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幸福嗎?我採訪了 100 個在外漂泊的人

2021-02-22 一抹白飛飛

- 1 -

今天早上看到同事凌晨 2 點發的一條朋友圈:在外3 年了,今晚是最開心的。

 

配圖是一群喝得爛醉卻笑得很開心的人,和一桌被吃得精光的空盤子。

 

這些年,我見過許多漂泊在外的人,有在深夜買醉的年輕人,有生病時強撐工作的男人,也有脫下高跟鞋光著腳紅著眼眶的女孩。

 

夢想,是他們背離家鄉義無反顧地選擇漂泊的原因。卻也因為這些,在城市裡,他們把自己變成了另一個陌生人。靠著偽裝,在這個自己嚮往的城市裡生存,過得不像自己。

 

似乎只有在深夜,靠著酒精的作用他們才敢脫下厚厚的面具,做回真正的自己。而那一刻的笑容,才是真正的快樂。

 

所以才會有那麼多的人說,醉酒的人,其實最害怕天亮。

 

不是害怕清醒,是短暫相聚的歡樂,似乎也就註定了,天亮就會失去。

 

有時候在想,漂泊在外的他們後悔過嗎?幸福嗎?

- 2 -

 

@ chrisli 男 38 歲

福建人到廣州打工

大學畢業後,我就選擇留在廣州了。

 

前兩年,其實我後悔過留在這,遠離父母、遠離兄弟姐妹、遠離兒時玩伴,每天都在為業績煩惱,天剛亮就逼著自己起床,趕地鐵還得拼命護著自己的文件夾。

 

我開始懷疑所有的意義,我為什麼來這?

 

這幾年我漸漸想通了,也許是不想像父母那樣就這樣度過自己的一生。

 

我希望,我的人生是精彩的,是不一樣的,哪怕只是換了一座城市。

 

今年是呆在這的第 19 年,也是大學畢業 15 周年。

 

那天不知道是誰提議的,說要舉辦一次同學聚會。原以為只是說說,沒想到大家都很熱情。

 

聚會那晚,我們一人煮一道自己家的家鄉菜,我做的是我最愛吃的荔枝肉,

 

這道菜是畢業那會特地向我媽學的,每次想家的時候,我都會做給自己吃。

 

不知道是在家鄉菜的作用下,還在酒精的作用下,我們都卸下在這個城市的面具,開始聊自己這些年被藏在心底的那些事。

 

也聊到當下,談起責任、壓力……但說到最多的還是對家鄉的思念和牽掛。

 

那一晚聊到最後,大家都抱頭痛哭,但那晚卻是我在這座城市,感覺最溫暖、最幸福的一晚。

 

雖然這開心的時刻很短暫,但也給了我繼續留在這座城市拼搏的動力。

@愛多 男 35 歲

雲南人到上海打工


剛決定要從雲南來上海打工時,家人都是反對的,但我還是任性地來了。

 

當站在上海街道上,看著車水馬龍,那一刻我覺得自己是多麼的渺小。

 

孤獨佔據了我的生活,我想過馬上回去。

 

但離開家鄉時曾對父親信誓旦旦地誇下海口,沒做出一番事業絕不會去!還沒開始就認輸,還是有點不甘心。

 

我開始努力工作,一刻也不敢停歇,希望通過忙碌來忘記孤獨,可回到空無一人的出租房時,我還是會崩潰,我開始怨恨上海,怨恨自己的決定。

 

直到她的出現,這一切才改變。

 

她是同事給我介紹的對象,也是雲南人。

 

第一次見面她帶我去了一家雲南菜館,那是我第一次知道,原來上海也能吃到這么正宗的家鄉菜。

 

整個吃飯過程,她都用家鄉話和我聊天,那也是我來上海第一次聽到家鄉話,那一刻我感受到了家的溫暖

 

那頓飯我們吃了很久很久,從小學聊到了大學,再聊到了來上海打工。

 

回去的路上,我就向她表白了。這是我第一次表白,挺緊張的,但好在剛喝了幾杯酒壯了膽。

 

挺驚訝的是,她竟然馬上答應了

 

現在我們在一起 6 年了,明天打算結婚。

@AMY 男 43 歲

浙江人到南京打工

 

 

來南京 12 年了,說不想家一定是假的。

 

