詠春招式精益求精 黃念怡:弘揚武學今生無悔

2021-02-14 南方聲屏報

本期獨家專訪的嘉賓是「米機王」詠春拳省級代表性傳承人黃念怡。出身武術世家的黃念怡,從小受父親黃滬芳薰陶研習詠春拳。他表示設立拳館是想紀念父親,同時亦要把父親的技藝和武德精神發揚光大。

□本報記者 孔祥勇

▲黃念怡(中排右)舉行收徒儀式。

詠春拳是南拳的代表之一,至今已有兩百多年的歷史,在廣東一帶流傳甚廣,後來更因李小龍而聞名於世。上世紀六十年代初期,黃滬芳拜師黃禎門下,後在原佛山詠春拳的基礎上,糅合南北諸家拳術精華研創出「米機王」詠春拳。關於「米機王」這個名字的由來,當年在中山大學畢業的黃滬芳到糧食加工廠做會計。由於昔日廣州人將糧食加工廠稱「米機」,故將黃滬芳稱為「米機黃」,因「黃」與「王」在廣州話中同音,便成了「米機王」—黃滬芳的拳藝名。

黃念怡是非遺項目「米機王」詠春拳省級代表性傳承人,師從父親黃滬芳,自幼隨父練習詠春拳,練就一身武藝。黃念怡擅取眾家武術之長,吸收了南派十三家武術以及搏擊、散打等武術套路,獨創出以實戰為主的詠春拳法,動作簡單實用,短巧精準;勁力柔化至剛,靈變厚實;有著「守中用中,腰馬合一」的特點,能發揮雄厚的長勁、短勁功力,有著搏擊秘訣中「一指半步,分秒必爭」的威力。

聲屏報:從小跟父親學拳,那時候知道自己有責任要繼承他的武藝嗎? 

黃念怡:(笑)他以前曾經學過很多功夫,但覺得詠春拳最為獨特,有很強的邏輯性,自我懂事後,他只是想讓我學來強身健體,並沒有向我灌輸要接班的理念。我記得在五六歲時,父親平時在廣州工作,到周末才回南海跟我們共聚天倫。那時我對於父親回家是既開心又害怕—開心是因為他會從廣州帶回很多好吃的糖果,害怕是他會在晚飯後督促我扎馬步練甩腰,一練就是一個小時。到了高中時,有一次我看到同學被別人欺負,於是出手仗義相救,但無奈我平時只練套路拳法,從未在現實中靈活運用,結果反被對方打至頭破血流。出於年少氣盛,與心中的忿忿不平,我每天回家後都會對著木人樁苦練招式,閒時還與師兄弟切磋一番,領略到詠春拳的巧勁後,才逐漸地愛上詠春拳。

聲屏報:直到1998年,你開設「米機王」詠春館,向普羅大眾教授詠春拳,原因是什麼?

黃念怡:其實我在畢業後曾經做過不少生意,例如服飾買賣、汽車零件等,希望賺到錢後能孝順父母。可惜我並不是做生意的材料,一路上盡遇荊棘,父親還在1998年去世了。他生前曾講過「人過留名,雁過留聲」,於是我就決定開設「米機王」詠春館來紀念他,讓父親「米機王」的武術俠義精神持續不滅。

聲屏報:父親在你的武術生涯中起到什麼重要的作用?

黃念怡:最重要的當然是啟蒙及薪火相傳,尤其是後者。父親是新中國成立後中山大學的第一屆商科畢業生,平時有寫筆記的習慣。有別於其他學武之人聽完師傅講解後只記在腦裡,父親會把招式寫在記事本上,還附上畫圖、幾何、物理等知識來證明其邏輯性。這些珍貴的資料流傳至今成為了「武功秘笈」。

聲屏報:學有所成並設立拳館後,你曾多次率領徒弟參與武術比賽並摘金奪銀,哪次參賽讓你印象最深刻?

