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施一公妻子,以理工狀元身份進入清華,不光人美還才華橫溢!

2020-12-23 教育痞子

我想一提到施一公我們或多或少都會有所了解,施一公真正進入我們視野,便是他辭去清華大學副校長一職,隨後擔任西湖大學的校長,這件事情在當時也是傳的沸沸揚揚,這位1967年出生的中國科學院院士,在學術界的名聲和威望都是特別高的,作為一名10多年前放棄美國優越條件,毅然而然選擇回到自己國家搞科研的人,他的身上有太多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

當我們歌頌和讚美施一公偉大貢獻時,卻忘了他的妻子也是一位優秀的學霸,更是一位偉大的妻子。

施一公的妻子名字叫做趙仁濱,誰會想到這個背後的女人也是一個學霸,他們兩個都是清華大學的學生,只不過施一公比趙仁濱大兩屆,不同的是,一位是保送清華,一位是正兒八經以哈爾濱理科狀元考上去的,他們雖然在學校都是同一個專業,但是在大學期間他們卻誰也不認識誰。

在8、90年代的出國潮中,他們兩個也是順利的得到了同一所大學普林斯頓的錄取通知書,施一公也憑藉在這期間優秀的學習成績順利留校任職,並且很快還成為了這個學校最年輕的終身教授。

在這所美國大學的學習中,施一公與他的妻子趙仁濱相識了,同樣優秀的人便在遙遠的美國相識、相愛了,他們兩個美麗的愛情故事也在普林斯頓被傳為一段佳話。不久之後施一公和他的妻子趙仁濱便在美結婚了,隨後他們的孩子也在美國順利出生了。

他們夫妻倆更是憑藉優秀的科研成果在美國獲得了優越的辦公條件和社會地位,然而越是這樣施一公越是無法安下心來努力工作,因為遠在大洋彼岸的祖國一直在牽動著他們的心,很快在施一公和他的妻子共同的決定下,他們回國了,在這裡我們不得不佩服趙仁濱的思想境界,一個女人可以陪著自己的丈夫走南闖北本就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如今還能放下國外優越的條件,毅然回到自己的祖國,這種精神值得我們不斷的學習和讚美。

他們兩個都是在我國緊急需要人才的情況再選擇回國的,為我國的科學事業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他們為科學事業無私奉獻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面對學成報國的理念,他們不但放棄了國外高薪的工作,同樣也放棄了當時比國內要好太多的居住環境。

然而這一切作為一個身為兩個孩子的母親,在施一公的決定下,她便毫無怨言的直接選擇放棄,雖然其他科學家也有這樣的想法,但是付出行動的他們還是非常值得我們讚美的。

回國之後的趙仁濱也是全力的支持丈夫施一公的事業,此時的趙仁濱不但在外面努力的工作,在家裡也是施一公最強大的後盾,趙仁濱更是在身後一直默默的支持著他的丈夫,同樣是學霸的她也是在事業上對施一公有著極大的幫助。

如今的夫妻二人都已經年過半百了,還有一雙可愛的兒女,他們的公司在港交所上市了,如今兩人擁有10億身價!除了財富之外,他們兩人平時的生活也是十分的和睦,他們沒有被生活中的瑣事磨去婚姻的稜角,在他們的世界裡,我們看到了攜手共進退,不斷地做著自己認為有意義的事情,這樣的夫妻難道不是值得我們學習的楷模嗎?我們也希望這對中國學術界的金童玉女可以永遠的如此相愛下去,祝他們永遠幸福!

