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櫃是如何倒掉的?熱衷的70後、80後步入中年 90後傾向性價比高的KTV

2021-02-13 北京新青年

摘要行業環境已經發生了變化,年輕人現在喜歡線上團購線下消費的狀態,雖然團購客戶只佔到好樂迪日常客流量的3%左右,但必須融入到年輕人的消費習慣中去。

  11 年前,還在北京廣播學院(現在的中國傳媒大學)讀書的張翔每周都會和朋友去幾次錢櫃 K 歌,運氣好的時候還能在 VIP 包間看到趙薇、王菲。「當年前半夜錢櫃,後半夜 MIX,然後吃早餐」——這幾乎是他去錢櫃的一套標準流程。「當年睡死嗨死喝死在朝外錢櫃的日日夜夜仿佛就在昨天,」至今向《好奇心日報》回憶起當時的情形,張翔還不免感慨「當年的錢櫃真他媽的火,天天晚上沒包間,各種明星藝人亂入……」

  張翔口中的朝外錢櫃是錢櫃北京朝外店,2001 年 10 月開業,是錢櫃進入北京的第一家門店。即便在當年,錢櫃下午檔的人均消費也在 50 至 80 元,晚間檔每小時 100 元起。王徵算是它的第一批顧客之一,他告訴《好奇心日報》,當時錢櫃裝修和音響檔次高出其他 KTV 很多,而且首推免費冷熱飲品,最多達到 32 種。「高中畢業後,同齡人都玩麥樂迪時,我已經是錢櫃的常客了」,話語中透露著一種驕傲。

  對於@雲洋闖天下(微博名稱)來說,那時每次在錢櫃唱完 High 完,他都要去沸騰漁鄉吃頓水煮魚,這種消費方式在當時被認為是一種潮流,用現在的話說,那也是高逼格的一種。

  可是現在錢櫃不行了。

  2 月 1 日,錢櫃北京朝外店最後一天營業。這已經是近兩年內,這家來自臺灣老牌經營量販式 KTV ,繼首體店、雍和宮店之後在北京關的第三家門店了。其它城市的經營狀況也都很糟糕,1995 年 1 月,錢櫃在內地開出的第一家門店上海靜安店,包括之後同樣有地標性意義的盧灣店也都已相繼關門,現在只剩下浦東店、徐匯店和普陀店。至此,錢櫃在內地的門店已從 2008 年的 18 家驟減至 5 家:上海 2 家,深圳 2 家,北京 1 家。

  錢櫃朝外店關店通告

  這個對於內地 KTV 行業來說具有標杆意義的品牌,就這麼沒落了。

  其實整個 KTV 行業都面臨著挑戰。在張翔的印象中,自從 2006 年國家規定「每日凌晨 2 時至上午 8 時,娛樂場所不得營業」,KTV 就慢慢開始走下坡路了。「那時候半夜想去唱歌,得偷偷走小門進錢櫃,人就沒以前多了。」據統計,2006 年北京共有歌舞娛樂場所 1100 餘家,80% 的迪廳營業時間在 2 時之後,而錢櫃、麥樂迪等量販式 KTV 均是 24 小時營業。

  同時不斷上漲的租金以及系統更新成本都讓老牌 KTV 品牌面臨巨大的經營壓力。好樂迪(全國)企劃部負責人孫董蘭告訴《好奇心日報》,其實 KTV 行業並沒有像傳說中的那樣好經營,除了面對上千萬的籌備資金,還有隨著市場需求更新硬體設備以及系統軟體的投入,包括不斷攀升的高昂租金以及人事成本,KTV 行業有著不成正比的投資回報率。

  KTV 入行簡單,但要形成連鎖企業並持續經營並不容易。已經進入內地市場 17 年的好樂迪目前在中國也只有 44 家直營店,主要在一線城市。成立於 2001 年的本土品牌麥樂迪因依靠加盟店的擴張方式,目前在全國有 100 多家門店。

  一家知名 KTV 的經理也曾表示,目前老牌 KTV 的經營狀況都不大樂觀。隨著大量普通量販式 KTV 出現,同質競爭不斷加劇,與此同時房租等經營成本卻在不斷上升。「房間不能太小,太小就顯得不上檔次,再加上大廳、休息區什麼的,房租壓力很大。」另外一家知名 KTV 的管理人員也曾抱怨,5 年時間裡自己的門店房租上漲了 40%,人員薪金福利成本上漲了 20%,歌曲版權費的支出也不斷增加。在這種情況下,KTV 整體的利潤空間不斷被壓縮。

