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安,佐羅!

2021-02-18 電影頻道

上世紀七十年代末,有一部法國電影在中國上映,引發了萬人空巷的轟動效應。

 

這部電影有多火呢?

 

在那個資訊極其不發達的年代,超過7000萬人走進電影院,就為了看它。

 

經歷過那個年代的人,恐怕沒有不知道的。

 

也許那時你還是個孩子,渴望成為主角那樣的大人物。

 

也許你是個年輕小夥,期待通過看這部電影和心愛的姑娘約會。

 

或者你是個上了年紀的大叔,但也會不由自主跟著主角一起慷慨激昂。

 

總之,你一定知道。

 

它被不同的國家搬上銀幕共計38次,直到2018年,還有新的版本上映。

 

沒錯,就是這部——


《佐羅》

Zorro

 

那時恰逢改革開放初期,正值國內觀眾極其渴望豐富多姿的影音娛樂的時候。

 

《佐羅》一經上映,就瘋狂地徵服了當時鮮少有機會看到外國電影的中國觀眾。

 

佐羅那黑色的帽子和眼罩、飄逸的披風、飛揚的長鞭、標誌性的劍術動作讓他成為一個時代備受追捧的超級偶像。

「佐羅」蒙面大俠的矯健身姿和騎著馬兒離去的翩翩身影,給觀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佐羅在中國,不僅僅是英俊瀟灑、劫富濟貧的代名詞,更是那個時代的回憶。

 

當年,有很多大人一下班、小孩子一放學就直奔電影院;

 

當年,有多少人看完電影,學著佐羅縱身一躍,跳到馬背上,拿著棍子劃出「Z」的形狀;

當年,有多少人擁有了人生中的第一個夢中情人和偶像。

 

這一切,都得益於電影《佐羅》。

 

佐羅的雙重身份

 

同樣面孔的人擁有雙重身份。

 

一正一邪,互相對抗。

 

唐·迭戈(佐羅)代替被刺殺的好友,上任西班牙在南美洲殖民地的總督。

 

他表面上是一切都假手他人的紈絝子弟,遊戲人間不管正事,面對陰險的上校吊兒郎當裝瘋賣傻。

背地裡卻是除暴安良、警惡懲奸的蒙面遊俠。

 

迭戈是一個俠盜羅賓漢式的凡人英雄,他本是地主的兒子,是個妥妥的貴族,卻行俠仗義、劫富濟貧。

 

因此,他化身為佐羅,進行秘密行動。每當他神出鬼沒之際,他總要用他的利劍,劃下「Z」字作為標記。

這樣看起來,佐羅的故事跟東方的武俠英雄有點像,都是為國為民的俠之大者。

 

甚至可以說,在金庸小說被改編成的影視劇還未被大力傳播的年代,「佐羅」是很多人心中俠義形象的啟蒙。

不同的是,東方的俠義更凸顯俠義精神,從而隱藏了個人,而《佐羅》更像是一個關於個人英雄主義的神話。

 

電影裡也大力渲染了佐羅的英雄形象。

 

當佐羅第一次出場的時候,他從光的方向走來,那麼耀眼,是給受奴役的人帶來希望的。

而且,佐羅給西方的超級英雄電影帶來了許多靈感。

 

做行俠仗義之事後,留下標記這一橋段,後來被各國的作家頻繁使用過。樓梯搏鬥那一段也被後世許多電影模仿。

「佐羅」還是後來的雙面英雄,如「超人」、「俠道羅賓漢」、「蝙蝠俠」、「蜘蛛俠」的原型之一。

 

漫畫家鮑伯·凱恩就曾承認,蝙蝠俠的黑鬥篷造型,就是取材自佐羅。而蝙蝠俠的黑蝙蝠車的設計靈感,也是取材自佐羅的黑駿馬。

 



蒙面英雄阿蘭·德龍

 

《佐羅》的扮演者阿蘭·德龍出演這部電影時年近40。

 

他薄薄的嘴唇、深藍的眼睛、俊朗的外形、迷人的微笑,更是迷倒了無數少女。放到現在,也是妥妥的迷妹收割機。

 

出色地演繹了行俠仗義的佐羅,這是他事業的一次高峰。

 

阿蘭·德龍在中國家喻戶曉,就算不知其名,但也能憑藉那張臉,辨認出他就是電影裡的那個蒙面英雄。

 

至今,還有無數的中國影迷對他念念不忘。

 

銀幕之下,阿蘭·德龍也在締造屬於自己的傳奇。

 

他曾被譽為法國最有魅力的男人,影響了無數女青年心中的擇偶標準。

 

