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大火的都市情感劇《三十而已》,一集個熱搜的將3個30歲女人的婚姻、生活、工作展示在銀幕上,之所以會爆紅,源於劇情戳中了現代人的痛點,隨著社會的發展,現代人的生存競爭變得愈發激烈,只有拼命跑才能不被時代拋棄,可是崩潰總會出現在不經意的瞬間。
劇中最貼近大眾的當屬滬漂一族王漫妮,一個在上海8年的滬漂櫃姐,從小城市走出來的姑娘,想要留在著個寸土寸金的魔都,艱難程度可想而知,也一如你我這些平凡人,孤身在外,拼命想要在大城市紮根,可終究抵不過現實的毒打,最後,竟發現自己既融入不了熱鬧,也難抵深夜的孤獨。
熱鬧是他們的,我什麼都沒有
1 人生是一場不公平的比賽
為什麼王漫妮最能引起共鳴?劇中三個女人,顧佳,一個公認的完美女人,新中產家庭的代表,精緻而要強的性格,顛覆了人們對於全職媽媽的傳統認知,也是劇中最颯的女人。她活出是女人的羨慕的樣子,也是男人眼中完美的賢內助。對於普通大眾來說,可望而不可及。
鍾曉芹,一個生活在上海的土著,對於上海這樣一個繁華的大都市,那裡有這年輕人的夢想,都市的繁華與發達,吸引著一批又一批的外地人,蜂擁而至。可是就是因為這裡的熱鬧非凡,讓無數外地人想要紮根於此,就像王漫妮說的:「我見過這裡的好,我就想留下來。」普通人拼命努力一輩子,也達不到的夢想,鍾曉芹一出生就有了,這就是差距。
對於普通人來說,沒有雄厚的家底,也沒出生在資源充足的大城市,想要實現夢想的路,太難走了。有的人拼了命想贏在起跑線,而有的人一出生就在終點。
2 成年人的淚點其實很低
劇中有一集,王漫妮因為急性腎炎住院,身邊連個叫救護車的人都沒有,最後還是遠在老家的媽媽打了急救電話。這一幕看哭了多少人,每一個在外打拼的人都深有感觸。沒日沒夜的加班,累垮的身體,以及不敢生病請假的痛,經歷過的人才會懂。當曼妮躺在病床上,媽媽打來電話,一如往常的關心,卻在這時讓曼妮淚流滿面。其實堅強的外表不過是行走在外的保護色,有時朋友或家人,一句關心的話語,就足以摧毀我們的偽裝,內心最柔軟的地方,還是會感動。有人說,變老的標誌就是,淚點越來越低了。
3 不敢崩潰是最大隱性炸彈
看到一則新聞:27歲媽媽攜3子自殺。看到如此痛心的新聞,不禁聯想生前的媽媽是怎樣的生活狀態,才能做出如此決絕的決定。媽媽在遺書中寫道:「自己每天都處在崩潰的邊緣,太累了,撐不下去了。」據悉,3個孩子經常去醫院,媽媽沒日沒夜的照顧,老公和婆婆在外面奔波忙碌,照顧孩子就只有自己,每天睡不了一個完整的覺,還有房貸,車貸的生活壓力,最終忍無可忍,決定帶著孩子一起離開人世。這也許是千千萬萬成年人的一個縮影,也是體面背後的心酸,不敢奔潰,隨時待命,是成年人的最大的悲哀。日本小說家在《人間失格》中說:「生而為人,我很遺憾。」道出了多少成年人的心酸。
人生是一場馬拉松,中間要經歷太多的坎坷才能抵達終點。習慣了人前的偽裝,面具戴久了就很難摘下來了。自古我們被教育:「男兒有淚不輕彈。」即便遇到再大的委屈也習慣了一個人度過。可是心累,崩潰是每個人的權利,一直緊繃的神經也會累,在委屈的時候,大哭一場並不丟人,生活不易。上天賦予我們七情六慾,就是讓我們有權利感受這些情緒。
每一個認真生活的人,最終都會被溫柔以待。儘管過程會有曲折,但該來一直在路上。如果真的覺得累了,就停下來,抱著自己哭一場,然後擦乾眼淚,繼續前行,那些打不死我的,終將使我變得強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