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麗君13首古詩詞歌曲,太美了!

2021-03-03 每日音樂

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裡共嬋娟。


雨霖鈴·寒蟬悽切/柳永

寒蟬悽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都門帳飲無緒,留戀處,蘭舟催發。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念去去,千裡煙波,暮靄沉沉楚天闊。

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此去經年,應是良辰好景虛設。便縱有千種風情,更與何人說?

蘇幕遮·懷舊 /範仲淹

碧雲天,黃葉地。秋色連波,波上寒煙翠。山映斜陽天接水。芳草無情,更在斜陽外。

黯鄉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夢留人睡。明月樓高休獨倚。酒入愁腸,化作相思淚。


相見歡 /李煜

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

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

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

別是一般滋味在心頭。


虞美人 /李煜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桃源憶故人/秦觀

玉樓深鎖薄情種。清夜悠悠誰共。羞見枕衾鴛鳳。悶則和衣擁。

無端畫角嚴城動。驚破一番新夢。窗外月華霜重。聽徹梅花弄。


相見歡 /李煜

林花謝了春紅,太匆匆。無奈朝來寒雨晚來風。胭脂淚,相留醉,幾時重。自是人生長恨水長東。

玉樓春/歐陽修

別後不知君遠近。觸目悽涼多少悶。漸行漸遠漸無書,水闊魚沉何處問。

夜深風竹敲秋韻。萬葉千聲皆是恨。故欹單枕夢中尋,夢又不成燈又燼。



生查子·元夕/歐陽修

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
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
今年元夜時,月與燈依舊。
不見去年人,淚溼春衫袖。


