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馬影展過後,一次致敬

2021-02-08 西四環迷影大盜

昨晚全程觀看了第53屆臺灣電影金馬獎頒獎典禮直播。壓軸大獎揭曉之前,隨便做了幾個重要獎項的預測,除了最佳劇情片沒有猜對基本全中,朋友說我是神預測,這麼神奇的夜晚真該下幾注彩票。興奮的忍不住來追個熱點,簡單談談對於本屆金馬獎的感受。


喜歡看頒獎典禮,尤其是各類電影獎項。李安三次奧斯卡、侯孝賢坎城最佳導演等璀璨的時刻我都隔著屏幕一起哭一起笑,他們因才華和努力以及對藝術虔誠的敬畏之心得到專業獎項的肯定,聽獲獎者們分享獲獎感言那一刻總是感動不已。

半個世紀以來,臺灣電影金馬獎堪稱「華語電影界的奧斯卡」,含金量遠高於香港電影金像獎和內地金雞百花之流。其實從提名開始就一直在關注本屆金馬獎,也抽空觀看了一些入圍作品。從一個電影愛好者的角度來說雖然感覺今年入圍的作品質量不如往屆(今年是小年),但是依然有很多觸動到我的時刻。

14歲的張震飾演小四

金馬影展海報,為紀念《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25周年,海報中的少年小四拿起手電筒,在黑暗的天空中照出一束溫暖的光芒,這是電影之光,旨在「回頭看時,照亮前行」——當時正值臺灣電影新浪潮,以楊德昌侯孝賢導演為代表的一批先驅開啟了臺灣電影最好的時代。


《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於1991年上映,這部影片長達四小時,始終是我心目中排在華語電影top5重要位置的作品。頒獎典禮開始,《牯嶺街》原班人馬(張震、金燕玲、柯宇綸、王啟贊等人)悉數上臺向楊德昌導演和電影致敬。看到當時電影中那幫少年們25年後以這樣的方式重聚百感交集,這是個太意外的驚喜。




頒獎典禮中有一處閃光的片段就是致敬電影幕後工作者。耄耋之年的著名編劇張永祥老師昨晚拿到金馬獎終身成就獎,他是第一個拿到這個獎的幕後工作者,一生編劇120多部作品,同時參與導演、籌劃等工作,是華語電影黃金時代的見證者。頒獎的時刻場下的所有嘉賓和觀眾全部自覺起立致敬,張老卻覺得萬分不敢當,直呼請大家坐下,否則沒有辦法發表感言了,大師總是有著如此謙卑的姿態。

獲獎感言中他是這樣說的:「還有很多和我一樣辛苦的幕後工作者,我希望這個獎以後多支持這些幕後工作者。李行導演和朱延平導演親手把這個獎頒給我,讓我終身難忘。楊德昌導演說,我們命好,趕上了這個不幸的時代。這句話是反諷,他的意思是說對這個社會不滿,但生在了這個時代。我就非常幸運,我生在一個美好的年代,1965年《養鴨人家》剛剛上映時,經濟起飛,我寫劇本都寫善良的人性。我寫了120個劇本,好像都沒真正寫過壞人,因為那個年代沒有壞人,不是我劇本寫得好。現在我老了,金馬獎還年輕,祝福各位。」


與頭頂光環盛裝出席的明星們相比,幕後工作者們很少出現在鎂光燈下,亦不曾被太多觀眾記住,但沒有他們默默無聞一絲不苟的幕後工作,又怎會有臺前大放異彩的電影作品。我想幕後工作者需要金馬獎的肯定,金馬也需要幕後工作者的堅持,如此互相鼓勵電影才能走得更遠。


上一屆金馬影帝馮小剛,今年憑《我不是潘金蓮》斬獲最佳導演獎。之所以預測馮小剛得獎其實並不是因為多麼看好他。只是覺得根據歷年獲獎情況來看,一部作品一般不可能同時斬獲好幾項重磅級的大獎。例如得了最佳影片,基本就拿不到最佳導演,如果拿到最佳導演,就幾乎不可能拿最佳男女主(除非很傑出的作品,例如《桃姐》同時拿到最佳導演和男女主)。

