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為軍人,終身有軍魂!

2021-01-10 交通發布

曾經

他們一身戎裝保家衛國

守護一方疆土

用鐵血鑄軍魂

而今

他們走出軍營投身交通運輸行業

以軍人的使命擔當

為交通奉獻力量

崢嶸歲月、永不褪色

不忘初心、牢記使命

從軍人到交通人

改變的是角色,不變的是初心

「八一」建軍節到來之際,讓我們走近交通運輸行業的退役老兵,致敬他們在新崗位彰顯出的軍人本色。

1

一條鐵道線 三代護路情

張國良

有一種情懷,叫軍旅情懷。時至今日,鷹(潭)廈(門)鐵路已有近70年歷史。而我的一家,三代軍人,退役後都因一個承諾傾心守護鷹廈鐵路。

我的爺爺張義興1951年加入中國人民解放軍,執行安慶巢湖剿匪任務,後來作為首批中國人民解放軍鐵道兵參加抗美援朝戰爭,冒著槍林彈雨,與戰友在青川江、百倉裡、龍門等地搶建龍門至大同的鐵路,保障戰時物資運輸補給線的安全暢通,從此與鐵路結下了不解之緣。

1954年,爺爺隨部隊步行400多公裡到達福建省永安市桂口村修建鷹廈鐵路。當年,技術裝備落後,大家憑著一股高昂的革命熱情,在無任何防護措施的隧道內施工,久而久之,不少人染上了矽肺病。第二年,在開挖隧道時,大雨導致隧道漏水坍塌,爺爺所在部隊的19名戰友犧牲。

站在戰友墓前,爺爺悲痛萬分,向戰友承諾一定完成鷹廈鐵路建設的未竟之事。鐵路建成後,他主動要求留在桂口村路橋工區(簡稱桂口工區),守護戰友用生命鋪就的鐵路。

1972年,父親張少華接過爺爺手中的「槍」,成為一名軍人。軍旅生涯中,他時常受爺爺「鐵文化」的薰陶教導,5年後,退役並主動申請到桂口工區當一名鋼軌探傷工。

父親說,走過爺爺曾經工作過的地方,看著一座座用血和汗水築成的隧道,他內心既自豪,又心酸。他常對我說,老一輩人用吃苦耐勞、勇往直前的精神,靠著肩挑背扛,才建成了這條福建省的出省大通道。

桂口工區隧道多,探傷設備重達百餘斤,施工作業十分危險。儘管多次與列車「擦肩而過」,但父親無懼危險,日復一日仔細排查鐵軌安全隱患。1979年,他在1公裡線路內發現3處重傷軌,獲得上級部門通報表揚。他作業的區段從沒出過事。能夠守護爺爺親手修建的鐵路,讓父親覺得非常自豪。

追尋父輩的足跡,我也在1998年參軍入伍,2002年退役後申請到桂口工區紮根,成為一名「鐵三代」。那時桂口工區條件艱苦,車間實行「艱苦地區輪換制」,許多人想方設法調走,我卻以「繼承父輩的精神」為由堅持留下。

2018年,南(平)龍(巖)鐵路驗收施工,我被派到一線參與軌道精調。由於工作突出,本有機會任南龍鐵路車間班長,但我義無反顧地選擇了堅守,因為這條鐵路線,記載著爺爺和父親當年執著奉獻的崢嶸歲月!

作者單位為中國鐵路南昌局集團有限公司永安工務段,作者口述,特約記者 何衛東、通訊員粘孝康執筆。

2

以軍人本色當好「新聞老兵」

潘慶芳

離開部隊已有24年,可軍營生活的一點一滴仍不時浮現在眼前。

難以忘記,新兵連集訓期間,班長鼓舞激勵的話:「只要肯練、想學,一定能夠練出本事……」東北極寒氣候下,在10公裡武裝越野超強體能訓練中,我背著沙袋,後背多處磨出血跡,但仍告誡自己堅持、再堅持。