對於不光人美還才華橫溢的趙仁濱,你有什麼想說的嗎?歡迎評論。

相關焦點

  • 施一公的幸福生活:畢業清華的狀元妻子龍鳳胎兒女和109歲的爺爺
    說到施一公院士對其很多人還是比較了解的了,這位60後科學家,在學術界的名望人氣很高,作為10多年前放棄國外優越生活而回到國內為國效力的典型代表,他身上有很多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
  • 施一公院士的妻子有多厲害?
    大家都是中國人,就算沒有聽過施一公院士妻子的名聲,那也應該聽過施一公院士的鼎鼎大名吧!正所謂「每一個成功的男人,背後總會有一個默默支持著他的女人」,但其實成功院士施一公的背後,那個默默支持著他的妻子,同樣是一名偉大的女士。作為一名被保送到清華,後來又遠赴美國求學的優秀人士,施一公院士真的很不平凡。
  • 施一公的妻子很牛:清華大學、普林斯頓大學畢業,支持施一公回國
    舒紅兵的妻子王延軼火了疫情期間,雙黃連口服液突然火起來了,其主要原因就是因為武漢病毒研究所發表的一則生明中稱雙黃連對新型冠狀病毒有著抑制作用。事發之後,武漢病毒研究所受到了無數網友的抨擊和質疑,所長王延軼更是備受爭議,她更是被人送了一個稱呼「雙黃連仙女」。
  • 施一公妻子:曾經的高考狀元,勸說丈夫回國,如今還是賢內助!
    施一公兩個關鍵詞:校長,科學家校長:施一公作為曾經的清華副校長,一直有創辦一所與國外名校齊名、趕超清華北大的中國大學的願景,因而在2018年,施一公放棄清華副校長身份,在杭州創辦了以國外名校辦學理念與規模為借鑑,聚焦前沿科學技術的西湖大學,這也是施一公在事業上邁出的重要一步。
  • 舒紅兵因妻子被人質疑,而施一公之妻則被人誇讚,網友:她是狀元
    作為武漢病毒所的主要負責人,王延軼所長因「雙黃連」可算是火了一把,導致她本人至今處在網友的口水中。甚至有部分網友抨擊她年紀輕輕就有此成就,完全是沾了丈夫的光。而她的丈夫則是大名鼎鼎的舒紅兵,武大的副校長,中國科學院的院士,因此質疑聲一波高過一波。
  • 舒紅兵因妻子備受爭議,施一公之妻則令人敬佩,曾是86年高考狀元
    最近一段時間,中科院院士舒紅兵因為妻子王延軼的事情備受爭議。在疫情防控的關鍵時期,王延軼領銜的武漢病毒所發布了不嚴謹的信息,作為武漢病毒所主要負責人的王延軼被推上風口浪尖。而且,王延軼年紀輕輕的就已經位居高位,其中諸多細節難免讓人產生遐想。
  • 施一公教授家庭背景不簡單,妻子是高考狀元,爺爺是985大學校長
    任兩校校長,廣大學子的榜樣施一公本科畢業於清華大學,在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獲得博士學位,施一公教授學習認真,在學術和研究上取得了許多不錯的成績和成果,施一公有著「多重身份」,他是清華大學教授、中國科學院院士、歐洲分子生物學學會外籍會士,也是美國國家科學院外籍院士和美國人文與科學院外籍院士。
  • 施一公:放棄美國國籍,就任清華副校長,創立公司至今身家15億
    在1967年5月,施一公先生出生於河南鄭州。他的家庭是一個知識氛圍較為濃厚的家庭。施一公先生的父親曾「畢業於哈爾濱工業大學」,而他的母親則畢業於曾被稱為「八大學院」之一的北京礦業學院。早在高中時期,施一公先生就開始進行具備一定專業性質的體育訓練。他曾練習過從800米到3000米的長跑,而當得知清華的「長跑隊只招收專業運動員」後,施一公先生便轉而開始練習競走。
  • 西湖大學耗資200億建成,曾揚言5年超過清華,施一公如今實現了嗎
    清華、北大可能在某些特定領域很難比肩其餘的優秀大學,但它們始終是國民心中的「第一學府」,只要跟人提起中國最好的大學,那麼一定能想到清華、北大。 在這樣一個家庭長大,施一公得到了良好的教育,中學期間,施一公還獲得了全國高中數學聯賽一等獎,不過施一公並沒有選擇發展數學領域,他對生物非常感興趣,1984年施一公被保送到清華大學生物科學與技術系
  • 饒毅和施一公辭去國外終身教職,22年如一日,加強清華北大合作
    饒毅和施一公從認識到現在,已經有22年的時間。兩人在歸國擔任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和清華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的院長之前,已經是美國西北大學和普林斯頓大學重點培養的學者,擁有了優厚的待遇。但是饒毅教授和施一公教授都是帶有濃重故土情懷的科學家,並不想安於現狀。