黃念怡:一次是在1986年,當時我參加廣州市唯一一屆自由搏擊公開賽,那次我自問實力可以能把所有對手技術性擊倒,但最後我卻得到第三名。原因是那次我輕敵,沒有用盡全力去賽出水平,結果在半決賽中以點數之差輸給了對手。那次之後,我吸取了教訓,以後絕對不能自以為是。另外一次是我開館兩年後,即2000年,佛山舉辦了首屆禪港穗精武「玫瑰園杯」詠春黐手邀請賽。為了支持主辦方,以及讓徒弟們有更多比賽經驗,我率領館內54人去參賽,佔總參賽人數的四分之一。結果那次我們拳館贏了7枚金牌,總金牌數是第一位。其實我平常十分鼓勵徒弟和學生們多出去參加比賽,不能閉門造車,因為在實戰中可以領悟到詠春的巧勁與奧秘。就算輸了也沒關係,屢敗屢戰才是真英雄。

▲黃念怡(前排左一)小時候跟隨父親黃滬芳(後排左一)習武。

▲黃念怡(上圖中)曾在佛山首屆禪港穗精武「玫瑰園杯」詠春黐手邀請賽中勇奪金牌。



著名演員甄子丹在2008年憑藉一部《葉問》,在華人世界掀起一股詠春拳電影熱潮,更把詠春拳這門武術推廣至世界各地。其後在2013年,同樣講述詠春拳題材,由王家衛指導、梁朝偉主演的電影《一代宗師》,先後獲得亞洲電影大獎最佳影片、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影片、金雞百花電影節最佳影片等獎項。談到這些影視作品將詠春拳推至更廣,黃念怡說:「我自己在戲院看時也是熱血沸騰。」

聲屏報:聽說你曾經為一些電影提供武術指導?

黃念怡:在2010年推出的電影《李小龍我的兄弟》中,劇組在開拍前聯繫上我,想讓我為李治廷和吳樾指導一下詠春拳的基本功。後來他們特意來廣州,我在拳館內跟他們交流一番,也希望他們能通過作品來推廣詠春拳。

聲屏報:是否有很多人因為這些影視作品而前來學拳?

黃念怡:(笑)的確有很大的宣傳作用,特別是小朋友對於甄子丹那句經典對白「我要打10個」十分崇拜,覺得他很厲害。

聲屏報:作為行內人,你看到這些電影後有什麼感覺?

黃念怡:哈哈,在戲院看的時候當然是熱血沸騰,尤其看到華人被欺負時,心中那種民族鬥志油然而生。在眾多作品中,甄子丹的第一部《葉問》拍得不錯,能看得出是用心做好作品,因為詠春拳中有不少力學牽引,那部作品能比較寫實地呈現出來,其他那幾部反而是藝術成分居多。

不僅在國內引發「詠春熱」,中國武術在國外更是迷倒不少洋學生。自開館以來,黃念怡的拳館吸引了各國友人前來學藝。據黃念怡介紹,他先後收過來自捷克、波蘭、義大利、俄羅斯、法國、美國、英國、澳大利亞、比利時、荷蘭等多國的弟子。在他們眼中,個子不高但精瘦結實的黃念怡,光頭長鬚甚具中國古代武術大師的風範。他在授徒時言談幽默,喜歡引經據典,頗具傳統文化氣息。

黃念怡:我應該是行業內首個在網際網路招生的人,早在1999年,我已經為拳館開設官方網站,外國友人可以通過網絡了解到詠春拳的文化。他們對此十分熱愛,一年兩次特意坐飛機來廣州學武。他們希望學成後回國開設拳館授徒,甚至有些本身就是該國的師傅,為進修來廣州學拳,所以他們學起來都比中國人還要認真。

▲吳樾(左)和李治廷(中)曾到廣州向黃念怡(右)請教詠春拳。

▲黃念怡的拳館中,徒弟涵蓋各種年齡段。



作為館主,黃念怡既繼承了傳統詠春拳的教學模式,又結合現代社會的特點獨創出一套更科學、更快速、更高效的教學程式,從而使人們更容易掌握詠春拳術的思想體系,更加有利於詠春拳的傳播和發揚。同時身為非遺省級代表性傳承人,黃念怡希望人才培養能遍地開花。

聲屏報:對於詠春拳的發展,你期許達到一個什麼樣的高度?