每當我想家的時候,就去公寓附近的那家浙菜館吃點東西。

 

那家店是一對夫妻開的,店不大,老闆負責炒菜,老闆娘負責迎客。

 

他們倆經常用吳語在餐廳溝通,每次聽到那熟悉的語言就覺得自己並沒有漂泊在外,而是在家鄉的一家小餐館吃飯,所以那也成了我精神寄託的一個地方。

 

前兩個月,有一天莫名被上級訓了一頓,還丟給了我一大堆任務讓我當天完成。

 

做完事已經 22 點了,整個人非常的疲憊和委屈,經過那家浙菜館想說進去吃一下,結果推開門他們家已經在打烊了。

 

原本打算掉頭回家,老闆娘卻把我叫住:「小夥子,還沒吃晚飯嗎?」

我回答:「嗯。」

老闆娘:「我老公正好炒了幾個下酒菜,要不要一起吃?」

 

我沒想到他們會那麼熱情,也因為真的餓了,就答應了。

 

老闆從廚房端了幾個菜出來: 「小夥子,你做什麼的,怎麼這麼晚下班?」

 

老闆娘在旁邊補充:「以後加班也要記得吃飯啊,要不然胃會壞掉。」

 

可能是那天受了太多的委屈,老闆和老闆娘簡單的幾句關係就讓我淚如雨下。現在想想可能嚇壞他們了吧,畢竟一個一米八的大老爺們突然在他們面前崩潰,要我也會不知所措。

 

後來和他們聊了很多都不記得了,但我記得老闆娘最後和我說的那句:

 

「出門在外都不容易,有什麼事別憋在心裡,會憋壞自己的。以後遇到不順的就和阿姨說,阿姨願意聽你說。」



@本外 男 37 歲

淮安人到北京打工

 

        

北漂 10 年了。

 

有時候我覺得自己挺對不起我爸媽,本來大學就在外地了,一畢業又跑來了北京,留他們老兩口在家鄉。

 

雖然他們會經常打電話給我,但是也只能零星地知道一點點,而這一點點還都是我「加工」過的消息。

 

報喜不報憂,應該是每一個在外漂泊的人最會做的事吧。

 

不過上個月,我父親來北京看我,這一切的謊言也隨之破碎。

 

父親到的那天,我原本打算帶他去住酒店的,他卻執意要去我的宿舍住。他們那一輩省錢省慣了,能不花就不花。

 

但當我打開我宿舍門時,我能察覺到父親的眉頭微微一皺,想開口說點什麼,卻沒說出口。

 

放下東西後,父親打開了我的冰箱,看到那空空的冰箱,父親搖了搖頭。隨後便問我這附近最近的超市在哪,我和父親說出去吃就好了,父親卻說:外面煮的東西,和家裡煮的味道能一樣嗎?

 

那晚父親煮了一桌家鄉菜,吃到一半他突然問我,要不要喝兩杯?

 

這是長這麼大第一次陪父親喝酒,我們兩人聊了很多,家庭、生活、還有理想。最後父親和我說,在外好好照顧自己,錢不夠就和我們說,累了就回來,別死撐著。

 

父親離開北京的第二天,我在大衣的口袋裡發現了一個紅包。

 

拿著那個沉甸甸的紅包,我淚流不止,那一刻我才知道一直被牽掛著、守護著的自己有多幸福。

- 3 -


每一段故事都是一次情感的傳遞,每一道家鄉菜都是一種心靈的寄託,每一杯酒都是傷心的淚。

 

古人云:酒入愁腸,化作相思淚。

 

鄉愁或許就融在這一道道家鄉菜,和一杯杯酒裡吧。

 

對於獨處異鄉的人,家鄉的味道是思鄉之情最好的載體。

 

每每思念家鄉的時候,最快能回去的辦法,莫過於吃上一口家鄉菜。

 

而那些悲傷的、遺憾的或是開心的情緒,卻需要被融化在酒裡。

 

在酒裡釋放所有的情緒,在酒裡忘記所有的憂傷

今年,瀘州老窖特曲由新華社民族品牌工程作為指導單位,聯合中國烹飪協會共同舉辦「濃香正宗·中國味道」中華美食群英榜美食評選活動

第一季的瀘州老窖特曲中華美食群英榜已走過成都、鄭州、廣州、泉州、杭州、揚州 6 座歷史文化名城,攜手 48 位中國烹飪大師,重現了數十道正宗華夏美食。

今年第二季再次以美食為載體,以美酒為橋梁,加碼尋味 10 省 24 城,為國人帶來極致的「中國味道」,助力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與復興。

