞命運的同情中,流露出詩人自己的孤苦高潔的情懷。「今人」兩句,在迴環唱嘆中抒發人生有限而宇宙無窮的慨嘆。「今人不見古時月」,實際是在說「今人不見古時人」;「今月曾經照古人」意味著「古月依然照今人」。明月萬古如一,而人類世代更替,今人只能是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可貴的生命倏忽即逝。結尾四句收束上文,進一步表達對宇宙和人生的思索和感慨。古往今來的無數人們,都已流水般地相次逝去,面對著空中同一個永恆的明月,或許都曾有過相似的感慨吧!我只希望在唱歌飲酒的時候,皎潔的月光能長照杯中,使我能盡情享受當下的美好人生。人是一棵葦草,但卻是一棵能思想的葦草。詩人有感於明月長存而人生短暫,人類無法改變這一自然規律,因此就更應當珍惜今生的點滴光陰,在瞬間把握永恆。結句雖暗含及時行樂之意,但總的基調仍然是積極向上的,展現了詩人曠達自適的寬廣胸懷。全詩感情飽滿奔放,語言流暢自然,極富迴環錯綜之美。詩人由酒寫到月,又從月歸到酒,用行雲流水般的抒情方式,將明月與人生反覆對照,在時間和空間的主觀感受中,表達了對宇宙和人生哲理的深層思索。其立意上承屈原的《天問》,下啟蘇軾的《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情理並茂,富有很強的藝術感染力。

【朗誦者簡介】

滔哥:1994年畢業於北京廣播學院(現中國傳媒大學)播音主持專業本科班,主任播音員。愛好歷史,喜歡古詩詞,從古詩詞中體會古人的情感,撫平自己的內心,汲取繼續前行的智慧和力量,讓生活的煩憂不再令自己無助。喜馬拉雅專輯《唐詩品讀》、《滔哥讀美文》。

