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著爸爸去留學》編劇回應質疑:劇中人物都有原型

2021-01-07 央視網
《帶著爸爸去留學》編劇回應質疑:劇中人物都有原型

原標題:

  《帶著爸爸去留學》在東方衛視播出過半,隨著劇情發展也引發了一些關於電視劇本身的討論:原本是講親子、教育問題的,怎麼反而情感、婚姻的戲份越來越重?劇情中的離婚、養了十幾年的兒子非親生是否有些過於「戲劇化」?面對種種質疑的聲音,《帶著爸爸去留學》編劇劉珂在接受採訪時表示,這部戲要反映的是原生家庭的教育問題,而有些成年人的情感和婚姻狀況,恰恰是原生家庭主要問題的組成部分和影響原生家庭構架的重要因素。「孩子正是表現一個家庭症狀的那個人,原生家庭對孩子的影響,是無法與成年人的情感和婚姻割裂開來的。」

  更多的是留學背景下,對原生家庭的探討

  隨著《帶著爸爸去留學》劇情的推進,劇中幾個留學生的家庭都面臨著不同的危機,黃成棟得知了黃小棟並不是自己親生的,林颯和武翰祥的重組婚姻岌岌可危。對於劇情是否過於「戲劇化」以及爹媽感情「太搶戲」的爭議,編劇劉珂表示,她在寫《帶著爸爸去留學》之前,就對相關的紀錄片和留學生人群進行了採訪,而且她還專門側重於從心理諮詢師的角度去了解留學生人群中的原生家庭問題。

  劇中描繪了四組留學生家庭,劉珂表示,劇情中這些人物都是有原型可循的。像劇集前六集,黃成棟帶著黃小棟到美國求學的情景,就是根據該劇導演姚曉峰陪兒子出國面試、求學的親身經歷來創作。「這些事件並不是發生在同一個人身上,我們會經過藝術加工,把我們在現實中掌握的素材進行分類,以原生家庭的模板和模型分為幾類。」

  這樣,不同問題的原生家庭會產生出不同類型的孩子,而孩子恰恰是表現一個家庭症狀的那個人。「所以我們是按這樣的一種方式來把四組家庭和四個孩子去類型化和典型化,然後去剖析他當中的問題。我們想表達的更多的是發生在海外留學過程中的原生家庭問題。」劉珂說,「雖然《帶著爸爸去留學》一亮相就被劃定為留學題材電視劇,但相對於留學題材本身,如果讓我給這部戲加一個標籤,我更傾向於它是教育題材,是在探討原生家庭關係,這樣的一個題材之所以選擇海外留學為背景,是因為在一個陌生的環境裡,跳出我們的舒適區的環境下,會擠壓和暴露出更多的家庭模式的問題,所以我們選取了這樣的一種情境。但實際上電視劇是在講我們關注和想要深入探討和表達的問題。」

  女性形象並非反面,而是展現困境

  劇中,武丹丹驕橫跋扈,朱露莎自私懦弱,劉若瑜為家庭放棄自我,林颯看似獨立但卻並非獨立,董美玲騙婚……為什麼劇中的女性除了母愛外似乎其他方面展示的都是女性的反面形象?對於這樣的質疑,劉珂回應說,與其說是在展現女性的「反面」形象,不如說在探討青年、中年女性的生存困境,包括在自我成長和獨立的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尤其是年輕女性、青少年女性這一塊,她們的原生家庭對青少年女性成長會帶來什麼樣的影響,我們其實主要關注的是這方面的一個問題。我們是渴望通過像劉若瑜這樣的形象,去探討一個女性自我完成的方向。」

  雖然劉珂表示劇中的人物與事件都有原型可循,但劇中兩個女留學生的角色武丹丹、朱露莎被觀眾吐槽「作上天」,有很多留學生觀眾看過電視劇後也表示「很受傷」,覺得這部劇在汙名化留學生群體。對此,劉珂表示,「我們並不是批判年輕人,我知道大部分年輕人並沒有這樣或那樣的問題,但如果有一天你們因為各種原因遇到了問題,我們希望大家能夠看到年輕人背後的原生家庭、各方面環境、人生中的各種境遇對年輕人造成的影響,去真正地看到和理解發生在年輕群體身上的問題。」比如武丹丹屬於放任式的原生家庭,父母在物質上滿足她的一切需求,看似富養,但是在時間、心血、經歷上的陪伴有很多缺失,她的安全感會在某一些特定時期面臨危機,從而影響她的自信,甚至是心理健康。朱露莎雖說是備受父母呵護的小公主,但她在原生家庭中所得到的愛,都是有條件的愛。父母的控制對於孩子是一種很沉重的負擔,孩子不堪承受,慢慢喪失責任感,在很多事情上推卸逃避責任。

