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漂泊在外苦苦打拼的你

2021-01-13 益舟竹苑

背井離鄉,也許正在看這篇文章的你就是這樣的吧。背井離鄉的人分為兩種,一種是暫時背井離鄉,以後會再回到家鄉,回去父母鄉親身邊的,以農民工朋友為主;另一種是永久性背井離鄉,定居在外的,以受過高等教育後在外地買房定居工作的人為主。

先談談第一種,背井離鄉人農民工甲,甲外出務工,掙夠了錢了,不管自己在外多少年,基本都會回去自己的家鄉,娶妻生子,和父母親友團聚,常伴父母左右,享受親情和友情帶來的歡樂。甲平常可以去做點農活或者小生意,也可以去人群裡聊天,有自己的房子和土地,每天生活很自由,其樂融融。即使是當初外出打工,也是可以不想做了就辭職捲鋪蓋回家的,沒有什麼房貸等壓力。甲不需要為了在外面有一席之地而苦苦打拼,有苦不能言。

而另外一種,大學生乙,乙遠離家鄉求學,然後畢業,沒有回家鄉發展,在外就業,獨自一人,身邊除了寥寥幾個同學朋友,就沒有其他人了。父母遠在老家,親友遠在老家。獨自一人在外辛苦漂泊,給家裡也只能報喜不報憂,畢竟所有的委屈只能讓自己獨自默默承受,不想讓家裡人擔心。多年後,乙在工作的城市娶妻生子或者嫁人。如果對象也是來自外地,那麼是兩個人辛苦打拼了;如果對象是本地人,還好一點,至少有一方的親友在身邊,有什麼事情可以互相照應一下。從一個男孩的角度來講,如果是男孩到了女孩的城市工作或者是兩人離女方家更近一點,基本上和上門女婿差不多了。我們村裡走出了好多個大學生,村裡人聊天時有時候會調侃一下「給別人白養一個兒子」。但不管怎樣,父母都是為了兒女好!中國的家庭就是這樣,父母省吃儉用,勞累了大半輩子,給兒女在外買了房子,讓兒女過上好日子,讓兒女在外有個溫暖的家。

上班族

其實,定居在外,因為親情的缺失好多人更加看重友情,這是一個正常現象,如果一方面有缺失,我們會努力從另一方面獲取一些彌補。這一類人,其實是非常辛苦的,甚至還是悲的,一來自己不能常伴父母左右盡孝道,雖然有些人會把父母接過來一起住,但父母會因為沒什麼事情做,或者是同當地生活環境習慣等格格不入,待不了幾天就回老家了。二來,自己身邊沒有親人,不管有什麼事情,什麼委屈,只能自己獨自去抗,抗不過也要抗。在每一個城市中,這一類人都佔有很大的比例,我也是這其中的一員。漂泊在外的日子,真的很苦,很多時候都是想以無休止的工作來度過光陰。有時候到了節假日,不能夠去走親戚,只能約上三五好友,去周邊走走,把友情當做親情。工作一年到頭,終於到了春節了,卻有時候不能回家,不是工作忙就是假期時間短來不及往返。想一想,漂泊在外工作後,每年能回家幾次?每五年能回家幾次?十年呢?每次回家又能夠待幾天呢?能和父母相伴的時間越來越少了,所以,有空的時候,常給家裡打個電話,或者給父母兄弟姐妹視個頻,聊聊天。父母也想讓我們回到他們的身邊,但出於各種無奈,倍加珍惜每一次你的回家或者電話。

萬家燈火

曾經有人說,如果故鄉發展得很好,誰願意那麼遠背井離鄉獨自在外這麼漂泊?