幾年後,我作為原瀋陽軍區唯一的戰士教員,參加軍區「四會」(會指揮、會示範、會糾正、會講解)教練員競賽展示,並於1994年榮獲全軍首屆「優秀士兵」稱號。這些榮譽既見證了我多彩的軍營生活,又鞭策我時刻不忘軍人本色——始終要以軍人的標準要求自己。

3年軍營生活,1000多個日夜,我用忠誠書寫成長的印跡,用熱血勾畫夢想的詩篇,用無悔鐫刻軍旅生涯的精彩歷程。

離開部隊後,我有幸進入交通運輸行業,從一名業餘通訊員成長為一名交通新聞工作者。在宣傳崗位上,我傳承部隊的光榮傳統,牢記軍人服從命令、聽從指揮的誓言,真抓實幹、不怕吃苦,我用圖文記錄了一幕幕交通人的忙碌與奉獻。

我深入湖北省交通建設管理一線,採寫了城際公交、物流發展、大別山紅色旅遊路等鮮活稿件;我牽頭完成長江黃金水道、援藏20周年等宣傳任務;我組織參與「荊楚水運行」,深入港口、碼頭、建設工地一線採訪,提出關於「一縣一港吃不飽、港口碼頭遍地開花」的思考與擔憂;我陪同「四好農村路」題材電影故事片《村路彎彎》的創作人員,深入100多個建制村,做好協調服務和內容記錄;我自覺踐行「交通新聞宣傳永遠在路上」的理念,深入基層採訪,數十篇作品引發各級媒體轉載……今年5月,我驅車來到盛產高山富硒冷水米的漁峽口鎮枝柘坪村,實地採訪交郵融合的創新舉措,既感受到農村物流在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中發揮的作用,又看到農家小菜走出大山,政府部門和企業形成的一場脫貧攻堅的「接力跑」。我想,只有我們每個人都跑好自己那一棒,小康的日子才能儘早到來。

時間流逝,我轉眼已是一名「新聞老兵」,並有幸成為湖北省交通運輸行業發展變遷的見證者、記錄者、思考者。每天早上離家時,看著頒發給退役軍人的「光榮之家」牌匾,就暗暗提醒自己,要保持軍人本色,以軍人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爭做黨和人民信賴的優秀交通新聞工作者。

作者單位為湖北省交通運輸廳宣傳中心、中國交通報湖北記者站。

3

「空軍藍」輝映「交通藍」

陳碧欽

服飾、領花、臂章、帽徽……2015年,當我取下藍色空軍軍裝上最後一枚肩章時,再也忍不住滂沱的淚水。那時,我以空軍地勤軍人的身份轉業,同年11月進入福建省交通行政執法總隊三明高速公路支隊工作。脫下身上十幾年的藍色軍裝,換上一身交通人的藍色制服。

新的工作環境,我當起了「新兵」。入職實習期,為儘快掌握業務技能,我常常在辦公室查閱資料至深夜,遇到不懂的問題就虛心請教同事,很快能夠在崗位上獨當一面。

實習的寧化中隊地處偏遠的閩贛交界處,工作環境較為艱苦,保暢通和執法工作較重,高速公路巡查、路面執法、事故處置、建築控制區管理等每一項工作,我都主動學、主動做,特別是路產調查時,我總是主動請纓,往往第一個爬上十幾米的高邊坡,第一個鑽入積著汙泥的涵洞邊溝。

我家中珍藏著三枚金燦燦的軍功章,16年的軍旅生涯,獲得過兩次優秀士兵、一次三等功的榮譽稱號。轉眼闊別軍營已近4年,崗位變了,角色變了,但軍人的本色未變,崇尚榮譽的追求未變。

執行任務時,遇到脾氣不好的司乘人員,我儘量做到柔性執法,更好地化解矛盾。面對有違法行為的當事人,我首先口頭教育,無效後再通過現場規勸、行政警告等方式,定下規矩。此外,我還會特別關注特殊群體。去年,開展高速公路巡查工作時,我與同事發現了幾位迷路老人。為了讓老人早點回家,我為老人墊付了路費。