  想提醒觀眾,留學不要盲目跟風

  在劉珂看來,很多父母在確定留學規劃前,對孩子本身適應什麼樣的教育方式,孩子本身的成長整體軌跡,包括留學具體會面臨什麼樣的問題,都沒有去充分地設想和了解。「有些人會把留學當成一勞永逸的終點,在孩子很小的時候會說,將來我要送他出國留學。我們追問一句,然後呢?同時,我們也想說,留學並不是終點,並不是教育的終點,而是一個起點。」

  談到創作的初衷,劉珂說《帶著爸爸去留學》當中會有意識地涵蓋了一系列留學孩子出國之後,有可能會遇到的問題,什麼樣的孩子在留學環境下會遇到什麼樣的問題,需要每一個家庭去思考、判斷。「我們也只是針對這個留學的熱潮來提醒大家,要有這樣一個思考和判斷的過程,對於留學熱不要盲目地跟風。」

  對於劇中所出現的四組留學家庭類型,劉珂表示沒有哪一組家庭的教育方式是她所推崇或贊同的,劇集只是借著這四組家庭來展示當下一些親子關係問題。「理想的親子關係,首先是父母本人的人格獨立。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是身心健康、人格健全的。但是,我們往這個方向去努力、去用力,最終的結果有時候反而會適得其反。與其如此,不如先構建自己一個獨立的人格,這種存在本身對孩子就已經是一個最好的導向。」(本報記者 邱偉)

