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曼猜想或被量子力學解決?阿蒂亞用了什麼方法?

2021-02-08 和樂數學


編者按:近兩日的大事件是 1. 阿蒂亞將演講黎曼猜想的證明;2. 舒爾茲等指出望月新一關於abc猜想的證明不真。這兩件事情完全碾壓了剛上頭條的馬雲支持數學事件。具體參考本號文章:


巨人大戰:abc猜想還是abc猜想|最年輕菲爾茲獎得主舒爾茲說

震驚!阿提亞爵士證明了黎曼猜想?哈代式玩笑還是晚節不保?

馬雲明白數學很重要了|11個數學大家給馬雲連夜補課


世人現在的目光都聚集在9月24日的海德堡。不過,我們可以猜一猜阿蒂亞可能使用的證明。



阿蒂亞j提交的報告摘要中沒有透露太多消息,只說是簡單,新的方法,但基於馮·諾依曼(1936),希策布魯赫(1954)與狄拉克(1928)的工作。考慮到狄拉克是量子力學學者,或許阿蒂亞使用了來自量子力學中的方法。


其中的關鍵是使用合適的算子。


下面是網絡上的一篇介紹2017年的文章


Carl M. Bender, Dorje C. Brody, and Markus P. Müller. "Hamiltonian for the Zeros of the Riemann Zeta Function." Physical Review Letters., 2017  DOI: 10.1103/PhysRevLett.118.130201 


的文章。上述文章提供了一個解決黎曼猜想的途徑。



1999年,數學家Michael Berry和Jonathan Keating在研究Hilbert-Pólya猜想時提出了另一個重要猜想。如果存在這樣一個算符,那麼其獨特屬性應符合理論量子系統。這就是後來的Berry-Keating猜想。


2017年,來自美國、加拿大和英國的三位數學家 (Carl Bender, Markus Müller, Dorje Brody) 走出了這一步。他們通過量子機制來解決這一問題,所借用的正是上述概念,即存在一個量子系統,其能態和ζ函數中假設的零點對應。與量子物理的結合,使得這一問題變得更加有趣。


「我們確定了Berry-Keating哈密頓算符的一個量子化條件,從而證實了Berry-Keating猜想的有效性。」 Brody介紹。他們確定的是一個被稱作哈密頓算符 (Hamiltonian operator) 的實分量(記為H),這可以作為這種量子系統存在證據的關鍵。


「如果這些分析能夠得到充分說明,表明H是顯然自伴的,那麼這將意味著黎曼的假設是正確的。」


通常,哈密頓函數被用來描述物理系統的能量。但是,新提出的算符並非用來形容任何物理系統的,可以說這是一個純粹的數學函數。Brody自己也覺得:「這可能有點令人失望,這樣一個哈密頓函數似乎並不能表示任何一個物理系統,至少我們目前尚未發現它與任何物理系統相匹配。」


也許有人注意到了,為什麼這篇文章發到了PRL上面?Brody自己是這樣解釋的:論文中一些啟發式分析所用到的很多技巧都來自偽厄米的PT-對稱量子理論。通常,人們對Hilbert-Pólya猜想的理解是哈密頓算符應該是厄米算符,這很容易讓人將其和量子理論聯繫起來,因為哈密頓算符往往要求是厄米算符。我們所提出的是Hilbert-Pólya問題的偽厄米形式,因為這看起來值得深入探索。


接下來的重要問題是表明算符的本徵值為實數。一般來說,研究人員可能會樂觀地認為本徵值就是實數,他們也會基於量子物理中的PT-對稱概念來論述這一問題。按照PT-對稱的概念,你可以改變時空系統(三維空間和一維時間)所有四維實數的符號,如果系統是PT-對稱的,那麼得到結果看起來和原來是一樣的。


雖然自然界中基本上沒有PT-對稱,物理學者們構造的算符卻是符合這種條件的。不過現在,研究人員希望打破這種對稱。如果算符虛數部分的PT-對稱可以打破,那麼就意味著其本徵值將全部為實數,從而構成了黎曼猜想的證據。


總而言之,如果存在這樣一個系統,那麼黎曼假設將立即適用。這一想法值得數學家引起重視,但它到底能否作為解決最重要的純數學問題之一的鑰匙,學界人士尚沒有做出最終論斷。用紐約大學數學家Paul Bourgade的話說:


「我需要更多的時間才能對這一發現的重要性給出意見,這可是關乎黎曼假設的事情。」


本文參考了:http://www.360doc7.net/wxarticlenew/648669359.html


相關焦點

  • 黎曼猜想真被證明了嗎?明日見分曉!什麼?你還不知道它是啥……
    英國著名數學家麥可·阿蒂亞(Sir Michael Francis Atiyah)爵士宣稱用「簡單」而「全新」的方法證明了黎曼猜想,將於9月24日在2018年度海德堡獲獎者論壇上宣講。麥可·阿蒂亞是菲爾茲獎和阿貝爾獎的雙料得主,此言一出,引起不小轟動。
  • 爵爺壯心不死,但已慢慢凋零——阿蒂亞對黎曼猜想的證明為何是失敗的?
    麥可·阿蒂亞爵士 數學皇冠的新挑戰者和老去的國王2018年9月,阿蒂亞公開宣稱已解決黎曼猜想,將會在海德堡論壇進行宣講。 儘管從榮譽來看,阿蒂亞證明黎曼猜想堪稱眾望所歸;但是眾多桂冠的背後,不但是89歲高齡的耄耋之軀,還是遠離數學前沿多年,不熟悉最新工具的「數學界古董」。人們在敬佩阿蒂亞勇攀高峰的同時,也對阿蒂亞的精力和能力提出了疑問。人們不禁質疑,現在的阿蒂亞能證明黎曼猜想嗎?
  • 最難賺的100萬美元—證明黎曼猜想
    這個函數就叫作黎曼ζ函數,它的定義域是s為不是1的全體複數。還記得什麼是複數嗎?在這七個問題中,只有龐加萊猜想被數學家佩雷爾曼解決,而包括黎曼猜想在內的其他猜想依然如巍峨的山峰聳立在科學家們面前,6個一百萬美元還在等著大家。有人說:證明黎曼猜想可能是世界上最難的賺到100萬美元的方法了。雖然黎曼猜想還沒有被證實,但是人們在研究的過程中已經取得了一些進展。
  • 黎曼猜想和哥德巴赫猜想有什麼聯繫?
    )還有量子力學的!!!(沒錯,確實有量子力學的,參見「希爾伯特—波利亞猜想」)但怎麼有種有生之年看不到的感覺……簡單介紹一下孔涅的研究:(嚴格上說孔涅的證明思路是屬於量子力學的,但他在研究過程中確實也用了非對易幾何,具體效果如何恐怕不容樂觀。)
  • 黎曼猜想證明現場:3分鐘核心講解、提問陷沉默,同行不予置評
    阿蒂亞說,他自己覺得算是已經證明了黎曼猜想,不過如果你堅決不接受反證法的話……當然,阿蒂亞也表示這個證明現在還不完整,接下來還有很多後續問題要解,今天只是萬裡長徵的第一步,不過,第一步也應該算是問題的一個解。他說:「我可以退休了。」第二位提問觀眾關心論文什麼時候發表,好檢驗一下這個證明。這樣一個問題勾起了阿蒂亞的傷心事。
  • 黎曼猜想到底是個啥?反正看完文章我還是不懂
    阿蒂亞說,他自己覺得算是已經證明了黎曼猜想,不過如果你堅決不接受反證法的話……當然,阿蒂亞也表示這個證明現在還不完整,接下來還有很多後續問題要解,今天只是萬裡長徵的第一步,不過,第一步也應該算是問題的一個解。他說:「我可以退休了。」第二位提問觀眾關心論文什麼時候發表,好檢驗一下這個證明。
  • 黎曼猜想仍舊,素數依然孤獨
    它對於「是什麼推動著數學發展」,或許更重要的「是什麼激勵著數學家們」提供了一個獨特的見解。「黎曼猜想」是一個充滿勇氣、欺詐、狡猾和悲慘的英雄傳奇的核心,牽涉到數學王國中所有的最偉大的英雄。當我將費馬大定理換成黎曼猜想,原句幾乎完全成立。
  • 什麼是黎曼猜想|從黎曼的動機來看
    北大退休教授已於13日在中科院報告黎曼猜想的證明》)後,除了眾多網友的指教(我們表示感謝),還有些網友(在頭條號「和樂數學」上)問什麼是黎曼猜想? 我們不揣淺陋,試著介紹一點皮毛。關於黎曼猜想的一個熱門評論是:一臉懵逼地進來,一臉懵逼地出去。為了避免這一點,我們儘可能通俗地講點數學,講點故事。
  • 黎曼猜想證明:現場QA陷尷尬,學界評價悲觀(附高清視頻+PPT)
    如果黎曼猜想被證明是正確的,那麼它就表明素數沒有什麼突出的規律,也就是說它們幾乎具有均勻的隨機性。如果黎曼猜想得到證明,它可以說是驗證了從 1 到 n 中平均有 N/ln(N) 個素數,因此素數基本上是按照 N/ln(N) 的均勻分布。注意這裡的 N/ln(N) 只是代表我們機器學習中常見的數學期望,並不能說確切地等於 N/ln(N) 個素數。
  • 如何用黎曼猜想裝一個非平凡的逼?看完證明直播我為大家劃個重點