醜奴兒 /辛棄疾

少年不識愁滋味,愛上層樓。愛上層樓。為賦新詞強說愁。 

而今識盡愁滋味,欲說還休。欲說還休。卻道天涼好個秋。


卜算子/李之儀

我住長江頭,君住長江尾。日日思君不見君,共飲長江水。 

此水幾時休,此恨何時已。只願君心似我心,定不負相思意。


題都城南莊/崔護

去年今日此門中,

人面桃花相映紅。

人面不知何處去,

桃花依舊笑春風。

相關焦點

  • 鄧麗君《淡淡幽情》12首古詩詞歌曲太美了!
    12首歌均選自宋詞名篇,鄧麗君親自策劃
  • 鄧麗君古詩詞歌曲12首大全,太美了!
    鄧麗君傳記紀錄片:(70分鐘)《淡淡幽情》這是鄧麗君生前親自參與策劃的第一部專輯,12首歌均選自宋詞名篇,是經過了千百年歷史檢驗的文學精品,每首歌曲的串詞精彩,鄧麗君主持的語言樸實、親切,配上現代流行音樂,鄧麗君用她與生俱來的幽幽情懷演唱
  • 1000篇經典歌曲,首首精彩,曲曲動聽,聽醉了!
    8.13首超級經典的對唱情歌,太好聽了(收藏)9.《康美之戀》洗卻塵心,回歸山水!10.40年40首歌,總有一首能勾起你的回憶!11.張也經典歌曲24首,百聽不厭的歌!12.全套《鴻雁》,美到心醉!13.王次恆簫壎曲13首14.中國經典歌曲365首,趕緊珍藏好!
  • 鄧麗君《歌曲精選專輯80首》CD2
    連結:鄧麗君《歌曲精選專輯80首》CD1專輯名稱:《歌曲精選專輯80首》歌手::鄧麗君該套CD共5張盒裝80首精選歌曲,是寶麗金在96年嘉利大廈錄音母帶資料庫發生火災前的最後一套由母帶製作的CD。13
  • 鄧麗君《歌曲精選專輯80首》CD3
    連結:鄧麗君《歌曲精選專輯80首》CD1鄧麗君《歌曲精選專輯80首》CD2專輯名稱:《歌曲精選專輯80首》歌手::鄧麗君資源格式: APE版本::5CD發行時間: 1993年地區:香港語言:普通話知己,就像另一個自己,彼此守望,彼此欣賞,彼此慰藉,無關乎年齡、性別、距離、貧富,他能懂得你的一舉手一投足,能讀懂你的言外之意與欲語還休,
  • 詩詞|鄧麗君曾歌唱過的六首古詩詞,當詞曲交融,遇上方知好
    導語:古詩詞與音樂結合,在遇到鄧麗君女神之前,我是抱著懷疑態度的。而聽過她的聲音之後,才深知詩詞也能與歌曲完美結合。詩詞韻味十足,歌聲古典而優雅,詞美曲美意境美,詞曲交融,難以忘懷,令人回味無窮,引人遐思聯翩。遇上方知好,令人倍感心疼的詩句,聽得佳人清音,稍有緩解。
  • 鄧麗君歌曲186首 (有重複)
    是一位在亞洲地區和全球華人社會極具影響力的臺灣歌唱家,亦是20世紀後半葉最富盛名的日本歌壇巨星之一,20世紀後半葉最富盛名的華語和日語女歌手之一,曾以柔情歌曲風靡華人世界,擁有億萬歌迷。她的歌曲在華人社會廣泛的知名度和經久不衰的傳唱度為其贏得了「十億個掌聲」的美譽,被日本藝能界尊為「亞洲歌唱女王」。時至今日,仍有無數歌手翻唱她的經典歌曲向其致敬,被譽為華語流行樂壇永恆的文化符號。
  • 李清照3首深情的經典古詩詞,改編成現代歌曲,不知唱哭了多少人
    李清照的詞文字極美,意境極佳,讀起來又朗朗上口,所以到了現代人眼中,把她的詞改編成現代歌曲,也就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了。下面這3首改編自李清照詞的歌曲,既有現代歌曲的節奏,又有古代詩詞的優美,再配以動人的旋律,深情的演繹,聽得人直想落淚,旋律和歌詞縈繞心中久久不能忘懷。
  • 鄧麗君《歌曲精選專輯80首》CD1
    專輯名稱:《歌曲精選專輯80首》歌手::鄧麗君資源格式: APE版本::5CD發行時間: 1993年地區:香港該套CD共5張盒裝80首精選歌曲,是寶麗金在96年嘉利大廈錄音母帶資料庫發生火災前的最後一套由母帶製作的CD。
  • 這些歌曲源於古詩詞,卻成為流行音樂中的經典
    上世紀九十年代,詞曲作家陳小奇靈感一動,根據古詩《楓橋夜泊》寫成了流行歌曲《濤聲依舊》,這歌曲經由當時的當紅小生毛寧演唱後,紅遍大江南北,成為大陸流行音樂中的經典,併入選「中國原創歌壇20年50首金曲獎」。這首歌曲的成功,宣告中國唱片業成功起航。
  • 這些堪稱千古絕唱的經典古詩詞,被鄧麗君、王菲用流行歌曲演唱!
