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選自微信公眾號壹讀(微信號 yiduiread)
文 | 張雲
劇角映畫通過壹讀授權轉載本文
「有這樣的工作嗎——只要不停地睡你底下的人,你就可以不停地往上爬?」
在《黃金時代》執行製片人程育海看來,演員副導演這個職業背負的臭名言過其實。
在中國,選角的劇組HR——演員副導演,被幾乎等同於了「副導演」。實際上,前者只是後者業務的細分。在好萊塢,這個崗位屬於完全獨立於「副導演」序列的工種。
副導演之所以為「副」,是因為這個工種缺乏了一個註定無法讓其變成導演的因素:創作能力。在一個劇組中,副導演是導演要求的執行者,是協調各個部門日常工作的領導者和參與者,也是當拍攝工作中出現困難時的解決者。
好萊塢權責清晰,國內稍顯混亂
在美國,副導演是從拍攝開始才有的崗位,通常設有第一副導演(1AD)、第二副導演(2AD)、第三副導演(3AD),有時劇組也會配置第四副導演。
第一副導演的權限和責任是除去導演最大的,他負責現場的一切協調和執行,包括帶領其他副導演協調演員和現場。
美國副導演的範疇,並不包括演員副導演——Casting Director(CD)選角導演,CD負責前期籌備時所有角色的挑選工作,當一切角色確定,拍攝工作開始,CD會把演員相關的工作轉交給第二副導演。
第二副導演會在拍攝中負責演員的統籌、劇組日常的統籌,還有很重要的一部分,出拍攝通告單。
拍過電影《六福喜事》的香港導演谷德昭,曾撰文盛讚這一本事:「副導演把劇本看得滾瓜爛熟後,憑經驗估計導演的拍攝速度,將若干場不同長度的戲拼湊成若干個工作日,導演拿著這個時間表加減,萬事都以副導演所準備的做基礎。」
在美國的劇組,第二副導演基本上不會到現場工作,第三副導演負責協調演員從出發到現場休息包括拍攝中間的問題。拍攝中,第三副導演還負責管理群眾演員。在一些大製作影片中,第四副導演的工作主要是幫助副導演團隊更好地工作。
在國內,較多情況下,導演組以團隊方式工作,大致分為演員副導演、現場執行副導演以及其他副導演(分管統籌、特效、動作等)。
因影視劇投資規模的需要,國內劇組有數目不同的副導演。比如成龍的電影劇組,副導演有時超過十個。國內劇組有時也會分第一、第二和第三副導演,但權責並不是特別明晰。
提成明碼標價,作用不可或缺
演員副導演的工作內容,包括開拍前期的演員挑選,拍攝中的事宜協調到後期的演員相關工作,比如配音等。
一個稱職的演員副導演,首當其衝要具備的是極強的溝通能力,溝通對象包括導演、製片、經紀人、演員、各部門工作同事、群眾演員。
通常,演員副導演的工作也分「線上」「線下」。「線上」指男女主角,「線下」則是一些沒啥名氣、甚至不能稱為演員的小明星。
被炒作得沸沸揚揚的睡演員、潛規則,當然存在於這個崗位,但出現的機率並不高——就像你不會覺得所有升遷了的公司員工都跟HR睡過一樣。
至於拿提成,基本算擺在檯面上的事,有經驗和專業水平高的頂級演員副導演早就做到明碼議價——在他們面前,不少現在的腕兒都得低頭哈腰。
最考驗演員副導演的,莫過於拍攝現場出現的各種意外——主演調檔期,有人威脅要加錢,招到的群演用不了等等。
不單如此,副導演還有可能被「抓壯丁」,周星馳電影中,如花的扮演者李健仁,就是從副導演崗位上被臨時徵用的。
在現場,導演只負責坐在監視器前說:「行」或者「不行」。相當於戰場上的「帥」,副導演則更像陣前衝鋒的大將軍。
谷德昭說,他的副導演的年資與現場拍攝經驗通常比他豐富。「他們會預先估計到一些非常容易被忽略的問題,例如拍外景時人群控制是否複雜,演員是否有遲到習慣,動作場面是否潛在危險等,如若沒有一個經驗豐富的副導演壓陣,我想我每天起碼要闖十個小禍、三個大禍,現場也會一塌糊塗、亂七八糟。」
副導演在拍攝中工作的瑣碎和高壓,不勝枚舉。
曾在電影《唐山大地震》中擔任副導演的演員楊玏對此深有體會,為了還原汶川地震救災現場,當時現場需要調度安排的有800位群眾演員、兩百輛車,還有成都軍區借調的軍用直升機。
也正因為如此,大場面副導演被認為是劇組較威武的副導演。
當演員副導演按需約來一定數量的群眾演員、扮上相以後,大場面副導演拿著麥克風進行布陣:有人順行,有人逆行,誰在前,誰在後,誰和誰扮夫妻,都是他說了算。做完這一切,攝影機對好了,執行導演會說:「走一遍」,人開始動。導演看完,可能會提出哪不好,副導演再進行微調。
(特別感謝演員楊玏、《黃金時代》執行製片人程育海以及不願透露姓名的受訪演員副導演)
原標題丨拍電影時,副導演們都在做什麼?
壹讀微信每天輕鬆講百科、漲姿勢、正三觀。政治、商業有趣有料,還有定期推出的新技術公司CEO深度訪談。有熱點新聞和大事件時,看壹讀怎麼說。感興趣搜索yiduiread添加關注。
聯繫劇角
投稿、轉載授權
QQ 648189209
推廣合作
QQ 451108628
回復「往期」
獲得往期精彩內容合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