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企匯談 第12期】嘉隆現代農業宋慶輝:反哺農村發展農業 助力...

2021-01-10 央廣網

  國之根本,農業當興。隨著社會發展,我國農業生產條件顯著改善,綜合生產能力大幅提升,農業發展不僅擺脫了底子薄、積累少、「靠天吃飯」的局面,更站上了加快實現農業現代化的歷史新起點。農業農村改革的深入推進,農業產業化煥發新的生機和活力,湧現出一大批聯農帶農緊密的企業。本期【豫企匯談】邀請到河南嘉隆現代農業有限公司總經理宋慶輝,看他如何利用「光伏+農業、觀光旅遊和生態農業一體化」的模式,探索出一條農業現代化發展的新路徑,助力鄉村振興!

  【個人簡介】宋慶輝,1977年生,2015年創辦河南嘉隆現代農業有限公司,現任河南嘉隆現代農業有限公司總經理、長垣市政協委員。

  砥礪家國情懷 探索現代農業

  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先。當今中國社會很多人最焦慮的是食品安全問題,病從口入,民眾對有機綠色食物的需求越來越大。「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家的消費能力逐漸提升,之前我們講吃飽,現在大家更注重怎麼去吃好,吃精。」宋慶輝說,他是經濟管理專業出身,說起來跟農業似乎毫無牽連。畢業後,宋慶輝一直在外企工作,後來做工程,直到2008年,宋慶輝看到光伏行業的前景,便開始涉足光伏產業。

  隨著國家對新型能源的不斷重視和扶持,光伏發電在國內應用領域掀起了新的高潮,一種新興農業形式——光伏農業隨之而來。「農業是國之根本,河南是農業大省,我們想在河南把農業做起來,而且我本身也就出身農村,想為農村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在2015年的時候,光伏行業的規模越來越大,我們與中國廣核集團有限公司合作,開始在長垣市一千多畝的土地上做農業光伏。」宋慶輝說。

  農業項目投資大、回報少、利潤薄、風險大,作為一名剛接觸現代農業的「門外漢」,宋慶輝帶領企業發展的時候多次遇到瓶頸,但他從來沒有放棄。「我們在發展的過程中,農業最大的問題是資金投入大,投資周期長,回報期長,公司前前後後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卻沒有得到很好的回報。但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肯定會追求更高質量的產品,我們只要堅持,探索更合適的現代農業發展模式,生產更加綠色健康的有機產品,公司一定會越來越好。」宋慶輝堅定地說。

  「棚上發電,棚下種植」,光伏農業將現代化農業與清潔能源緊密結合,在不改變土地屬性的前提下,光伏農業不但能節約土地,給土地帶來增益,還可以將空間立體利用,產生清潔電力,擴大了供電可再生能源的比例,帶來了雙向效益。宋慶輝嗅出了光伏農業的未來發展機遇,這更堅定了他發展現代農業的信心。

  破題傳統農業弊端 開啟綠色新生活

  「小而散」的傳統耕作模式曾導致農業投入產出效率低、產品質量不穩定、供給難以滿足市場需求等問題,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農業現代化的轉型升級進程。經過不斷地模式探索,宋慶輝帶領企業充分發揮光伏與農業結合的優勢,以光伏農業綜合體為載體,成功實現了集新能源綜合應用、高效設施農業種植、農業創客於一體的一二三產聯動發展模式,取得了多方共贏。

  「我們現在主要做的就是發展一個農業綜合體,綜合解決一個村、一個園區農業產業發展的問題,解決產業、就業和效益問題等,將一產種植、二產加工、三產銷售和旅遊觀光的三產融合新模式做好,讓農民不僅享受到種植業(第一產業)本身的經濟效益,而且享受加工(第二產業)、流通、休閒旅遊(第三產業)帶來的效益。」宋慶輝說這是企業一直發展的方向。

  2015年6月,宋慶輝的農業創業園項目在河南省長垣市魏莊參木工業園區啟動,園區形成農光互補模式,成為集創客大學、食用菌生產中心、綠色蔬菜生產基地、休閒區、輔助設施區等為一體的綜合園區。農光互補模式成熟,食用菌生產基地和銷售市場完善,新技術、新產品全面推廣,線上線下有機結合,解決勞動力人數達到頂峰。