黃念怡:詠春拳的確是一門好功夫。多得國家給予重視,我們會力盡所能,有責任將這種文化繼續傳承下去。但我希望大家不要把詠春拳當作是一門業餘愛好,各大院校最好能更多地配合開展推廣活動,這樣我們才能從當中挑選精英出來接班,達至遍地開花的繁盛境況。

聲屏報:從年幼時開始接觸詠春拳,你成為習武之人已逾半世紀,你的從藝座右銘是什麼?

黃念怡:精益求精,如同學習詠春拳一樣,每個招式都要做到完美。現在市面上有很多「半桶水」(粵語俚語,意指水平不達標)的師傅授藝,但因其基本功不紮實,練下去會失去詠春拳原本的意義。我希望有能力可以把這些錯誤的東西糾正,並繼承父親的意志,把他的詠春拳技藝和精神發揚光大。

聲屏報:作為代表性傳承人,這個身份會使你感到壓力嗎?

黃念怡:絕對不會。無論是否被認可為傳承人,我本來就是從事這門藝術作為終身職業,致力弘揚中華武學,對此我今生無悔。




相關焦點

  • 《原始傳奇》聯動非遺詠春拳法,帶你領略武學功夫!
    《原始傳奇》中每個職業都有不同的招式,而招式中也有很多種,比如戰士的更多是體術般的手法來擊倒別人,而法師和道士,更是利用外物來提升自己傷害程度。功夫有很多種,有以慢制動的太極,有以剛猛著稱的洪拳,還有攻防兼備的詠春。今天的主角,就是詠春拳法。在近段時間,我們深入到佛山詠春拳會館進行深入探討。佛山詠春拳會館源流於葉問宗師,師父梁家銘是追隨葉問宗師在佛山的早期弟子——倫佳師公研習詠春十餘載,其習得葉問宗師最早期的詠春風格。
  • 《我的俠客》拳法武學組合招式介紹 拳法武學組合招式一覽
    導 讀 我的俠客拳法武學組合招式有哪些?
  • 弘揚傳武文化!仁義詠春拳館聯合BG街舞車公廟店,開設詠春拳課程班!
    通過《詠春》、《一代宗師》、《葉問》系列等影視作品,相信大家對詠春拳並不陌生,甚至一提到「詠春」二字,腦海中就不自覺的會閃過一句「我是打十個」。
  • 「詠春歸來」-《張天志》熱血抗寒冬
    詠春傳人張天志在惜敗葉問後,如何走出內心陰霾,用傳統功夫抗擊外商毒販,重喚詠春精神的傳奇故事。在剛剛結束不久的第23屆釜山電影節上,作為閉幕影片攬獲一眾好評的《張天志》,近日曝光定檔海報及預告,宣布影片將於12月21日登陸全國各大院線,張天志「不以往日成敗論英雄」,用詠春功夫火熱抗寒冬。
  • 「不以成敗論英雄」--詠春,張天志.
    張天志在比武惜敗葉問後,走出內心陰影,正視過往,重拾詠春功夫打擊毒販、匡扶正義的燃情傳奇。釜山電影節展映後,影片攬獲了在場各地觀眾的好評,被贊「武打戲編排有心、設計豐富、每一場都各具看點,整場看下來酣暢淋漓、非常過癮。」,直言「打戲遇上了袁和平『八爺』,精彩首當其衝自然不用多說!」。
  • 立明堂推廣詠春等傳統課程,弘揚和傳承非遺文化
    近年來,為傳承和保護優秀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培養大家對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與保護的興趣,中青立明堂傾注心血,重力打造詠春、中醫等公益課,希望能為弘揚和傳播傳統文化盡一份力。