相關焦點

  • 《帶著爸爸去留學》被評「作人」太多 編劇回應質疑
    原標題:《帶著爸爸去留學》被評「作人」太多,編劇怎麼說?「武丹丹朱露莎誰更作」引來網友熱議,面對「no zuo no die」的評價,演員康可人還在微博上發「道歉三連」表情包回應。電視劇《帶著爸爸去留學》在東方衛視播出過半,沒想到近期是被「罵」著上熱搜,原因是劇中「作人」太多。尤其是劇中兩個女留學生角色武丹丹、朱露莎先後被評「討人厭」,引起瘋狂吐槽。近日,劇集編劇劉珂接受記者採訪,對於這兩個角色,她認為兩人的性格離不開原生家庭的影響。被問及劇中留學生形象是否能在現實中找到一一對應的例子?劉珂也回應,「目前我們這些人物身上發生的事件,都是有出處和原型可循的。
  • 編劇回應《帶著爸爸去留學》爭議:並不是指責年輕人
    編劇回應《帶著爸爸去留學》爭議:並不是指責年輕人 原標題:   廣州日報訊(全媒體記者 曾俊)由孫紅雷等主演的電視劇《帶著爸爸去留學》正在東方衛視熱播,引發收視熱潮和諸多爭議。6月29日,該劇編劇劉珂接受採訪予以回應。
  • 《帶著爸爸去留學》遭吐槽 導演回應:都市劇要加點刺激
    《帶著爸爸去留學》遭吐槽 導演回應:都市劇要加點刺激金羊網  作者:龔衛鋒  2019-06-19 繼唐嫣和羅晉主演的《歸去來》、梅婷和鄔君梅主演的《陪讀媽媽》之後,《帶著爸爸去留學》近日也在東方衛視晚間黃金檔播出。該劇由姚曉峰執導,孫紅雷、辛芷蕾、曾舜晞、蔣依依領銜主演,劉敏濤、塗松巖、楊玏、檀健次等特別出演。《帶著爸爸去留學》通過三組不同家庭的陪讀生活,幾乎把留學中所有「可能發生」的事情都融合到一部劇中。
  • 《帶著爸爸去留學》熱播 觀眾質疑:廣告植入有點硬?
    《帶著爸爸去留學》熱播 觀眾質疑:廣告植入有點硬? 原標題:   6月13日,聚焦當代陪讀家庭親子關係的電視劇《帶著爸爸去留學》(以下簡稱《去留學》)在東方衛視播出。這也是孫紅雷聯手金牌導演姚曉峰,闊別三年後重回小螢屏的作品,試圖探索「中國式親子關係」。
  • 講真,《帶著爸爸去留學》是不是對留學生有誤解?
    編劇來,我們好好聊一聊,你是不是對留學生有什麼誤解?讀娛 | yiqiduyu文 | 熙悅《少年派》與《帶著爸爸去留學》差不多時間上檔,但相比前者,《帶著爸爸去留學》能讓人分分鐘棄劇——原以為有孫紅雷、辛芷蕾、劉敏濤等一眾演技派的加持,這部劇會與眾不同,不曾想,卻是與眾不同的爛劇。
  • 帶著爸爸去留學大結局爛尾,所有人都沒幸福,老黃老楚相依為命
    《帶著爸爸去留學》終於收官了,這部在豆瓣評分不足4分,被認為是年度最大爛片的「雷劇」和觀眾說了再見,對於這部作品,觀眾態度很微妙,雖然嘴裡說著是爛片,但是按遙控器的手可是控制不住,所有人邊看邊吐槽,就是為了知道編劇最後會怎樣安排每個角色的未來,大家的結局是什麼呢?
  • 《帶著爸爸去留學》的編劇,進來挨打!
    這兩星期,有一部留學劇《帶著爸爸去留學》在兩大衛視上映了,畢竟又有一部跟留學生相關的電視劇,而且請來了孫紅雷、劉敏濤、辛芷蕾這些實力派演員,君君也很好奇,這部電視劇會如何來刻畫留學生的生活?那些腦迴路清奇的劇情▼就說這來美國第一天,第二天孩子還要去面試,結果黃爸爸不帶著孩子去學校周邊住下,還先去了賭場…看脫衣舞…
  • 《帶著爸爸去留學》成一出狗血鬧劇,留學題材經不起這麼折騰
    正在播出的留學題材電視劇《帶著爸爸去留學》,有孫紅雷、辛芷蕾、劉敏濤等一眾演技派的加持,卻惡評如潮,被指出和真實的留學生生活相去甚遠,目前豆瓣評分已經降到了4分以下。電視劇要有合理的戲劇衝突,這是創作的必然,但《帶著爸爸去留學》的劇情,處處都是為了衝突而衝突,缺乏基本的邏輯勾連。
  • 《帶著爸爸去留學》:當喜劇看看,笑果不算差
    除了張嘉譯、閆妮的《少年派》,闊別電視劇市場三年之久的孫紅雷也攜帶新作《帶著爸爸去留學》回歸。這一回他們都當起了家長,操心的都是孩子的學業,而《帶著爸爸去留學》聚焦的則是海外留學與陪讀現象。這在影視劇中也有反映,像《小別離》中有著強烈留學意願的三組家庭,孩子都還在上初中;《陪讀媽媽》中,孩子在上高中。這一回《帶著爸爸去留學》的孩子,也仍是高中生,準備先到國外上語言學校,然後接著上大學。
  • 《帶著爸爸去留學》徹底激怒了留學生,編劇必須為巨嬰,富二代,戀愛早熟的標籤出來道歉!