由於工作突出,2017年、2018年我連續兩年被單位考核為年度優秀。我願把曾經的「空軍藍」融入「交通藍」,以不怕苦、做事沉穩的軍人作風在新崗位上釋放更多能量。

作者單位為福建省交通行政執法總隊三明高速公路支隊,作者口述,陳凌執筆。

4

美好的青春獻給你

鄭文燕

脫下綠軍裝,穿上燕羽服,一轉眼加入東方航空公司地面服務部已有22載。雖已離開軍營,無論何時,我血液裡都流淌著軍人能吃苦、能戰鬥、能奉獻、能忍耐的基因。

今年年初,一場突如其來的大雪,讓安徽合肥新橋機場氣溫驟然下降到零下10攝氏度左右。吹雪車忙碌了一夜,但作用幾乎是杯水車薪,停機坪上依然白雪皚皚。那天正好我當班,站在遠機位出發口,望著漫天飛舞的雪花和候機樓黑壓壓的人群,不禁倒吸了一口涼氣:今天將是一場硬仗。

「MU5476準備上客。」對講機裡傳出了清晰的指令。我緊了緊身上的大衣,豎起領子,走出了登機口。呼呼的西北風像刀子一樣,雪越下越大,目送最後一位旅客走進機艙後,我忽然發現,兩肩上早已落滿了銀白色的雪花,就像是軍裝上兩道莊嚴的肩章,激勵著我秉持軍人的嚴謹作風,落實東航服務旅客的高標準要求。

工作中,我牢記滌蕩人心的軍營口號「為人民服務」,做到以飽滿熱情的態度服務每一位旅客,精通業務知識、保持良好妝容和規範文明用語。對我而言,服務不僅在日常行動中,更體現在極端情況下。

有一天,航班大面積延誤,大量旅客滯留機場。隨著時間推移,旅客情緒越來越激動,其中一位旅客多次走到我面前,不停詢問起飛時間。當他得知由於流量控制起飛時間待定時,竟情緒失控指著我們工作人員揚聲惡罵。突然間,他又撲通一聲跪了下來……泣不成聲地說:「我母親病危,趕著回家見她最後一面,我不想母親留下遺憾。」現場,每一個人都被觸動,我剛才的委屈早已拋諸腦後,只有一個信念——一定要盡我所能幫助他,哪怕早一分鐘登機也好。經過商議,我們取出了他的託運行李,並把他的座位更換至第一排,便於他早些下機,儘快趕到母親身邊。

登機廣播很快響起,他朝每位工作人員深深鞠了一躬,而我心裡湧出了一股熱流,這是屬於東航人的幸福感。我曾是一名優秀士兵,把美好的青春獻給軍營;在東方航空我願做一名優秀的地服人員,把最好的服務獻給旅客,在平凡的崗位實現不平凡的價值。

作者單位為中國東方航空集團有限公司安徽分公司。

5

讓軍人氣質飄揚在海事旗上

李聲玖

「事事都能幹,要幹就幹最好。」這是我一直以來的工作理念。9年前,我曾是一名優秀的警衛連長,轉業後繼續秉承著軍人雷厲風行和永不服輸的行事作風,用行動把退役老兵和海事人的稱號同時叫響。

2010年,我從部隊轉業到福州市海事局水口海事處。全新的工作環境,讓我一時沒了頭緒。工作地點位置偏、環境差,對新崗位的業務一竅不通,怎麼辦?迷茫之時,我想到服從命令是軍人在心底紮下的信念,崗位即戰場,只有苦練本領,把事做好,才能不負當初的軍人誓詞。

為了搞懂悟透海事工作,我抓住一切機會學習行政法規和規章,並分門別類地做好筆記,遇到不懂的問題,就虛心向身邊同事請教。功夫不負有心人,不久我就對船舶管理、船員管理、通航管理、船舶進出港籤證等海事業務有了全面了解。

2012年我調至福建省海事局工作。為開展好水上交通安全知識進校園活動,我自行編寫《水上交通安全知識三字謠》,獲得了福建省交通運輸廳「平安交通」微信作品徵集大賽二等獎,還被多個海事管理部門用作宣傳內容。在海事局工作的3年裡,我組織開展各類內河船員培訓考試20期;推進內河船舶船員計算機終端考試……工作之餘,我還擠出時間提升專業知識,先後取得內河船員主考官證、海事行政執法證、船舶噸位丈量資格證、省行政執法證及安全考評員合格證等證書,爭當一名行家裡手。