  • 顏寧,清華女學霸的個性成長之路——一般人學不來!
    顏寧,這個清華女學霸,在大學時為了看美女,專屬在一個食堂一個座位上吃飯多時,只為看一個一個美女一眼。申請美國名校時一封毛遂自薦信打破常規,讓人掉下巴,最後幸運的到自己喜歡的學校就讀,中間沒有任何的麻煩,跳過了累贅的手續。我們看看她的一路奇葩的成長經歷,讓你大跌眼鏡。
  • 施一公弟子,不是顏寧,榮獲「諾貝爾女性獎」,顏寧發文耐人尋味
    正所謂「嚴師出高徒」,施一公教授麾下的弟子,也是一代比一代優秀,每一位都獲得了令世人佩服的科研成果。近日,施一公教授的一名弟子,不是顏寧,獲得了世界最具潛力女科學家獎,並且她年僅27歲,可謂是「最年輕」的一代科學家了,網友紛紛感嘆:牛掰,那是一般人無法企及的高度!
  • 高福和施一公院士同年當選院士,卻一個畢業於985一個畢業於2本
    說到院士在我國還是一個十分少見的群體,院士從目前來看截止到去年年底的時候共有1755人,但是時間來到了今年的3月已經又有多人去世,而從每2年一次的增選院士年可以看到每次也不過幾十人多的規模甚至還包含了不少的外籍院士,在我國院士隊伍當中年齡超過70歲以上的不在少數,但也存在了一些年輕群體
  • 清華施一公:如何提高英語閱讀和寫作能力?我的方法告訴你
    一直是困擾同學們的一大難題,我今天分享清華原副校長、西湖大學校長施一公教授獨特方法,他堅持做了幾年,效果非常明顯。建議大家看看。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施一公教授坦言,他的英文閱讀和寫作能力能超過90%的人,這份自信源於平常的積累和練習。所以,這次他將自己的獨門絕技毫不藏私地分享給了大家。
  • 53歲施一公掌舵:這所大學開始做VC
    眾多周知,西湖大學的背後掌舵人是科學家施一公。1967年,施一公出生在河南鄭州。在讀書期間,他就表現出了過人的天賦,在17歲那年獲得全國高中數學聯賽一等獎,後被直接保送至清華大學,成為清華大學生物系復系後的首屆本科生。在清華校園中,施一公也多次蟬聯專業第一名的成績,是大家公認的學霸。
  • 師從施一公,不是顏寧,今獲世界最具潛力女科學家獎,網友:牛掰
    近日,施一公教授的一名弟子,不是顏寧,獲得了世界最具潛力女科學家獎,並且她年僅27歲,可謂是「最年輕」一代的科學家了,網友紛紛感嘆:牛掰,那是一般人無法企及的高度! 她在清華生命科學學院讀博士時,研究利用結構生物學的手段來探究RNA剪接的分子原理,並且在讀博期間還發表了高水平的研究論文8篇,其中5篇發表於《科學》期刊(影響因子:41.037),3篇發表於《細胞》期刊(影響因子:36.216),引用次數600餘次。
  • 為何81%清華留學生都拒絕回國?施一公:中國學生有一共同問題
    根據數據顯示,81%的清華留學生畢業之後都沒有回國。 在民眾的激烈爭吵下,施一公教授坦言:"其實很多學生在留學前都想著以後一定要回國,為自己的祖國做貢獻,但是環境對人的影響是非常大的。"
  • 施一公:再忙也要保證50%的科研時間
    哪怕再忙,也要保證50%的時間做科研」施一公施一公除了「一身三院士」——中國科學院院士、美國科學院外籍院士和美國藝術與科學院外籍院士,還「一肩挑三職」——清華大學生命科學學院院長、清華大學校長助理、北京市衛計委副主任(掛職)。然而,功成名就的施一公並沒有絲毫懈怠。
  • 施一公棄美國國籍12年,從清華校長到身家15億:我從不把錢看眼裡
    "一身三院士"——中國科學院院士、美國科學院外籍院士和美國藝術與科學院外籍院士,還曾"一肩挑三職"——清華大學生命科學學院院長、清華大學校長助理、北京市衛計委副主任(掛職)。此人非一般人,雖非神人,卻更甚"神人"!高知家庭出"一公"1967年,施一公出生在河南鄭州小郭莊,上面還有一個姐姐,父母都是50年代的大學生。
  • 清華最年輕女博導顏寧,攻克了50年不解難題後,卻遠走美國
    1996年顏寧順利進入清華大學生物科學與技術系學習,在清華個個都是天之驕子,顏寧在殘酷的競爭中也曾懷疑過自己,甚至還差點掛科,但最終有一門課她以67分驚險過關,這件事後顏寧更加投入學習,大三時顏寧被結構生物學家饒子和選入了自己的實驗室,這這裡顏寧也首次體會到做實驗帶來的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