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丨王塞北
伍迪·艾倫充滿爭議的自傳最終在美國出版,將於下周一(3月30日)上市發行。其回憶錄出版,早前並無任何徵兆。3月初,因伍迪·艾倫深陷性騷擾風波,包括早年被指控對其養女迪倫·法羅的性騷擾,使得早先約定出版合同的阿歇特集團下大中央出版公司(Grand Central Publishing)員工針對此回憶錄的出版發起罷工抗議,最終導致出版社解約。
出版方稱需要給藝術家發聲的機會
最終接手出版艾倫自傳的天馬出版公司(Skyhorse),該公司並非像阿歇特集團那樣,是主導美國出版業的五巨頭之一,只是一家小型的獨立出版機構。既出版主流的書籍,也出版一些陰謀論的書籍,比如甘迺迪遇刺、疫苗有害論和反川普的書籍。
這本自傳仍然以早先確定的《憑空而來》為名,早於大中央出版公司原先預定出版時間的4月7日。這本四百多頁的回憶錄中,艾倫講述了自他幼年的布魯克林童年到成為在電影、戲劇、電視和舞臺劇名導演的故事,也披露了一些他和家人朋友之間的細節。
伍迪·艾倫自傳《憑空而來》(Apropos of Nothing)的封面與封底。初版印刷75000冊,實體書售價30美元,電子書售價13.99美元。
對於不顧諸多反對聲浪和伍迪·艾倫已經成為美國藝術界「過街老鼠」的事實,火速接手並出版這本自傳,《憑空而來》一書的編輯吉納特·西弗(Jeannette Seaver)解釋道:「在我們這個真相往往被視為『假消息』的荒唐年代,我們更有責任讓一位傑出的藝術家發聲。」
針對指控,伍迪·艾倫仍然堅稱清白
根據目前選摘在美聯社和《紐約時報》上的部分書摘,對於最受關注的養女迪倫·法羅的性騷擾指控,艾倫仍然堅持自己的清白:「我的手指從未碰到迪倫,甚至從未做出任何會被誤認為虐待她的動作,這件事從頭到尾都是捏造。」
而他一直被前女友米婭·法羅指控的不當行為,他解釋道:「當時米婭外出購物,保姆和孩子們坐滿了沙發在看電視,自己只能坐在地板上,靠在迪蘭的前方。也許當時我的頭是靠在迪倫腿上一會,但我絕對沒有對她做出任何不適當的行為。」
他表示,自己到現在仍然願意與迪倫·法羅和解,他的雙臂永遠向她敞開:「我生命中最大的遺憾之一,就是被剝奪對迪倫的監護權。我只能幻想著和她在曼哈頓、巴黎和羅馬愉快遊戲。直到今天,我和宋宜(伍迪·艾倫現任妻子)依然張開雙臂歡迎她,就像摩西一樣,不過這些都只是在幻想之中了。」
上世紀90年代,伍迪·艾倫與迪倫·法羅。1992年,伍迪·艾倫被同居情人米婭·法羅告發對7歲的養女迪蘭·法羅實施性騷擾,後因缺乏證據被法院駁回,但艾倫被法院剝奪對三個收養子女的監護權。
對於外界猜測,他與因多宗性侵指控成立而被判刑23年的電影製作人哈維·韋恩斯坦合作的傳言,艾倫在書中予以駁斥:「我永遠不會允許哈維支持宣傳或監製我執導的電影,因為他是那種親力親為的人,經常改變或重新剪輯導演的作品。我們是永遠不可能一起合作的。」
一些曾與伍迪·艾倫合作的演員,在艾倫遭遇性侵指控後,選擇與伍迪·艾倫割席並聲稱捐出與其合作電影片酬(比如提摩西·夏勒梅),艾倫對這些人予以諷刺。他寫道:「這並不是看起來的那麼英雄的舉動。因為,我的電影一般只能按工會的最低標準支付片酬。我想,如果我們支付更普遍的電影片酬,通常會比工會標準高很多。那些演員可能會義正言辭地說從未與我合作過,並且在發言稿中也會省去捐贈片酬的部分。」
至於回憶錄出版後可能預見的阻力與抗議,伍迪·艾倫似乎也並不在意:「可能會遇見一些有組織的抗議,一些憤怒的同事,甚至有可能會燒了我的車。畢竟,我曾在這個創造性團體中有著不錯的地位,我的現狀與回憶錄會讓一些同事和合作過的藝術家們感到憤怒。」
作者丨王塞北
編輯丨董牧孜
校對丨李立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