  • 今生無悔入華夏
    春天 *文學新高地 時代最強音* *弘揚真善美 匯聚正能量* 今生無悔入華夏 文/秦明樹(湖北) 一場新冠疫情席捲全球
  • 武學功夫 致敬經典 原始傳奇聯動詠春拳館
    《原始傳奇》中每個職業都有不同的招式,而招式中也有很多種,比如戰士的更多是體術般的手法來擊倒別人,而法師和道士,更是利用外物來提升自己傷害程度。 功夫有很多種,有以慢制動的太極,有以剛猛著稱的洪拳,還有攻防兼備的詠春。今天的主角,就是詠春拳法。在近段時間,我們深入到佛山詠春拳會館進行深入探討。佛山詠春拳會館源流於葉問宗師,師父梁家銘是追隨葉問宗師在佛山的早期弟子——倫佳師公研習詠春十餘載,其習得葉問宗師最早期的詠春風格。
  • 《葉問外傳:張天志》:詠春歸來,熱血抗寒冬
    ,如何走出內心陰霾,用傳統功夫抗擊外商毒販,重喚詠春精神的傳奇故事。在剛剛結束不久的第23屆釜山電影節上,作為閉幕影片攬獲一眾好評的《張天志》,近日曝光定檔海報及預告,宣布影片將於12月21日登陸全國各大院線,張天志「不以往日成敗論英雄」,用詠春功夫火熱抗寒冬。 「詠春!
  • 《葉問外傳:張天志》詠春歸來,賀歲強打!
    「詠春!張天志」定檔12.21聖誕檔期張晉柳巖楊紫瓊氣場立現功夫較量一觸即發電影《葉問外傳:張天志》作為「葉問」系列電影的最新作品,此次將圍繞詠春的另一傳人——張天志展開。電影講述了張天志在比武惜敗葉問後,如何走出內心陰影,正視過往,重拾詠春功夫打擊毒販、匡扶正義的燃情傳奇。
  • 梁挺詠春——弘揚國之武粹
    而梁挺宗師則是他晚年所收的封門弟子,更成立了國際詠春總會,讓詠春在國際的舞臺上綻放光彩,為中國國術的傳揚起到重要的標杆作用。梁挺宗師是詠春發揚光大的濃墨重彩的一筆,沒有他,或許詠春便早已湮沒在了漫漫的歷史長河中了。
  • 「一代宗師」葉問:逝世前不忘錄像留史,弘揚詠春精髓
    生在武術之鄉,但是學功夫也不是想學就能學,當時詠春在佛山是一門「紈絝子弟功夫」,非有錢人家的子弟難以學成,因為學詠春,最重要的一個環節是黐手,必須單對單教,單對單練,這樣師傅帶徒弟,人數就不能太多,學費自然就貴很多,而且學功夫,也需要投入很長時間,才能學有所成,所以整個過程的開支,一般人家往往負擔不起,毋庸置疑,葉家的富裕,給了葉問學習詠春的機會,經濟允許,周圍武學氛圍又濃厚,加上葉問勤學刻苦
  • 「一代宗師」葉問:逝世前不忘錄像留史,弘揚詠春精髓
    在2010年之前,不練武術、不學詠春的人,很少有人知道誰是葉問,但是隨著電影《葉問》和《一代宗師》的問世,葉問和詠春迅速火遍世界,電影中的葉問無人不識,而現實中的葉問,他又是一個怎麼樣的人呢?生在武術之鄉,但是學功夫也不是想學就能學,當時詠春在佛山是一門「紈絝子弟功夫」,非有錢人家的子弟難以學成,因為學詠春,最重要的一個環節是黐手,必須單對單教,單對單練,這樣師傅帶徒弟,人數就不能太多,學費自然就貴很多,而且學功夫,也需要投入很長時間,才能學有所成,所以整個過程的開支,一般人家往往負擔不起,毋庸置疑,葉家的富裕,給了葉問學習詠春的機會,經濟允許,周圍武學氛圍又濃厚