  除此之外,近幾年限制三公消費的政策接連出臺,和高端餐飲、白酒等行業一樣,KTV 業也受到了影響。對以年輕人、白領為主要消費人群的 KTV 並沒有太大波及,比如好樂迪全國日平均客流量超過十萬人次。而對於目標客群定位相對高端的錢櫃來說,則受到了較大的衝擊。

  但最根本的問題還是出在錢櫃自己身上。

  錢櫃最初的火爆,除了其高於同行的裝修水準、音響設備、以及吸引人的自助餐,娛樂資源的稀缺和 KTV 這種新鮮的休閒方式也是吸引大學生和年輕公司人的一個主要原因。但現在,僅朝陽門一帶,就有悠唐的「A GO GO」、日壇的音樂之聲、工體的糖果俱樂部等多家 KTV。《好奇心日報》記者在大眾點評上看到,這幾家 KTV 的人均價格在 57 - 81 元之間,且均參與團購活動。相比之下,人均 115 的錢櫃如今在設施、服務方面都沒什麼優勢可言,而且從不參與團購,這種端著往日的高姿態也讓其失去了對年輕人的吸引力。

  好樂迪上海五角場店 Hello kitty 主題店

  好樂迪線下活動

  行業環境已經發生了變化,年輕人現在喜歡線上團購線下消費的狀態,孫董蘭說雖然團購客戶只佔到好樂迪日常客流量的 3% 左右,但必須融入到年輕人的消費習慣中去。她把這稱之為是「接地氣」的經營策略。

  一位自稱錢櫃前員工的網友在天涯上發帖稱,鼎盛時期的錢櫃每晚營業收入可達 50 萬以上,一年營收 2 億左右,利潤佔 3 成。而據最新報導,錢櫃在關張前夕每晚的收入只有 2 萬元左右。

  這位前員工還透露,2008 年錢櫃發生所謂的「819 政變」,原董事長劉英被逼宮下位,改由練臺生主掌。此後,錢櫃在內地降薪、裁員,調高包廂價格,增加各種收費,在創新上止步不前,蘇州的培訓機構也取消了,「錢倒是省了,錢櫃沒錢賺了」。孫董蘭也向《好奇心日報》側面驗證了這種說法,「2008年,由於錢櫃內部的策略性調整不適應內地,所以造成業績不斷地走向下滑趨勢。對於錢櫃的現狀,可以說是偶然,也可以說是必然。」

  據臺灣《今周刊》報導,練臺生接手錢櫃董事長後,為求快速降低成本,一上任就砍掉經理人薪水三到五成不等。隨後又接連關掉臺北市林森北路、西門町的旗艦店,嚴控成本,展現重質不重量的特性。但也因薪水砍得兇,導致部分核心幹部離職。在內地市場也是同樣的策略和手段。

  這起人事鬥爭之後,錢櫃在內地市場表現出一種不思進取的狀態,除了維持原來的高價格,根本沒有了以前的高水準,錢櫃越來越落伍了。這幾年,很多顧客的一個最直觀的感受就是:錢櫃的自助餐取消了,歌曲更新慢,當年獨領風騷的設備、裝潢如今也顯得陳舊了。

  而在 KTV 業,設備的更新必不可少。除了必備的無線麥克風,很多 KTV 都配上了立式麥克風,甚至屏幕也從液晶電視升級成了投影儀。根據好樂迪提供的數據,他們花在更新硬體設備以及系統軟體上的費用平均三年就要上百萬。為了和後起的 KTV 競爭,好樂迪 2010 年陸續翻新了門店,目前上海的 31 家門店都已經全部翻新。

  「別的 KTV 都引進了新系統,重新做了裝修,我們卻一直沒有變化,於是就越來越落伍了。」錢櫃的一位管理人員曾透露,由於問題積重難返和管理層內鬥,錢櫃眼下早已成了行業裡的「落後案例」,租約到期只能關門大吉。

  而像好樂迪這樣定位大眾消費的 KTV 也開始搶佔錢櫃的市場。孫董蘭表示 2010 年起好樂迪在翻新門店的同時,也開始拓展高端消費群,比如上海市中心的兩家門店重新裝修後風格更加精緻,主要針對的商務人士。而城市與城市,地段與地段之間的消費價格不同,上海住宅區附近和商圈內好樂迪人均消費相差在 100 元以內。

  另外,孫董蘭從數據中發現,餐飲和酒水已經成為消費者店內的最大需求,近兩年的統計結果顯示它們佔到 40% 的比例。好樂迪由此也推出了各種酒水歡唱套餐以及生日派對布置等服務。

  錢櫃員工劉若蘭觀察到,曾經受年輕人追捧的錢櫃,如今的消費主體仍是 5 至 10 年前來錢櫃的那一代人。「錢櫃?不是去唱歌的,我覺得那地方適合中老年人聚會。」上海 90 後鄭健對《好奇心日報》表示。