努力,讓生活更美好

相關焦點

  • 孤身漂泊打拼的王漫妮,曾經或現在的你
    但今天,我想說的不是顧佳,而是那個孤身漂泊的王漫妮那個孤獨躺在醫院裡鏡頭,那些在夜幕下拖著疲憊身體,孤單回家的背影,像極了無數孤身在外打拼的人。看到她,就仿佛看到了曾經的自己。20年前的自己,也是那樣踏上上海的土地,從工廠的一名普通工人做起。農村狹小的出租屋,重複的工作,每日的加班……再苦再累都咬牙繼續。
  • 飄向北方,在外漂泊的你,是否最害怕他人提起你的家鄉呢
    大家好歡迎來到修爾說音樂我是修爾,有人說最為孤獨的時刻是自己孤身一人在外漂泊的時候,當你獨自在一個陌生的城市四處漂泊時,對那種孤獨感的領會是最為深刻的,這個時候的你也是人生之中最為脆弱的時刻,或許是在陌生的城市上當受騙,或許是偶然之間看到親密的一家人坐在一起吃飯,亦或者是在孤獨的街頭漂泊的時候
  • 抖音人生啊在外漂泊是什麼閩南語歌曲 在外咱厝人蘇世洪歌詞
    抖音人生啊在外漂泊是什麼閩南語歌曲 在外咱厝人蘇世洪歌詞  「人生啊在外漂泊」這首歌最近在抖音上超火,好像也是新出來歌曲,歌名叫《在外咱厝人》,是蘇世洪演唱的。下面來看一下。  人生啊在外漂泊是什麼歌  據了解這首歌是由蘇世洪演唱的閩南語歌曲《在外咱厝人》,這首歌可以說是有著很濃厚的閩南語味道,聽起來讓人很想念老家。
  • 袁媛是每個漂泊在外打工人的心聲
    袁媛是每個漂泊在外打工人的心聲時間:2021-01-05 18:35   來源:遊俠網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流金歲月袁媛結局是什麼?袁媛是每個漂泊在外打工人的心聲 流金歲月袁媛結局是什麼?何泓姍飾演的袁媛是一個來到上海打拼的小鎮姑娘,不少人都覺得非常驚喜,所以很多人都想結局是什麼,那麼想知道的就和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 《月彎彎》:HOLD住每一個漂泊在外的靈魂
    如果你是漂泊在外的遊子,如果你仍存留著對兒時故鄉生活的眷戀,如果你還深深懷念著母親哼唱過的搖籃曲,那麼這首歌將會有值得玩味的瞬間。
  • 在外打拼的年輕人為什麼都會被打動
    今日七夕,馬思純、鍾楚曦、黃景瑜主演的愛情片《蕎麥瘋長》上映,看哭了不少觀眾,因為這部電影引起了年輕人對現實生存現狀的強烈共鳴,尤其是獨自漂泊異鄉的人,深有感慨。 雲蕎(馬思純飾)則是這三個人裡看著最虐心的,她想去大城市打拼出一片天地,卻先後經歷了被黑幫勒索
  • 重陽節特輯 | 一首李榮浩的《歌謠》,獻給在外漂泊的遊子
    今天是農曆的九月初九重陽節,這首王維的《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不知寄託了多少出門在外遊子們濃厚的思鄉之情。本期『音為有你』,一首李榮浩的《歌謠》,獻給在外漂泊的遊子們,希望能給他們帶來一點慰藉。雖然出門在外打工,但當我聽到《歌謠》前奏裡火車鳴笛想起,仿佛坐上了返程的火車。歌聲傳來,家越來越近.
  • 黃鶯鶯《哭砂》:為何你從不放棄漂泊
    /你是我最痛苦的抉擇/為何你從不放棄漂泊《哭砂》,一首老歌,由黃鶯鶯首唱,首發於1990年,距今30年。 就歌詞論,「你是我最苦澀的等待」是感傷,「你就真的像塵埃消失在風裡」是無望,「風吹來的砂冥冥在哭泣」是多愁,而最抓人心的其實是「為何你從不放棄漂泊」。這一問,直指靈魂最深處。 漂泊是一種理想,是生命得以自由馳騁的舟楫嗎?
  • 在外漂泊的浪子啊,父親正翹首期盼,與你團圓(文字語音)
    每逢八月十五,中秋佳節到來之際,那些在他鄉漂泊的遊子,在外打工的人們,不論路途多遙遠,都會回到家鄉,與親人團圓,以慰相思之情。故鄉,是在外漂泊的遊子,魂牽夢縈的地方。難怪杜甫有「月是故鄉明」的感慨。 聖經中記載的那個浪子,離開父親,獨自到外面去闖蕩世界。他在外面任意放蕩,浪費了所有的資財,最後窮得一無所有了,恨不得拿豬吃的豆莢充飢。
  • 我也不想離開家,在外漂泊
    在我的QQ音樂盒裡有一首收藏的歌——《回家的人》,江濤的歌曲,我總是一再的聽,聽了,就很有感觸:如果不是在農村沒有事幹,我才不想離開家,一個人在外漂泊呢。如果在家旁邊有點事幹,我也不會離開家,我是一個對家庭溫情十分敏感的人,不到萬不得已我是不會走出家門的。
  • 如果你發現你在外漂泊久了,想要回家的時候,卻沒有一個人回應你