    好在很多音樂人滿懷對傳統文化的熱愛,將一首首經典的古詩詞改編成了現代歌曲,對古詩詞的傳承與發揚起到很好的推波助瀾之用。最經典的兩首,當屬明代楊慎《臨江仙》和宋代蘇軾的《水調歌頭》,分別代表古人對個人境遇和世事變換的最經典之作。〔明〕楊慎《臨江仙》: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白髮漁樵江渚上,慣看秋月春風。一壺濁酒喜相逢。
  • 鄧麗君的《甜蜜蜜》竟然是翻唱的印尼歌曲?
    鄧麗君不僅「人美歌甜」,更是有著驚人的語言天賦。鄧麗君的作品非常多,在她1260首作品中,用華語,粵語,閩南語,日語,英語,印尼語等8種語言演唱過,其中印尼語歌曲就有21首。為什麼鄧麗君很喜歡翻唱印尼歌曲呢?
  • 鄧麗君與羅大佑的第三次攜手,卻成為樂壇史上最遺憾的約定
    作為天生歌姬的鄧麗君出道很早,不到10歲就開始表演,13歲參加金馬獎唱片公司的歌唱比賽奪得冠軍。第二年便發行了自己的首張專輯。16歲那年因演唱電視劇《晶晶》同名主題曲而走紅。到70年代初,鄧麗君以《千言萬語》、《海韻》等作品揚名香港及東南亞。1974年起,鄧麗君赴日本發展,憑一曲《空港》一舉打開日本市場。1975年,加盟香港寶麗金唱片,開始發行「島國之情歌」系列專輯第一集。
  • 鄧麗君經典浪漫歌曲
    她的音樂是對中華民族音樂的一種新的詮釋,她的歌曲用一種文化形態影響了人們的生活。《何日君再來》是中國近代最受歡迎的經典中文歌曲之一,最初是1937年的電影《三星伴月》的插曲,1978年,華語女歌手鄧麗君將其重新演繹,收錄於唱片專輯《一封情書》中,此曲立即在華掀起熱潮。
  • 鄧麗君的十大經典歌曲
    鄧麗君(1953年1月29日-1995年5月8日),出生於中國臺灣省雲林縣,祖籍河北省大名縣,中國臺灣歌唱家、日本昭和時代代表性日語女歌手之一。1967年推出首張個人專輯,從而開始其歌唱生涯。1969年因演唱臺灣首部連續劇《晶晶》的同名主題曲而在臺灣成名。1995年5月8日,鄧麗君因支氣管哮喘發作於泰國清邁逝世。
  • 鄧麗君的往事不僅僅能回憶還能傳承
    李白是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被後人譽為「詩仙」,有《李太白集》傳世,代表作眾多,人們通過李白而認識了中華古詩詞的美麗,那麼李白就是中華古詩詞的傳承人之一。宋代女詞人李清照,是婉約詞派代表人物,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稱。《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詞》都是李清照的著作。她也是中華古詩詞的傳承人之一。
  • 這首華語樂壇的經典歌曲,被許多歌手翻唱,只為致敬鄧麗君
    本文由夢悅娛樂獨家發布,歡迎大家翻閱往期文章這首樂壇的經典歌曲,被眾多歌手翻唱,只為致敬鄧麗君如果能夠在當下的流行樂壇裡,選出幾首男女老少既熟悉又能哼唱的歌曲,那肯定就少不了鄧麗君的那首《甜蜜蜜》,這首歌在剛發行的時候,就已經火遍大江南北了,直到現在這首歌被翻唱了無數遍
  • 重溫鄧麗君老歌:這5首歌改變了我對歌曲的看法
    重溫鄧麗君老歌:這5首歌改變了我對歌曲的看法大家好,鄧麗君這個名字大家都很熟悉了,她的很多歌曲大家都耳熟能詳,但是對於我這樣上了點年紀的人來說,鄧麗君不僅僅是唱歌的天后,她的歌改變了我的音樂的認知。在我的那個時代,我覺得音樂就是樣板戲,從來沒有想過歌曲可以這麼甜。
  • 鄧麗君的歌聲,歌聲裡的春天!
    同時,也有很多人將她的作品整理歸類,如民歌、情歌、古詩詞歌曲、日語歌曲、粵語歌曲、季節歌曲等等。適逢大寒過去,立春將至,在這個新一年即將開啟,眾人盼望春暖花開的時期,民歌君為大家分享幾首鄧麗君演唱的關於春天的歌曲。
  • 那些年被改編為歌曲的古詩詞,哪一首驚豔了你的耳?
    中國的古詩詞,基本上都是可以和樂演唱的。如中國第一部詩歌總集《詩經》,從民間搜集到的現存305篇詩歌,其實就是在民間廣為流傳的歌曲。人們把民歌稱為「風」,把採集民歌稱為「採風」。此後,從《楚辭》到漢魏樂府民歌、唐詩、宋詞、元曲,各個朝代也都設有專門的樂府機構。尤其是宋代的詞,因其長短句的優勢,與音樂結合更為自由,更是直接被叫作「曲子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