在我看來《我不是潘金蓮》的藝術價值遠達不到最佳影片的層次,範冰冰在電影中的表現也不足以撐起金馬影后,但是馮導拿個最佳導演還是不成問題的(其他幾位導演確實沒什麼競爭力),幸虧小鋼炮拿獎,不然又不知該怎麼懟金馬獎了,獲獎感言也是遭到了很多人吐槽,大家有興趣可以自行去看看,相信他不是故意的,但是真的總感覺他特別不會說話。


範偉憑藉改編自老舍先生小說的影片《不成問題的問題》第一次入圍金馬獎就摘得金馬最佳男主角,這真是一次實力預測。範偉老師是繼夏雨、劉燁、胡軍、張涵予、黃渤、陳建斌、馮小剛之後第八位來自內地的金馬影帝,他的演技大家有目共睹,得獎實至名歸。範偉在獲獎感言中說這次他的表演很「淡」,而評委對其的表演評價則是「靜水深流」。


周冬雨和馬思純憑藉《七月與安生》擊敗範冰冰、許瑋甯、吳可熙,成為金馬史上首次雙雙封后的「雙生花」無疑是今晚最大的亮點,如果知道有這樣的選法我就連周冬雨一起預測最佳女主角了。

本人發誓這是我見過最實誠最接地氣的獲獎感言,相信看過金馬頒獎典禮的觀眾們很難不被這兩個小花萌到(可以點擊上方視頻觀看)。完全沒有套路,估計兩個小姑娘壓根沒想到能獲獎所以沒有準備任何感言,全程都是一副懵逼的狀態,娛樂圈裡難得的質樸與真誠,簡直太!可!愛!

昨晚預測馬思純獲獎有不少朋友覺得不可思議。其實我並沒有多喜歡這部電影,可能真的是過了被這種故事打動的年紀,豆瓣只打了三星。看電影之前也對周冬雨和馬思純沒什麼特別的感覺,覺得和大多數小花沒什麼區別。

但是觀看《七月與安生》時我確實有被馬思純收放自如的演技驚豔到,尤其是哭戲,克制的時候眼淚可以含在眼眶隱忍著不掉下來,感情爆發的時候又歇斯底裡到令人心痛,特別有力量。周冬雨最打動我的除了哭戲還有身上那種歷經顛簸之後的滄桑感,完全看不到一點周冬雨自己的痕跡。兩個看起來如此單薄的小姑娘在這部戲中貢獻出了最好的表演,在此恭喜七月與安生。

順便感慨一句,春夏的金像獎、周冬雨的金馬獎提醒我們九零後已經開始憑演技拿重量級影后了,而八零後那幫小花們還在傻白甜角色、時裝周、真人秀以及無休止的炒作中消耗大好的光陰,實在有些匪夷所思,令人惋惜。要知道鞏俐周迅章子怡都是在二十出頭就獲國際大獎了,這一代小花演技上基本沒獲得過什麼太大的肯定,還需要多多努力啊。


重磅級壓軸大獎終於姍姍來遲,本屆最佳劇情片——《八月》。

我並沒有看過這部電影,因為它實在太小眾了,小眾到現在我都沒有在視頻網站找到資源,所以當時預測了《再見瓦城》。

對這部電影我沒有辦法聊太多,看了看相關訪談,得知導演張大磊以及其父(製片人)是內蒙人,電影是在我家呼和浩特拍的,據說這部電影是透過一個孩子的視角講述呼市人民上世紀九十年代的生活狀況,非常有年代感,海報上的鴨子船我小時候在青城公園經常坐。Oh,my god!真是個好大的驚喜,有種我大內蒙的電影業要雄起的感覺。忍不住一睹為快啊啊啊。


最後,我要再一次認真致敬電影。

黑澤明是亞洲第一位獲得奧斯卡終生成就獎的電影導演,他在頒獎典禮上說:

「他拍了一輩子電影,可是到現在依然不知電影究竟是什麼。」

身邊一眾好萊塢大咖迷弟們(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史蒂芬·史匹柏、馬丁·斯科塞斯、喬治·盧卡斯隨便拎出來一個都是重量級大咖啊)紛紛感動不已。他第一次讓我感受到什麼是大師的境界,那種寵辱不驚、謙卑、對創作永懷赤子之心的態度,獲得了後人們發自心底的尊重。


演員吳可熙說,她覺得電影是唯一集合了所有她所熱愛元素的藝術品。的確,電影是時間和空間的藝術,靜態動態相得益彰,我們能從電影中感受到繪畫、音樂、舞蹈、雕塑、文學、詩歌、哲學、宗教等所有美學元素,這沒有任何一樣藝術品能夠做到。很難想像如果有一天這個世界再也沒有電影該是多麼的可怕的一件事,這個世界將會變得多麼無趣和生澀。能夠熱愛電影一輩子,也是一件幸福的事。

時間不早了,今天就聊到這裡吧,附送一份第53屆臺灣電影金馬獎完整獲獎名單,再來一首竇靖童為《七月與安生》所作的原創歌曲。祝大家周末愉快,我們下次見。


第53屆金馬獎完整獲獎名單


終身成就獎:張永祥

最佳影片:《八月》(張大磊)

最佳導演:馮小剛《我不是潘金蓮》

最佳女主角:

周冬雨、馬思純《七月與安生》

最佳男主角:範偉《不成問題的問題》

最佳女配角:金燕玲《一念無明》

最佳男配角:林柏宏《六弄咖啡館》

最佳新導演:黃進《一念無明》

最佳新演員:孔維一《八月》

最佳原著劇本:《樹大招風》

最佳原創劇本:《樹大招風》

最佳改編劇本:《不成問題的問題》

最佳美術設計:《一路順風》

最佳造型設計:《唐人街探案》

最佳動作設計:《唐人街探案》

最佳剪輯:《樹大招風》

最佳音效:《長江圖》

最佳原創配樂:《翡翠之城》

最佳原創歌曲:《輝煌年代》

最佳視覺效果:《尋龍訣》

最佳創作短片:《九月二十八日·晴》

最佳動畫短片:《缺乏名字的場所》

年度臺灣傑出電影工作者:趙德胤

相關焦點

  • 2020金馬經典影展:費裡尼100
    今年適逢義大利電影大師費裡尼(Federico Fellini, 1920-1993)百歲冥誕,金馬經典影展特別參與全球「致敬費裡尼百年」計畫(Fellini 100),於7月24日至8月13日在臺北舉辦
  • 金馬影展力求出新
    中新網臺北8月10日消息 擁有20幾年歷史的金馬影展今年力求在各個方面創出新意,使之成為面貌全新的一次電影盛會。  首先在時間安排上,鑑於大多數電影節都在年底舉行,造成票房排擠效應,因此此次金馬影展決定提早至9月1日登場,儘量和其它影展錯開時間,金馬獎頒獎典禮則於12月2日舉行。
  • 在金馬丨金馬影展趣事一牛車
    取票地方是金馬影展影迷補給站,早已用慣自助取票機的大陸影迷會吃驚,金馬影展居然是三星ipad+印表機的原始組合「取票機」,據說臺灣網絡購票並不流行,臺灣觀眾都喜歡排隊現場買票,你可以在西門町看到這一條路上的幾家影院門口排著長長隊
  • 2000字《金馬影展選片大揭秘》直播實錄
    11月上旬,金馬影展將正式拉開帷幕,為了讓影迷們更能了解金馬影展,主辦方策劃了一系列線上直播,今天的《金馬影展選片大揭秘》即是一例。
  • 【拓眼界】2014臺北金馬影展
    臺北金馬影展為臺灣規模最大、歷史最悠久的國際觀摩影展。以推廣電影藝術,並透過世界電影提升文化交流為職志。自1980年舉辦第一屆影展以來,除曾策劃楚浮、伯格曼、雷奈、阿莫多瓦、奇士勞斯基、北野武等導演專題,拓展影迷視野,更邀請國際影人來臺共襄盛舉,歷年訪臺的歐美重量級影人,包含阿巴斯奇亞羅斯塔米、霍爾哈特萊、艾騰伊格言、泰奧安哲羅普洛斯、奧利維耶阿薩亞斯、佛杭蘇瓦歐容、克裡斯多夫贊努西、尼可拉溫丁黑芬、達頓兄弟、克裡斯汀穆基、伊莎貝雨蓓、丹尼維勒納夫、李歐卡霍等,來自亞洲各地的名導也包含大島渚、森田芳光
  • 2019第56屆金馬影展主視覺公布,枯墨「金馬」二字展現馬匹奔騰
    2019第56屆金馬影展在官網發布了「金馬56」主視覺。
  • 第56屆金馬影展靜悄悄的開幕了
    對於臺北市民來說,金馬影展只是每年臺北眾多文化活動中的一個,大部分的宣傳海報,也只集中在西門町一帶。第56屆金馬宣布提名以來,入圍的熱門影片在世界多個影展都有亮相,並且陸續會在臺灣地區公映,金馬影展也會展映,所以,口碑陸陸續續就會出來。
  • 2018臺灣金馬獎&金馬影展
    2018金馬國際影展金馬國際影展為臺灣規模最大、歷史最悠久的國際觀摩影展。除與世界影壇接軌,近年來更積極深耕華語電影,除了策劃【臺灣製造】單元,網羅該年度臺灣影壇最新的長片及短片,於影展中首映。2007年起,為鼓勵亞洲新銳導演,金馬國際影展增設「亞洲電影促進聯盟」(NETPAC)獎項,舉凡當屆入選的亞洲新銳導演電影,皆有機會入圍並角逐首獎。
  • 金馬影展開幕 酒會熱鬧滾滾
    金馬影展開幕 酒會熱鬧滾滾記者:鄒念祖 攝影∶黃威勝(9月8日18:19)  9月1日晚上金馬影展開幕,有伍佰、劉若英熱唱,陳衝剪彩,還有新聞局長鍾琴致詞,據說市長馬英九也有「七成的可能」會來到現場。    2000年金馬影展由年底提前到9月舉行,一連串的熱鬧活動將從9月1日的開幕典禮揭開序幕,晚上6:00在中山堂戶外廣場舉行開幕酒會,新聞局長鍾琴、《紐約的秋天》導演陳衝、電影基金會主席王應祥、金馬影展執委會主席李行都將出席。國內藝人也有高怡平、蔡康永、周瑛琦、吳大維、蔡詩萍、徐曉晰等人共襄盛舉。臺北市長馬英九若能排出時間,也將親臨現場為國內最老牌的金馬影展加油。
  • 第55屆金馬影展主視覺曝光,歷屆海報逐個看......
    他以面對電影,每個人都是「配角」的概念出發,藉由金馬四大主軸的代表人物李安(臺北金馬影展執委會主席)、侯孝賢(金馬電影學院院長)、鞏俐(金馬獎評審團主席)、小野(金馬創投會議評審)的側臉輪廓,組合成層巒疊嶂的山峰,宛如一部電影包含了所有參與者的個性與樣貌,也象徵金馬系由不同部門的努力與合作所成就,缺一不可。金馬55主視覺海報沉穩大氣,無論綜觀或細看,皆各有巧妙。
