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鏈結構精巧、方便靈活、用途廣泛,不僅具有巨大的應用價值,也蘊含著豐富的管理思想。特別是其中的系統協調、底線管理、權力制衡、局面控制、狀態轉換等理念,都富含現代管理智慧,對管理實踐具有積極的借鑑意義。
1、終端把控——管理要劃定底線
在拉鏈裝置中,設有限位碼或鎖緊件,以限定拉頭在安全區間活動,杜絕終端滑出,導致鏈牙脫節、咬合離散等問題發生。拉鏈的這一構造,充分體現了安全管控的理念。管理的終極目的是保證組織、單位或團隊的安全與發展,從一定意義上講,安全比發展更為重要,失去了安全保障,發展的進程就充滿變數。所以,成功的管理必須確保安全方面萬無一失。
拉鏈的終端把控設計,提示管理實踐必須堅持底線思維,禁止任何人、任何行為挑戰底線、突破底線,進而構築起堅固的安全屏障。
2、相互咬合——管理要追求相容
單條鏈牙實現不了拉鏈的功能,只有雙條鏈牙相互咬合,結成一體,才能形成一個自成一體的封閉空間,與外界隔離,防範外在力量入侵與幹擾,實現拉鏈的使用價值。對管理實踐而言,這種咬合結構具有關鍵性的意義。管理實踐的對象是人、事、物,核心靶向是人,尤其是團隊核心、領導班子。領導班子由若干優勢不同、秉性相異的個體組成,管理好領導班子,就要增強整體相容度,做到長短搭配、剛柔相濟、方圓互適、緩急並包,提高融合的有機度,達到合力的最大值。同理,單位或組織內部的單元也要彼此相容,成為一個有機整體。
3、彼此制約——管理要保持穩定
兩條鏈牙經過拉頭的聚合作用之後,克服了摩擦力障礙,成為一體性的存在,並能夠保持比較穩定的狀態,直到拉頭回拉解除鏈牙的組合。對於管理實踐來說,要保持工作運行、組織互動、人際協同,形成一種穩定狀態,就離不開必要的制衡機制。所以,要適當分解職能,分散權力,形成既相互支撐又相互制衡的局面,防止權力過於集中和過於分散兩種傾向。
4、進退自如——管理要把握主動
拉鏈是以使用便捷為目的發明的。這種便捷的特點,比較集中地體現在可開可合、可進可退的靈便選擇上,亦即具有充分的操作主動性。從管理實踐的角度看,優秀的、成功的管理,一定是具有充分主動性、能夠從容進行的管理。那種處處被動的管理,只能是處處應付的管理,非但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反而會按下葫蘆浮起瓢,首尾不能兼顧。所以,有必要在爭取主動上下功夫,牢牢把握管理主動權,更加有效地解決面臨的實際問題。
5、動靜結合——管理要動態平衡
在拉鏈的使用中存在兩種狀態,一是隨著拉頭的滑動,產生或開或合的結果,這一狀態可稱為動態;二是隨著拉頭的固定,拉鏈保持或開或合的狀態,這種狀態可稱為靜態。不論動態還是靜態,都是變與不變的辯證統一,都是實現拉鏈使用價值的需要。在管理實踐中,必須圍繞管理目標,遵循矛盾運動的規律,處理好各種矛盾關係,既服從大局總體需要,又兼顧局部利益需求,既保持總體局面穩定,又注重漸進改革調整,從而實現一種動態的平衡。這與拉鏈的運行狀態和作用生成高度吻合。
【親愛的朋友,這裡期待你的精彩評價......歡迎你留言、互動、點讚、關注、收藏、轉發,更多精彩分享給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