    如果某一天你發現你在外漂泊久了,想要回家的時候卻沒有一個人可以回應你,就連那曾經住過的屋子也已經破爛不堪,這個時候你該有多心酸。《到阜陽六百裡》是一部2011年臺灣導演鄧勇星執導的電影。是導演鄧勇星在上海拍攝記錄片的親身體驗,用半紀實的方式敘述了一群上海「阿姨」的故事。「六百裡的距離」不遠,可是「六百裡」到家的距離卻遙遙無期。
  • 你幸福嗎?我採訪了 100 個在外漂泊的人
    這些年,我見過許多漂泊在外的人,有在深夜買醉的年輕人,有生病時強撐工作的男人,也有脫下高跟鞋光著腳紅著眼眶的女孩。 夢想,是他們背離家鄉義無反顧地選擇漂泊的原因。卻也因為這些,在城市裡,他們把自己變成了另一個陌生人。靠著偽裝,在這個自己嚮往的城市裡生存,過得不像自己。
  • 楊坤《流浪狗也有鄉愁》強勢回歸 用音樂溫暖漂泊的心靈
    用音樂溫暖漂泊的心靈,往孤獨中注入相思,讓流浪也伴有鄉愁。也正是這次偶然的機遇讓楊坤有感而發,為那些「流浪」在外的異鄉人作了這首至情至深的歌曲。《流浪狗也有鄉愁》將楊坤別具特色的聲線化作一位暖心大叔的耳語,一邊分享著自己的曾經經歷過的故事,一邊以一個過來人的口吻激勵著在外漂泊的人們堅持夢想,句句溫暖人心,字字扣人心弦。楊坤鼓勵7000萬「流浪狗」 為夢勇往直前每年都會有超過7000萬人,為家人、為夢想,在陌生的城市裡流浪。
  • 《三十而已》|王漫妮 :在大城市打拼的人有多不容易?
    但比起一線城市帶來的不錯的收入,她在上海經歷的種種艱辛以及未來的不確定性產生疲憊和漂泊感更加讓人心酸。獨自一個人在上海打拼八年,夢想是30歲之前,要不在上海買套房,要不然就找個人嫁了,如果兩樣都沒有的話,就乖乖跟父母回家鄉。眼看30歲就要到了,卻一個目標都還沒有實現。面對著房租的壓力、通勤的不便、同事的惡意陷害和上司的排擠,一個30歲的弱女子又將何去何從?
  • 「我想媽媽就抱抱姑姑」3歲孩子的話,揭開無數在外打拼父母的痛
    3歲孩子的話,聽了讓人心酸,也揭開無數在外打拼父母的痛。因為,很多寶媽都說,自己在外工作,把孩子交給老人帶,發現孩子跟自己不親了。看著自己親生的孩子,依戀奶奶或其他親人勝過自己,寶媽內心也很心酸。可是,陪著孩子,生活壓力又不允許。畢竟,沒有父母願意生下孩子就丟給老人帶,也沒有媽媽能夠忍受長期跟自己的孩子分開。
  • 漂泊的傷感句子 漂泊的靈魂經典句子
    4、讓我陪願你在海中漂泊吧,只為能做你手中的槳,不管風浪多大,風雨多稠,你身邊始終有我5、家是溫馨的港灣,容納漂泊的靈魂;家是如傘的大樹,遮擋酷夏的驕陽;家是清涼的雨絲,拂去疲憊的徵塵;家是永遠的牽掛,珍藏幸福的存根。6、愛心是一柄撐起在雨夜的小傘,使漂泊異鄉的人得到親情的蔭庇。
  • 劉若英談《後來的我們》:每一個離家的孩子都是漂泊的人
    劉若英認為不一定要有北漂的經驗才能講好一個關於漂泊的故事,「每一個離家的孩子都是漂泊的人,為夢想在外打拼的人都會有漂泊感,那個漂泊感不見得是你去了哪裡或者有多遠,有時候是找不到你自己。」田壯壯談到拍電影的人都有很強的漂泊感,他剛開始做電影的時候,常在西藏、內蒙古、雲南等各地漂泊,「漂泊的人最大的需求不是錢也不是一張好床,而是需要感情,我14歲從北京到延安的時候,我要在寄到這裡的信中上萬個名字裡找到寫給我的,我媽媽就寫幾個字,我都要看好多遍。」田壯壯說。
  • 為生活而辛苦打拼的人,這些話送給你們(觸動心靈)
    願每一個在外打拼的人,都能獲得成長,獲得彼岸的美好。所以文字君有些話想要對那些為生活而辛苦打拼的人說! 【一】 曾經有人說過,我們最大的錯誤就是,把最差的情緒和最糟糕的一面,都給了最親近和最愛的人,卻把耐心和寬容,留給了陌生人。
  • 為啥外出打拼的農民工,再難也要在老家蓋套房?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很多農村有很多很漂亮的空房子,常年沒人住,但每年還是有不少人回鄉蓋新房,這些大多數是常年在外打拼的勞動力的傑作,為啥在外不管多拼,再難也要在老家蓋套房呢?
  • 《蕎麥瘋長》發布"理想特輯" 漂泊生存現狀直擊青年人痛點
    在曝光的特輯中,十餘位不同年齡、職業的受訪者直面鏡頭,講述自己為了理想在大城市漂泊的真實經歷,馬思純鍾楚曦黃景瑜和導演徐展雄、製片人藤井樹為異鄉漂泊者送上祝福。不少受訪者講到辛酸之處潸然淚下,導演徐展雄也感觸頗深忍不住落淚。影片全面預售已開啟,將於8月25日正式上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