為此還特地拍攝了一部美食紀錄片,記錄多地美食文化。

中華美食群英榜第二季《浙菜篇》——荷花酥:

中華美食群英榜第二季《閩南菜篇》——群龍朝鳳:



中華美食群英榜第二季《淮揚菜篇》——一品芥菜圓:

在中國文化裡,白酒文化和飲食文化,體現了民族性格,彰顯了人文精神,催生了文學藝術。

瀘州老窖特曲以中華美食群英榜為號,讓白酒文化同飲食文化深度融合正是為了傳播正宗中國味道,以美酒和美食為載體講述中國故事,展現醇厚的華夏魅力。

作為中國最古老的四大名酒之一,瀘州老窖特曲擁有深厚的文化底蘊:

 

1324 年,瀘州老窖酒傳統釀製技藝第一代傳承人郭懷玉發明「甘醇曲」,自此大麯酒(瀘州老窖特曲前身)問世;

 

1952 年,首屆全國評酒會上,瀘州老窖特曲被評為中國最古老的四大名酒之一,瀘州老窖特曲也是唯一蟬聯歷屆全國評酒會「國家名酒」稱號的濃香型白酒;

 

1959 年,國家組織專家對瀘州老窖釀酒技藝進行查定、總結,編寫出我國首部白酒釀造教科書《瀘州老窖大麯酒》;

 

2006 年,釀製瀘州老窖特曲的瀘州老窖酒傳統釀製技藝經過 690 餘年、歷經 23 代人的傳承,入選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瀘州老窖特曲勘定了中國濃香型白酒標準,是名副其實的「濃香正宗」,在傳承中國白酒文化的同時,更勇擔文化傳承的重任,通過中華美食群英榜的活動,把正宗中國味道美食展現給全國,奉獻給世界。