2015年,我再次調動至福建省港航管理局辦公室任副主任。面對新挑戰,我從零開始,努力強化寫作能力,絲毫沒有放鬆對自己的嚴格要求。工作期間,我參與採寫的《「海上福建」如何擴容?打通「一帶一路」交通動脈》獲福建省好新聞系列三等獎;組織策劃的尋找全省「最美渡工」主題活動,獲得行業廣泛認可……

2017年8月,我借調至福建省交通運輸廳行政服務中心工作。為落實好交通運輸系統「放管服」改革舉措,我充分發揮黨員先鋒模範的帶頭作用,深入基層一線,了解掌握企業和群眾對取消下放事項、優化審批流程、精簡申報材料、壓縮審批時限等方面的切實需求,同時制定接地氣的解決方案。

從一個角色到另一個角色,從一個崗位到另一個崗位,我總覺得,一個人就如一架機器上的螺絲釘,螺絲釘雖小,但只要做好本職工作,在哪裡都能發揮作用。

作者單位為福建省港航管理局。

責編/郭琪

相關焦點

  • 感動:退伍老兵路過軍營莊嚴敬禮,美哉中國軍人,壯哉中國軍魂!
    致敬各位戰友:這倆戰友不尋常,軍人情結繞心上。不管行程多匆忙,也要行禮訴衷腸。這裡留著他們的記憶,有他們一生中最美好的那段青春。執勤士兵大為感動,臨別前他們互相敬禮表達敬意。雖是簡單的軍禮,卻飽含哨兵對老兵的敬意,老兵對曾經軍營的不舍。還有類似的故事:退伍老兵在途中遇到部隊的運輸車隊,站在路邊默默地敬著軍禮。運輸車隊經過的每一輛車都鳴笛示意。
  • 致敬均安退役軍人:不變的本色,永恆的軍魂!
    最難忘的時候是在當初為弟弟送兵的時候,擔心弟弟對於西藏惡劣天氣的適應性。如今,弟弟已經光榮退伍歸來,此刻為曾經服役的弟弟唱歌,表達兄弟情誼。軍人親屬:吳佩頤、黃梓澄、譚聖希、謝雨彤演唱《雲彩裡的歌》1981年入伍,廣州軍區5425部隊71分隊,1984年退伍。
  • 軍魂不朽,榮光永駐,2020年度「最美退役軍人」震撼發布!
    軍魂不朽,榮光永駐,2020年度「最美退役軍人」震撼發布!20位(組)2020年度「最美退役軍人」都是優秀退役軍人典型個人或集體,他們中有決戰脫貧攻堅的先進模範,有推進鄉村振興的基層「帶頭人」,有馳援湖北的抗「疫」先鋒,有抗洪搶險、見義勇為的英雄,有科研領域「領頭雁」、科技興農傳播者,有勇於開拓創新、主動回饋社會的創業標兵,還有赤子丹心、不辱使命的道德楷模……他們敢於衝鋒、勇於奉獻,身兼責任感和使命感
  • 《黃埔軍魂》風靡小金門 影帝柯俊雄演技精湛
    》,邀請以本片獲得第十六屆金馬獎最佳男主角的資深影帝柯俊雄出席,為放映活動帶來高潮,觀眾不但搶拍影帝風採,甚至還有人特意從大金門搭船前來觀賞,影帝魅力不減當年。網易娛樂8月12日報導 「金馬50影展到金門」,日前巡迴到於小金門(烈嶼鄉)放映《黃埔軍魂》,邀請以本片獲得第十六屆金馬獎最佳男主角的資深影帝柯俊雄出席,為放映活動帶來高潮,觀眾不但搶拍影帝風採,甚至還有人特意從大金門搭船前來觀賞,影帝魅力不減當年。
  • 八一建軍節 | 血魂為國是軍人
    「血染沙場氣化紅,入軍為國是英雄。」他們,在烈日下站著最標準的軍姿,在冰霜中頂著風雪前行,在滂沱大雨下與時間賽跑,只為守護祖國!八月一日,是建軍節,讓我們在這個軍人的節日裡,向這些可愛的、默默守護著我們的人民子弟兵,致敬!對於建軍節,大家對它了解多少呢?現在讓小韶出幾道題考考你們。你們知道建軍節是怎麼來的嗎?