  經濟增長推動社會進步,人們的思想和生活方式也在不斷地變化。如今,在吃得飽的基礎上,人們越來越關注如何吃得健康,重視食品安全問題。蚯蚓糞是一種很好的生物肥,含有豐富的氮、磷、鉀等作物所需的微量元素,是水果、花卉、蔬菜和苗圃的廉價高效肥料。現在的土地受化肥農藥的汙染,板結現象嚴重,為改善土地質量,保證種植作物的有機健康,宋慶輝開始做蚯蚓的規模化養殖,進行土地改良,減少重金屬汙染,保證種植物的綠色健康。「傳統的農產品產品附加值比較低,農業想發展,想走出去,必須要創造高端。讓人們能夠享受到有機綠色健康的高端產品。」宋慶輝立志打造綠色健康的純有機食品,讓老百姓吃上放心的蔬菜和糧食。

  促進農民增收 助力鄉村振興

  「我是農村出來的,就想通過企業的發展,利用我們這個平臺給老百姓帶來一定的經濟效益,讓他們的生活更加富裕。」宋慶輝說。國家大力倡導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農業農村農民問題是關係國計民生的根本性問題。在鄉村振興的道路上,產業是根本、農民是主體,企業是關鍵。宋慶輝一直在帶領企業為鄉村振興做著自己的貢獻。「首先是土地流轉,我們所支付的土地租金,可以給農戶帶來三五千的收入;其次,我們農業園區用工主要以周邊老百姓為主,每天可以給他們帶來百元以上的收入,帶動了老百姓就業。」宋慶輝介紹說。

  如今,國家鼓勵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為了促進農業農村經濟的發展,國家對農村創業進行大力扶持,許多年輕人也因此返鄉,投入到創業大潮中,嘉隆農業大棚創業園就是一個很好的平臺。宋慶輝說:「在國家好的政策背景下,現在有很多返鄉創業的人員,我們趁機成立了一個創客中心,他們可以利用我們的光伏大棚做養殖。並且我們還做到了『三通一平』,保證通水通電通網絡,把道路修平,為創業者提供一些便利條件,鼓勵大家創業,共同助力現代農業產業的發展。」

  下一步,宋慶輝打算與旅遊結合構建觀光農業;與社區農產品需求結合,構建社區農場;與市民體驗結合,構建開心農場,打造一個集高效種植、農業科普、休閒觀光於一體的新型農業項目,將觀光旅遊和生態農業一體化作為企業發展的重要方向。「我們會經常舉辦花展、燈光節等文化活動,這樣做既能帶動當地的旅遊經濟,又能促進鄉村精神文明建設。」宋慶輝一直在探索新的模式,真正做到以農業產業助力鄉村振興!

  「身處這個富強安康的時代,作為一名企業家要學會感恩,抓住時代發展給我們帶來的機遇,承擔起自身職責,發展好農業產業,多為老百姓謀福祉。」宋慶輝說今後將帶領企業以農業為根本,以品質為命脈,做到農業穩定增效、農民持續增收,促進農村一二三產融合發展,助力鄉村振興!為耕者謀利,為食者造福。宋慶輝始終以堅定的信心為「綠色健康夢」「現代農業夢」而奮鬥。

  【豫企匯談】是由中華網河南頻道、鄭州大學幹部培訓中心企業培訓部、BOSS商學院、國際V直播聯袂打造的關注企業家成長、企業發展的高端訪談類欄目,旨在充分挖掘企業家在創業中為公司發展、社會進步、人類美好幸福生活作出的價值與貢獻,積極探尋企業家匠人精神和背後的感人故事,以小切口反映大背景、小故事反映大時代,生動展現河南地區企業家奮楫爭先、勇立潮頭、奮力建功新時代的精神風貌。