    《帶著爸爸去留學》自6月中旬開播以來,首播收視率還挺高的,但隨著劇情的不斷展開,豆瓣打分一路下滑至3.6,刷新了從導演到主演的作品最低分。車禍、小三、後媽、婚變、分財產、早熟、離家出走、巨嬰、恐怖事件、失火……這些連狗血劇都不一定拍的劇情,在《帶著爸爸去留學》這部家庭劇裡卻一應俱全。
  • 《帶著爸爸去留學》霸屏,導演:真實是都市劇標準
    《帶著爸爸去留學》也是他在現當代都市題材領域裡的一次全新的嘗試, 「我們嘗試做一下複合劇,就是在傳統的都市題材裡融入很多情節劇的元素,這樣下來,作品的結構更緊湊,一些生活中不常見的戲劇衝突的加入也讓劇情更緊張刺激。」他還強調,《帶著爸爸去留學》沿襲了他這些年一貫的拍戲方針——「真實」,即劇中的人物、情節是真實的,「我所能做的就是,真實與細節並存,唯有真實故事情節,才能受到觀眾的認可。」
  • 《帶著爸爸去留學》「出海」:用「全球話題」講述中國故事
    作者 / 撈麵 10月14日,在法國坎城秋季電視節的展廳內,《帶著爸爸去留學》的巨幅海報懸掛在矚目的位置。作為今年上半年浙江衛視、東方衛視晚間劇目收視冠軍,《帶著爸爸去留學》成為了展期內重點推薦的影視項目。
  • 帶著爸爸去留學大結局爛尾?編劇挖坑不填,結局莫名其妙
    7月9日,由孫紅雷、辛芷蕾、曾舜晞等人主演的《帶著爸爸去留學》終於迎來了最後的大結局,但是可惜的是最後的大結局依舊保持了之前崩壞的風格,最後徹底爛尾了,結局莫名其妙,編劇的挖的坑都沒有填,結局什麼都沒有給觀眾交代就草草收官了。
  • 《帶著爸爸去留學》收官:孩子需要成長,父母也要「重生」
    以往同題材影視劇更注重展示孩子的成長過程,父母只是輔助角色,《帶著爸爸去留學》卻分別從兩代人的角度,展示了孩子與父母的共同成長,劇中父母孩子都是主角。父母陪伴孩子成長的過程,其實也是父母人到中年實現「重生」的過程,本劇將目光同時落在父母和孩子兩個群體上,展現兩代人的共同成長。
  • 從《帶著爸爸去留學》看孩子該怎樣留學
    電視劇《帶著爸爸去留學》即將收官。該劇取材於現實生活,以輕喜劇表達方式和個性鮮明的人物,反映了中國普通家庭父母陪孩子海外留學的伴讀生活,劇中的新型親子教育觀引起大眾的情感共鳴。  導演姚曉峰在陪兒子海外求學期間,發現不少父母為了去海外照顧孩子,犧牲了自己的生活和事業,卻因此激化了與子女的矛盾。
  • 《帶著爸爸去留學》引熱議:真正的留學生活不是這樣的!
    熱播劇《帶著爸爸去留學》在一片差評聲中收官了。
  • 《帶著爸爸去留學》:一部探索家庭教育新思路的良心劇
    而導演姚曉峰、總製片人張書維、主演孫紅雷等在現場的分享更讓人們對該劇的創作價值、精神內核及教育意義有了更深的理解。由啟蒙影業出品的《帶著爸爸去留學》,播出期間連續多日保持收視第一,成為浙江衛視和東方衛視2019年上半年晚間劇收視冠軍,同時,播放量名列騰訊、愛奇藝、優酷前茅。
  • 《帶著爸爸去留學》留學堪憂?
    最近受朋友圈影響,大家都在討論孫紅雷《帶著爸爸去留學》突然撤檔,是題材和拍攝地的原因嗎?可能很多朋友都不能夠明白,為什麼一部電視劇還會受到「拍攝地」的影響呢?不過對於有過留學經驗或者準備出國留學的小夥伴們肯定是有所了解的。今天,小編就和大家聊聊為什麼如此!
  • 張嘉譯《少年派》比孫紅雷《帶著爸爸去留學》勝在哪裡
    《少年派》由著名編劇六六執筆,張嘉譯、閆妮搭檔趙今麥、郭俊辰、王玉雯、姜冠男等年輕演員主演。《帶著爸爸去留學》由曾執導過《虎媽貓爸》的姚曉峰導演,匯集了孫紅雷、辛芷蕾、劉敏濤等實力派明星和曾舜晞、蔣依依等人氣演員……通過比較這兩部劇的異同,可以找到一些口碑差異化的答案。張嘉譯主演的《少年派》和孫紅雷主演的《帶著爸爸去留學》。
  • 《帶著爸爸去留學》製作特輯 導演闡述創作初心
    姚曉峰導演坦言,劇中的四組家庭都有來自現實中的原型,孫紅雷則形容黃成棟父子很大程度上有他和他父親的影子。談及此處,劉敏濤表示,她甚至受到角色的影響,學會了北京話,現在說話還帶著特色鮮明的兒化音。正是劇組每位演職人員的用心,才有了《帶著爸爸去留學》最終呈現出的現實大劇的質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