  • 戚繼光成名之地浙江臨海 共探戚家軍軍魂與當代軍魂
    台州府城牆現狀 範宇斌 攝縱觀中國歷史,朝有名將閃爍,代有善戰之旅。盧如平說,戚繼光率領戚家軍百戰百勝,功勳不朽,其「愛國安民、創新強軍、紀律嚴明、敢於擔當、英勇善戰」的戚家軍軍魂仍具現實價值。範宇斌 攝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教授馬曉東談道,回望戚繼光軍事思想,其體現於律令從嚴、賞罰分明的治軍思想,是標準嚴格、德才兼備的用人思想,是以戰為本、訓戰一致的練兵思想,是上下同欲、體恤關愛的帶兵思想,是師其意、不泥其跡的創新思想。傳承英雄精神,匯聚磅礴力量。
  • 一日為師終身為父
    一日為師,終身為父。【出處】:弟子事師,敬同於父,習其道也,學其言語。……忠臣無境外之交,弟子有柬修之好。
  •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時刻準備著》致敬軍人傳承熱血軍魂
    在部隊裡,他們是好戰士;在地方上,他們也是排頭兵,即便光榮退役,熔鑄在心中的熱血軍魂也永不熄滅。為了致敬我國數千萬退役軍人,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文藝節目中心於9月6日19:30分在央視綜藝頻道播出了特別節目《時刻準備著》。
  • 周祝文:定個日子祭軍魂,理之當然
    原標題:周祝文:定個日子祭軍魂,理之當然  人到中年,不知為什麼感情脆弱了。前陣子看一個電視節目,看得我眼淚直流。說的是在緬甸,抗日戰爭松山戰役中國犧牲軍人的公墓被毀,一個瞎了一隻眼的中國軍人負責看守戰友的墓,沒有誰給他發工資,他自己謀生存,沒有人陪他,他孤獨的生活,但是他忠實地守護著戰友的墓地。
  • 【軍旗·軍魂】強薦真實事件改編的電影《天狗》,震撼!軍人軍屬軍迷必看!!
    昨晚借光CCTV6看了據真實故事改編的電影《天狗》,深感震撼,強烈推薦給各位親們!央視今番能播出這部反映社會在商業經濟侵蝕下普遍潰爛的現實主義傑作,意味著什麼? 多年好友、著名作家王兆軍長年沁侵山東鄉村,多有著述,今年出版了獲國際大獎的長篇《把兄弟》和獲國內大獎的報告文學《致故鄉》,前不久受海客讀書會和在下之邀約,為大家做了一次主題講座:正在失去的鄉村,讓諸多讀者、與會者面對和發見我們正在加速潰爛的根部,大受刺激。 其實,何止鄉村?
  • NBA人物傳:一日紫金終身湖人,全能的左手魔術師拉瑪爾奧多姆
    NBA人物傳:一日紫金終身湖人,全能的左手魔術師拉瑪爾奧多姆 2020-12-11 00:23  NBA大小事全知道
  • 《特種兵歸來》致敬軍魂 傅程鵬演繹熱血狼王
    系列電影《特種兵歸來》未播先火,軍人情懷引發網友強烈關注,去年12月,第一部《特種兵歸來1血狼之怒》上線後更是掀起了熱播狂潮,再次颳起了一股軍旅風。其實,電影的火爆也在意料之中,《我是特種兵》自第一部播出以來,就風靡大江南北受到空前好評,七年過去,《我是特種兵》及它的衍生作品《利刃出鞘》、《火鳳凰》等仍有不錯的關注和播放量。
  • 一日為師,終身為父,卡卡西算不算鳴佐的父親?
