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貓財經
自從2019年「二師兄」站上風口以來,A股市場的豬企也開始一飛沖天,2020年上半年牧原股份淨利潤超過100億,股價峰谷差了4倍有餘,正邦科技、天邦股份等企業也不甘示弱,與此同時,二次元的「豬豬俠」也借創業板開啟註冊制的機會,帶著詠聲動漫從新三板轉向深交所。
但相比之下,豬豬俠顯得還是有些力不從心,一個IP挑大梁、影視成績不及《熊出沒》,不僅如此,衍生業務盈利能力下滑、盜版維權耗時耗力,總之在變現的這條路上,豬豬俠的「超能力」明顯還不太夠。
「豬豬俠」撐起半壁江山,
累計票房不足《熊出沒》十分之一
「豬豬俠」是詠聲動漫的第一個動漫IP也是最重要的動漫IP。2004年開始,詠聲動漫推出「豬豬俠」系列動畫片,2018年以前基本以每年1部的頻率推出系列動畫片,近年產出頻率開始增加,至今累計已有33部作品。
招股書顯示,2017年-2019年動漫電視電影業務佔詠聲動漫總收入的比重分別為33.27%、59.48%和54.51%,由於近年來基本沒有IP電影的推出,因此動畫電影業務佔比較少,96%以上為電視動畫業務,而豬豬俠系列收入又分別佔到91.16%、64.84%和87.69%。
換句話說,那隻吃了棒棒糖就能變強的豬憑一己之力幾乎撐起了詠聲動漫的半壁江山。
正如前面提到的,除了穩定的「豬豬俠」系列,詠聲動漫的電視動畫收入主要受當年新發行的電視動畫影響,近幾年,詠聲動漫陸續開發了「逗逗迪迪」、「瘋狂小糖」、「核晶少年」和「百變校巴」等動漫IP,不過無論是市場接受度還是營收能力,都無法與「豬豬俠」匹敵。
這些動漫IP通常在新發行首年盈利能力最強,但事實上它們不僅在這個時間點所創造的收入與「豬豬俠」系列之間有巨大斷層,從第二年開始更是無一例外被歸為更不足一提的「其他系列」中。
一直以來,「熊出沒」、「喜羊羊與灰太狼」和「豬豬俠」並成為國內當代動畫作品的第一梯隊代表,各大電視臺輪番播放,但即使同為第一梯隊,三大IP之間也有難以跨越的鴻溝。
從2010年開始,「喜羊羊與灰太狼」系列電影成為春節檔兒童電影的主力軍,從貓眼數據來看,6部電影總票房累計超過7億,但從2012年之後動漫IP吸引力開始走上下坡路,最終在2015年後不再推出系列電影。
但小朋友們的春節檔總是要有人接棒的,2014年開始同樣開始推出系列電影的《熊出沒》開始迎來爆發,2017年春節檔上映的《熊出沒之奇幻空間》累計票房同比增長81%,目前已經上映的6部電影總票房更是接近27億。
相比之下,「豬豬俠」在電影市場上的吸金能力就遜色許多,已經上映的5部電影裡票房最高的也就只有4500萬左右,累計票房不足《熊出沒》的十分之一,雖然「豬豬俠」系類電影基本都在暑期檔上映,與春節檔容量有所差距,但檔期本身的影響範圍還是有限的。
衍生業務力不從心,
盜版維權應接不暇
詠聲動漫成立於2003年,主要經營以動漫IP為核心的動漫電視電影等內容產品的製作和發行,同時還經營基於動漫IP的動漫玩具及其他產品、品牌形象授權等多元衍生業務,2019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94億,歸母淨利潤4365.53萬,雖然已經開始盈利,但整體規模並不算大。
從構成來看,2017年-2019年動漫電視電影業務佔總收入比重分別為33.27%、59.48%和54.51%,一方面是詠聲動漫現有的五大IP中,「核晶少年」、「百變校巴」分別是2018年、2019年推出的,另一方面是動漫玩具等周邊衍生品銷量的下降,從而導致動漫電影電視業務的佔比起伏較大,一心發展的衍生業務反而開始後退。
