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嶺迷窟》製片人梁靜談《鬼吹燈》系列IP改編:觀眾作比較,這激發我們的鬥志

2020-11-20 中國青年報

「每個人心中都有自己的『鬼吹』、胡八一、Shirley楊、王胖子……」《龍嶺迷窟》上線時,該劇導演費振翔曾在拍攝隨筆中留下這樣的文字。近年來,由《鬼吹燈》系列小說改編的電影和劇集層出不窮,其中,梁靜、費振翔以及他們團隊的作品很有代表性:從2017年的《鬼吹燈之黃皮子墳》、2019年的《怒晴湘西》,到今年這部《龍嶺迷窟》(下圖),以及將在明後年上線的《雲南蟲谷》《崑崙神宮》……用梁靜的話說,「想統一用一套演員陣容延續下來,也是保護了一種IP意識」。《龍嶺迷窟》近日入圍環球影視文化傳播2020年度優選網播劇集,製片人梁靜與《環球時報》記者分享了這個經典IP改編的背後故事。

十兄弟的改編凝聚故事「核」

環球時報:《鬼吹燈》系列有很多作品,如何看待這個IP的改編?

梁靜:說實話,我一開始接《鬼吹燈》是有顧慮的。這個IP和胡八一在市場上已經有各種版本。我當時可能也是因為某種自信,覺得應該給大家看一些不太一樣的東西。其實整個過程也是我們學習的過程,比如第一部《鬼吹燈之黃皮子墳》可能改編得過多——把一些我們自認為的好元素加進去,但未必會讓原著粉接受。再加上觀眾也會拿我們與其他團隊之前拍的作品比較,這也激發了我們的鬥志。所以在總結第一部經驗的基礎上,通過數據了解原著粉喜歡什麼,接著做了第二部《怒晴湘西》。在這之後我們就在考慮乾脆把整個系列延續下來,統一用一套演員陣容,避免換演員帶來的相互比較,同時也不會讓觀眾看角色時覺得「分裂」。跟平臺方聊了這個想法大家都非常支持,就按照這種方式做下來了。我覺得這種延續某種程度上也是保護了一種IP意識。

環球時報:說到原著粉,大IP如何平衡他們的喜好與作品創新?

梁靜:鬼吹燈IP之所以火,除了它本身精彩的故事,更離不開眾多讀者的支持。我們既然要做這個IP系列劇,如果忽略(原著粉)這個部分,一定是不對的。我們在抓住基礎創作規律後,開始揣摩原著粉喜歡什麼。不過,如果光聽原著粉的意見,肯定做不到《龍嶺迷窟》中十兄弟這種大膽的改編。這個改編凝聚了整個故事的「核」,豐富了層次,包括兄弟情,讓故事很「落地」,這種改編得到觀眾認可。

作為創作者,要大概知道一個方向之後去無限地探尋——在原有架構或有限空間內嘗試創新。這需要勇氣,也是基於對自己原創能力的了解和自信。我們要提煉所有人的喜好,包括原著粉,以及我們創作團隊對於這個作品的喜好。把這些最終融到一起,才是科學的。

環球時報:從創作角度來說,要想把握藝術上的高度,如何同時兼顧商業性上的流行度?

梁靜:這個問題還要基於原著。比如《鬼吹燈》,大家愛看的是啥?就是作品中的探險、奇幻,以及人物關係,這些「核」不能丟。一部十幾集的短劇要拍出電影級別的效果,其實對平臺和創作團隊來說壓力非常大,我們就要去取捨。比如我們剛拍完的《崑崙神宮》中有很多特殊場景很難製作,造價也高。這些場景有可能和觀眾、讀者理解的不一樣,因此就要做很多數據歸攏,選擇在一定開支內儘可能地完成。

劇集和電影都要先立住人物

環球時報:作為電影團隊涉足網劇創作,在這個過程中感受到最大的區別和變化是什麼?