    ……忠臣無境外之交,一直有柬修之好。一日為師,終身為父。——引子清代詩人羅振玉《鳴沙石室佚書-太公家教》大概的意思是說,學生侍奉老師應該像對待父親一樣那樣恭敬,要學習老師的文化知識和道德為人,還要學習老師的說話方式和技巧.....忠臣不應該有境外(通敵叛國之嫌)的私交,學生應該有主動給老師諫修的好意。哪怕只當了你一天的老師,也要終身作為父親那樣尊重。
  • 《空降利刃》:鏗鏘熱血鑄就軍魂
    常態的軍旅生活天然具有一種「單純的豐富」,如新兵入伍、老兵退伍、家屬探親、戰友離別等,該劇不僅僅在這些關節點上打磨情節戲,營造動情點,而且有意識地將劇情的時空由部隊軍營延伸到地方社會,由軍人延伸到家屬,由現役延伸到退伍轉業,展現了當代軍旅生活所處的廣闊背景環境。
  • 軍魂】同題006期
    領導工農來革命,奉獻終身一心為黨。為祖國,募良將。 會昌戰鬥驚魂喪。上井崗、礱市握手,聚凝才量。水調歌頭重彈凱,蝶戀花開豪放。固結起、兵強馬壯。七律繪圖長徵路,沁園春曲頌歌齊唱。保祖國、敢開仗。在這個屬於中國軍人神聖的日子裡,向全體退役軍人和在職軍人致以崇高的敬意!當代青年應以從軍擁軍為傲。37「八一」讚歌(新韻)東昌居士南昌城裡鑄軍魂,逐寇殲敵鍛鐵身。萬裡長城永不倒,千秋百代保人民。
  • 繪時代軍魂 為當代軍人塑像——「中國夢」塑造中國新形象美術家赴赤峰部隊寫生創作活動側記
    繪時代軍魂 為當代軍人塑像——「中國夢」塑造中國新形象美術家赴赤峰部隊寫生創作活動側記
  • 以軍魂武裝頭腦,為新中國建設做出更大貢獻
    會議還沒正式開始,有一位頭髮斑白、步履蹣跚、胸前掛滿了軍功章的老人成了活動現場的明星,人們爭相與之交談併合影留念。原來,這位老人名叫祝子清,今年90歲,是河南省副食品有限公司的退休職工,更重要的是他還是一位參加過抗美援朝的老兵。據了解,祝子清幼年喪母,少年時參加了的解放軍,兄弟三人一齊奔赴前線,但他的兩位兄弟都在硝煙戰火中犧牲。
  • 網絡電影動態 | 《特種兵歸來》定檔12月 熱血燃爆寒冬誠意致敬軍魂
    《特種兵歸來》系列電影劇照 《特種兵歸來》系列電影的先導預告用超燃的場面燃爆寒冬,用誠意的製作致敬軍人。第一部影片《特種兵歸來1:血狼之怒》的主海報中主角們屹立於血紅的戰火中、無所畏懼勇往直前,寓意中國戰士血鑄軍魂、護衛祖國的決心。
  • 老狼趙旭軍旅新作《中國軍魂》詞曲合成今日首發
    導語:近期針對臺海局勢與中印危機,值此建國71周年之際,正在茅臺鎮考察的著名音樂人、詞作家老狼趙旭聯手著名歌星劉棟升,星夜為保家衛國的人民解放軍創作了軍旅作品《中華軍魂》,今日詞曲合成,本網獲獨家首發,向偉大祖國的生日獻禮!
  • 《戰狼2》:一朝是戰狼,終身是戰狼!
    直至走出電影院,我腦海裡還一直迴響著冷鋒(吳京 飾)那句鏗鏘有力的口號:「一朝是戰狼,終身是戰狼!」濃烈的軍魂,猶如一團烈焰在我心中澎湃燃燒。02.而《戰狼2》的核心,便是永不褪色的軍魂。故事大概是這樣:主人公冷鋒為了替戰友的家人出氣,殺了強行撤遷的惡霸,結果他被「開除軍籍」,出獄後,他得知自己心愛的人在非洲被殺害了,唯一的線索便是一顆子彈。他帶上這顆子彈,孤身一人,漂泊輾轉來到非洲,結果突然被捲入了一場非洲國家叛亂。