  • 第56屆金馬影展主視覺「尋找黑馬」,看不懂就覺得很藝術!
    2019金馬影展將於11月8日至24日舉行。我們順便來回顧一下前幾屆的主視覺——◆2018年第55屆金馬影展(2018年)海報設計:方序中他以楊德昌《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為靈感,以男主角拿手電筒探照暗處的身影,除了向經典致敬,也帶出「電影之光:回看來時,照亮前行」的期許。◆第52屆臺北金馬影展(2015年)海報設計:張叔平
  • 一起去臺北看金馬影展吧
    前幾天刷微博看到2018年金馬的排期已經出來了,就想整理一個去臺北看金馬影展的攻略,包括衣食住行及購票觀影等等,事無巨細。
  • 第55屆金馬影展主視覺曝光!
    2018年第55屆金馬影展主視覺海報今日公布,去年負責設計金馬海報並擔任頒獎典禮視覺總監而大獲好評的設計師方序中,再度與金馬合作,激蕩出全新的創意。他以面對電影,每個人都是「配角」的概念出發,藉由金馬四大主軸的代表人物李安(臺北金馬影展執委會主席)、侯孝賢(金馬電影學院院長)、鞏俐(金馬獎評審團主席)、小野(金馬創投會議評審)的側臉輪廓,組合成層巒疊嶂的山峰,宛如一部電影包含了所有參與者的個性與樣貌,也象徵金馬系由不同部門的努力與合作所成就,缺一不可。金馬55主視覺海報沉穩大氣,無論綜觀或細看,皆各有巧妙。
  • 金馬54絕美主視覺海報曝光,一同與春光乍洩致敬!
    2017金馬54主視覺海報昨天曝光 (8 月 30 日),由曾為金鐘獎、金曲獎規劃視覺的設計師方序中操刀打造。以香港導演王家衛於20年前榮獲坎城影展最佳導演的《春光乍洩》為靈感,並由王家衛親自挑選其中兩款作為本屆金馬海報。金馬執委會亦宣布《春光乍洩》將於金馬影展做20周年隆重再映。
  • 臺北金馬影展公布豪華同志片單
    圖/金馬影展  2017臺北金馬影展(TGHFF)將於11月3日至23日舉行,主辦方於8月23日公布了9部同志電影片單,雲集了坎城、柏林、威尼斯三大國際電影節的最佳同影和聖丹斯電影節的優秀影片,堪稱近年來最豪華的同影單元
  • 金馬影展雨中起跑 主席侯孝賢攜開幕片亮相
    搜狐娛樂11月5日臺北訊 在昨天(11月4日)晚間於臺北微風廣場舉辦的金馬影展開幕式星光大道上,《當愛來的時候》、《父後七日》兩部電影的主要演員特別出席力挺開幕片《茱莉葉》,而主席侯孝賢及監製李崗,也會同侯季然、沈可尚、陳玉勳三位導演及徐若瑄、王柏傑、李千娜、黃河、康康等多位演員一盛裝出席金馬影展開幕式星光大道
  • 金馬影展選片指南:這20部電影不看就虧大了
    2016年金馬影展於23日13點開放網絡購票。卻因系統擁堵、癱瘓,導致眾多影迷下單後卻無法順利支付。
  • 金馬影展開幕一路順風 閉幕看再見瓦城
    華夏經緯網8月13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2016金馬影展昨日公布,由香港喜劇演員許冠文主演的《一路順風》擔綱開幕片,閉幕片是導演趙德胤執導、演員柯震東和吳可熙主演的 《再見瓦城》。    2016臺北金馬國際影展11月4日至24日登場,開幕片《一路順風》是金馬導演鍾孟宏執導,入選加拿大多倫多影展,得知擔任開幕重任,鍾孟宏表示,有種從 「牛棚」變 「先發」的感覺,這是今年最酷的事。
  • 我們請來金馬初選評審,做了今年的終極預測 | 金馬影展DAY9
    >鄭秉泓老師給出了他的預測名單這四位預測人都是在金馬影展儘可能多地看到了入圍影片,其中最佳影片、導演、表演獎項基本上做到了全部觀看我們先來看瓜子醬的預測瓜子醬的金馬55預測名單最佳劇情長片:《大象席地而坐》
  • 2020金馬影展開幕 桂綸鎂、楊祐寧等影人走紅毯
    2020臺北金馬影展於5日展開,《腿》作為開幕片之一,圖為劇組走紅毯,左起:楊祐寧、桂綸鎂、張少懷。2020臺北金馬影展於5日展開,當晚兩部開幕片《同學麥娜絲》、《腿》劇組皆盛裝走紅毯,其中桂綸鎂與楊祐寧在《腿》中是一對國標舞的金童玉女,為了角色下足功課苦練華爾滋,兩人在片中有不少共舞的鏡頭。《腿》一片由《陽光普照》編劇張耀升首度自編自導,這次獲得本屆金馬獎的最佳女主角、男配角、原著劇本、造型設計等四項提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