梁靜:我們當初接《鬼吹燈》時,劇界的很多朋友開玩笑說,「哇,你們電影團隊這是要來碾壓我們嗎?」我說,「沒有,我們是來學習的。」如果一開始憑著是電影團隊便很高姿態地進入到劇集或網劇領域,就覺得一定能取得成績,現實並不是這樣。你必須要做好適度調整的準備。在這個過程中,心態很重要。在《怒晴湘西》時我們做了一部分的妥協,但後來發現這其實不叫妥協,而是一種優化。不管是電影還是電視劇製作團隊,只要人物立住了,故事結構和人物關係這兩點就都成立了。人物一定是在最先——先把人物立住,人物關係才能呈現;人物關係有了,故事才能成立。在此基礎上,影像的呈現更加分。創作應該遵循這樣的原則,我們團隊是這樣堅持的。

電影的未來越來越類型化

環球時報:由演員轉型到製片人,自己有哪些新感悟?

梁靜:對我個人來講肯定是質的變化。原來只當演員時,只需要把角色演好,那種單純和純粹很享受。不過當演員的路越走越窄時,我的能量釋放的機會越來越少。所以我直接找了個更大的出口,讓體內的能量以不同形態釋放出來。我一直跟所有人說,「我是個學生,我要重新從零開始」。包括去上商學院、去各種論壇,我其實不是去分享,而是去學習的。我還挺願意像一塊海綿一樣,吸收別人的東西然後慢慢放到自己的成長步伐中去。我現在還開始做監製,是電影方面的。在這個過程當中,我也一樣能演戲。這些對於我來講,是非常好的一個重生。

環球時報:如今又當監製,還是製片人、演員,這麼多身份如何兼顧?

梁靜:因為這幾件事兒都屬於一個行業,只不過屬於不同環節,所以做起來比較順手。我曾跟別人聊過,關於不同身份的專心度。我想如果作為一個演員還要關注製片,或者還要關注自己監製的作品,說實話會很分心。所以如果真的要演一部戲我應該不會做其他的了,短時間內集中於演員這個身份,把其他職位暫時拋掉,否則的話沒有辦法做好。其實做任何事情都應該抱有這樣的專注度,才可以成功。

環球時報:回到電影這一塊,今年對於國內外整個電影市場來說都是非常困難的一年。對我國影視業現狀和未來,有什麼樣的感受和期許?

梁靜:其實在疫情之前,市場是稍微有點亂的。反而在疫情之後,大家都有機會看清楚正確的方向。我覺得(中國)電影未來的發展有可能越來越類型化,一些輕視效的現實題材作品很有可能會越來越多地通過網絡發行。尤其是對於低成本電影來說,風險非常大。所以說未來(電影市場)可能會這樣區分:重工業的、視效的、戰爭題材的,會繼續上院線,而且會越來越奢侈,票價也可能會高。但小成本作品就有可能往網絡發展。這是我個人猜測的趨勢。