相關焦點

  • 我也不想離開家,在外漂泊
    在我的QQ音樂盒裡有一首收藏的歌——《回家的人》,江濤的歌曲,我總是一再的聽,聽了,就很有感觸:如果不是在農村沒有事幹,我才不想離開家,一個人在外漂泊呢。如果在家旁邊有點事幹,我也不會離開家,我是一個對家庭溫情十分敏感的人,不到萬不得已我是不會走出家門的。
  • 飄向北方,在外漂泊的你,是否最害怕他人提起你的家鄉呢
    大家好歡迎來到修爾說音樂我是修爾,有人說最為孤獨的時刻是自己孤身一人在外漂泊的時候,當你獨自在一個陌生的城市四處漂泊時,對那種孤獨感的領會是最為深刻的,這個時候的你也是人生之中最為脆弱的時刻,或許是在陌生的城市上當受騙,或許是偶然之間看到親密的一家人坐在一起吃飯,亦或者是在孤獨的街頭漂泊的時候
  • 致漂泊在外苦苦打拼的你
    背井離鄉,也許正在看這篇文章的你就是這樣的吧。背井離鄉的人分為兩種,一種是暫時背井離鄉,以後會再回到家鄉,回去父母鄉親身邊的,以農民工朋友為主;另一種是永久性背井離鄉,定居在外的,以受過高等教育後在外地買房定居工作的人為主。
  • 「若不是因為你,至今我還不知道,自己是個漂泊的人」
    若不是因為你,至今我還不知道,自己是個漂泊的人。宗薩欽哲仁波切是一位大德,他在七歲的時候就被認證為第三世宗薩蔣揚欽哲的轉世,以及文殊菩薩的化身,由頂果欽哲仁波切為他進行了升座禮,並在薩迦學院研習佛教哲學。人們相信,他就是佛的代言,他的存在就是希望本身。
  • 你後悔娶了現在的老婆嗎?我們採訪了100個已婚男人...
    「男人會後悔娶了現在的老婆嗎?」帶著這個疑惑,中國臺灣記錄片導演沈可尚放棄了4年拍攝的500多小時的素材,重新開始,跟拍了八對夫妻,製成了《幸福定格》。記錄片裡說:每個人在進入婚姻之前,或多或少都會有一種幸福的想像。
  • 漂泊的傷感句子 漂泊的靈魂經典句子
    4、讓我陪願你在海中漂泊吧,只為能做你手中的槳,不管風浪多大,風雨多稠,你身邊始終有我5、家是溫馨的港灣,容納漂泊的靈魂;家是如傘的大樹,遮擋酷夏的驕陽;家是清涼的雨絲,拂去疲憊的徵塵;家是永遠的牽掛,珍藏幸福的存根。6、愛心是一柄撐起在雨夜的小傘,使漂泊異鄉的人得到親情的蔭庇。
  • 袁媛是每個漂泊在外打工人的心聲
    袁媛是每個漂泊在外打工人的心聲時間:2021-01-05 18:35   來源:遊俠網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流金歲月袁媛結局是什麼?袁媛是每個漂泊在外打工人的心聲 流金歲月袁媛結局是什麼?何泓姍飾演的袁媛是一個來到上海打拼的小鎮姑娘,不少人都覺得非常驚喜,所以很多人都想結局是什麼,那麼想知道的就和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 抖音人生啊在外漂泊是什麼閩南語歌曲 在外咱厝人蘇世洪歌詞
    抖音人生啊在外漂泊是什麼閩南語歌曲 在外咱厝人蘇世洪歌詞  「人生啊在外漂泊」這首歌最近在抖音上超火,好像也是新出來歌曲,歌名叫《在外咱厝人》,是蘇世洪演唱的。下面來看一下。  人生啊在外漂泊是什麼歌  據了解這首歌是由蘇世洪演唱的閩南語歌曲《在外咱厝人》,這首歌可以說是有著很濃厚的閩南語味道,聽起來讓人很想念老家。
  • 在外漂泊的浪子啊,父親正翹首期盼,與你團圓(文字語音)
    此詩膾炙人口,被後世之人廣泛吟誦。中秋之月,代表美滿、團圓之意。每逢八月十五,中秋佳節到來之際,那些在他鄉漂泊的遊子,在外打工的人們,不論路途多遙遠,都會回到家鄉,與親人團圓,以慰相思之情。故鄉,是在外漂泊的遊子,魂牽夢縈的地方。難怪杜甫有「月是故鄉明」的感慨。 聖經中記載的那個浪子,離開父親,獨自到外面去闖蕩世界。
  • 我採訪了100個有故事的男女
    工作室這次就這個話題,前前後後採訪了100個男女,一起來看看他們是怎麼說的吧——/ 01 /@Ali、 29歲 結婚五年 坐標西安我和我老公是大學同學。我才知道如果有些人一開始就不喜歡你,那麼無論你做再多你再好她都一樣不會喜歡你,你又能做什麼呢?忍唄,但是你能忍一輩子嗎?
  • 超級扎心的一部電影,推薦給所有漂泊在外的人
    父母勸我回老家,說我在大城市沒有前途,真的不想面對他們...每天都為孩子操心,陪他們玩,輔導作業,但我也有自己的事業。忙著工作就不是一個好母親嗎?不幸的是,我沒有辦法解決這些問題...有人問艾哈邁德:你不厭倦做這麼多工作嗎?艾哈邁德總是帶著疲倦的微笑搖搖頭...大家都知道,這個眼神明快,相貌姣好的傢伙不怎麼健談。但沒人知道,艾哈邁德的人生發生了什麼事情。
