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可可,一位用心靈感受電影(與原著)的敘述者!點擊右上角關注,用電影治癒自己。
《機器人總動員》由皮克斯出品, 安德魯斯坦執導,2008年6月27日於美國上映,榮獲2009年第81屆奧斯卡最佳動畫長片等多項大獎。
這部幾乎沒有臺詞的動畫片,雖然已經歷十幾年的風風雨雨,卻依舊在動畫長片中牢牢佔據著一席之地,豆瓣評分高達9.3分,其深入人心的程度可見一斑。
故事起因
公元2805年,人類文明高度發展,卻因汙染和生活垃圾大量增加使得地球不再適於人類居住。地球人被迫乘坐飛船離開故鄉,進行一次漫長無邊的宇宙之旅。
臨行前,人類委託Buynlarge的公司對地球垃圾進行清理,該公司開發了名為WALLE(Waste Allocation Loa d Lifters – Earth 地球廢品分裝員)的機器人擔當此重任。
這些機器人按照程序日復一日、年復一年辛勤工作。隨著時間的流逝和惡劣環境的侵蝕,WALLE們接連損壞、停止運動。最後只剩下一個仍在執著的進行這項似乎永無止境的工作。
經歷了漫長的歲月,它開始擁有了自己的意識。它喜歡將收集來的寶貝小心翼翼藏起,喜歡收工後看看幾百年前的歌舞片,此外還有一隻蟑螂朋友作伴。
直到有一天,一艘來自宇宙的飛船打破了它一成不變的生活。一個嶄新漂亮的機器人——伊芙,從飛船上下來,她擁有圓潤的橢圓形外觀,可以上天入地、發射超強的雷射。
瓦力對「她」一見鍾情,然而伊芙卻只是一臺冰冷的機器人。她對瓦力非常不友好……好吧,我們可以稱之為「無視」。
伊芙來到地球僅有一個目的——找尋地球上的生機。瓦力討好的拿出幾百年間他在地球上所收集的珍藏品,毫不意外的被伊芙一一無視。
直到瓦力拿出了一株植物的幼苗,伊芙掃描過後,將幼苗放進身體中,完成了找尋任務,進入了休眠待機狀態。
故事發展
瓦力用盡全力也無法喚醒沉睡中的伊芙,於是他只好學著電影裡的場景,走到哪裡都帶著她。
他帶她去遊船、去看夕陽、去賞雪、去聽音樂……他一直想要牽起她的手,然而卻一直失敗。
突然有一天,宇宙飛船再次降臨。它毫不遲疑的帶走了伊娃,瓦力追了上去,隨著它們一起來到了空間站——這是幾百年來,還存活著的人類繁衍生息的地方。
是的,人類失去了家園,也沒有找尋到適合居住的新的星球,他們像流浪的孩子一樣,在浩瀚宇宙中,孤獨的漂泊了很多很多年。
在這個完全依靠高科技生存的機械空間裡,人類在生活上變得越來越依賴新的技術,從而忽視了人類自然能力的發展,導致人類的機體逐漸在退化。
他們的肢體功能衰退,軀幹、四肢等肌肉因變得無用而流失,只剩下一大坨一大坨的脂肪佔據著身體,骨質變得非常脆弱柔軟,只有大腦的思想仍舊被保留下來。
可是就連人類的思想,也都是通過科技眼鏡的濾鏡來看待事物,就算面對面、就算在身邊,他們也不會真正的相識而笑。
只有面前的屏幕是他們靈魂的歸宿,這像極了現代社會的手機現象。每個人都埋頭在自己的手機屏幕裡,忽略了身邊真正重要的人和事。
擁抱希望
瓦力一個人在地球上,日復一日的重複著清理的工作。在它漫長的生命中,逐漸學會了享受真實的生活。它珍惜一切撿來的「寶貝」, 魔方、打火機、各種刀叉、錄影帶、蟑螂朋友……這些在人類看來的垃圾,在瓦力眼裡卻極近可愛。
萬幸的是,人類對於希望的追求並沒有消失,「公理號」的船長在瓦力的「攪合」之下,意識到了這個問題:地球是不是真的如同現在的人類一樣,已經完全沒救了?