來源:環球網

相關焦點

  • 《龍嶺迷窟》製片人梁靜談《鬼吹燈》系列IP改編:觀眾作比較,這...
    近年來,由《鬼吹燈》系列小說改編的電影和劇集層出不窮,其中,梁靜、費振翔以及他們團隊的作品很有代表性:從2017年的《鬼吹燈之黃皮子墳》、2019年的《怒晴湘西》,到今年這部《龍嶺迷窟》(下圖),以及將在明後年上線的《雲南蟲谷》《崑崙神宮》……用梁靜的話說,「想統一用一套演員陣容延續下來,也是保護了一種IP意識」。
  • 《龍嶺迷窟》成「鬼吹燈」系列最高分,IP改編如何才能獲贊?
    不久前,網劇《龍嶺迷窟》上線,憑藉著精良的製作和演員們出色的演技,《龍嶺迷窟》獲得了觀眾們的廣泛好評。在網劇上線的第二天,網絡電影《鬼吹燈之龍嶺迷窟》也上線了,與網劇截然不同的是,這部網絡電影差評如潮。
  • 福布斯生活|《龍嶺迷窟》再掀「盜墓潮」,盤點那些鬼吹燈IP改編
    近幾年,借著這股越吹越高的「盜墓劇風潮」,想從中分一杯羹的影視製作公司不在少數,圍繞「鬼吹燈」IP進行改編的影視作品層出不窮,但製作質量卻是層次不齊的,甚至可以說,大部分作品都頗為粗製濫造,夠不到及格線。
  • 《鬼吹燈》系列口碑之最,《龍嶺迷窟》的數據圖譜是怎樣的?
    以8.4的高開分,成為口碑國劇,它也是目前《鬼吹燈》系列中口碑輿情表現最好的一部改編之作。 《鬼吹燈》系列口碑之最, 高還原、強改編《龍嶺迷窟》贏在用心? 作為一部懸疑探險題材作品,又是《鬼吹燈》IP中的又一作品,觀眾對這部劇的評判自然嚴苛。
  • 鬼吹燈「新爆款說」
    由費振翔導演,潘粵明、張雨綺、姜超領銜主演,高偉光特別出演的《龍嶺迷窟》改編自「鬼吹燈」系列第二部,講述胡八一等人共赴龍嶺迷窟尋找雮塵珠的探險故事。自4月1日在騰訊視頻獨播以來,《龍嶺迷窟》便備受關注和熱議,不僅被眾多燈絲稱為「最有原著味道的一版《鬼吹燈》」「選角深得我心」,更有人直言「網劇拍出電影的質感也是難得了」「鬼吹燈系列目前最佳!」
  • 作為系列網劇,《龍嶺迷窟》究竟如何做到青出於藍
    去年追《怒晴湘西》的場景還在眼前,同屬《鬼吹燈》系列網劇改編網劇的《龍嶺迷窟》今年4月開始也逐漸霸佔了社交媒體。這部劇與飽受好評的《怒晴湘西》為同一個製作團隊7印象文化製作拍攝,潘粵明、張雨綺、姜超加盟組成的鐵三角更為其注入了不少看點。
  • 鬼吹燈之《龍嶺迷窟》,如何「迷」住觀眾的眼睛?
    作為《鬼吹燈》系列的書粉,自然也好奇這一部新作能不能還原書中光怪陸離的世界,電視劇一開頭就非常引人入勝,從一幫村民為了打旱魃,集體盜墓開棺做切入點,展開整部劇的故事,配樂緊張,特效逼真,色調非常有電影感,即使不是這本書的書粉,也會馬上被吸引,加入追劇大軍。
  • 個人意見|《龍嶺迷窟》:評分最高的「鬼吹燈」改編影視劇,如何做到...
    在一開始需要提醒還沒看過的觀眾,雖然《龍嶺迷窟》是由原著《鬼吹燈》改編沒錯,但在找劇的時候一定不要在前面加「鬼吹燈」三個字,否則會看到另一部評分只有2.9的網大《鬼吹燈之龍嶺迷窟》。真正在近期收到不少好評的,是管虎監製、費振翔導演,潘粵明、張雨綺、姜超主演的18集網劇《龍嶺迷窟》。
  • 從《龍嶺迷窟》開始重溫《鬼吹燈》系列
    網友們紛紛留言:「有生之年系列!」還有網友留言要求:「麻煩導演把其他幾部鬼吹燈重拍一遍,就按這季的標準拍!」說明潘粵明、張雨綺和姜超組成的「鐵三角」,已然為觀眾所接受!潘粵明、姜超、張雨綺等主演,都直接籤了5部的《鬼吹燈》,拍攝順序是:《龍嶺迷窟》、《雲南蟲谷》、《崑崙神宮》、《南海歸墟》和《巫峽棺山》。
  • 《龍嶺迷窟》拿下鬼吹燈系列豆瓣最高分,其他幾部差在哪
    作為多年的鬼吹燈系列書粉,我對每一部小說改編的影視劇都充滿期待。今年,期待已久的鬼吹燈系列《龍嶺迷窟》終於和大家見面了。開播六集拿下豆瓣8.4分的高分,這也是豆瓣對鬼吹燈系列的影視劇評分最高的一部了。這一次由潘粵明飾演胡八一、姜超飾演王胖子、張雨綺飾演雪莉楊。