除了《佐羅》之外,阿蘭·德龍出演的改編自法國大作家大仲馬同名小說的電影《黑鬱金香》也非常經典,這部電影在二十世紀八十年代也被引進中國,成為早期在國內放映的少數西方電影之一。

 

不久後,他又主演由讓-皮埃爾·梅爾維爾執導的驚悚片《獨行殺手》,塑造了一個經典的殺手形象。據說,吳宇森就是受到這部電影的啟發,才有了後來優秀的暴力美學作品。

 

阿蘭·德龍一生拍了幾十部作品,他一直在續寫屬於自己的輝煌。

 

2019年坎城電影節上,84歲的阿蘭·德龍被授予終身成就獎的榮譽。

 

其實,蒙面俠佐羅的故事在默片及有聲片時期曾被好萊塢三度搬上銀幕,本片亦非歐洲版的第一部,論內容不算新鮮,但因為阿蘭·德龍造型瀟灑,這個版本的《佐羅》具有相當的吸引力。

 

 

「中國佐羅」童自榮

 

對於中國觀眾來說,提起《佐羅》,除了阿蘭·德龍,還有一個人不得不說。

 

他就是佐羅的中文配音員——童自榮。

他的嗓音華麗、瀟灑,處處透露著風流儒雅的韻味,這與影片中佐羅的形象氣質非常吻合,中國觀眾親切地稱他為「中國佐羅」。

 

80年代初期,國內引進了很多西方電影,但由於觀眾的文化程度普遍不高,於是興起了譯製片。

 

那時,國語譯製片風靡一時,成為了外國電影在國內影院上映時不可或缺的時代烙印。

 

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上海電影譯製廠等配譯的一部部經典作品。例如,《簡愛》《追捕》《虎口脫險》等膾炙人口的名作。

 

那時具有代表性的配音員有邱嶽峰、李梓、蘇秀、趙慎之、畢克、童自榮、劉廣寧、喬榛、丁建華等。

 

而素有「配音王子」之稱的童自榮,共參與了大概530部電影的配音工作。

 

包括《基督山伯爵》《追捕》《悲慘世界》《寅次郎的故事》《三十九級臺階》等。

 

對於很多觀眾來說,童自榮的聲音從沒變老過。只要一句話,就能瞬間將人拉回到三十多年前,帶回到那個充滿記憶的年代。

 

好的配音是電影的再創造。

 

《佐羅》之所以在國內能這麼成功,這其中有一半的功勞都應歸功於童自榮。

 

童自榮的配音,激昂有力,褪去了電影原本帶有的鬧劇、雜耍性質,讓電影更符合中國觀眾的審美。

 

有人稱讚,童自榮在影片開頭的刑場救人片段中的那一句「住手」,仿佛豔陽從密集的雲層縫隙間噴薄而出,猛烈蕩開雲霞,從頭頂上面很高很遠的天空裡傾瀉而下。

 

就算多年以後再看,依舊會覺得很燃

 

在電影《佐羅》中其實是有三個配音角色的,迭戈、佐羅和假總督,迭戈和佐羅還好說,但是佐羅和假總督是有聲音區別的。

 

由此童自榮想出一個高招,上午穿著大頭鞋配佐羅,這樣顯得聲音沉穩有力。下午換雙拖鞋配假總督,這樣顯得聲音發飄不自信。

 

正是因為這樣,才有了經典配音角色的誕生。

 

曾經那些優秀的電影配音藝術家們,不知為多少人童年的電影夢想注入了曼妙的音符,那是記憶中最珍貴的寶藏。他們是中國電影永恆的經典。

現在,還有很多人會衝著童自榮老師的配音而去看這部電影。

因為,在觀眾心中,佐羅就是阿蘭·德龍,阿蘭·德龍就是童自榮!

 