2016年時詠聲動漫曾在新三板上市,同年董秘劉子群接受「新三板智庫」調研訪談時曾提到,行業內競爭激烈,大多數公司選擇棄質保量,而少數比較成功動畫公司則都是有產業支撐的,比如做玩具起家的奧飛動漫、涉及動漫服飾的美盛文化以及經營主題樂園的華強方特,因此詠聲動漫也開始從純內容製作轉向全產業發展。
目前來看,動漫衍生業務主要以玩具銷售、品牌授權為主,同時極少量的涉及動漫舞臺劇業務以及主題樂園業務。依然是由於新推出的動漫IP難以掀起風浪,只有「豬豬俠」這一個拳頭IP支撐的衍生業務實在是力不從心。
一方面三大板塊業務均在不斷下滑,營收能力不如2017年,另一方面衍生業務的毛利率並不高,整體上看,雖然2019年營收佔比超過45%,但同期毛利佔比卻只有35%左右,其中收入貢獻最大的動漫玩具業務毛利率只有22.43%,大約只有動漫電影電視業務的三分之一。
值得一提的是,2018年、2019年詠聲動漫的玩具銷售分別下滑38.83%、13.21%,但同時平均售價卻從13.94元上升至22.26元,而這與近年能夠接連推出新系列動漫有很大關係,不難想像,豬豬俠的「超能力」已經不足以支撐詠聲動漫的增長,若不能即使推出高質量替代品,業績下滑也是遲早的事。
另外,詠聲動漫的衍生業務也很少是自己動手的,玩具業務採用代工模式生產、經銷商進行銷售,而品牌授權更是坐收授權費就行了,因此市場上盜版猖獗,公司不得不分出極大地精力處理,據天眼查顯示,詠聲動漫大量的訴訟糾紛都與著作權、商標權等被侵犯相關。
家族企業,「踩雷」樂視
詠聲動漫的前身可以追溯到詠聲唱片時期,1987年古晉明等人投資設立詠聲唱片,而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可謂是香港唱片業的鼎盛時代,彼時旗下擁有曾有孟庭葦、卓依婷等藝人。
後來唱片業式微,其子古志斌轉向進入幼兒動漫產業,目前古晉明、古志斌以及姐姐古豔梅為一致行動人,共同持有詠聲動漫61.43%股權。
值得一提的是,在詠聲動漫的發展進程中,樂視的身影也是屢次出現。
2015年首次設立股份有限公司時,由樂視網控股的樂視投資(現已更名為「樂為投資」)就以6%的持股比例位列第5大股東,後來經過2019年的三次股權轉讓後,樂為投資持有詠聲動漫的股權比重下降為0.51%,今年3月,樂為投資將最後的股權全數轉讓給其少數股東樂高投資,退出股東行列。
另外,在業務上樂視與詠聲動漫的互動也不少,2016年樂視影業曾籤下大電影《豬豬俠4》,進行聯合投資製作並運營,而其子公司霍爾果斯樂視、西藏樂視也因電影版權、網絡播放許可等因素與詠聲動漫曾有過頻繁的關聯交易。
截至2016年底,詠聲動漫對西藏樂視和樂視網的應收帳款分別為1200萬元、435.34萬元,目前已全都計提減值。
如今距離賈躍亭的「下周回國」期限已經過去近3年了,7月2日樂視破產成功,8日上海高級人民法院因不履行法律文書確定的義務將甘薇限制出境,樂視的沒落已接近尾聲,但如此一來,詠聲動漫的應收帳款也將永久的成為壞帳。
在以優愛騰為首的新媒體平臺日益發展壯大時,像詠聲動漫這種體量的動畫公司生存更不容易,2019年詠聲動漫近7成應收帳款來自上述三家公司和湖南快樂陽光,在沒有爆款IP出現的情況下,詠聲動漫的話語權也將越來越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