  • 漂泊在外過年都無法回家,一首唐詩20個字寫盡他鄉一個人的孤獨
    他們要想獲得人生成就的道路非常狹窄,很多人只有通過科舉這一條道路,才能到達理想的彼岸。今天的我們大多數人當然也是如此,只有讀書才能改變命運。但畢竟今天的這個世界是多元的,而且機遇和挑戰是共存的。就這一點來說,我們今天很多人的成才,獲得了和那個時代的人們相比更多的機會。古代的這些讀書人,通常很小就離開了家鄉,離別了親人,挑著一袋子的書,去進京趕考。考試的結果就代表著他們人生的命運。
  • 黃鶯鶯《哭砂》:為何你從不放棄漂泊
    /你是我最痛苦的抉擇/為何你從不放棄漂泊《哭砂》,一首老歌,由黃鶯鶯首唱,首發於1990年,距今30年。 就歌詞論,「你是我最苦澀的等待」是感傷,「你就真的像塵埃消失在風裡」是無望,「風吹來的砂冥冥在哭泣」是多愁,而最抓人心的其實是「為何你從不放棄漂泊」。這一問,直指靈魂最深處。 漂泊是一種理想,是生命得以自由馳騁的舟楫嗎?
  • 專訪《三城記》張婉婷:漂泊會讓人有更多的靈感
    這也使《三城記》成為她繼《歲月神偷》之後第二部橫亙十年的心血之作。採訪實錄        1905電影網:為什麼用了十年時間去籌備《三城記》?    張婉婷:因為很貴,所以比較難找投資人。我覺得拍這個戲,一定要去三個城市實景去拍,才有真實感,需要在安徽、上海、香港取景,還要到瀋陽去拍蒸汽火車,因為整個中國只有那裡還有蒸汽火車,還有很多地方,景點有五十多個,逃難不就是一個城市到另一個城市嗎?    1905電影網:《歲月神偷》成功以後,找投資不是應該很容易嗎?
  • 陳楚生《有沒有人告訴你》這首歌開頭打動過多少在外漂泊的孩子
    《有沒有人告訴你》是由陳楚生作詞作曲並演唱的一首歌,收錄在陳楚生2007年發行的專輯《原來我一直都不孤單》中。陳楚生《有沒有人告訴你》延續了陳楚生一貫的風格,深情憂鬱卻又質樸流暢,這首歌用簡單和真摯講述了漂泊之人的苦與愛。
  • 採訪|《漂泊者》設定考證,用謊言與真實打造「現實感」
    現在我身邊活躍在這一個崗位上的有涉及科幻領域的小倉信也先生和涉及軍事領域的鈴木貴昭先生等人,但專門擔任動畫和漫畫「考證」的人,包括我在內,在日本大約只有20人左右。 不過雖然我自己迄今為止參與製作過很多作品,名字卻很少出現在作品中。直到最近名字被登載在作品上的機會越來越多了,才有了自己作為「設定考證」的真實感。
  • 「你為什麼會喜歡聖誕節?」我們採訪了100個有聖誕情結的人……
    聖誕,代表著和朋友相聚的溫暖,和家人在一起幸福,和對所遇之人的感恩,也代表著準備已久的驚喜,感動和特別。關於聖誕節,都有哪些溫暖和特別的小回憶,今天我們跟100個人聊了聊關於聖誕節的記憶…… 今年聖誕本來說好大家一起過,可我因為加班去不了了。但我真的沒想到她們會跑來公司找我。在樓下聊了會天,我就準備回辦公室。一個舍友從羽絨服裡拿出了一杯咖啡遞給我,說,給你帶的,怕冷了放我懷裡捂著的,還熱乎,快回去趕緊喝了。
  • 一曲《一首想家的歌》DJ版,真情感人,唱出多少在外漂泊人的心聲
    一曲《一首想家的歌》DJ版,真情感人,唱出多少在外漂泊人的心聲 2020-09-11
  • 漂泊是人生旅途
    不出遠門,體會不到思鄉的情感,23歲進入職場,工作不順利,我越發地想起了一句話「兒啊,要是在外邊過得不好就回來,咱縣城也挺好的」,但5年了,我也只每個月會給家裡打一次電話,我母親每次都說生了一個狠心的兒子,不知道經常回家看看,但是每次我和同學同事朋友聊到家鄉時,我都滔滔不絕,讚不絕口,我同學都說你家鄉那麼好你怎麼不回去
  • 你的幸福來自哪裡—你為外物左右嗎
    離開的路上我說「好東西可真不少,都是真的嗎」回答「是!另一個家裡的好東西更多!簡直是腳踢腳絆,哎呀!那可真是!」聽得出是滿滿的羨慕。我欲言又止回來思考,人為什麼羨慕這些?不過,擁有的人,真的會欣賞嗎?稀有的物品,令人行為妨礙、傷害人會為這些外物所累,會擾心――看到會被吸引注意力、精力,擔心亂心――生怕摔碎碰壞(一個馳騁沙場的將軍無所畏懼,卻因玩味藏品差點失手而驚出一身汗,悟到而棄)所以老子主張簡樸,奢華的東西會讓你心浮行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