  當年熱衷錢櫃的 70 後、80 後已步入中年,而 90 後的年輕人則傾向去那些性價比更高的 KTV,或者乾脆投奔了其他娛樂形式,如夜店、桌遊等。客戶群體的斷層,也是步入中年的錢櫃面臨的尷尬,而在吸引年輕消費者方面,我們並沒有看到錢櫃有多努力。

  作為曾經的錢櫃粉,張翔已經「N 多年沒去過錢櫃了」,取而代之的是溫莎、音樂之聲等 KTV,因為「錢櫃沒有優勢了,價格還貴」。

  一旦你不再是消費者覺得最好的選擇,他們就會拋棄你。一向如此。

點下方藍字閱讀全文更多精彩!

相關焦點

  • 品牌 錢櫃是如何倒掉的?
    即便在當年,錢櫃下午檔的人均消費也在 50 至 80 元,晚間檔每小時 100 元起。王徵算是它的第一批顧客之一,他告訴《好奇心日報》,當時錢櫃裝修和音響檔次高出其他 KTV 很多,而且首推免費冷熱飲品,最多達到 32 種。「高中畢業後,同齡人都玩麥樂迪時,我已經是錢櫃的常客了」,話語中透露著一種驕傲。
  • 11年前稱霸「歌壇」的錢櫃是如何倒下的?
  • 90後熱衷購買二手學習用品 00後喜歡淘二手服裝鞋包飾品
    受訪者中,男性與女性分別佔41.6%、58.4%,00後、90後、80後受訪者分別佔16.81%、44.16%、20.23%。從「買買買」剁手,再到賣閒置物品「回血」,買賣二手物品已然成為消費升級時代的潮流。隨著經濟復甦,各類產品市場交易愈發活躍,閒置物品交易也成了市場流通中的重要環節。值得注意的是,90後甚至00後在閒置物品交易方面逐漸成為生力軍。
  • 60後、70後、80後、90後到底哪一代的壓力更大?看完好扎心
    60後、70後、80後、90後到底哪一代的壓力更大?看完好扎心如今我們國家的經濟水平已經快速的發展,但是在這樣快速發展的過程中也是不斷的摸索著,到底是哪個方式更適合我們中國經濟的發展,所以這個時候我們可以看到,我們國家的經濟結構也是一直不段的變化。
  • 被永久「禁播」的3首歌,卻是90後的回憶,80後:根本沒聽過
    但是他們忘記了流行歌曲的本身,是打動人,而不是各種炫技,在華語樂壇巔峰的90年代,層出不窮的經典歌曲,多數都能輕易被普通人吟唱,可如今的歌曲呢,有幾首能在ktv被唱出來,它們已經背離本質了,難度再高又如何?當然,每個人的審美不同,對同一首歌曲的看法就自然不同了。
  • 《八佰》點映的觀眾都是00、90後,70、80後都哪裡去了?
    電影《八佰》已經在部分城市點映,從上座的觀眾來看,年輕學生群體居多,那麼步入中年的80後哪裡去了?電影觀眾分為多層次,00後屬於大學生群體,90後屬於剛參加工作,有了獨立收入並且暫時不用考慮家庭負擔的群體,這兩部分人是影院的主力軍,所以大部分影片會選擇在寒暑假上映,這些受眾群體就是票房保障。
  • 70後80後90後的年代秀,說的不能再對了
    都說70後是改革開放後出生的一代,80後是從貧窮到富足夾生的一代,90後是享受現代化成果的一代。
  • 什剎海:70後牛莉、80後張齡心、90後關曉彤,誰是演技撐腰的驚喜
    那咱們今天就來說說劇中70後的牛莉、80後的張齡心、90後的關曉彤,看一看她們誰才是演技撐腰的驚喜。1、70後的牛莉—劇中扮演關曉彤的媽,1973年出生,47歲牛莉扮演的陳惠心是劇中張晞臨的前妻,關曉彤的媽媽,因為離婚後心生悔意,所以特別希望和前夫複合。
  • 動漫經典之作,70後、80後、90後的童年,滿滿的都是回憶!
    但動漫可不只屬於年輕人,對於我們70後、80後、90後來說,動漫更是他們永遠的回憶。今天小編就來跟大家談談70後、80後、90後的童年時代的經典動漫,可以說每一部都是動漫的經典之作,滿滿的都是回憶!動漫經典之作,70後、80後、90後的童年,滿滿的都是回憶!
  • KTV那點事兒 —— 致 錢櫃
    今天咱們就說說這個時代。這張照片拍攝於90年代中期,親戚的婚禮,左邊兩個新人正在叼櫻桃,右邊是個背投電視機,能看見上面的歌詞吧。地點是西單砂鍋居,兩個新人當時唱的是「心雨」。2001年,朝陽門外的錢櫃ktv開業,幾年時間裡,麥樂迪、糖果、樂聖之類的ktv都開業了。我還真沒查到最早的連鎖的大ktv是誰,但是,從樂聖的logo明顯仿錢櫃這一點來看,錢櫃應該還算是相當老牌的。
