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熱的七月,除了溫度,當初最近熱播的電視劇《三十而已》
開播以來,完美女性典範----顧佳,頻上熱搜。她的雙商,她的獨立,她的格局,著實讓我們看到女性最耀眼的樣子。
但今天,我想說的不是顧佳,而是那個孤身漂泊的王漫妮。滬漂的她,吃苦且努力,咬牙堅持著,不想將就,只為能在大城市紮下根。
那個孤獨躺在醫院裡鏡頭,那些在夜幕下拖著疲憊身體,孤單回家的背影,像極了無數孤身在外打拼的人。
看到她,就仿佛看到了曾經的自己。20年前的自己,也是那樣踏上上海的土地,從工廠的一名普通工人做起。
農村狹小的出租屋,重複的工作,每日的加班……再苦再累都咬牙繼續。
和王曼妮乾淨高檔的工作環境相比,那時的我簡直是天壤之別。
儘管如此,如我一樣的很多人,仍然一直堅持著,苦中作樂,只為將來更好的生活。
今天,就分享一下那段歲月裡的一個片段,以此來紀念所有還在努力打拼的你們,或曾經的自己。
叮鈴鈴鈴鈴……鬧鐘急促鈴聲響起,我條件反射地從床上彈起,以極快的速度套上衣服。
忽然,一個念頭閃過大腦,對了,今天是休息日,不上班。
我重新倒在床上,長出一口氣。今天不上班,終於可以睡個懶覺了。這樣想著,立即又進入睡眠狀態。
不一會,我再一次驚醒:不行,不能再睡了,一個月才休息這一天,還有很多事情要做。
於是,曬被洗衣、清理櫥櫃、打掃房間、擦洗燃具、桌椅……忙了將近一個上午,總算搞完了。
我無力的倒在床上,望著自己的勞動成果,心裡稍稍有了點安慰。
胡亂吃點飯,還沒等洗刷完,朋友急匆匆的趕來:「嗨,我們該到那幾個老鄉家拜訪一下了。這麼長時間沒有走動,距離越來越遠可不好,身在異鄉,我們要靠著同鄉,彼此間有個照應。」
我無言反駁。
例行公事般地到各家玩了一會。久違的大家到一起,說說笑笑,也著實開心了一陣。
不等毒辣辣的太陽有所收斂,我趕緊告辭回家。一大堆洗的,曬的東西等著我回去收拾呢。
整理完這些,已是傍晚,又要做晚飯了。正準備簡單吃點,外邊突然響起一陣歡快的自行車鈴聲,接著便是兩個同事一臉燦爛的笑。
得,晚飯是簡單不了。
我一邊陪著她們談笑,一邊手忙腳亂地做飯。一時間,說笑聲、音樂聲、鍋碗瓢勺的交響曲聲,充盈著整個房間。
送走同事,已是九點多,不用說,回來又是一陣洗刷。
終於清理完。坐下來,從書堆裡找出上次沒寫完的草稿,準備重新理一下思路。
還未下筆,敲門聲再次響起:「噢,小姑娘,你今天總算在家了,這個月的衛生費該交了。」
打開門 ,村裡收衛生費的管理員,笑容可掬地衝著我說。
緊接著,又為來抄電錶,水錶的房東;還書的鄰居;以及查暫住證的聯防隊員,開了幾次門後,時鐘已指向11點。
我無奈地放下筆,看來,這篇文章是寫不成了。
躺在床上,我不禁一陣苦笑,呵,今天不——上——班。
這個世界上,30歲,就如顧家那樣,事業家庭雙豐收的人不多;像鍾曉琴那樣,有上海戶口,又集父母寵愛於一身的家庭背景的亦不多。
更多的是,如王漫妮一樣,獨自在外漂泊打拼的我們。
不管是十年前,二十年前的你,還是現在的你。在漂泊無定的日子裡,在努力實現夢想的同時,都請好好愛自己。
愛自己,成就更好的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