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21
白利賢這等白面書生跑得還挺快,看來日本體育課教得好,不過穿著身白衣大氅在樹林裡穿梭,是怕靶子不夠大嗎?
如今看來,白利賢對明心是求而不得的執念多於愛戀,誰讓前期他這個哥控就顧著東奔西跑的給白利剛擦屁股了,和明心的感情鋪墊太少了。
宋子仁真的很有大家風範,這樣做派的女子會愛上小混混白利剛,就很迷。
兄弟反目,白利賢又有什麼錯呢,他只是和歷史大勢站在了對立面罷了。
E22
所以說,革命領袖說的好,要保持隊伍的純潔性,若是利益不一致,遲早要反目。
全琫準做出和解決定後哭了,顧全大局的人可能永遠都沒有野心家們爬得高,爬得快,爬得肆無忌憚。
白利賢聽到了魔鬼的召喚,向前是鮮花烈火之途,或康莊大道或兔死狗烹,後退則是野心永久的折磨。賭一把?那一定是要爭取一下的,畢竟他傳承了白萬得這樣不達目的誓不罷休的基因。
這麼一看,白利賢這個角色的深度和延展度都比白利剛要好很多呢。
E23
封建王朝當政者和起義軍和解?除了水滸傳,歷史上怕是沒有這麼理想的局面,更別提讓渡部分管理權。至於水滸的結局,呵呵。
這一集算是編劇強行給白利賢續命,畢竟沒有人傻到還沒放槍子兒就把刀抵脖子上的,手下辦事如此愚蠢,洪大人沒把他砍了也是恩澤深厚了。
尹施允的肉體讓人眼饞,韓國歐巴的自我管理真是我朝從業者快馬加鞭也追趕不上的。
E24
真的超級喜歡宋子仁,一個清醒的人,無論是對自己的感情,還是自己所嚮往的道路。
白利賢不愧是白利賢,因勢利導,快速轉換思維和陣營,豈是黃碩周這種封建頑固可比的。不過白利剛怕是要失望,畢竟相較於悔,恨是更高驅動力。野心往往伴隨著不擇手段。
雖然白利剛是第一主角,可是他更像是在歷史浪潮裡隨波逐流的人,是眾生相貌。而白利賢,在事件的拐點攪動風雲,推波助瀾,這是英雄或者奸雄。影視劇裡,結局不言而喻;現實中,歷史只會記住白利賢這樣的人。
E25-26
別動隊,別名敢死隊。
全琫準也是膽子大,派了仨土包子給朝廷高層送信,這是另類金手指吧。
至於白利賢,已經進化到面色無波的境地,大公無私與別有用心融合的天衣無縫,他想改造一個新新世界,不為別的,只為自己的欲望。
明心,一個面目模糊的美人兒,三言兩語被白利賢瓦解了心防,她若不是貴族,白利賢還會如此執著嗎?
大院君摘下鬥笠的時候,我的心裡只有一個念頭:果然是你!韓國王勁松!
E27-28
弱國無外交,日本軍居然能開進漢陽,駐紮在朝鮮王眼皮底下,那不是分分鐘炮轟景福宮的節奏嘛。
朝上親清,親日兩派爭論不休,大王又是個被人把控的慫貨,讓人不由想起清朝末年。
所謂改革,有時並不一定是內生的,總有一些狼子野心的國家蠢蠢欲把別國「改革」地更符合它自己的利益訴求。
這幾集應該是白利賢作為白利賢的人生高光時刻了,我一直以為老鬼只是白利賢為自己的貪慾尋找的藉口,沒想到這孩子是真的PTSD了。
金接長,用老鬼的槍再把老鬼召喚回來吧!