他開始反思 「公理號」上的人過得到底是怎樣一種生活,並且產生了回到地球上去尋找答案的願望。
儘管他通過伊芙帶回的影響看到了地球當前的惡劣環境,但因為這種對於故土的願望過於強烈,再加上地球上已經能夠生長出綠色植物這一訊息所帶來的希望,使得他堅定了回地球的信心。
最後,在瓦力犧牲自己的前提下,人類團結一致,站了起來,一起戰勝了阻止他們回到地球的超級核心電腦。啟動飛船,回到了荒涼的地球。
雖然現在的人類就連站起來都變得非常困難,好似蹣跚學步的嬰兒。然而只要有希望,只要不放棄,他們一定會再次創造帶有人類溫度的文明。
就像影片最後,「公理號」的船長對大家所言:地球只是生病了,像我們一樣,它只是需要一點時間,和一些照顧它的人。
克制欲望
欲望和瘋狂,會一點點毀滅地球,就像最終沒有熬過2019年的長江白鰭豚一般,人類的肆意汙染與破壞,正在摧毀著整個地球。
影片基於現在人類對待地球的態度,延伸至對800年後世界的暢想。人類對環境造成的破壞已經把生存威脅到難以為繼的地步,人類只能乘坐宇宙飛船在宇宙中漂流,以尋找生存機會和等待時機,而最終因為科技的極大豐富,人終究會變成了肉蟲,依賴機器生存,甚至因為太過肥胖而無法行走,只能在絕望中等待滅絕。
影片中,兩位機器人主角的戀愛非常吸引人的眼球,從瓦力在地球上邂逅伊娃,到他跟隨她飛向空間站,再到他們終於成功的帶著人類回到地球,這期間中,他們之間的戀情經歷了好幾次的生死磨難,上演了一幕幕感人至深的場景。
忠於內心
主角瓦力雖然只是一隻破舊的機器人,它不會說話,只能靠履帶行走,但這個人物的形象塑造卻是非常飽滿與完美的。
試想看看,在荒涼的地球上,一個孤獨的老式機器人,一邊寂寞而盡職地日復一日按時做著自己整理垃圾的工作,一邊在自己的王國裡靜靜營造和享受著一個人的生活。
他有很多撿來的寶貝,還有一隻蟑螂朋友。他可以熟練的躲避地球上隨時而來的沙塵暴,也可以慢慢的將地球這個荒涼死寂垃圾場裡的廢品,一點點壓成小小的立方體,並拼湊出無數「垃圾立方體的高樓大廈」。
然後有一天,他突然遇到了自己的夢中情人……從此奮不顧身的投入了愛情的海洋,不畏生死,至死不渝。
影片中有一些小小的、獨特的寓意,比如:打火機象徵著希望和愛、寂寞的人(或機器)需要握住別人的手……
電影結尾也是被很多人稱之為「神來之筆」的地方:從人類初始文明的巖畫,到埃及壁畫,再到希臘藝術,接著是拜佔庭藝術(馬賽克拼貼),然後再到文藝復興(透視)、巴洛克、印象派(莫奈的日出)、點彩派(喬治修拉Georges Seurat著名的《阿斯尼埃爾的沐浴》)、表現主義(梵谷的鳶尾花、向日葵、白雲)……
最後,我們來用英國詩人威廉布萊克《從一顆沙子看世界》這首詩做為結尾,以此來讚頌忠誠於人類命令,也忠實於自己內心的機器人瓦力。
一顆沙裡看出一個世界, 一朵野花裡有一座天堂, 把無限放在你的手掌上, 永恆在一剎那裡收藏。
今天的分享就到這裡,謝謝大家的陪伴!喜歡可可的小夥伴別忘了點擊關注可可,每天為你帶來有態度的電影評論,我們明天再見!
點擊觀看可可的往期精彩內容:
豆瓣9.6分《霸王別姬》:你想成為痴狂的蝶衣,還是現實的小樓?
性格決定命運:孫儷《甄嬛傳》PK周迅《如懿傳》,你會成為誰?
人性有多惡?劉暖曦:吃完江歌的血餛飩,再榨乾她的熱度做網紅
《冰雪奇緣2》:新時代公主,既要有自由的心,也要貌美如花
《葉問4》:甄子丹演繹英雄暮年,一代宗師在血與淚中落下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