  • 開局豆瓣8.4,《龍嶺迷窟》緣何成為「鬼吹燈系列」的高分之作?
    文/娛影江湖作為2020年首部探險懸疑網劇,《龍嶺迷窟》作為「鬼吹燈系列」作品之一,拿到豆瓣8.4分的評價的確值得祝賀。《龍嶺迷窟》雖然也做了改動,但是相對於原著還是做了比較高的還原,這點從前6集中的兩個方面進行分析。
  • 《龍嶺迷窟》今晚大結局,它會是《鬼吹燈》系列的經典嗎?
    由管虎擔任監製,費振翔執導,潘粵明主演的探險懸疑網劇《龍嶺迷窟》今晚將迎來大結局。《鬼吹燈》作為盜墓題材的大IP,讀者基礎雄厚,被改編過N多的版本。然而,正因為這個系列太出名,觀眾對其的改編作品也是比較苛刻的。改編得好,自然被誇,改編得差,吐槽起來也是毫不留情。
  • 連拍五部,這屆《鬼吹燈》網劇穩了!
    最新上線的《鬼吹燈》網劇《龍嶺迷窟》已經更新到了第九集,作為鵝廠的年度大戲,自然是製作精良。《鬼吹燈》網劇《怒晴湘西》的拍攝,他在裡面飾演卸嶺魁首陳玉樓(陳瞎子),而這次的《龍嶺迷窟》中潘粵明則化身成為摸金三人組的大腦,摸金校尉胡八一,這也就直接造成了劇中兩代陳瞎子相遇的搞笑場面。
  • 《龍嶺迷窟》新版鐵三角開啟新篇章 鬼吹燈系列再創新高
    由管虎擔任監製,費振翔執導的盜墓懸疑網絡劇《龍嶺迷窟》於4月1日播出,播出時間為20:00,現已更新至9集。《龍嶺迷窟》改編自天下霸唱「鬼吹燈」系列的第二部分。在劇中,由胡八一、shirley楊(張雨綺)和王胖子(姜超)組成的鐵三角以及各種驚險刺激的冒險場景一直是觀眾關注的焦點。
  • 電影《八佰》製片人梁靜:一位低調奢華的人生贏家
    作為此電影製片人的梁靜在接受記者專訪時這樣說到:其實每個人心中都住著一個不同性別的自己。我有男性比較客觀堅強的一面,又有女性柔弱的一面。當面對大事情的時候,客觀的一面就會跳出來。我覺得我內心就是一個男人,只不過外表是女人。
  • 因為有了他,鬼吹燈系列《龍嶺迷窟》才活了!
    2019年,費振翔導演,潘粵明和高偉光主演的鬼吹燈系列《怒晴湘西》可以說點讚量很高了,不僅在劇情很大程度上還原了原著,而且演員演技也是沒得說,尤其是潘粵明主演的陳玉樓和高偉光主演的鷓鴣哨圈粉了很多觀眾。
  • 鬼吹燈《龍嶺迷窟》和《怒晴湘西》,哪一部質量更高?
    鬼吹燈這樣的IP,不管是什麼類型的作品都少不了原著黨的出沒,批評聲中來自原著黨的批評也是比較多的,主要集中在劇情還原度不夠,改編離譜等等。我自己本身也算半個原著黨,鬼吹燈一本不拉全部買齊,全書看過兩遍,但我也覺得這些其實本都不該成為問題。
  • 系列IP影視劇改編 「品控」是個大問題
    這個4月,改編自天下霸唱小說《鬼吹燈》的3部影視作品扎堆上線,分別是騰訊視頻獨播的網劇《龍嶺迷窟》,愛奇藝獨播的網絡電影《鬼吹燈之龍嶺迷窟》,優酷獨播的網絡電影《鬼吹燈之龍嶺神宮》,3部作品上線讓「鬼吹燈」這個IP再次備受矚目。「IP在手,天下我有」的影視時代已經過去,但IP影視化改編質量參差不齊等現象也引起了業內外人士的關注。
  • 《龍嶺迷窟》「封神」後不久,《鬼吹燈》卻被央視點名批評了
    畢竟《鬼吹燈》系列是近年來不可多得的優秀小說。但我也跟眾多網友一樣認為目前最精彩的鬼吹燈作品應就是《龍嶺迷窟》了。看了十八集新的摸金鐵三角,也看順眼了,費振翔對於小說精髓的把握也非常到位,高偉光再塑鷓鴣哨高光。
  • 為什麼《鬼吹燈》系列適合做成季播劇?
    熟悉網劇《鬼吹燈》的觀眾都能立刻明白這句臺詞梗——在上一部《怒晴湘西》中,潘粵明飾演的正是青年陳瞎子卸嶺力士陳總把頭。潘粵明在《龍嶺迷窟》中飾演胡八一。| 圖片來源:豆瓣《龍嶺迷窟》是騰訊視頻出品的網劇,4月1日開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