E29
歡迎回來,老鬼。
做老鬼多好啊,生殺予奪,力量無窮,做白利賢卻要被人鄙視,被各種綱常束縛,被親情和道德捆綁。
這一集是繼東學黨佔領全州之後的第二個高潮,不負我望,由大難不死必有後招的河侖老師親身推動,哦,不,這時候應該叫洪家了。
野心和欲望怎麼可能乖乖蟄伏呢,那可是不死不休的天性。前進吧,老鬼和洪家。
花開兩朵。另一廂,申導貢獻了優秀的戰爭場面,義軍和京軍打仗的時候還是鐮刀與菜刀互砍,到日本人這裡已經全面升級為現代戰爭,只聞槍鳴炮響。
這裡我就很佩服韓劇了,包括韓影,真的走在亞洲前列,這景福宮被攻陷,王上被擒拿,屈辱程度和火燒圓明園相比只增不減,不過我就沒有看過任何中國的影片和電視劇呈現過那段歷史,倒是手撕鬼子頻頻上熱搜。能夠坦然面對歷史,真實呈現歷史,也是民族自信和文化自信的表現啊。
白利剛這趟進城真是見了大世面了,不僅面見了王上,還見證了歷史。趕緊快馬加鞭回去給全琫準傳信兒啊,看得人捉急。
另外萬分心疼宋客主送給兵判卻沒來得及兌現許諾的金條,簡直戳我金牛座的肺管子。
E30
甲午中日戰爭開打,居然有著這麼波折的原因。可見即便是弱肉強食的內核,還是要扯著各種名目包裝一下。文明和偽善,一物兩面罷了。
白利剛這趟可以叫做奇幻記了,轉眼和宋子仁分別做了王上和中殿的細作。
六月是這劇的聖母擔當,這東西,不能沒有,也不能太多,男主角的母親,正合適。
我一直奇怪,楊柳和白利賢哪來的源源不斷的子彈?要知道這可是快速消耗品,和小李飛刀這種循環利用的環保產品不一樣。
E31
這一集提出了兩個宏大問題,「什麼是國家?」「於國於民有益的方式只有一種嗎?」
第二個問題雖然有替白利賢洗白的嫌疑,卻仍然是一個好問題。世界的變化這麼快,莫說什麼公道,什麼大義,便是真理也在隨著科學邊界的不斷拓寬而調整。站在不一樣的立場,不一樣的視角,跨越時間的長短不同,爭取福祉的層次不同,心中理想世界的樣貌不同,能得出相同的結論嗎?能採取相同的行動嗎?說到底,成王敗寇。對得起自己的良知已屬不易。
白利剛和白利賢兩兄弟的命運真是環環相扣,總是湊做一堆,幸而是善緣而非惡感。
李圭泰領隊甫一出場就想感嘆,「好一個周正的帥哥」,可以和尹施允並稱本劇的花美男擔當。(曹帥哥,抱歉,這次你真的不算。)
E32-33
當國家走到了命運的分叉路口,這個國家的人民對於他所嚮往的生活圖景的天差地別便顯露出來。
白利剛作為一個沒讀過書的街頭混混,心中的國家仍然是君主威嚴坐高堂,看到王上被日本人趕下王座,愛國情懷無處安放,只盼著轟轟烈烈來場「清君側」,殊不知正是王上治下的國家讓他的母親成為奴隸,連帶他也變成下等人。
全琫準升華了一個層次,王上是不敢廢除的,但是東學黨有義務為王上出謀劃策,在「術」的層面,通過設立另一個主政機構讓人民的生活稍微好過些。可惜,這只是亂世的權宜之計,無論是朝鮮舊貴安定了社稷還是日本人把控了局面之後都容不得他全琫準這不倫不類的設想。兩班之所以囂張,拋開權勢傳承的原因,起碼都是讀書人,難道讓六月這樣大字不識一個的人做地方官嗎?全琫準如今妄想偏安一隅,那是一廂情願了。
白利賢作為朝鮮身份制度的受害者,作為見識過尖槍利炮的人,他嚮往的是人人平等的社會,顯然,這個理想不能由既得利益者的朝鮮舊貴來實現,他曾寄希望的東學黨也是一盤散沙,自身難保,當時的清朝只會比朝鮮更狂妄陳舊,似乎也只有通過日本人的利刃來切除朝鮮王朝這塊腐肉了,從「道」上徹底改天換日。
至於其他人,黃碩周已經活成了兩班的衛道士,迂腐古板到面對世道劇烈變遷還沒有白萬得適應的快。
宋子仁是有遠識的,只是志在從商。商人逐利,是政治改革的牆頭草,兵來將擋水來土掩,主動做為的動機不強。
而那漩渦中心的王上和中殿,一個只會哀哭,一個只知索取,舊貴們天命已盡,早死早超生吧。
白利剛和白利賢兩兄弟又一次境遇顛倒,上一次,白利剛擁有了如家人般的別動隊兄弟們,白利賢得知自己被師傅陷害,孤立無援。這一次,如家人般的別動隊拋棄了白利剛,白利賢卻加入了天佑俠,也算是事業歸宿。人生際遇,全靠編劇一支妙筆。
E34-36
又見洪家,即便是亂世,這際遇也是過於跌宕了。
六月和主母抱頭痛哭。人吶,就是可以共患難不能共享福。白家社會地位的一跌再跌也是那個世道的典型代表吧。黃進士的腦子裡居然有倭寇了?不只是兩班那點小九九了,這人設有點崩。不是冤家不聚頭,白利剛和白利賢又要見面了,他們之間的恩怨能就此一筆勾銷嗎?