所以,電影頻道的觀眾們,福利來了,本周,我們不僅帶來了這部經典的傳世之作《佐羅》,還有同樣精彩的經典譯製片《辦公室的故事》和《虎口脫險》。

相關焦點

  • 《佐羅》主題曲《佐羅之歌》,60~70後永久的懷念
    佐羅是我們那個年代崇拜的英雄,他給我們留下了太多少年時光的美好回憶。
  • 妙無言|美國電影《佐羅傳奇》、《佐羅的面具》​,小時候的味道
    《佐羅傳奇》導演: 馬丁·坎貝爾編劇: 羅伯託·奧奇/艾裡克斯·庫茲曼
  • 《佐羅》七十年代萬人空巷的經典影片
    經典來了,黑色寬邊大簷帽、黑色的蒙面、黑色的緊身衣褲、黑色的皮靴加上黑色的鬥篷,簡直帥得天昏地暗、酷得一塌糊塗、有型得驚天地泣鬼神,這就是阿蘭德龍塑造的電影《佐羅》。電影《佐羅》拍攝完成於1975年,是中國大陸1978年上映的第一批被引入的西方電影之一,因此在中國引起轟動,當時超過七千萬的中國觀眾觀看過此片。
  • 雪狐視野|美國經典電影《佐羅的面具》
    John Eskow/Ted Elliott/特裡·魯西奧主演: 安東尼奧·班德拉斯/安東尼·霍普金斯/凱薩琳·澤塔-瓊斯/斯圖亞特·維爾森類型: 動作/愛情/西部/冒險製片國家/地區: 美國/德國語言: 英語上映日期: 1998-07-17(美國)片長: 136分鐘又名: 蒙面俠蘇洛/黑俠梭羅/黑俠佐羅
  • 經典分級有聲書 Level 1 | 佐羅 (Zorro)
    1919年,麥卡利通過5個故事塑造出一位新的小說人物——佐羅。故事於1920年被搬上銀幕,深入人心,又於1924年被編輯成書出版發行,與電影同名叫《蒙面俠佐羅》。佐羅的故事發生在加利福尼亞南部小鎮——天使女王鎮,即現在的洛杉磯。當時的加利福尼亞州還是墨西哥的一個省,當地人講西班牙語。
  • 為什麼用童自榮為阿蘭·德龍的《佐羅》配音?
    在英國影壇,貝克是與理察·伯頓齊名的明星,因對英國電影貢獻卓著而被授予爵士稱號,《佐羅》是他出演的最後一部電影,該片上映的第二年,他就因肺癌去世,終年48歲。《佐羅》的主題歌「佐羅回來了」便是出自這對兄弟之手,歌中唱道——來呀,來慶賀!來呀,來慶賀!跳舞唱歌,啦啦啦啦,大家多快活!白山黑水,市鎮村落,行蹤不見,神出鬼沒,是佐羅。一支寶劍,一根鞭子,好漢啊佐羅。是誰見他,拍手歡樂?
  • 過時的虛構人物「佐羅」,1920年時的形象好似一個反派人物
    我們熟悉的佐羅普遍來自1975的老電《佐羅》,而後還有兩部安東尼奧主演的《佐羅的面具》,劇中的佐羅形象深入人心,身上披著黑袍子,頭頂西班牙禮帽,手持迅捷劍,臉上還帶了一個面罩。就那個看似簡單的面罩,估計不少中二的人都學著那個樣子仿製過。今天小編就來講一講佐羅的歷史,看看這個虛構的人物是怎麼誕生的。
  • 「佐羅」誕生百年 這位英雄人物的真實故事更精彩
    參考消息網4月11日報導阿根廷布宜諾斯艾利斯經濟新聞網4月7日刊登了題為《寫在「佐羅」誕生百年之際:現實中「佐羅」的事跡》的文章,文章摘編如下:100年前的一天,美國記者約翰斯頓·麥卡利向一份通俗雜誌的編輯部提交了他的作品《卡皮斯特拉諾的詛咒》,小說中的代表人物「佐羅」由此誕生。
  • 看電影合集:法國經典西部冒險動作喜劇片《佐羅》配音完整版
    與此同時,民傳說一位蒙面黑俠從天而降,警惡懲奸,鋤強扶弱,"佐羅"的英名不徑而走,令殖民者大為頭痛,而新總督的身份更令人懷疑。身兼總督和俠客雙重身份的迭戈與殘暴的韋爾塔上校鬥志鬥勇,終於在韋爾塔強娶奧頓西婭的婚禮上結果了這個惡棍的性命,為當地百姓除了大害。佐羅告別了好姑娘奧頓西婭,告別了新阿拉貢。
  • 法蘭西情人,永遠的佐羅 | 阿蘭·德龍
    》裡鋤強扶弱的蒙面俠佐羅……他影響了一代中國人的審美他就是光彩照人的阿蘭·德龍那除暴安良、仗義形俠的佐羅形象得到觀眾普遍的喜愛可以說,阿蘭版的佐羅定義了這個形象也為法蘭西情人做了最好的注釋>為我們那個年代的人留下了永恆的「佐羅」形象就像他的前任未婚妻羅密-施耐德為我們留下永恆的茜茜公主一樣,永遠無法忘懷