相關焦點

  • 天元區:推進現代農業發展 唱響農業品牌
    紅網時刻株洲12月4日訊(通訊員 張媛 徐微 楊紅豔)農業品牌建設,是一項貫穿了農民增收、農業產業升級、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系統工程。做好農業品牌建設就是牽住了現代農業的「牛鼻子」,攥住了農民增收的「錢袋子」,踩好了農企增強競爭力的「油門」。
  • 推進都市現代農業發展 唱響南昌農業品牌
    農業品牌建設,是一項貫穿了農民增收、農業產業升級、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系統工程。從「吃飯農業」到品牌農業,農產品品牌化發展熱潮漸已形成燎原之勢。做好品牌建設就是牽住了現代農業的「牛鼻子」,攥住了農民增收的「錢袋子」,踩好了農企增強競爭力的「油門」。
  • 2020中國(山西)國際現代農業博覽會籌備工作全面啟動
    為積極響應中央號召,配合國家現代農業發展政策的落實和實施,助力農業恢復生產,推動我國農業轉型升級,早日實現農業現代化,同時也為現代農業與技術裝備提供一個行業交流、貿易採購的最佳平臺,在中國農業展覽協會、山西省各政府相關部門的大力支持下,由恆信展覽集團、網易山西、山西科技報社共同主辦的「2020中國(山西)國際現代農業博覽會」將於2020年12月4日-5日在山西省展覽館召開。
  • ...助力武漢打造「農業矽谷」 政策大力扶持農企上市公司積極科技...
    來源:長江商報長江商報記者吳婷科技創新是現代農業發展的根本出路。以「鄉村振興、科創先行」為主題的2020年第17屆中國武漢農業博覽會,12月18日在武漢光谷科技會展中心閉幕。值得注意的是,在此次農博會上,五大國家級農創中心及近90家領軍企業、涉農科研院所、高校攜最新農業科技成果亮相。其中,不乏農企上市公司最新研發成果。
  • 【浩蕩東風鼓春潮】市農業農村局:招大引強 現代農業加速發展
    這段時間,她已經完成了新廠的註冊、環評、設計等工作,「只要一交地,3個月就能建成新的基質產業園,為廈門發展都市現代農業助力。」  3月23日的這場籤約會上,總投資近34億元的15個項目成功「雲端」籤約,這些項目的籤約讓廈門鄉村振興戰略的「脈動」更強。  疫情之下,一大批項目籤約落地。這得益於市農業農村局的積極主動作為。
  • 淺談農業農村現代化,中農裕坤助力脫貧攻堅
    「要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夯實糧食生產基礎,堅持質量興農、綠色興農,不斷提高農業綜合效益和競爭力。」農業農村現代化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總目標,發展特色產業、特色經濟是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的重要舉措。從我國現在的國情來看,雖然有70%的城鎮率,但是仍有4億多農村人口,城鄉差距大,農村發展顯然十分滯後,要想使億萬農民群眾過上小康生活,必須實現鄉村振興,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進程。農業農村部於今年初發表文章,題為緊扣鄉村振興戰略 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文中提到推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打通農業產業鏈、增值鏈,培育良好的農業產業生態。
  • 農業農村部:11月農業農村經濟平穩發展
    本文轉自【人民網】;人民網北京12月22日電 (記者孟哲)記者從農業農村部獲悉,11月份以來,各級農業農村部門高質量推進秋冬種,抓好生豬等「菜籃子」產品生產,抓緊抓實長江禁捕退捕,農業農村經濟呈現穩定發展的良好態勢。
  • 儀徵:高質量發展現代農業 推動鄉村全面振興
    中國江蘇網12月25日揚州訊近日,儀徵市7家農園榮獲江蘇省休閒旅遊農業協會、省農業技術推廣總站公布的「2020年江蘇休閒旅遊農業精品企業(園區)」榮譽,其中,位於馬集鎮的江蘇惠田科技開發有限公司、月塘鎮的揚州觀月湖生態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獲評四星級園區,儀徵青峰生態農業有限公司、江蘇省揚州長興農場、儀徵天恆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江蘇嘉悅農業科技有限公司、江蘇省孔雀湖文化旅遊發展有限公司獲評三星級園區
  • 副省長胡強來景調研現代農業發展工作
    12月17日,副省長胡強來景德鎮就現代農業發展工作進行調研。他強調,要立足景德鎮本地資源優勢,大力打造特色農業、規模農業、品牌農業,進一步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推動現代農業高質量可持續發展。在江西省綠色產業集團樂平發展有限公司和樂平市花正紅農業發展有限公司,胡強深入蔬菜大棚察看農作物長勢,詳細詢問種植品種、技術管理、畝均產量、經濟效益等情況。他指出,樂平市具有良好的蔬菜產業發展基礎,要充分發揮優勢,完善配套設施,提高產能技術,推動蔬菜產業發展標準化、規模化,進一步打響「江南菜鄉」品牌。
  • 「農者,天下之大本也」: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