我真的太喜歡尹施允神氣活現的樣子了,非常韓式的長相,古裝面如冠玉,現代裝也完全hold住。
E37-39
這幾集花了不少篇幅聚焦於普通人的抉擇,那些歷史書中模糊的的面容和語焉不詳的心理。
宋子仁去港口前回頭凝望了旅閣,她和崔行首分頭行動時搭配了悲壯的BGM,這時我們知道,有人要遭遇不測,高高的Flag已經豎起。
整部劇前半段最催人淚下的是閃電接長的死亡,如今全劇即將走向尾聲,確實該由一連串賺人眼淚的人物結局推動最後的高潮。不出所料,如今忙忙碌碌活蹦亂跳的這些人都會死,白利剛與宋子仁也有很大可能要活在彼此的回憶中。至於白利賢,結局早已註定,那就是死在白利剛的手中。
E40-42
真是太辛酸了,別說連發步槍,居然連鐵劍都沒有,全靠竹製品戰鬥。所以國家為什麼要發展全體系工業,這種危急存亡的關頭是真的卡脖子啊!
為什麼要把崔行首綁起來啊?人家是答應了送糧送米,總不能因為沒送成就嚴辦了人家吧?那以後誰還敢送啊?!不過要是懷疑內奸也算合情理。
牛禁坡一戰充分說明了什麼叫「以卵擊石」,在火炮的轟炸之下,人像雞蛋一樣脆弱。不由聯想到中國的革命戰爭年代,小米加步槍是如何打贏了尖槍利炮的日寇,真的太不容易了。
真是太慘烈了,這是滾滾歷史前進車轍下的冤魂,是文明大躍進的陣痛,是先進對落後的傾軋。所以保持科技全人類共享,不要造就霸主,維持武力值的平衡,或許是避免戰爭的最好方法。
E43-44
洪老師死地也太喜劇了,諷刺意味十足。
白萬得,如若不是生在賤民階層,真能成為亂世梟雄,看世道的眼光太毒了,審時度勢的直覺是天生的。
天下無新事,失敗之後緊接著的就是清算和背叛。全琫準還不如死在牛禁坡。一次不忠,百次不用,金接長啊,真小人。
黃碩周給了白利賢最初的建設朝鮮的願望,然後殘忍地毀了他。白利賢是有理由恨他的。所以用槍指著黃碩周的是白利賢,最終他再次放下了。再回頭便是老鬼。從此刻起,白利賢被老鬼徹底吞掉了。
E45-48
所有的事情都順理成章,只有白利賢讓人意難平。一個找不到歸路的孤魂野鬼。
如果他真的變成老鬼多好啊,可惜風平浪靜,夜深人靜的時候,面對古阜,明心和哥哥,白利賢又回來了。
白利賢和老鬼是一個人的善惡兩面。世道安穩,做白利賢便順風順水。可惜,風雲變幻,白利賢要背著折了腿的父親拼命奔逃,白利賢要應對兵痞的威逼,白利賢要走上刀劍無情的戰場,如果沒有老鬼,白利賢早死了。
所以白利剛對白利賢的指責並沒有多麼偉光正,兩軍對壘,死傷自負,怎麼能因為一方喊出了振聾發聵的口號,就把另一方汙名化呢?難道有家有口的士兵要任人砍殺才叫「人即天」嗎?
白利賢還是聰明過頭了。如果笨一點,傻一點,也許他也能相信這個世界會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