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漢字能力檢定協會」每年從11月初開始,向全國各地徵集最能代表一年「世相」的漢字,在12月中發表當選漢字,稱為「年度漢字」。
當選的漢字然後由京都名剎清水寺的當家高僧森清範貫主在媒體的見證下,揮毫書寫。這一儀式到2015年,已經舉行了21回,以其準確度和公信力,成為一年中引人注目的重大事件,經常可以讓人從當選漢字中,看出這一年日本民眾的憂戚悲喜。
當地時間2015年12月15日,日本漢字能力檢定協會發布了日本2015年的年度漢字,意指安全保障的「安」字成功當選。 東方IC 圖2015年從徵集到的近13萬張有效選票中,「安」字脫穎而出,成為年度當選漢字。
森老和尚照例在揮毫之後,對媒體發表感想,發了這麼一通議論:
「『安』字本指家中女性帶來的寬鬆舒心,但是這次選擇『安』字,我想應該是『不安』的意思吧。對安保法制是否妥善的不安,社會上還存在不安,自然災害也讓人不安,去國外旅行時,難民、戰爭和恐怖活動所引起的對生命的不安。選擇『安』字的背景,我想是來自『一定要在明年建設一個安心和安全社會』的願望吧。我就是帶著那種願望書寫了這個字的。」
到底寫了21年當選漢字,其對「安」字當選理由的解釋,透出一代名僧的火眼金睛。何以見得?你看排名第二的「爆」字和第三的「戰」字,都非「善」字,當然會馬上明白老僧言之確鑿,難以撼動。
再看每年同月稍前發表、與「年度漢字」相映成輝的同年「新語流行語大賞」當選語:「不許安倍政治!」、「SEALDs」(反對安保法案的學生組織縮寫語)等,你就會深信不疑了。
當地時間2016年1月4日,日本東京,示威者高舉反戰標語在國會大廈外抗議安倍新安保法。 東方IC 資料「安保法」和安倍:「安」不再安了「安」字首先是日本國民對「安保法制」(即安全保障關連法案,簡稱安保法案)的憂慮。日本國會在執政黨和政府尚未充分向國民解釋清楚之前,就在九月中強行通過新的安保法案,導致戰後安保政策的重大轉換。
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戰敗後,在佔領國美國的主持下,頒定和施行和平憲法,尤其是憲法「第九條」所規定的三大原則:放棄戰爭,不保持戰力和否認交戰權。日本在和平憲法的拘束和保護之下,甚至在美蘇冷戰時代,也得以從容發展經濟,二十年臥薪嘗膽、休養生息,一躍而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實體。
但是經濟發展的結果,也讓不少日本政治家生出突破和平憲法樊籬的念想,矢志要讓日本成為「正常國家」,即擁有戰力、以防衛名義持有戰爭決策權的國家。現首相安倍晉三就是其中最為出色的「勾踐」型政治家,其一生最大的悲願就是改訂和平憲法,去除「非戰」的第九條款項,使日本成為與其經濟規模相應的政治大國。
「安」字其次反映的就是對首相安倍要擺脫「戰後體制」(戦後レジームからの脫卻)的憂慮。安倍在第二次重做閣揆執政以來,強化日美安保同盟,以「溫水煮蛙」的策略,步步為營,從建立國家安全保障會議、重構安保法基盤,到獲取集體自衛權、糾正非核三原則和撤廢武器輸出三原則等緊箍咒,旨在最終撼動和平憲法的根基,實現「改憲」夙願。
美國歐巴馬行政當局「重返亞洲」、遏制中國的外交政策轉移,給安倍的宏願帶來了適宜的國際環境和決策動力。2015年9月,安倍及其執政自民黨通過一系列「安保法案」,讓安倍登上了實現夢想的第一座大臺,他當然躊躇滿志,欣喜莫名。
隨著新「安保法案」的通過,集體自衛權就呼之欲出了。此後日本自衛隊不但可以行使得到憲法允許的自衛武裝反擊,還可以在盟國進入戰爭狀態時主動配合出擊,走出單純防衛的傳統國防格局,在世界其它地區聯合盟國行使武力。
新的「安保法案」之「安」,再加上其策動者「安倍首相」之「安」,一年來讓很多日本人對「安」字原本所代表的「安心」、「安全」、「安堵」作了重新詮索和思考。他們開始感覺「不安」了,「安」倍和「安」保法案,究竟要將他們帶向「安全」還是「戰爭」?
日本民眾反對雙「安」以求安上述雙「安」,很可能會讓日本因為美國而捲入戰爭。再看看安倍內閣緊接著在10月份成立「國防省防衛裝備廳」,統一陸海空三軍的指揮策定,並擬訂全土戰事部署。年底通過的翌年2016年度防衛費預算,在連續四年增長的基礎上達到5兆911億日元(相當410億美元),也是史上初次突破5兆日元的大關,比上年增長2.2%,而同年重點預算「公共事業費」,才5兆9737億日元。
這些行政舉措,讓很多日本人陷入深深的不安境地。2015年是日本近年來反戰情緒空前高漲、反戰活動空前活躍的一年。日本的知識分子和一般民眾,相繼成立各種反新「安保法案」和反戰、捍衛憲法「第九條」的社團組織。繼承老牌和平主義者,諾獎得主大江健三郎領銜的「九條之會」的衛憲反戰精神,日本很多大學都成立相應社團,參與反對新安保法案運動。很多日本的勞工組織和家庭主婦,也都積極組織或者自發參與這些反對雙「安」的抗議活動。
2015年8月,京都大學外牆的反對「安保法」的集會通知2015年8月,京都大學校門外抗議警察壓制反「安保法」運動的標語上文提到的全國學生組織「SEALDs」,就是在這一年大波巨瀾中湧現的佼佼者,一時名貫遐邇。其名稱「SEALDs」(全稱「Student Emergency Action for Liberal Democracy」,即「自由民主主義學生緊急行動」的縮語)還成為本年度的流行語。
該組織從年中開始壯大,遍及全國各地,學生們舉辦青年學習會,舉行街頭示威,參與各種反戰反安保法案活動,其領袖奧田愛基還一度被邀入國會宣講其問政要旨。當前「SEALDs」在全國活動的具體目標,就是讓投票贊成新安保法案的國會議員在下次選舉中落選。
根據該組織通過各類媒體的調查,2015年至少在日本全國兩千多個地方發生過大小規模的反安保法案示威活動,估計有130餘萬民眾參與了街頭示威。7月份為了阻止新安保法案的通過,國會前曾經發生了12萬人以上的示威包圍抗議遊行,其壯觀被世界各大媒體如BBC和CNN播向世界,起到轟動效應,一定程度上讓安倍內閣和執政的自民黨鷹派有所收斂。
但是,保守的日本社會似乎仍在繼續鼓勵安倍和新通過的安保法案挑戰和平憲法的底線,2016年參議院選舉很可能是兩種勢力的攤牌時機。普通的日本民眾面對著戰爭與和平的較量,又糾纏於經濟景氣衰退與恢復的拉鋸局面,日本人世事無常的思維定勢,讓他們捲入惴惴「不安」的漩渦之中。年度漢字的甄選,再次透露出日本人所謂的「不氣味」(不寒而慄)消息,以及他們對「安全」與「安心」的等待焦慮。
(作者簡介:趙堅,上海人,曾經就讀復旦中文系的碩士博士課程,後留學日本、加拿大,長期在海外執教,留心於比較文化的研究和寫作。)(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