  • 《茜茜公主》與《佐羅》 施奈德和阿蘭·德龍
    《佐羅》是法國和義大利合拍的電影。由杜奇奧·泰薩利執導、阿蘭·德隆、奧塔維亞·皮科洛、斯坦利·貝克主演。影片講述在十六世紀中葉,軍閥官僚盤據,民不聊生,蒙面的義俠佐羅(阿蘭·德龍飾)以神出鬼沒的姿態為剷除惡霸而努力的故事。 該片於1975年3月6日在義大利首映。1978年在中國大陸上映。
  • 還記得80年代的佐羅動畫片嗎?它有3個真相令人意外
    當然,動畫片作品自然也不會少了關於佐羅的題材。不過,國內的朋友們想到佐羅的動畫片,一般首先都會想到日本東寶株式會社在1996年播出的動畫片《佐羅的傳說》。這部佐羅的動畫片一共有52集,在90年代末就引進國內播出,引起了不小的反響。當時這部佐羅的動畫片使用的是臺灣的中文配音。
  • 電影佐羅的面具,女主角顏值巔峰時的凱薩琳澤塔瓊斯
    今天帶大家懷舊吧,來一部老電影《佐羅的面具》,主演是當時的大帥哥加大美女,安東尼奧班德拉斯和凱薩琳澤塔-瓊斯,老狼上學的是時候真的超級喜歡凱薩琳
  • 誰搞垮了「佐羅」的事業?
    誰搞垮了「佐羅
  • 搞笑段子:「告訴佐羅一聲,外面下雨了,我在樓道裡等他!」
    結果被女友她媽媽堵在學校門口扇了兩巴掌……9、遇上個傻子我也很無奈啊10、佐羅卒,享年xx歲日,佐羅到情婦家與情婦幽會。情婦問佐羅:「要是我丈夫回來了,怎麼辦? 「佐羅說:」沒事兒,你丈夫要是回來了,我就從窗戶跳下去,我的馬會在下面接我的。「情婦說:要是聽到三聲敲門,就是我丈夫回來了。佐羅說:我知道了。 過了一會兒,天下雨了。
  • 42年後《佐羅》主演今昔照 阿蘭德龍明顯老了 童自榮聲音依然年輕
    事實上,她在《佐羅》中的表現,也給我們留下了難忘印象。而除了男女主角之外,配角的選擇也很重要,比如韋爾塔上校這個角色,阿蘭·德龍就選擇了英國演員斯坦利·貝克來扮演。現在的年輕人也許對他並不熟悉,但007系列電影剛出來的時候,他可是扮演007邦德呼聲最高的演員,可惜他自己放棄了這個機會。
  • 異種4 類人猿行動 佐羅的面具 瘋狂的麥克斯 萬箭穿心武漢版
    《佐羅的面具》英雄怎麼能少了愛情《佐羅的面具》根據約翰斯頓·麥考利的小說改編,是由馬丁·坎貝爾執導,安東尼奧·班德拉斯、影片講述了為替妻子報仇並解救被拐走女兒而越獄的佐羅,將青年農民阿萊桑德羅訓練成了新一代佐羅,並和阿萊桑德羅並肩戰鬥的故事。該片於1998年7月17日在美國上映。影片獲第56屆美國電影電視金球獎電影類-音樂喜劇類最佳影片提名。
  • 航海王燃燒意志新世界佐羅詳解攻略
    佐羅是航海王燃燒意志新世界角色之一,怎麼加點?怎麼搭配陣容?今天小編就為大家帶來了航海王燃燒意志新世界佐羅詳解攻略,感興趣的玩家一起來看看吧! 以上就是小編為大家帶來的航海王燃燒意志新世界佐羅詳解攻略,更多資訊敬請關注96u手遊網。
  • 《黑俠佐羅》主演安東尼奧·班德拉斯感染新冠:不用太擔心
    安東尼奧·班德拉斯曾經主演過《墨西哥往事》《黑俠佐羅/佐羅的面具》等影片,在今年早些時候憑藉《痛苦與榮耀》獲得了奧斯卡最佳男主角的提名。在這之後,他原本將加盟《神秘海域》電影,據稱還未開拍。
  • 「佐羅」很瀟灑,阿蘭德龍不幸福:事業滿是榮譽,私生活充滿爭議
    「佐羅」很瀟灑,阿蘭德龍不幸福:事業滿是榮譽,私生活充滿爭議一個私生活存在爭議的演員有資格評定終身成就獎麼?最近這種討論就發生在了阿蘭.德龍的身上。大家可能有些不知道阿蘭德龍這個名字,但是只要一提到他演過的佐羅,那麼都會恍然大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