    但是,無論時代多麼的現代或者後現代,無論世界多麼高妙炫目,都無法改變農業的基礎地位,無法改變鄉村作為文明腹地的地位,這是萬世一系的本質規律性。這一規律普適於世界各地,但在我國表現得尤為複雜和富有特色。我國的獨特之處在於城鄉二元經濟社會結構。這一經濟社會結構決定著中國社會的動力和功能,也影響著效率與公平。
  • 碧桂園農業控股華大農業,規劃現代農業大格局
    來源:中國網地產據碧桂園集團旗下全資子公司碧桂園農業控股有限公司(簡稱「碧桂園農業」)3月11日消息,公司已於今年3月9日對價3億元收購華大基因農業控股有限公司(簡稱「華大農業」)80%股權,成為華大農業控股股東。
  • 農業農村部種植業司副司長楊禮勝一行到科左中旗調研現代農業發展...
    農業農村部種植業司副司長楊禮勝一行到科左中旗調研現代農業發展情況 2020-05-13 04:2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農業農村部:2020年11月農業農村經濟平穩發展
    人民網北京12月22日電 記者從農業農村部獲悉,11月份以來,各級農業農村部門高質量推進秋冬種,抓好生豬等「菜籃子」產品生產,抓緊抓實長江禁捕退捕,農業農村經濟呈現穩定發展的良好態勢。  糧食生產再獲豐收,秋冬種作物長勢較好。今年全國糧食總產量達到13390億斤,增產113億斤,增長0.9%,創歷史新高。
  • 第二屆 中國(運城)智慧農業展覽會 暨智慧農業應用與發展論壇
    >的相關資料 一、展會背景 結合《中央一號文件》大力扶持農業,優化產品產業結構,著力推進農業提質增效;推行綠色生產方式,增強農業可持續發展能力;壯大新產業新業態,拓展農業產業鏈價值鏈;強化科技創新驅動,引領現代農業加快發展;補齊農業農村短板,夯實農村共享發展基礎;山西作為全國重要的特色農產品生產和加工基地,中華民族重要的文化資源寶庫
  • 蝶飛鳳舞春來早——成都市加快現代農業發展構築企業投資樂土
    ,大力發展都市現代農業,著力推動幸福美麗新村建設,全市現代農業總體保持穩中有進的發展態勢,有力促進了農民增收和農村繁榮。2014年,全市農業增加值360億元,同比增長3.5%;農民人均純收入14410元,同比增長11%。成都市現代農業的良好發展局面,吸引了大批企業前來興業投資。2014年,成都市藉助西博會、農博會、菜博會等重大活動平臺,全年全市共引進重大項目40個,總投資180億元,農業實際到位內資90億元。蝶飛鳳舞春來早,成都市現代農業在飛速發展中迎來了一片豔陽天。
  • 唐山灤縣雷莊鎮:現代農業開啟農村發展聚寶盆
    針對這一現狀,雷莊鎮及時轉變思路,創新農業經營模式,大膽嘗試農業生產向規模化、產業化、現代化發展的新路子,將種植、養殖、加工、倉儲、銷售、休閒觀光集於一體,整合資源,綜合開發,收到了非常好的成效。2011年引進的首農新綠洲現代牧場,流轉土地1049畝,建成目前國內最大的優質奶牛養殖基地,專門養殖從澳大利亞引進的享有「奶酪王」美譽的娟姍牛,填補了國內沒有優質奶牛的空白。
  • 農業農村部 財政部關於公布2020年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創建名單的通知
    農業農村部 財政部關於公布2020年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創建名單的通知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計劃單列市農業農村(農牧)廳(委、局)、財政廳(局),新疆生產兵團農業農村局、財政局:為貫徹落實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中央一號文件部署要求,加快建設國家、省、市、縣現代農業產業園,按照《農業農村部辦公廳、財政部辦公廳關於開展
  • 【豫企匯談第65期】鄭泰科技郭軍波:引領智能化汽車產品新時代
    本期【豫企匯談】聚焦鄭泰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郭軍波,看他如何洞察到汽車後市場服務的藍海,聚焦尖端人才,以打造用戶車輛安全服務為己任,引領智能化汽車產品新時代。創業的初心:填補車聯網市場的空白2012年,有一位意氣風發的小夥子在改革的前沿陣地——深圳,闖蕩多年後,他選擇辭職回到家鄉河南,誓要在這裡闖出屬於自己的一片天地,他叫郭軍波。
  • 「十力」蘭陵③:金融為工業經濟助力 反哺鄉村振興
    「十力」蘭陵③:金融為工業經濟助力 反哺鄉村振興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孫貴坤 王豔彩 梁紅國 通訊員 賈傳龍 寇全會 臨沂報導近年來,蘭陵縣堅定「工業強縣」目標不動搖,金融助力工業企業發展的同時,支持發展農產品加工企業,實現工業經濟反哺農業農村
  • 鄉村振興進入重要戰略機遇期 信息化引領農業農村發展
    黨的十八大以來,農業農村的數位化發展是國家最重視的工作之一,國務院、中央部委及地方出臺一系列政策文件,引導鄉村信息化建設。在此背景下,近年來,中國對鄉村振興科技支撐行動,進行了探索和實踐,成績顯著。當前,我們處在重要的歷史節點,是推進農業農村數位化的重要戰略機遇期,我們應該如何加快信息技術在農業農村的推廣應用,實現鄉村振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