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國內綜藝越來越多,原本「古早」的娛樂性綜藝,也因為受到同質化嚴重的影響,收視率明顯下降。尤其是湖南衛視的兩家綜藝擔當,《快樂大本營》《天天向上》因為主持功力不行、主持搭檔頻繁更換而丟失了原本的優勢,最終在云云綜藝裡成為炮灰。
原本《天天向上》創造的初衷是能讓全球華人都能看,然而隨著各方面因素的改變,格局相比之前小上許多,因此收視率不及《快樂大本營》。有段時間《天天向上》有點「破罐子破摔 」的意味,兄弟們紛紛上戶外錄製節目,然後又想辦法企劃了《追逐夢想的哥哥》重新獲得收視率,緊接著才恢復到原本的狀態,堅持做更有意義的選題節目。
8月23日晚的收視率證明,堅持初衷是永遠不會被市場淘汰的。《天天向上》策劃了親子的一期,正臨開學階段,收到更多家長和孩子們的觀看,因此即使沒有王一博的存在,收視率獲得同時段的第一名,就連一向口碑好熱度高的《極限挑戰寶藏行》也只能排在第二。
節目請了各種職業的家長和孩子們進行簡單的親子遊戲。爸爸媽媽們的職業,分別有阿里巴巴副總裁、博士、教師、警察、藝人經紀人、全職太太等等。當你看了這檔節目,你才會發現,即使有的人職業光鮮亮麗,但背後卻有不為人知的心酸。
比如作為警察的爸爸,因為職業特殊不能及時照顧孩子,這給孩子留下不小的心理創傷;作為經紀人的爸爸,因為時常帶藝人趕通告,一個月只能回家三到四次,卻意外給孩子留下嚴父的形象,親子關係越發背道而馳。
而通過這檔節目,孩子們也勇敢地借鏡頭,向爸爸媽媽說出了心中所想。節目裡經紀人陶淵的兒子,因爸爸的陪伴少而哭出聲,希望爸爸能多陪自己玩,看著孩子淚流滿面,相信不少觀眾心裡也十分難受,會共情地意識到自家孩子內心的想法;而節目上的父母也學會了和孩子正確的相處模式。
這樣看是不是可以認為,這是最近《天天向上》裡最有意義的一期?然而在觀看節目的過程中,你又會發現彈幕上的戾氣非常重。
在節目一開始,為了讓父母了解孩子們做的題,特意出了孩子們容易錯的錯題集給家長們作答。看似簡單的題,卻對早已經離學習環境很遠的家長而言,是個難題,因此不少家人不僅沒有做出來,還鬧了不少笑話。
比如有個孩子的家長在做ABB的詞彙時,幽默地寫出了「李冰冰」「郭晶晶」等人名試圖濫竽充數,汪涵把答案念出來時,引得哄堂大笑。其實這一幕對這個家長而言有些尷尬,但對這檔綜藝而言卻做出了搞笑的效果,同時也能通過方法引家長們深思,孩子們的學習環境是怎麼樣的,平時是不是該換個方法教育孩子。
節目裡還有孩子現身「討說法」,他問那些家長:「你們有沒有想過,在你們罵孩子的時候也是在浪費時間。」
然而彈幕卻出現了「這樣還怎麼教孩子、太差勁了」等這般戾氣重的評價,如此有意義的節目瞬間被這樣的評價打回原形,影響觀感體驗。事實上節目的初衷並不是為了凸顯每個家長的優越,而是通過不同的方式展現每個家庭正在面臨的親子關係,達到如何和孩子形成親密關係的解決方式。
為什麼如今娛樂化綜藝越來越多,有意義的節目少而不被關注,正是因為只看表象不注重內涵的觀眾越來越多,憑著打字鍵盤的便利輕易將不過腦子的話說出口,給人造成不適的觀感。事實上,要想綜藝在娛樂性充分的同時具有深刻意義,不僅需要看節目製作人,還得需要看觀眾。
我們能看出《天天向上》在做改變在做方向,相信它也會成為長久不衰的好節目。話說相信下一期《天天向上》收視率會更高,因為節目邀請了《以家人之名》的兄妹們,和兄弟們分享戶外生存小技巧,隨著疫情的結束,暑假的過去,秋高氣爽的日子正適合郊外旅行,因此下一期的節目也比較有意義,不要錯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