  • 70後,80後和90後的男人都喜歡80後女人?
    一個很有意思的話題最近在某短視頻平臺看到一個很有意思的話題:70後的男人、80後的男人,以及90後的男人或男孩,都喜歡80後的女人。剛開始看到這個話題的時候,覺得有點「好笑」,心想什麼時候「80後的老阿姨」這麼吃香了?
  • 一個70後對80、90、00後說的掏心窩的話
    作者 | 高琳來源 | 有意思教練(MessageCoach)我5歲上的小學,不是神童,主要是我媽尋思著上學比上幼兒園便宜,所以早早的就送我上學了。五年級的時候,我又跳了一級,不是因為學習好,是因為正好趕上了實驗班。
  • 「我們不一樣」——70、80、90後的「代溝」這樣活生生難以逾越!
    70後、80後、90後三代人在生活的不同情境中,往往會做出不同的選擇。窮遊,但要有個性購物思考品質優先性價比高多元化、個性化網購偏好以家庭用品為核心兒童用品佔比較高美妝、服裝和手機…………文娛生活70後80後90後朋友圈養生貼
  • 《你好,李煥英》:60後70後80後的集體回憶
    應該說,賈玲這個五大三粗的女漢子真的是有才華,又捨得出力,硬是做出了一個通吃60後70後80後小城鎮出身人的笑點、痛點和癢點,前半場讓人笑爆,後半場讓人哭倒,結局讓部分人揚眉吐氣、讓部分人無限悵惘。正像歌曲裡唱的,為了母親的微笑,為了大地的豐收;電影裡81年出生的賈曉玲在母親騎車帶她回家的路上遭遇車禍,穿越到80年。愧疚的她用盡力氣去做一些事情讓母親高興,去修正母親的婚姻選擇。
  • 一個70後對80、90、00後說的掏心窩的話(句句在理)
    好吧,今天是我48歲生日,就容我倚老賣老,跟70後,80後,90後和00後,說幾句掏心窩的話吧!終究我年輕過,你沒老過。我特別慶幸現在身邊都是90後,他們天天教育我,讓我越活越年輕。 這個世界是我們的,但終將是他們的。80後的接班人都說80後是被70後罵大的,但其實,我們公司就只有兩個80後。
  • 古裝女神:70後林心如,80後楊冪,90後楊紫,00後會是誰?
    說到古裝女神大家心目中都會呈現出一些好的古裝劇,而實力顏值演技並存的女神就是非她們莫屬了,她們的作品都影響巨大,深入人心,作品能夠達到全民追劇模式,70後林心如,80後楊冪,90後楊紫,00後暫時沒看到有出色的演員
  • 70後、80後90、00後,不同年代的暑假記憶
    從無所事事的自在,到昏天黑地的遊戲,還是開學前兩天的狂補作業,到無可奈何的"被輔導",再到形形色色的興趣班,耗資不菲的出國遊學……70、80、90和00後,暑假在傳承中有了不同的內涵。小夥伴們,當年你的暑假怎麼過的?
  • 70、80、90後,喝酒大不同
    70後養生派,80後小資派,90後時尚派,有的出於健康考慮,有的追求生活格調,有的標榜個性, 總之現代人,越來越多地喜歡上了喝葡萄酒。
  • 70後、80後、90後、00後……不一樣的夏天打開方式,滿滿回憶!
    70後、80後、90後、00後……不一樣的夏天打開方式,滿滿回憶!70後、80後、90後、00後,快看!年代我國引進播出了動畫玩具也鋪天蓋地現在還有賣女神的聖鬥士和聖鬥士的玩具人偶很快進入我們的眼帘高智能方程式賽車播出後多少的追風少年迷戀上了賽車……高智能方程式拼裝回力車
  • 90 80 70後 一起「潮」!
    而最近,在蓉城的各時尚百貨中,90後越來越多。跟隨這些90後的身影,發現他們進店不是上下穿梭、左顧右盼,而是直奔某個品牌專櫃。而這些專櫃,即便對精於購物的時尚分子來說,也頗有眼前一亮的感覺。原來這些專櫃都是近兩年甚至近兩月剛剛進駐百貨店的「潮牌」。一時之間發現,百貨越來越「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