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條紋睡衣的男孩
The Boy in the Striped Pajamas
「Childhood is measured out by sounds and smells and sights,before the dark hour of reason grows.」
「在黑暗的理性到來之前,用以丈量童年的是聽覺、嗅覺以及視覺。」
這是電影開頭的一句話。
# 01
這部電影透過一個孩子的眼睛來講述二戰時猶太集中營中的情景,以一個孩子的視角來審視那個特殊的年代。
電影以赤字之心來丈量善良與邪惡的距離,沒有跌宕起伏的劇情,沒有炮火連天的戰場,沒有血肉橫飛的畫面,整條故事線都在平緩地進行,但這樣的平緩帶來的卻是從頭至尾的壓抑氛圍。
# 02
兩個孩童周圍的所有人的隱瞞幫他們自動屏蔽掉了時代的醜陋,那些殺戮和令人難以直視的鮮血,在孩子的眼中被折射的是如此光怪陸離和有趣,從始至終,都沒有任何事情能夠讓布魯諾意識到他正邁向危險,成人世界的相互隔閡與自作聰明理應成為悲劇的導火索。所有意向都是以引發布魯諾的逆反與好奇心為導向,感性材料的積累更加重他錯誤判斷的籌碼。他們全然沒有了恐懼的阻礙,他們在前往深淵的道路上漸行漸遠。
# 03
大鐵門內緊握的雙手,門外散落一地的睡衣,滂沱的大雨,滾滾的濃煙,無聲的畫面爆發出最撕心裂肺的吶喊。影片在此終結。
這部電影讓我想起了另一部講述猶太集中營的電影--《美麗人生》。但相較於《美麗人生》的初見光明的結局,這部電影帶來的是更加沉重的悲劇結局。這是個令人無法釋懷的結局,命運不應該這樣,人性也不該這樣。我們應該反思,理性不應該是黑暗的,這個世界需要更多的純真。
電影|書評|視頻剪輯|音頻
希望我們都不要喪失對美好的熱情與期待,歡迎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