  • 《原始傳奇》聯動非遺詠春拳法 帶你領略武學功夫_網路遊戲新聞...
    《原始傳奇》中每個職業都有不同的招式,而招式中也有很多種,比如戰士的更多是體術般的手法來擊倒別人,而法師和道士,更是利用外物來提升自己傷害程度。畢竟遊戲與現實是兩回事,現實中雖然沒有所謂的吸收天地靈氣而進行隔空取物,但像戰士職業那般利用體術進行輸出的,卻非常多,而這些體術,我們稱之為中國功夫。
  • 林正英不會詠春長橋,洪金寶出山授徒,這部電影堪稱詠春教科書
    林正英不會詠春長橋,洪金寶出山授徒,這部電影堪稱詠春教科書!《敗家仔》是由洪金寶執導並編劇,洪金寶、元彪、陳勳奇、鍾發、陳龍、林正英、田俊、午馬、狄威、李海生、王俠等人主演的一部功夫電影!而洪金寶於同年執導的《敗家仔》卻似有意回應,指出所謂武學切磋其實害人不淺
  • 《敗家仔》這部電影,堪稱詠春的教科書,所有詠春門人都應該收藏
    《敗家仔》這部電影,堪稱詠春的教科書,所有詠春門人都應該收藏!而洪金寶於同年執導的《敗家仔》卻似有意回應,指出所謂武學切磋其實害人不淺,真正交起手來哪容留有餘地,只會你死我活,點到即止說說容易,做就難比登天!這部電影主要劇情講的是梁贊自小熱愛習武。他父親從江湖上重金聘請了各路名師與梁贊過招。
  • 不變的是正統詠春依舊剛
    從這個故事裡我們可以看到,一代宗師也有懵懂時,面對女同學的示好似乎反應慢半拍;武學奇才在英語學習面前好像有點犯難《少年葉問》系列網絡電影獲得了葉問之子葉準先生的獨家授權,葉準本人還親自擔任影片的顧問,確保影片裡出現的一招一式都是原汁原味的詠春技法。飾演葉問的青年演員趙文浩則是提前一個月開始接受正統詠春訓練,這為他在影片中身形、體態、招式的表現打下良好基礎。
  • 點燃戰魂《原始傳奇》與詠春武館聯動 打出你的傳奇
    而在現實環境裡,要提升自己的(攻擊)實力,需要硬實力和軟實力,硬實力比如是自己身板的結實程度,這個可以在後天鍛鍊就能提升,而軟實力則是選擇一個優秀的門派,學習對應的招式。而本周小編將帶著大家來到被稱為武術之鄉的佛山,與詠春傳人葉問的徒孫梁師父進行交談,最終開展「原始傳奇X詠春拳會館」聯動活動!
  • 《原始傳奇》與詠春武館聯動,打出你的傳奇!
    而在現實環境裡,要提升自己的(攻擊)實力,需要硬實力和軟實力,硬實力比如是自己身板的結實程度,這個可以在後天鍛鍊就能提升,而軟實力則是選擇一個優秀的門派,學習對應的招式。  而本周小編將帶著大家來到被稱為武術之鄉的佛山,與詠春傳人葉問的徒孫梁師父進行交談,最終開展「原始傳奇X詠春拳會館」聯動活動!
  • 獨家專訪葉問封門弟子「詠春拳王」— 梁挺
    不久梁氏考進香港浸會學院(現稱浸會大學)繼續學業,獲淮在校內開設詠春拳術班;是全香港首個在大專學府中的中國武術班。同時葉問宗師與鄧生先生等組織詠春體育會,先借用籃賢發先生位於九龍油麻地彌敦道四三八號二樓。當時梁挺為拳術班教練。詠春體育會遷往自置會址後,1970年,梁挺留下原址設館,命名為『詠春梁挺拳術館 』,並辭去詠春體育會拳術班總教練一職,專心館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