    阿蒂亞用了一個「Todd函數」對黎曼猜想進行了反證,這是學界常用的套路——為了解決一個你們不懂的問題,創造一個新的你們不懂的東西。這一招偉大的前輩牛頓、普朗克、薛丁格都用過。總之這演講概括一下就是:在下阿蒂亞,牛逼,發明了Todd函數,成功證明了黎曼猜想,但是別急還沒發表。黎曼牛逼,我用反證法得到了矛盾,從而證畢。很慚愧,就做了一些微……雖然目前學界普遍認為,阿蒂亞壓根沒有證明黎曼猜想。但不管怎麼說,老爺子至少把數學的熱度炒起來了。
  • 重新定義自然數:一個外行理解黎曼猜想的嘗試
    」。因此,依據基於「以往的自然數定義方法有很多種,但是都需要2個以上的假設。其中,通用的方法是2種:集合論的方法和皮亞諾的方法。先來看集合論的方法。集合論的方法,是從假設存在「空集」開始的,但是它的定義是自相矛盾的。「空集」是不包含任何元素的「集合」,而「集合」是由一個或多個確定的元素所構成的整體。
  • 黎曼猜想證明新進展
    >編輯:Gemini研究者發現著名的黎曼zeta函數的解相當於另一個不同類別的函數的解,這可能有助於更簡單地解決數學中的重大問題之一——黎曼猜想。現在學術界廣泛認為黎曼的猜想是正確的,並在此假設基礎上進行了大量的工作。儘管如此,黎曼假設——所有無限個零點均位於該直線上——仍未被證明。等價解證明黎曼假設的最有用的線索之一來自於函數論,揭示了零點的虛部值為離散值。這表明非平凡零點形成了離散數的集合,類似於物理中廣泛應用的微分算子的特徵值。
  • 費馬vs黎曼 懷爾斯vs阿蒂亞
    把10忽略掉,只研究11剩下的1(或者12剩下的2,以此類推),這個就是模跟餘數的研究方法。用普通語言講就是忽略模,只研究餘數。數學上還有專門的符號:11≡1(mod10)。也就是說以10為單位,我們把1跟11等同起來。這在數學上叫同餘研究,也是數論的一大研究範圍。
  • 還要挑戰其他千禧年問題|阿蒂亞專訪
    」的方法。那麼如果我們用四元數來取代複數(黎曼猜想中涉及到了複平面的解析延拓),這個係數就正好是精細結構常數。而 Todd 函數就正好將這個係數從 π 變到了精細結構常數,對物理學家來說,這是經典情況的量子類比。Q:精細結構常數真的是一個定值嗎?它是否會隨時間變化?精細結構常數 α 是從理想環境中假定的常數,也就是說在不考慮物理環境背景的情況下。
  • 黎曼猜想有望在中國被證明,82歲北大教授已完成報告
    ,超模君推送了北大李忠教授準備舉辦《黎曼猜想證明報告會》的文章。因為受到了阿蒂亞老爵爺黎曼猜想證明事件後,很多人對於李忠教授證明猜想一事還存有很大的疑慮。但事實證明,李忠教授關於黎曼猜想的證明,已得到多人的認可。
  • 一生坎坷的黎曼
    黎曼本想親自解決這個數學難題, 解決方案都已經想好了,可那時他已病魔纏身,無力解決;後來他給比薩大學的貝蒂教授講了一下解決方法,他們最終把黎曼面的拓撲分類,推廣到了高維圖形的連通性,並在拓撲學的多個領域取得了輝煌業績;終於使黎曼成為了當之無愧的「組合拓撲學開拓者」。
  • 黎曼猜想被證明了嗎?
    在這樣一個大場合,倒配得上公布黎曼猜想得證的消息。早在 1737 年,大數學家歐拉就發現了質數分布問題與 Zeta 函數的聯繫,給出並證明了歐拉乘積公式,使得 Zeta 函數成為研究質數問題的經典方法。
  • 黎曼猜想和abc猜想
    還無法確定今天收到了許多讀者的留言詢問黎曼猜想是否被證明了,這是因為著名的數學家麥可·阿蒂亞(Michael Atiyah)宣布將在9月24日的海德堡獲獎者論壇(Heidelberg Laureate Forum)上公布自己證明黎曼猜想的方法。
  • 與黎曼猜想同樣值錢的7大數學難題,每一題都獎勵100萬
    霍奇猜想集中體現了現代數學發展中抽象特徵在滾雪球般擴大的趨勢,霍奇猜想的解決將在數學三大分支(分析、拓撲、代數幾何)之間找到某種基本的內在聯繫。霍奇猜想是代數幾何裡的一個重大問題,不過,到現在對於這個問題的解決幾乎是沒有什麼進展。    黎曼猜想
  • 英國著名數學家麥可·阿蒂亞去世,享年89歲,曾試證明黎曼猜想
    (來源:英國皇家學會官網)麥可·阿蒂亞最為著名的成果是 1963 年他與伊薩多·辛格合作,對橢圓算子證明了著名的阿蒂亞-辛格指標定理。此定理在微分方程、復幾何、泛函分析以及理論物理學中均有深遠的應用,公認為 20 世紀最重要的數學成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