相關焦點

  • 趙照亮相央視《經典詠流傳》演繹李白《把酒問月》
    7月18日,央視大型文化音樂節目《經典詠流傳》第三季第九期正式上線。民謠歌手趙照再次來到經典舞臺,演繹詩仙李白詩作《把酒問月》,用一把吉他將李白不為人知的溫柔與對時光流逝的感懷娓娓道來。作為《經典詠流傳》的老朋友,趙照最早用一首《聲律啟蒙》讓大家感受到漢語獨有的音律之美;隨後與齊豫老師共同演繹《鄉愁》,趙照用一年多時間與余光中先生家人聯繫,用誠意獲得了歌曲的授權;另一首被大家喜愛的《雨巷》,則有他在雨天撐傘一遍遍走過北京胡同的體悟。
  • 趙照攜《把酒問月》亮相央視《經典詠流傳》,解讀最溫柔的李白
    7月18日,央視大型文化音樂節目《經典詠流傳》第三季第九期正式上線。民謠歌手趙照再次來到經典舞臺,演繹詩仙李白詩作《把酒問月》,用一把吉他將李白不為人知的溫柔與對時光流逝的感懷娓娓道來。作為《經典詠流傳》的老朋友,趙照最早用一首
  • 《經典詠流傳》:趙照演唱的《把酒問月》,可謂是治癒系的民謠
    北宋大文豪蘇軾曾寫過一首《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詞中寫道:「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們曾設想,蘇軾寫這首詞的時候,應該是參照了李白的這首《把酒問月》,兩首作品都有異曲同工之妙。
  • 《經典詠流傳》趙照呈現不一樣的李白
    本文轉自【央視網】;上周六晚,《經典詠流傳》在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視綜合頻道播出第九期。李玉剛將舞臺劇《昭君出塞》經典唱段與與杜甫的《詠懷古蹟五首》(其三)相結合,帶來一場跨越時空的對話;李治廷搖滾曲風唱響《雁門太守行》,充滿能量;周奇以一曲《上李邕》,盡展李白少年壯志,趙照則通過《把酒問月》呈現出李白溫柔安靜的一面;李元華創新演繹《詠梅》,馮翔用方言民謠歌詠武漢之美,帶領眾人感受武漢這座城市的濃濃煙火氣。
  • 經典詠流傳趙照傳唱李白詩酒經典之作:曾深入郎酒莊園尋找靈感
    7月18日,在《青花郎·經典詠流傳》第九期的舞臺上,著名音樂人趙照以一首《把酒問月》,唱出詩仙李白不為人知的溫柔一面,驚豔眾人。為了將這首經典名篇改編成歌曲,趙照和茅盾文學獎獲得者阿來此前專門前往四川省古藺縣二郎鎮郎酒莊園採風,在仁和洞對酒當歌,在青雲閣把酒臨風,終將好詩醞釀成好歌,在《青花郎·經典詠流傳》的舞臺上譜就經典,讓人沉醉。2019年12月20日,為了這首經典名篇的改編,趙照特意來到郎酒莊園採風尋找靈感,並邀請著名作家阿來同行。
  • 阿來、趙照探秘郎酒莊園尋靈感,為經典詠流傳舞臺傳唱李白經典
    「今天這個歌是我聽到的最溫柔的李白。」7月18日,在《青花郎·經典詠流傳》第九期的舞臺上,著名音樂人趙照一首《把酒問月》,唱出詩仙李白不為人知的溫柔一面,驚豔眾人。鑑賞官廖昌永聽罷不禁感慨,「最溫柔的李白」。
  • 經典詠流傳:蘇軾《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 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 高處不勝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 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 此事古難全。 但願人長久,千裡共嬋娟。
  • 《經典詠流傳》第九期:又一波經典歌曲來襲,你最鍾情哪一首?
    2020年7月18日晚8點,第九期《經典詠流傳》如約與觀眾朋友見面,這一期又有一大波經典詩詞歌曲重磅來襲,今天,讓小編為你一一細數一番。此前,一首《芒種》唱紅了大江南北,在《經典詠流傳》的舞臺上,音闕詩聽組合為觀眾朋友帶來了一首改編的《芒種》。
  • 經典詠流傳歌曲:毛不易和李白,誰更孤獨?
    經典詠流傳歌曲:每天更新,免費關注!弘揚國學,傳遞正能量!讓經典永遠流傳下去。
  • 經典詠流傳:王安石《梅花》
    王安石 (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號半山,諡文,封荊國公。世人又稱王荊公。漢族,北宋撫州臨川人(今江西省撫州市臨川區鄧家巷人),中國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學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 跟隨《經典詠流傳》一同感受蓬勃向上的力量!
    跟隨CCTV-1《經典詠流傳》 一起賞析詩詞,品味經典 經典·詩話 水調歌頭·遊泳 毛澤東 才飲長沙水
  • 經典詠流傳:《紫禁紅牆》
    》第一、二季合集(詩詞歌曲108首)經典詠流傳:王維《少年行》+李白《廬山謠寄盧侍御虛舟》經典詠流傳:納蘭容若《長相思·山一程》經典詠流傳:鄭板橋《竹石》經典詠流傳:杜甫《絕句二首(其一)》經典詠流傳:白居易《賦得古原草送別》經典詠流傳:範仲淹《嶽陽樓記》
  • 經典詠流傳:白居易《琵琶行》
    :余光中《鄉愁四韻》經典詠流傳:李白《將進酒》經典詠流傳:李叔同《送別》經典詠流傳:秦觀《鵲橋仙·纖雲弄巧》經典詠流傳:劉楨《贈從弟》(其二)經典詠流傳:《木蘭辭》經典詠流傳:駱賓王《詠鵝》經典詠流傳:孟郊《遊子吟》經典詠流傳:敕勒歌經典詠流傳:孟浩然《春曉》
  • 經典詠流傳:李白《靜夜思》
    在張若虛安靜地轉身離開之後,秀口一吐便是半個盛唐的李白來了,年輕的李白也來到揚州,與張若虛的春月相對,用極精短的、用短短的五言四句,寫下一輪秋月,竟然能與張若虛的春月相對,競相爭輝,成為千古傳頌的永恆經典。我們今天就來賞讀一下這首無與倫比的經典小詩——李白的《靜夜思》,詩云:「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 千年一聲唱,傳唱人那英/肖戰經典詠流傳,攜手唱誦中國詩詞之美
    央視寶藏文化音樂節目《經典詠流傳》又開啟了第三季,不同於一般的流行音樂類節目,詠流傳邀請音樂人將中華詩詞吟唱出來,通過動人心弦的旋律將中華詩詞之美表達得淋漓盡致。不愧是央視,必出精品,展我巍然大中華博大精深的文化底蘊。
  • 《把酒問月》李白
    把酒問月作者:李白  朗誦:任志宏
  • 肖戰那英合作演唱《千年一聲唱》,我們的歌到經典詠流傳
    肖戰和那英在我們的歌合作,這首歌在經典詠流傳合作演唱。描繪了少年俠客相逢之時把酒言歡的豪情。少年遊俠們相逢時,意氣風發、把酒言歡的景象。一別後多少年後,系馬垂柳,來一壺新豐美酒,談盡天下事。一如岑參的「一生大笑能幾回,鬥酒相逢須醉倒」,借酒抒發各自心中青春、颯爽之志。
  • 央視一套《經典詠流傳》為甘肅文旅打call
    央視截屏7月25日晚,由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視綜合頻道和央視創造傳媒有限公司聯合製作推出的《經典詠流傳》第三季第十期在央視一套播出。據悉,《經典詠流傳》第三季第十期舞臺以將近一半篇幅立體式、形象化、多角度地演繹詮釋甘肅文化旅遊的獨特魅力,精彩呈現了甘肅無與倫比的絕色風光、博大精深的燦爛文化和薈萃古今的文明精華,引領廣大觀眾身臨其境走近交響絲路、神遊如意甘肅。歌手魏晨是土生土長的蘭州人。詩仙李白筆下大氣磅礴的《關山月》通過「玉門關」「天山」「明月」等經典意象,將甘肅遼闊的大美景觀描繪得淋漓盡致。
  • 經典詠流傳:蘇軾《定風波》
    這首詞有題記,蘇軾說:「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狽,餘獨自不覺。已而遂晴,故作此。」這是說蘇軾和朋友一起在沙湖道中,突然空中有朵雨做的去,促不及防沒有帶雨具,他人都是狼狽躲雨,唯東坡居士吟嘯徐行,所以,他自己說,不必去理會那穿林打葉的雨聲,不妨一邊吟詠著長嘯著、一邊悠然地前行,獨杖和芒靯輕輕捷便利,猶勝過馬兒,怕什麼呢?一身蓑衣足夠在風雨中過上一生了。
  • 《關山月》描繪壯闊美景《蒼黃》勾勒敦煌魅力《經典詠流傳》演繹...
    《關山月》描繪壯闊美景 《蒼黃》勾勒敦煌魅力《經典詠流傳》演繹甘肅絕美風光魏晨在《經典詠流傳》節目上宣傳甘肅文化旅遊>每日甘肅網7月27日訊據蘭州日報報導 7月25日晚,由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視綜合頻道和央視創造傳媒有限公司聯合製作推出的《經典詠流傳》第三季第十期於CCTV—1傾情播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